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概论.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 美术的含义:1、美术是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创造出的占有空间形态的视觉艺术。2、美术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美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柏拉图、黑格尔),主观精神说(康德),模仿说(亚里士多德)。美术的特征:1、形象性(美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美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主体性(美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美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特点;美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点3、审美性(1、美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美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3、美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美术起源的学说起源于“模仿”“
2、游戏”“表现”“巫术”“劳动”多元决定论 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的美术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美术呈现出多姿多态的流变,它表现出的规律是什么?):美术发展的他律性,美术发展的自律性,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美术的形态流美术发展的他律性:所谓“美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社会制约性问题,美术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变化。美术发展的自律性:继承借鉴与创造革新的辩证统一是美术自身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形式风格变化律是美术自律发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东西方两种传统文化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贡布里希美术的形态流变;所谓的“美术的形态流变”,就是对
3、美术发展的规律性的动态把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传统美学思想对美术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美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和命题;对于美术发展自身所呈现出的丰富历史形态的了解美学价值:该民族或文化所认可的终极宇宙价值美术的三大功能分别怎么理解?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美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特征: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美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指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美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冲突,在当代社会变得更加尖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格外受到当代人的青睐。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美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普及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
5、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美术作品是指美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美术构思和美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美术鉴赏心理是完整统一的过程,各种心理要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动态的艺术审美心理结构。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创作: 就是美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是美术家对于他生活的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美术作
6、品:是指美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美术构思和美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美术创作的整体性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三者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体验和构思离不开特殊的传达方式,在传达中,美术家的体验和构思更加集中和深入。创作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通过这一系列的复杂的创作活动,将美术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美术作品和美术形象。 美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从美术作品的结构来看,任何美术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7、艺术语言-材料 艺术语言-文学作品材料作为载体的物质材料有笔、墨、纸、石料、木材、音响等桑塔亚那:“材料效果是形式效果之基础,它把形式效果的力量提得更高了,给予事物的美以某种强烈性、彻底性、无限性,否则它就缺乏这些效果。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艺术语言卡西尔:“外形化意味着不只是体现在看得见或摸得着的某种特殊的物质媒介如粘土、青铜、大理石中,而是体现在激发美感的形式中:韵律、色调、线条和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造型。在艺术品中,正是这些形式的结构、平衡和秩序感染了我们”。艺术形象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不
8、同的艺术作品可以分别具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等。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是作品的核心。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艺术意蕴深藏在艺术形象中。艺术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情感性、思想性、审美性艺术意蕴 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美术鉴赏”所谓美术鉴赏,是指受众凭借美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家创作出来的美术品,必须通过欣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
9、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美术鉴赏同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美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过程,这就使得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主要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
10、升华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批评离不开鉴赏,它只能在鉴赏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批评要在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的美术理论指导下,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并作出理论上的鉴别和论断。美术批评及其作用美术批评:美术批评主体从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行为主体、客体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鉴别、评判、讨论。作用: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批评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间的桥梁,对二者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即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美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水平;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形成对美术创作的反馈。其次,可以丰富和发展美术理论,推动本学科的繁荣发展。 美术批评的特征美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特
11、征,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美术批评的二重性的特征,决定了美术批评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具有客观的共同标准。美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第一,美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第二,美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包含着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从而共同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结构。美术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美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
12、阶段。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美术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美术与哲学: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美)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二者通过美学发生联系。(黑格尔将美学称为“艺术哲学”)美术与宗教的联系:美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在美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宗教影响美术宗教利用美术来宣传自身,为艺术提供题材和内容;宗教具有促进美术发展和阻碍美术发展的双重作用。美术影响宗教美术参与宗教
13、活动;美术宣扬宗教思想;美术可以强化宗教氛围。美术与宗教的区别:宗教是人自我意识的丧失,美术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美术鼓励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宗教麻痹人的精神,美术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必要手段之一。美术与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道德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与美术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道德影响美术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美术家
14、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创作有重大的影响。美术影响道德美术作品对人民群众有道德教育作用;美术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美术与道德的区别从范围来看,美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从方式来看,道德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术以形象来具体地表现这种关系。从评价标准来看,道德评价常常以“善”为唯一标准;美术往往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标准。并非一切美术作品都必须具有道德内容;对于具有道德内容的美术作品来说,也需要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对欣赏者产生影响。美术与科学科技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当代社会,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
