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044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欣赏在小学唱歌课中的运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实施小学音乐唱歌课中的欣赏教学? 小学音乐五年级听泉教学案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新课程改革以来,“欣赏”被列入了“音乐感受与鉴赏”的领域,音乐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小学音乐唱歌课中是否需要实施欣赏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更有效地训练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综合素养?对此,笔者结合听泉一课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感悟

2、,在此与大家分享。案例背景听泉一课是小学音乐五年级自编教材,是一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课题教材由班得瑞春水和台湾民歌听泉组成。本课围绕“铺垫导入”“欣赏感受”“学唱表现”模式设计,从学生的情感唤起(情境铺垫导入),到情感体验(欣赏与感受),再到情感外化(学唱及表现),贯彻了“欣赏领先”的教学理念,注重在聆听中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并以多种音乐体验方式,营造了清新、自然的音乐情境。听泉教学过程力求改变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尤其在唱歌教学与合唱教学环节中改变传统教学中歌谱教唱的弊病,欣赏领先淡化技能,重聆听与体验,以“形”带声、以“情”感人,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孩子们体会到“水”的

3、曲调美、音韵美和情境美,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空灵和音乐的无穷魅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听什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给一群孩子听乐曲,他们交头接耳、吵吵嚷嚷,根本听不进去;然而,换一首歌曲,他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聆听,听完了还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感言为什么?这是因为听赏内容的不同,他们的表现也大不一样。那么,在唱歌教学中,孩子们到底喜欢听什么、需要听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听”的内容。蒙泰韦尔迪(意)曾说过:“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听赏音乐过程中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

4、,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在本课教学前,笔者听了大量有关水的音乐作品,如钢琴曲水草舞、泉水、流水、喷泉;歌曲小河淌水、水;轻音乐小桥流水、玉水明沙、源;班得瑞春水、琉璃水岸、水之轮回最后确定水木年华演唱组合的歌曲水、班得瑞的春水和台湾歌曲听泉组成本课的教学内容。水木年华的水是一首略带感伤的通俗歌曲,钢琴伴奏像流水一般拨动着我们的心弦;班得瑞的春水旋律优美、舒缓,融入大自然鸟鸣的绝妙配器,给我们以天籁般的听觉享受,同时为听泉教学做好了充分的情境铺垫;台湾歌曲听泉是一首清新自然、节奏明快的合唱歌曲,仿佛给我们展现了台湾阿里山的潺潺流水、鸟语花香的美丽画卷。这三

5、首作品在音乐体裁、风格、情绪以及伴奏配器等方面不尽相同,前两首作品既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又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了学习兴趣,为歌曲教学奠定了基础。怎样听?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那么审美从何而来?从听觉中来。但是,我们的教学不是盲目的为“听赏”而“听赏”,而是应该为更好地“表现”来“听赏”,要在富有美感的歌曲中感知音乐,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和创新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完成唱歌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听泉教学的各个环节,笔者始终注意强调音乐听赏的审美性,有效运用各种聆听形式,如聆听老师的钢琴旋律弹唱;聆听诗配乐朗诵诗歌;聆听碰铃为歌曲伴奏;聆听合唱声部“小青蛙

6、”的轻声低吟、聆听双声部钢琴旋律以达到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最终目的。案例描述 片段一:春水铺垫导入1、感受春水意境师导语:请你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播放班得瑞春水,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首春水描绘的是初春里冰雪初融、万物复苏,树枝上、屋檐上的冰柱在阳光下融化了,化成一颗颗小水珠,滴滴答答落到水面上的情景。2、师配乐吟诗:你们瞧,这首诗是不是正好描绘了这样的画面?【诗歌:瞧啊,春姑娘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她唤醒了冰川、河流、树木,阳光撒在屋顶上、树枝上,一根一根冰柱,晶莹剔透,在春姑娘的怀抱里融化成一颗颗小水珠,落在水面上,小河也唱起了动人的歌。】3

