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195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术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南京师范大学 边霞一、园本教研概述1、什么是园本教研2、园本教研的研究内容二、园本教研的组织1、园本教研的基本方法:行动研究2、园本教研的多种方式参与式研讨、专题性培训、课题化研究、案例分析与诊断3、开展园本教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建立制度,定期教研园长重视,亲自参与尊重坦诚,平等宽松自我反思,不断进步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多方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三、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美术欣赏活动实施的前提对儿童艺术潜能的充分认识2、美术欣赏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专门的美术欣赏课: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抽象和具象作品围绕美术欣赏的专门主题活动渗透在综合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欣赏3、美术欣赏

2、活动的组织感受整体要素识别形式关系分析回到整体心理回忆与构思创作作品评议4、美术欣赏活动实施的方法:对话法立足园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宿州路幼儿园 王芸 园本教研,基于教师专业的教研,正日渐为我园教师们认可。我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开展了一系列园本教研的实践活动。对园本教研的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与研究,通过园本教研活动,充分激发起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发现并探索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一、转变观念,唤醒教师园本教研的自觉性教育科研是幼儿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提升教科研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园本教研,唯有让全体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投身于园本教研中,变“要我研”为“

3、我要研”,才能将园本教研落到实处。我们精心营造学习之风,倍加呵护教研气氛,用教育大师的人格魅力,开启教师的教育理想,用名家大师的教育思想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组织教师学习了陈鹤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们真切的感悟到“万世师表”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同时,幼儿园为教师参加教研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在加大资料室书量的同时,为教师订阅大量的专业期刊杂志,供老师学习。为满足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替各办公室配置了电脑,利用网络获取教育教学资源,扩展教育的时空。二、创新形式 提升教师园本教研的能力(一)专家引领在园本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最大的困惑在于没有专业高度的理论指导,因此我园采

4、取了专家引领的教研形式,让教师及时获得专业理论上的支持。1、“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名家指导为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实践,我们定期邀请省、市、区教研专家来我园讲座和指导工作,就教育教学、教育观念、纲要解读和实施、认知及行为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引领和探讨,这种互动交流的教研形式开拓了教师的眼界,提升了理论修养,对新课改的内涵与实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幼儿园根据需要派教师外出学习,及时了解吸收幼教界新的信息和动态。2、“搭平台,挖资源”打造本土专家 每所幼儿园都有一些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幼儿园搭建了多种交流平台,挖掘优

5、质的教师资源。目前我园涌现出省骨干教师2名,省特级教师1名,区“教坛新星”5人,以及多名市、区优秀教师,这些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本土专家”,他们滚动开设教学专题讲座,或上示范研究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体会、论观点、说反思,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见解。在参加区、市课堂教学评比中,由教研组长牵头,大家共同探讨课题,设计环节,准备教具,一人上课,多人牵挂;一人主上,众人研讨;使活动圆满完成,并获得很好的成绩。(二)同伴互助积极融洽互助共勉的优秀团队,促进了园本教研,我园努力营造教师间通力合作的教研氛围,让教师在教研中发展,在教研中成长。1、 实施集体备课制度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园将全体教

6、师分为了六个备课小组,每组有专人负责,组长提前一个月对下月的课程内容进行筛选、调整、补充,提出方案后大家进行讨论,每周一、二为集体备课时间,老师们分工合作,准备教具,分析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共同完成备课,老师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2、 开展师徒传帮带活动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谁抓住了青年教师,谁就能掌握未来教育,在“青年教师拜师会”上,青年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结成师徒特色对。学期中,老教师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青年教师每月上一堂汇报课,师傅要将徒弟扶上马并送一程,帮助和激励青年教师过“三关”:第一关教学常规入门。包括备课、上课、组织活动等环节;第二关教学活动过关。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7、包括听研究课、上汇报课、看检查课;第三关教学能力达标。包括说、弹、唱、画、跳、写六大基本功合格;能进行教学研究与反思,写出一定质量的教学笔记、教学案例和教育教学论文。学期末评选出若干对“模范师傅”及“优秀徒弟”,老师们在指导与被指导中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3、 开展学习和教育论坛活动教研组一直坚持定期学习制度,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宗旨,加强教研组的学习力度。由业务主任和教研组长牵头带领组员们研讨幼教教研成果、教学实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灵活的理论学习方式。组员们采取轮流主讲、书面学习、活动前有针对性的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吸收新的信息、萌发新思