15、类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对美术与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已成为美术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美术与科学的对立从本质上讲,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美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之一。从目的上讲,科学求真,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美术求美,它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讲,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美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从具体操作上讲,科学应当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它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从成果上讲,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普遍性;美术作品必须具
16、有独创性。现代科学技术对美术的渗透和影响现代科技为美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美术种类和形式的产生;现代科技为美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美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美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技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美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已被运用到美术创作和美术研究中,成为某些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也对美术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美术面临的问题,需认真对待。美术的种类: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17、l建筑: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是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在拉丁文中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l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中国园林):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和,“自然式”欧洲园林(法国园林):强调几何图案,崇尚人工美,“几何式”阿拉伯式园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北方大型皇家园林:规模宏大,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手法近于写实;景区范围大,景点多,景观丰富;功能内容和活动规模丰富盛大;风格侧重于
18、富丽,造型较庄重,渲染出一片皇家气象。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重视自然美追求曲折多变崇尚意境重视自然美追求曲折多变中国园林师法自然,追求多变的自由式构图,但其中又有着一定的章法。崇尚意境l工艺美术,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工艺美术直接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工艺美术的范围: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民间工艺美术品;特种工艺美术品。l现代设计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分三类: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l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
19、间塑造出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的分类从体系划分: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从使用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从题材内容来划分: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从作品形式来划分: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l“雕”(雕刻):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 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 造型与观念的融合艺术生产理论;物质生活
20、物质生产物质文明;精神生活精神生产精神文明;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1、它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2、它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3、它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语言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可以创造艺术形象,自身也具有审美价值,且与科技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任何美术作品都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任何美术作品都必须具有审美价值;任何美术作品都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物艺术的特征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特色:感知方式;美学价值;对艺
21、术的根本态度感知方式:从某个民族、某种文化的主体心理结构方面去把握其在审美意识方面的特色Y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或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意境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在中国传统艺术境界中,更多地将其分为虚与实两个部分。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情”。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
22、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L 灵感 :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灵感思维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联想心理学上的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等。通过联想,不仅使得艺术形象更鲜明生动,而且
23、能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丰富深刻,从而使鉴赏活动不只是停留在对感性形式的直接感受上,而且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形式中蕴含的内在意义。 鉴赏中的联想必须以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为依据,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和情绪。理解是鉴赏心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品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寓意和深刻的意蕴,并且常常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大多是一些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因此,在鉴赏中,必然是情感体验与欣赏判断的结合,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结合。Y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风格
24、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艺术传播?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
25、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艺术中的幽默: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
26、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S 审美直觉人们在审美活动或美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美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它具有直观性和直接性的特点,它使人刹那间忘记一切,聚精会神的观赏,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中。人的审美直觉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教育训练和艺术实践的结果。审美体验鉴赏主体在审美
27、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美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审美升华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美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美术作品和美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的四个特点:1、实践性和主体性2、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3、形象性4、情感性 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 线条与组合; (2 ) 具
28、象与抽象; (3 ) 情感与象征。J 解衣盘礴:就是强调创作者主观情思在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的抒发。Z 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的产生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
29、为审美态度。G 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希腊式的美学价值: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希腊人认为人体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希腊式的古典美学价值还表现为一种强调多样统一的形式观念。基督教的美学价值:希伯来的超绝宇宙观和上帝的绝对美;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西方艺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再现与表现再现是指创作主体对于对象世界的摹写,它
30、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方法。表现是指创作主体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情绪化的把握,它是一种内在的、主观的方法。具象与抽象具象艺术中可辨识的、和外在世界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它是外在世界的直接反映。抽象艺术中不可辨识的、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它是外在世界的主观化、情绪化的反映,是点线面色的有意味的组合。情感与形式情感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主观的反映。形式凝结在艺术作品中的东西,包括点、线、面、色等因素。优美与崇高优美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中显现出来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小、光滑、柔和、妩媚等。崇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矛盾冲突中克服矛盾所呈现出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巨大、坚硬、突兀等。美
31、术创作的主体美术家美术创作过程美术创作心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美术创作的主体美术家是美术生产的创造者美术家与社会生活美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美术家是美术生产的创造者1、美术家内部有多种的职业和分工;2、真正的美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3、美术家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4、美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5、美术家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美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文化修养: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美术
32、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它是指美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美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美术作品。审美表象审美意象审美形象江馆清秋,郑板桥 美术体验活动(眼中之竹)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美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美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体验活动可看成是创作的准备阶段。 美术构思活动(胸中之竹)美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将各种素材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
