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4092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点评美术课好吃的水果松滋市教科中心 杨士信 案例档案本课是松滋市实验小学伍伟老师上的一节美术示范课,选用儿童熟悉、喜爱的水果为题材内容,课前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尤如身临其境的人文环境中,通过观察辩识,了解水果的形状和特点,品尝其色香滋味,使学生从感官的满足引发表现的欲望,促进主动地投入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偏重于对各种水果的形状和色彩运用的认识与表现,通过对水果的观察了解,表现学生喜爱的水果,帮助他们建立亲近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人文精神。关键词 情景教学 人文精神课堂掠影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教学片段1:随着动听的音乐(欢快,有鸟叫声),伍老师带着一群天真的孩子进入教室大型树林背景图前有

2、8组手工制作的树组成的一片“树林”,学生分组围着“大树”席地而坐。教学片段2:老师和学生一起唱歌只要妈妈露笑脸并进行简单的表演,在学生还沉浸在歌舞的喜悦之中,老师提出问题: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她长什么模样?有什么特点?“我喜欢我的妈妈,因为她对我很好,很漂亮。”“我的妈妈是老师,她有很多学生,她是短头发,戴眼镜。”“我的妈妈喜欢打牌,我不喜欢她!”师:“每人都有自己的妈妈,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都要爱自己的妈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神奇的妈妈,同学们猜一猜她是谁?”老师示多媒体课件:画面里一棵拟人化的大树,随音乐从树丛里闪现各种水果。“啊,好漂亮啊!”“苹果”,“香蕉”,“桃”,“梨”,

3、“菠萝”,“还有荔枝”学生高兴地自由自在地高声嚷嚷。师:“为什么说她是一位神奇的妈妈?谁给她取个名字?”“是大树妈妈。”“是果树妈妈,她的孩子是各种各样的水果!”师:“大家喜欢吃水果吗?”“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老师揭示课题好吃的水果点评:伍老师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将“大自然”搬进了课堂,为学生创设了特殊的学习环境,在歌声与欢笑中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心情舒畅,学习兴致极高,这种特殊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学互动。二、 亲身体验 积极探究。教学片段1:课前探究活动情况交流: 向组内同学讲述自己看到过或吃过的水果,介绍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味道,描述

4、当时的心情。 各组推荐12名同学介绍水果。“我吃过樱桃,樱桃是红色的,圆圆的,味道又酸又甜。”“我还吃过火龙果,是台湾的。”“我吃过苹果”教学片段2、参观果园: 示课件:电视短片中是硕果累累的果园,有美丽全景,有特写镜头,有果农伯伯辛勤劳动的场面,有喜获丰收的欢笑学生边欣赏边自由议论:“好漂亮的果园!”“好大的苹果,红红的!” 学生离座,以小组为单位参观身边的果园。老师提示探究任务:教室里的果园与电视里的果园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每一棵树,欣赏背景图,边参观边自由评论,老师参与学生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教室里的树是用纸做的!”“后边的树林是画出来的!”“树叶很少。”“怎么树上都没有结水果呀!

5、”师:“大家想一想,这些树上怎么没有结水果?”(老师适时提出新的探究任务) “这不是果树?”“可能是春天,还没有结出水果。”“可能是受到了污染!”师:“这位小朋友说得有道理,这些树可能是受到了污染,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大家想不想让它们变成真正的果园?”“想”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创立一种开放性的氛围,是激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关键。这样的美术课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快乐。而且对于发展孩子的形象记忆,联想和创造思维能力都很有益。伍老师以带领大家参观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扮演主持者的身份引导课堂,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愉快地学习,参观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连接,层层推进,轻松

6、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观察能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环保意识。三、分组合作 开拓思路教学片段1:在学生参观活动达到高潮时,老师抓住时机,适时布置新的任务由小组长带领分组活动:讨论制作方案,合理分工为果树制作并挂上漂亮的水果。同学们在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投入制作活动,有的画形,有的涂色,有的剪纸,有的粘贴,有的用橡皮泥捏说说笑笑中,不长时间,小树已挂满了各种水果。点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集体荣誉感,把个人的竞争变为集体的竞争,有助于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同学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产生高密度的相互

7、交流,参与,增强他们的交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学习有些教师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视为合作学习,其实不一定,那种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没有明确小组分工的讨论活动,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由于老师要求清楚,安排得当,小组分工合理,学生合作学习极见成效。教学片段2:课中活动:分吃水果师:“同学们很辛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各种水果,请同学们尝尝!”“啊,太好了!”“上美术课还能吃水果,伍老师真好!”(欢笑中,师生共同品尝水果)“真甜!”“真香!”“哇,好酸啊!”师:“谁来说一说,你吃的什么水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味道如何?能不能表演一下吃水果时的动作和神态?” 学生踊跃上台表演点评:喜爱游戏

8、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用游戏的形式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积极性,即使那些平时胆怯不善于当众表演的学生也像模像样的动了起来,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有趣。教学片段3:教师提出新的学习建议,学生分组活动: 继续整理完成各种果树的装点; 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张表现吃水果的图。(在背景图上直接作画)教师播放音乐,和学生一起进行创作活动。点评:伍老师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体验、活动为主线,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水果的形状,颜色进行回忆,观察,品尝(体验味道)、表演,使已有的生活经验成为学生创造的源泉,点燃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学生创造无拘,画面各异,个性鲜明,稚拙生动。四、欣赏评述 体验成功 教学片段:师生一起再一次参观身

9、边的果园,参观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自己组的作品进行介绍与评述,同学之间相互评论。点评:通过观摩和评价,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审视他人和自己,通过交流,学会暴露自己的观点,并能倾听和采纳不同的见解,做到观点共享,通过教师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今后不断奋进的方向。反思与感悟好吃的水果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美术课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而体现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特点。1、 转变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探究学习:教师没有说教,

10、而是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体验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发现,表现出来的作品丰富多彩。如:有位同学将自己画到一棵树上,骑在树枝上,像小猴一样摘水果吃;一位同学画自己躺在树下的竹椅上,伸手就能摘到挂在面前的水果,吃得津津有味;有画两位同学你一口我一口同吃一个苹果的;虽然笔法稚气可笑,但能反映学生天真的内心世界。2、 因材施教 注重人文在教学中不限定表现方法,不限定工具材料,不对作业设定具体要求,自由表现,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课中渗入音乐,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欢乐地学习,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提高创造能力,使得学生身心愉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