8、路,变枯燥的理论学习为教师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变形式上的理论学习为真正意义上的求索学习,并且通过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学习成为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适时的讨论能促进教师更多地吸收,教育论坛是我园一直坚持开展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在每月一次的教育论坛中围绕一个中心议题,或交流教育信息,或表达自己的教育见解,或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形式不限。老师们进入彼此的心灵,在互动中,在不断反馈、调节、体验中,贡献自己的思想,吸取别人的创意火花,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三)行为跟进,在反思中成长为了促进幼儿园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把探索教师实际教学中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作为园本

9、教研内容,以行动研究来激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积极投身到研究情境之中,不断发现并探索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先后开展了“同课异构”、“案例研究”、“连环跟进”、“专题论坛”等以园为本、以师为本的教研活动。1、不断反思 “一课多研”在“一课多研”教研活动中,我们分别尝试了:教师连环跟进、同课异构等教研方式。如:科学活动“桥的承重实验”,我园姚红老师先上第一轮,同伴研讨改进后,王芳老师上第二轮,再次研讨改进后其他教师在班级再上。又如:“瓶子的秘密”,董莉莉老师经过“一试二上三改进”,通过同伴互助,个人进行不断跟进。再如:社会活动“喜欢和你在一起”,我们分别在大、中、小不同年龄班进行了同课异构和

10、连环跟进。 通过开展“一课多研”活动,用研究的视角梳理课堂,教师还是那些教师,活动还是那些活动,但教研的效果却发生了质的变化。2、变“效果检查”为“课后反思”“观察”和“聆听”是了解孩子的前提,是教育实践的依据,而“反思”则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杠杆。我们把传统备课笔记上的“效果检查”变为“课后反思”,我们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质,有闪光点。课后反思既可以是面也可以是点,范围和深度更加注重某一个点,可以写出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写出在教学中不足的地方,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方法,还可以及时记录自己教学的灵感和思考。这一变化,把教师的地位从主宰者拉回到观察者、支持者、研究者的位置,教学与

11、反思结合,使教师们逐渐走向用脑思考,用心教学。三、课题研究 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速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园采取了分层目标管理的模式,合理推动教科研工作的积极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研究要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提出了青年教师的研究重点是:怎样把所得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目标是能独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尽快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等,其目标是努力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专家型教师在研究中重点探索学科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以及改革新动向,目标是不断总结和升华自己的成功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在分层目标的作用下,教师研究的方向更明确,任务具体,针

12、对性更强。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我园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共有四个,省级课题:教师指导策略与幼儿创新素质的相关研究、幼儿关心品质的年龄特点及培养模式的研究,(已结题);市级课题:幼儿语言学科创新教育研究(已结题)、幼儿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研究。教师们结合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增强了教研的目的性,开展了多通道的学习和研究,在省、市、区幼教专家的引领下,多次开展了课题的研讨和预操作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开拓思维,提高水平,从而推进课改的进程。园本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活水源头”,我园园本教研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全面成

13、长,持之以恒,扎实地进行园本教研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交流互助分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幼儿园园本教研经验介绍多年来,我园一直坚持教研活动,对开展教育专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围绕一节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园本教研,对全体老师来说还是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为此次活动献计献策。市教委曹老师和区教研员也多次帮助和指导我们。以下是我们开展本次园本教研活动的思路和方法,现总结出来,与姐妹们共勉。一、领会园本精髓,成为教研主角在接受此次任务之前,我园教师多是从教育活动中的困惑入手,本着“解决难题、走出困境、自我成长”为目的开展教研活动,程序基本上是“发现问题形成专题

14、分析实践形成策略收获成果交流推广”。教师通过学习理论文章,开展观摩活动,说课、评课、反思等教研形式获得专业成长。但是随着对园本教研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教师逐渐领会了新课改理念下园本教研所提倡的“教研的场所在学校,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之精髓,逐步从评析、研讨他人教学的过程中感悟了自己的理论提升,进而从过分关注执教者的教学转向学会关注自我的专业成长。作为园领导,我们在进行园本教研过程中,注重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如发挥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调动经验型教师指导教学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的能力。同时以问题为抓手,以教研沙龙的形式,帮助教师边