33、会美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美术传达活动(手中之竹)指美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他人欣赏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形象。在美术创作中,感知、直觉、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等多种心理形式和谐融合,有意识活动,也有无意识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它们之间构成一种辩证关系 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抽象思维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思维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
34、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意识与无意识在普通心理学中,无意识是指人的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中,主要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部分。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民族特色根源于本民族的经济基础、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结构;时代特色指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体现出这
35、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在艺术创作上,主要有两种艺术风格:艺术潮流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世纪以来,在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等。在美术生产活动中,美术作品处于中心的地位与中心的环节。一方面,它是美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美术生产的产品;另一方面,它又是欣赏者完成美术鉴赏的基础和起点,是美术鉴赏的对象从美术作品的结构来看,任何美术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艺术语言、艺术形象、
36、艺术意蕴。 “意境”的意蕴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意境”的意蕴“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是“意象”当中的一种:“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规定性(情景交融)之外,还有特殊的规定性。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中国园林的意境:突
37、破小空间,进入无限的大空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物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中国园林的意境:建筑物的命名中国园林中建筑物的命名,都表明这些建筑物的价值在于把自然界的风、雨、日、月、山、水引到游览者的面前来观赏。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有着巨大的、全方位的影响。对中国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三者融汇,影响和决定了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中
38、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提倡艺术要表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开始就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术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道的精神气的生命舞的形态,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精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由技达道、技中见道,从而实现技道相通、以道驭技,离不开工夫,离不开修养,更离不开悟性。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主张“中和
39、为美” 。美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美术创作、美术作品和美术鉴赏这三个部分,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术系统。内容提要美术鉴赏的一般规律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艺术形象,其实,不过就是借有限的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这种精神活动,姑且把它叫做“再创造”吧。“期待视野”由尧斯提出,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空白”由伊塞尔提出,是指文本中未写出来
40、的部分,只是文本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伊塞尔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确定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空白”,当读者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想象置入文本,将作品中的这些“空白”填充起来时,作品才真正成了读者的作品,作品的艺术世界才成为读者的世界,作品中的未定性才得以确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感知=感觉+知觉。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应当是从感知作品算起。因为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的。审美感知的背后隐藏着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经验,还有着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因素的参与。 想象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占
41、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在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运用想象和其他心理功能对美术形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再创造。创作离不开想象,鉴赏也离不开想象,鉴赏者的想象要以美术家的想象为前提 情感美术鉴赏中的情感活动,以注意和感知为基础,与联想、想象密不可分,并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里表现理性,在理性中积淀感性。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美术作品的感情内涵,是鉴赏的基本要求。三、简答。 1、 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珠”“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答:“眼中之竹”是视觉印象,艺术体验 “胸中之珠”是内心视象,艺术构思并包含了审美意象,“眼中之竹”“胸中之珠”都处于审美认识阶
42、段,即构思; “手中之竹”是审美表现阶段,即传达。艺术表现 2、 试论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它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特征 艺术描绘的客观性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3. 简述表现发生说。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故此说又称“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说”。这种说法曾受到西方许多文艺家和心理学家的拥戴。如托尔斯泰主张“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厨川白村把文艺看做“苦闷的象征”等。影响较大的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
43、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人的心理变化的表现,把文艺的起源归根于人的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本能和*的变相满足,是一种“白日梦”。持这类观点的还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和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特别是抒情的表现。科林伍德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因此,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像和情感的表现。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 术晶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这些说法虽然强调丁人的主体意识、主观感情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割断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排斥了理性因
44、素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也是片面的。5、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要点)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6、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点)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着艺术创造的总体趋势;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艺术客体是与艺术主体相对立的诸客观审美事
45、物,是艺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艺术主体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艺术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创造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同时主体应处于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 7、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和意念,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它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出浓烈的创造色彩和艺术家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8、简述艺术创造中的崇高。(要点
46、) 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崇高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呈现为实践主体迫使现实客体与之趋向统一的过程。 9、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要点)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 :(1)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 广博的知识;(3) 深邃的思想;(4)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 (1)
47、敏锐的感知能力;(2) 丰富的想象能力;(3) 精湛的艺术技能。四论述题1、试述书法艺术的特征(1)线条与组合。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 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人的审美情操。书法用的毛笔用兽毛制成,有软毫、硬毫和兼毫诸种,它们能够表现出粗细、浓淡、虚实、方圆、厚薄、刚柔等种种线条。书写在吸水性渗化性很强的宣纸上,能够创造出晕化的趣味和墨色的美感,从而具有图画的美,使书法艺术更韵味无穷。书法的组合包括结构与章法两种。书法的“结构”。包括字的结构,以及每个字的大小、疏密、斜正等。书法的“章法”,是指作品的总体布局,即整幅字从总体上看应当错综变化、疏密相问、具有节奏和气势,从而体现出整幅作品内在的神韵。(2)具象与抽象相统一。中国历史上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汉文字确实是从象形起源的。因此。不仅爷法文字的点画具有形象性,而且文字的字形结构也具有形象性的特征。这使书法带有一定的具象性。但实际上书法中的具象又不同于绘画中的具象,即使是象形字,也早巳脱离了事物的具体形象。书法主要是以线条点画为艺术语言,只能抽象地表现出书法家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一种抽象的形式的美,(3)情感性与象征性,书法艺术,历来被人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乐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它最适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