7、、聆听“水滴”声师导语:你们觉得音乐是不是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美景呢?那么,你能从音乐中听到水滴声吗?我们再来听一听。(师用碰铃随乐伴奏)4、演奏“水滴”声师:听到水滴声了吗?谁愿意用碰铃找一找水滴声?(生用碰铃随乐伴奏)5、模唱“水滴”声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演奏的水滴声好听吗?(生)让我们也模仿小水滴的声音唱一唱吧!(学生模唱音乐主题:师弹钢琴,学生用“嗒”跟唱春水旋律)在这一环节,学生一共听赏五遍春水,但是每一遍听赏的目的和形式都一样,第一遍整体感受音乐,想象春水的画面;第二遍配乐诗朗诵,将音乐与文学、美术相结合;第三遍碰铃伴奏乐曲,找水滴声,熟悉节奏;第四遍,学生演奏碰铃,体验音乐;第五遍

8、,模唱水滴声,训练演唱技巧。教学中的一步步的听赏均运用了循序渐进的感受与鉴赏活动,充分铺垫好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情操。案例描述 片段2:听泉欣赏感受1、完整感受意境师导语:班得瑞的春水给我们带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那么接下来的这首歌曲听泉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我们来听。(播放听泉)师:好听吗? (生)师:是呀,这首听泉歌曲不仅旋律很美,歌词意境也很美。其实这是一首台湾民歌,听着歌曲,我们仿佛来到台湾的阿里山,闻到了山间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潺潺的流水,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烦恼呢?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聆听这首歌曲,去找找“叮叮咚”

9、的泉水节奏吧!2、听赏第一乐段(1)找“泉水”节奏师导语:老师放音乐,请你听听最能模仿泉水的节奏在哪里?找到的话,请把手举起,并指出来。(生听)师演奏碰铃,生指出泉水节奏(3 7 7 0丨7 3 3 0丨5 2 2丨6 - -)(2)参与声势动作师:同学们都找到模仿泉水的节奏了吗? 你能把泉水节奏轻轻地拍出来吗?学生轻声拍手参与声势动作(拍手位置随音高变化而改变)(3)模唱“泉水”声师:让我们用“叮叮咚”的唱词来模仿“叮叮咚”的泉水声音吧!(课件出示第一乐段歌谱,模唱两遍,由慢到快)3 6 7 1 2 3 4 3 7 7 0 (师)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生) 叮 叮 咚(4)听赏合唱声

10、部师导语: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除了泉水歌声以外,这里面还有“啦啦”的声音,你能听到吗?你能想象一下,这是谁在和泉水应和着轻声吟唱吗?(播放歌曲,听完后生自由回答)生:“啦啦”的声音就像泉水中嬉戏的的小鱼在做着游戏,还像泉水旁蹦蹦跳跳的小青蛙跟泉水一起轻声吟唱呢。师:那请你再听听它们到底唱些什么呢?(再听,师板书合唱声部旋律线:6 5 4 3 2 6 2 7 6 3 6 )师:你们瞧,就是这几个简单的音符让泉水的歌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吧。(播放音乐,跟唱合唱声部)3、听赏第二乐段师:第二乐段还是欢快轻盈的山泉水吗?(生)有什么变化?(关注歌词)师生小结:泉水在绵绵无尽的歌声中

11、缓缓地流淌着,它们就要在歌声中汇成小溪,涌入大海中,所以旋律变得更加抒情、连贯。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孩子们从完整听赏到片段听赏,从整体情绪和形象的感知到聆听节奏(声势伴奏)、“叮叮咚”旋律接唱(音准问题),再到寻找小青蛙和小鱼与泉水的轻声吟唱(合唱旋律),最后到感受第二乐段的连绵、流淌的泉水形象。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听”来展开,注重了学生在音乐体验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并且在轻松的音乐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尤其是听赏合唱声部环节,老师板书合唱声部旋律线的方式淡化合唱难点,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目的。结 语音乐教学的四个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教师要善

12、于将其融合成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感受与鉴赏”和“表现”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感受与鉴赏”就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在听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将听赏与表现结合起来。在学生完整欣赏乐曲(歌曲)后,进一步感受歌曲意境、情绪、节奏特点;学生通过模唱旋律、声势伴奏以及结合音乐形象聆听合唱声部等多种参与形式,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在这一系列的欣赏体验活动后,演唱歌曲中的气息均匀、跳音短促以及合唱难点等环节,只需在学生自学跟唱后稍加点拨,就水到渠成了。马克思曾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可见,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虽没有语义性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音乐欣赏教学不论在欣赏课还是唱歌课中都应该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紧密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共鸣,使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