15、学习边领会园本教研的精髓,使教师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展“同伴互助、平等交流、共同切磋式”的教研,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而园领导也成为一个“倾听者、学习者、支持者、建议者”,与新课改同行,与教师共同成长。二、激励教师“自学自育”,提升理论功底 (一)自助式学习即教师不仅深入学习教研组提供的理论文章,还根据自我发展的需求,通过网络、幼教专业杂志和书籍来寻求相关理论知识,并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写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学会用专业的眼光来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升自己的理论功底。(二)题卡式学习即青年教师将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写在一张卡片上,请自己的带教老师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一

16、问一答中,无论是职初教师还是职高教师,在头脑里逐步搭建起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框架,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际性。(三)分享式学习即在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业务学习中由园长“一言堂”的做法,根据职初教师的疑问,请本园的骨干教师来当主角,将自己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其他教师。通过轮流主讲、专题辨析的形式,让每位教师都能够分享他人的经验,提高学习效果。三、同伴互助交流,获得专业成长教师互助合作是园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由于教师个体的生活背景、学习背景、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和观点不一,自然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就是教师的差

17、异。不同差异的个体组成的集体,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库。我园园本教研充分体现了同伴互助。(一)同课异构教研组的每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实物测量物体面积”,自己设计一节数学活动,开展“同课异构”,进行课后研讨。在同课异构过程中,执教教师与同伴一起分析教材,找准重难点,制定活动目标,并进行必要的预操作,适当调整设计方案,开展教学观摩。在课后研讨过程中,老师们将几种设计的教学活动相互比较、分析、反思,以便肯定成功之处,找出薄弱环节,使教师的教育策略得到提高。(二)师幼预操作 预操作是指在幼儿开展某项探究活动之前先进行该项探究活动,即由小组先经历探究活动,再通过对实践的观察、反思、积累经验,对幼儿学习

18、进行预测,从而提供更适宜的指导。我们首先由教师对活动的操作部分进行亲自操作,明确操作过程的重难点,再体验孩子的心理,适当地修改教学指导策略。如有的老师说“当我摆完6个长方形时,发现手上还有一个长方形,我就想肯定不对,应该摆7个长方形”,根据老师的体验,我们将提供给孩子的长方形增加为8个,给孩子思考、探索的空间;如还有的老师说“我好想拿着手上长方形、正方形去量黑板”,根据老师的体验,我们增设了最后环节“用纸板合作量桌子”,将“用实物测量物体面积”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来。幼儿预操作时,我们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幼儿的相关经验能力。如一次预操作中,出现了全体幼儿千篇一律摆出6

19、个长方形的问题,课后反思认识到幼儿座位排成两个纵排不合适,造成幼儿之间相互影响,由此把幼儿座位变成了现在的四张桌子交错排放。通过预操作,使教师更加注重在活动前关注幼儿和研究幼儿,保证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三)师幼访谈 我们在教学观摩之后,按照预设的提纲及活动中师幼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执教者和幼儿分别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活动设计思路和教学策略的选用,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为教师更准确地指导幼儿,改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四)园际交流 来自太湖路幼儿园的三位包河区骨干教师也参与了我们的园本教研。在研究过程中,大家针对问题直抒己见、开门见山,畅所欲言、互通

20、有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议,丝毫没有避违,没有保留,使问题共解决,成果共分享。(五)微格式分析 我们坚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根据需要定格重播,边看录象边评议,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引发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反思。在微格分析中,大家在观看视频教学后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课堂,分析师幼互动、分析教育机智和评价的作用等。我园的5位区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理论结合实际地分析教学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观点、谈体会;职初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深受感染,积极阐述自己对教学的见解,提出疑问,获得专业发展。四、学会自我反思,实现螺旋式上升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

21、对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学会反思,就是让教师学会积累经验,即教师通过对实际教育教学的感受意识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性质与结构,然后进行观察分析,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改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我们每位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的“同课异构”之后,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可以是对目标的反思,对教学程序的反思,对教学技能技巧的反思,也可以是对师幼关系的思考与分析。叶澜教授说过:“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

22、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实现螺旋式上升的一条有效途径。一节数学活动的园本教研,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浓郁的研究氛围,形成了一支群策群力的研究型团队。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将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求索,进一步深入开展园本教研,达到更加理想的境界。合肥市西园新村实验幼儿园园本教研经验介绍合肥市西园新村实验幼儿园园本教研专题教研组徐力 执笔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作为一所安徽省一类一级幼儿园,我园拥有一支高素质、年轻的教师队伍,她们勇于奉献、敢闯敢拼。在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引下,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园以全面抓好园本教研工作为龙头,

23、促进教师与幼儿一同成长。下面针对我园开展的语言讲述活动的园本教研谈一谈我们的一些想法、做法以及取得的成绩,以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让我们从反思中得到提高、反思中得到发展、反思中力求创新。我们通过园本教研问卷调查,语言交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园的园本教研计划,我们将计划分为几个阶段:一、学习阶段:加强园本教研培训,使教师走上了自觉学习的快车道。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面对今天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园本教研调查问卷,通过书面调查和语言交流确定了园本培训及如何开展园本教研。在园本教研开展前,教师对什么是园本教研确实没有太多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为此教师们把幼儿园教

24、育指导纲要视为导师;翻阅大量的幼教杂志山东幼教、上海托幼、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研究等,查找相应的内容收集并整理,在年级教研组学习时相互传阅、交流,在全园业务学习时互谈认识和体会;有条件的教师上网查阅各种幼教信息,购买大量的书籍资料和音像资料。老师们利用多种形式、多种举措进行学习,了解了什么是园本教研,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的分类及如何开展讲述活动等等,极大促进了我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也促使老师们不断地从多方位补充知识。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后大家认识到通过园本教研能够深入了解、及时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园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科

25、研能力奠定基础。二、专家引领阶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领会到园本教研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专业的纵向引领是园本教研的催化剂在园本教研的初始阶段,幼儿园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幼教专家来园为教师讲授要点、答疑解惑;聆听了专家们对园本教研的解读;她们的多次指导帮助我们对园本教研及语言讲述活动的开展理清了思路。三、实施阶段:(一)确立园本教研制度,制定活动开展的计划,使园长及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教研制度的制定保证了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园长听课制度,可以提醒园长经常性的深入班级参与教研活动,形成习惯。教研骨干制度,对骨干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习制度:规定教师要认真学习幼教纲要,领会其精神,严格

26、贯彻教研计划。园本教研活动中园长、业务园长是集体教研的把握者、参与者,提议者,在教研活动中,园长、业务园长角色也要发生改变,变以“检查”为主为以“研究”为主,不再以“专家”、“领导”、“检查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明确职责,带头参加、每次教研必到,形成了教研工作的合力。及时发现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加强对教研工作的关注,从确立内容、组织活动到创设各种条件,都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参加到教研活动中,做到全力支持教研活动,带动教研组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评课中老师逐个发言,勇于阐述自己观点,提出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优

27、点及有待改进的地方。此次教研活动我们结合开展的语言讲述活动采取听课、评课,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真正开展讲述活动时我们才发现部分教师对这个活动的组织形式太过贫乏。教研组承担了小组培训与个别辅导的任务,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发现讲述活动设计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再进行实践,使讲述活动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顺利的开展,逐渐使教师们对讲述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在日常的园本教研观摩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开展讲述活动时,会出现一些阻碍幼儿学习的问题。诸如:教师出示的背景图等教具丰富、精致与

28、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讲述的内容;教师对幼儿观察图片顺序的指导不足会导致幼儿讲述缺乏条理性;教师对幼儿偏题的或过长的表述干预不当会使幼儿讲述的目的性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均由年级教研组在每次组织讲述活动后进行收集、汇总、交流。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研、多课多研、行为跟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寻找相应的化解策略。首先,年级教研组的成员采用多课多研的方式在组内进行观摩、研讨。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讲述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就讲述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化解策略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教研组成员分成两组集思广益,设计了大班语言讲述神奇的旅行两种活动方案,由年轻教师刘晓敏和经验丰富的教师蒋玉华分别执教。教研组的全体成

29、员分成两组参加听评课,进行“一研”。在两节课的对比中,教师们修正活动方案中不适合的部分,对活动中教师出现的问题寻讨回应策略、对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等进行评定,商议适合的方式方法。之后,将两节课的优点进行整合由蒋玉华老师再次执教,教研组的老师们再次听课,课后进行“二研”,进行再次评析、修正。课后对比分析活动的环节处理与细节处理的异同,实施行为跟进。通过反复锻炼,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师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解读,不断与他人教学行为、教育理念产生“碰撞”,分享了许多有效的教育策略。在多次教学观摩和研究过程中,教师逐渐能够挖掘更多的材料,为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及丰富讲述内容提供

30、了广阔的空间。新的园本教研方式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使教研走近了教师,发挥了教师群体互帮互助的作用,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解决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四、反思和总结阶段:教研活动中进行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基础与前提,是增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创建学习经验交流的共同体我们曾经很茫然,工作中要求人人反思、处处反思、时时反思,观摩现场教学之后的研讨活动也采用个人反思和团队互动的方式。学习时认认真真,研讨时热热烈列,在总结时常常停留在实践层面上,很难将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上,为此幼儿园针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每节课或园

31、内外观摩后有简短反思并附于课后,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交流、每个教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困惑。渐渐的有的教师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教育反思由原来的对表面教育现象的记录,转变为能够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教师自我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动等作用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园本教研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话”,是教师的研究意识的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体验;是教师与自我之间的挑战;是教师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引“活水”来浇灌,唤醒幼儿的生命活力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局基教科 方明惠成长需要同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因

32、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尤为重要。幼儿社会性,是指一个作为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机关以及社会制度下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人、对己、对社会(包括其中的事物)的认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练习,具有实感性,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现就中班平行班社会活动喜欢和你在一起例谈幼儿社会活动的组织策略。背景浅析:教材分析:“喜欢和你在一起”,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情绪,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些行为的显现,都是幼儿作为一个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对喜欢的事物内在需求。组织结构:两个平行班级的中班幼儿(分别穿上红

33、黄两种颜色的衣服)。教研方式:采取了同课异构和连环跟进等教研形式交叉进行的方式。 案例摘要:l 活 动 一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学会和伙伴交往的正确方法,并且了一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2、在游戏过程中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使幼儿喜欢合作,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师 幼 主 要 活 动方 法 策 略 及 效 果 评 析 1、谈话引出课题。师:“哎,我是谁呀?我是中班的老师。我也喜欢和你们在一起,你们真可爱,和你们在一起感觉真好!真开心,你们感觉怎样?”- 教师一段开场白意在激发幼儿的情绪,并预设幼儿会和自己一样很开心,但幼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淡然,有一位幼儿顺着老

34、师说 :“我们也高兴”。在刻板的谈话中,幼儿并没有做好情绪上的准备,所说之言也是有口无心。2、找好朋友。教师请幼儿说说:“在自己的班里,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接着幼儿随着音乐找朋友找到好朋友后,蓝花班和红花班幼儿各坐一边。-从幼儿的身边入手,从幼儿熟悉的环境入手,幼儿有话可说;但由于没有课前铺垫幼儿总是三言两语;游戏后两班幼儿又各坐一边使刚刚认识的朋友分开,距离冲淡了初步建立的友谊。3、认识新朋友并请幼儿说说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并及时演示-幼儿根据经验说出并检验认识新朋友的各种方法。由于是现场演示,而且事过境迁,幼儿显得有点拘谨。社会活动应重在让幼儿体验,而不是刻意地言说。4、介绍喜欢的朋友。师:

35、“刚才找到好朋友了吗?一起上来,告诉小朋友,他叫什么名字,喜欢和他在一起吗?为什么?那你告诉他吧。你喜欢和他在一起你们做个动作吧” -通过肌肤之亲来增强幼儿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幼儿在教师的要求下俩俩抱一抱、拉拉手、亲一亲等,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三组幼儿重复此程序),但很不自然,表达趋于标准话,有刻意说教、表演的痕迹;事先没有交代,幼儿间又没有互动,略显突兀。5、拓展好朋友的范围。师:“除了幼儿园里的朋友,在家里或其他地方你还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 家庭是幼儿熟悉的地方,有幼儿熟悉的家庭成员。孩子们怀着感恩的心表达着对长辈和熟悉的人喜爱之情。l 活 动 二活动目标:1、体验和喜欢的人在一

36、起使愉悦的情感;2、快乐地交朋友,学会和伙伴交往的正确方法。活动准备: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朋友照片带到幼儿园。师 幼 主 要 活 动方 法 策 略 及 效 果 评 析 1、玩猜拳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拉个圆圈,随着音乐玩猜拳游戏吧”。第一遍后教师:“这遍音乐有变化,你们要仔细听?”第二遍后教师:“这遍音乐又有变化,你们一定要仔细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幼儿自然地跟着音乐的旋律和伙伴们玩耍;音乐速度的变化本身是为了调动幼儿的情绪,教师的语言提示反而引起幼儿的一丝紧张,形成一定的障碍。 2、幼儿看着照片介绍自己喜欢的人。提问:“你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幼儿看着照片说,眼中有物,有话可

37、说,比较具体,但不少幼儿光顾着看自己手上的照片,注意力不集中;由于仅仅一张照片难以囊括幼儿所喜欢的人,所以使看照片讲述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这个问题有点宽泛,太开放,幼儿一时难以概括,活动室气氛有点沉闷。3、组织玩划小船的游戏。先组织幼儿拼搭小船,交待幼儿规则后组织幼儿玩划小船的游戏-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幼儿兴趣盎然,在拼小船时,幼儿相互合作,船板被一块块冲走时,相互拥抱在一起,决不让同伴掉入“水中”,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幼儿拼的小船有大有小,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选择。4、谈话活动。师:“在游戏中,你们认识新朋友了吗?是怎么认识新朋友的?”幼儿玩兴正浓,加上游戏前没有交待,幼儿无法说出自己

38、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和过程;游戏后的谈话显得牵强附会。l 活 动 三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交朋友,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2、在游戏氛围中探索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方法,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两个班级的幼儿一起自由玩耍;2、在区角设置“喜欢和你在一起”纪录表,鼓励幼儿自由交流。师 幼 主 要 活 动方 法 策 略 及 效 果 评 析 1、 看看讲讲纪录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1)幼儿围绕“你喜欢喝谁在一起?”、“你喜欢他什么地方?”“你们在一起玩什么?”等问题向旁边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记录表的利用,有效地帮住幼儿回忆和介绍自己喜欢的朋友;问题的提出使幼儿间

39、谈话有了具体内容,为多数幼儿相互间的交流提供了支点和扶手, 加上幼儿有了课前的经验铺垫,有人可说,有话可谈,有感可发。(2)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的好朋友。 勇敢地介绍自己的朋友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何况在集体面前,有了幼儿间的互动和课前准备,幼儿说的比较从容从而显得兴奋不已,被介绍的幼儿也眉开眼笑。2、 玩猜拳游戏,体验伙伴间的美好情感。师:“你们的朋友真多,来!一起拉个圆圈,随着音乐玩猜拳游戏吧”。第一遍后师收紧自己小声地:“这遍音乐要快一点,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二遍后师面带微笑:“这遍音乐要更快一点,你们准备好了吗?” 环节顺序的调整使活动更加流畅,水到渠成;教师及时地提醒同时把调整的策略留给

40、幼儿,给孩子们一定的空间,音乐由慢、渐快到快,随着音乐速度的不断变化,幼儿的表情、动作和情绪也随之变化,活动是气氛立即高涨起来,自然地用表情、眼神和动作尽情地在自己喜欢的新老朋友面前展现;游戏后,身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幼儿很自然地交叉坐在一起,体验着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3、合作游戏划小船,充分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1) 交待游戏规则;(2) 分组拼小船(3) 合作划小船体验是幼儿社会性品质形成的主要途径,游戏中幼儿个个身临其境,完全融入到设置的环境之中,体验生活,感受真情,比一味的说教所收获的要多得多;在游戏中嘎然而止,幼儿走向室外仍流连忘返,不同颜色衣服的幼儿手牵手,俨然是一对好朋友-活

41、动分析:以上是教师们通过同课异构吸取他人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连环跟进的三个活动方案的主要流程,不难看出,教师们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是不断地在实践着,思考着,研究着,同时也在不断进步着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显现出令人鼓舞的成效:强扭的瓜儿不甜,努力寻找与生活的链接点。从近处着手,从生活出发,践行生活养真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长期以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与理论距离十分遥远,

42、在组织幼儿社会活动时仍然采取着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仍然以课堂为主要输入平台,通常是走“谈话观察(参观情境表演)谈话”这一较为固定的模式,易形成说教式的谈话活动,幼儿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幼儿收获只停留在表面。新纲要理念下的社会教育不应该简单地照本宣科,而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用“活水”来浇灌,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源泉,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途径,以渗透和熏染为主要策略,引导幼儿幼儿深入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真知、真情、真思、真品,从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活动(三)中,教师汲取了他人的经验(如活动(二)中教师利用看得见的照片让幼儿讲述)

43、,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人和事物的接触,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从幼儿熟悉的班级入手,在班级区角和幼儿共同设置“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图片展和记录表,同时引发幼儿自由地交谈,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实实在在地体验有好朋友的快乐。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进了相互了解,推动了相互的交往,促进了语言发展,激活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比教师一味地说,一味地谈,效果要好得多。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幼儿在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游戏中,自然地与他人交往、探索,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社会性品质。社会活动只有切近幼儿的生活,才能打动幼儿,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44、,才能起到教育和熏陶的作用。活动(三)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情感需要出发,设计了两个不同形式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发展个性、独立思考和选择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孩子们在生活中、游戏中充分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在活动中悄无声息地强化社会意识。二、刻意的说教不灵,努力寻找与兴趣的结合点“画无笔痕乃上乘”,让“无痕活动”代替“有形说教”。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意图越少,教育的功效就越大。组织社会活动中,要避免命令与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潜能,帮助幼儿实现自我发展。因此,熏陶和暗示就必然成为组织幼儿社会活动的重要教育策略 。一是要恰当地运用环境暗示。社会活动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教师主要是

45、创设良好的环境并让幼儿作用于环境,引发幼儿去适应环境、内化规则。如活动(三)中,不同班级的组合、相同音乐的游戏都给幼儿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一切顺应幼儿情感的流动而行进。猜拳游戏中速度的变化以及最后合作游戏的组织,发挥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功效;二是适时运用语言暗示。不是命令幼儿,不直接表明态度和观点,而是借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引发幼儿自己去思考,从中获得某种启发。如“这遍音乐要快一点,你们准备好了吗?”“小船之间要不要太挤呢?”“暴风雨来了,掀掉了一块船板,怎么办?”,渗透出“弦外之音荡涟漪”的韵味。三是巧妙运用体态暗示。如教师开场白中用手划出“两个班的小朋友”时,划小船过程中,教师的左看看

46、右看看、赞美幼儿的眼神等体态语言,显现出“于无声处现真情”的美感。中班数学活动“做拼板”中的障碍及消解策略中国科技大学幼儿园 刘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明确各种教学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是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及师幼共同获得快乐体验的重要保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教学就是一系列诊断与决策的过程。以下就是我对“做拼板”活动几个场景中出现的教学障碍的分析,以及为消解这些教学障碍采取的策略。案例一: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做长方形拼板中,幼儿寻找出最佳的测量方法后,摆6块的幼儿想动手尝试一下7块的摆法,这时教师请幼儿将长方形操作材料收起,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教师问幼儿:“你们帮助了小熊,你们愿意

47、帮助老师吗?”幼儿很勉强的回答:“愿意。”教师又说道:“听声音好象不愿意,你们真的愿意吗?”幼儿大声回答道:“愿意。”引发障碍的主要因素消解策略教师因素教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适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如:在幼儿寻找出最佳的测量方法后,教师应留出时间让幼儿都去尝试一下7块的摆放方法。分析: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关注幼儿的行为来评价教师行为的适宜性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幼儿行为的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特别是数学的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各自想法的平台,所以对幼儿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幼儿的行为仔细地观察才能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得出教师下一步活动该如何开展。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哪怕是活动设计里没有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案例二:幼儿在测量桌子时,教师请后面两组幼儿也合并到前面两组内一起进行测量,每张桌子旁边有7个人。幼儿开始测量后,都到老师处要求再拿一张红板,在摆放时有多处重叠,挤压在一起。引发障碍的主要因素消除策略空间因素压缩小组人数、增加组数如:每组幼儿从7人减至34人;小组由2个增加至6个材料因素改变和删减材料的投入提供大小不同的6张桌子让幼儿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控制在10张红板以内方法因素加深幼儿对正确方法的理解如:在第一个环节讨论正确测量方法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