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4197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七级美术下册 全册.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欣赏评述教学班级七年级 班教学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教学过程个性思考 以形写神示例作品一:洛神赋图1. 基本信息:东晋,顾恺之(346407),绢本,全卷27.1

3、厘米572.8厘米。2. 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画面中,紫色伞下站立的就是曹植,他表情肃穆,双眼凝望着水面,仿佛见到了思念已久、变成洛水女神的甄氏。远处凌波而来的洛水女神,衣带飘逸,婉约动人。3. 构图:顾恺之在这幅长卷的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画中以人物为中心,安排了各个场景,有分、有连、有起、有伏,洛神多次反复地以不同姿态出现,给人以飘浮、游离不定之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和时间上给人一种不断的“运动感”。4. 用线:顾恺之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用线紧动、连绵,如春蚕吐丝,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5. 设色:简

4、雅、清丽。6. 绘画特色:该画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画家顾恺之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将山水、花鸟、人物画技巧荟萃一炉,诗情画意,相映生辉。整幅画面清晰地体现出东晋时期的绘画特色。7. 教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该作品长近6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可采用分组分段赏析法进行局部欣赏,然后全班交流。示例作品二:历代帝王图1. 基本信息:唐代,阎立本(601673),绢本,全卷51.3厘米531厘米。2. 画面内容:画中刻画了历史上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形象。这13位帝王按历史顺序依次是:前汉昭帝刘弗陵、后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

5、曹丕、蜀照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晋武帝司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3. 构图: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4. 设色:受佛教艺术的影响,该画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5. 绘画特色: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猥琐庸腐之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6. 教法建议:比较赏析。通过对人物画历代帝王图中人物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画家特别注意通过人

6、物面部表情的刻画来表现他们的内心状态与性格特征,同时在构图上用侍从衬托帝王的高大,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通过人物比例的高大来显示人物社会地位的表现手法。 再现场景示例作品:韩熙载夜宴图1. 基本信息:五代,南唐, 顾闳中(约910980),绢本,28.7厘米335.5 厘米。2. 画面内容:这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全卷分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五段。3. 构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器、床榻等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

7、彼此分离感。4. 绘画特色:该作品构图严谨精妙,用笔挺拔劲秀,用线遒劲流畅,设色浓重丰富,人物造型生动传神,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之杰作。5. 教法建议(1)比较分析:通过观察主与客的不同表情,分析主、客的不同心理;观察对比韩熙载在五个不同场景中的脸部表情,解析韩熙载的内心矛盾。(2)设疑探究赏析:这幅作品还涉及家具、音乐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效和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品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作品内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表达感受示例作品:泼墨仙人图1. 基

8、本信息: 南宋, 梁楷,纸本,48.7厘米27.7厘米。2. 画面内容:画中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睛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3. 用笔:与传统的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4.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5. 绘画特色:笔简神具、自然潇洒,人物表情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仙人超凡脱俗又不失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6. 教法建议: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元素,如线条、色彩、材料、构图等。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可从美

9、术作品的构成形式和墨色的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 隐喻现实示例作品:九方皋1. 基本信息:现代,徐悲鸿(1895-1953),351厘米138厘米。2. 画面内容:该画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朴实、智慧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他微举着头,腰板硬实,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地查看眼前这匹不同凡响的骏马那匹黑色雌马因为遇见知己而发出快乐的嘶鸣,扬起蹄子跃跃欲试。九方皋身后的两个无赖,不懂马的好坏却盛气凌人,他们可卑的气势反衬出九方皋的沉着、镇定与豁达。3. 取材背景:中国画九方皋是画家七易其稿之作。作品取材于民间故事九方皋相马。春秋时期,善于相马的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去寻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带马来复

10、命,却说不出马的雌雄、颜色,伯乐却赞叹九方皋注重的不是马的皮毛外貌,而是马的内在精神与品质,秦穆公牵来一试,果然是天下少有。4. 绘画特色:九方皋代表了20 世纪初期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可以与蒋兆和的流民图相媲美。首先是意境真实,气息高古;其次是构图布局主次、虚实相得益彰;再者,人与马造型严谨而生动,概括而传神,且衣冠器物“合乎古制”,设色古雅质朴。5. 教法建议:女娲补天图九方皋两幅作品均取材于传说故事,画家均借画喻情。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通过交流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 见证历史示例作品:开国大典1. 基本信息:油画,董希文(19141973)。

11、2. 绘画内容: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3. 色彩:鲜艳明快。蓝天、白云、红灯、红柱,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4. 表现技法:运用了西方油画的表现手法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同时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5. 艺术特色: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廊柱;抬高了灯笼,

12、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6. 教法建议: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表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瞬间,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开国大典发生的时代与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已经遥远,学生对这段历史也不甚熟悉,这对理解该作品造成了一定难度。可尝试用创设情境对比的方式进行作品赏析。将记录当时史实的相关影片做一回放,再将记录当时史实的相关照片与作品对照,最后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

13、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也更便于学生理解和领会开国大典的创作之精妙。参考案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醒来之后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即取材于此。二、新授课程(一)欣赏感悟多媒体课件放映洛神赋图。1. 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2. 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洁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二)发展探究走出三国曹植的梦境,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

14、家中,欣赏正在他家举行的“夜宴”。多媒体课件放映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1. 看(画面内容):分段欣赏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2. 看(人物塑造):观察主、客的不同表情,分析主、客的不同心理。课件放映图片,观察对比韩熙载在五个不同场景中的脸部表情,解析韩熙载的内心矛盾。3. 思考交流: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看:视频播放南唐时代背景(国宝档案)。说: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想:思考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三)深入发展课件放映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

15、图及泼墨仙人图。1. 看:学生观察它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前两者为写实,后者为写意)。2. 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用笔:与传统的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三、课堂拓展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一些探究。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即传神。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

16、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二、发展探究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经画过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1. 课件放映徐悲鸿马的系列作品若干幅。看:作品图例。想:徐悲鸿为什么喜爱画马?借马以言志。抗日战争期间,他画马以抒发其杀敌救国的热情。建国后他笔下的马矫健英武,豪气逼人,意在激发人民建设祖国、勇往直前。他画的奔马,昂首扬尾,气宇轩昂,所向无敌。有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是新中国形象的写照。徐悲鸿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

17、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正因如此,纸上笔端,那些自由的马,才能扬起千里飞沙、万里风尘,从思想深处呼啸而出。2. 课件放映作品九方皋。想: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只有九方皋这幅画中的黑色雌马,例外地戴上缰辔,这是为什么?“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析:画家借作品想表现怎样的情感?借古喻今,对旧社会埋没人才给予针砭,对昏庸误国的国民党统治者进行鞭挞。三、深入研究1. 课件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再现开国大典历史。2. 课件放映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欣赏思考:学生参看教材, 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讨论交流:学生发表讨论结果。3. 教师分析总结油画

18、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值金秋丰收季节。4. 师生讨论总结: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绘画构图技巧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四、拓展思考中国人物画如何继承和发展?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相关链

19、接画家档案1. 顾恺之(346407),原名长康,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博学多才,擅文学,工诗赋,喜书法,尤工绘画。时人称他“才绝、画绝、痴绝”,和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三杰”。他精通画论,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著名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2.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这是最高级别的宫廷画师,皇帝曾特别赐给金带,是画院最高的荣誉,但他却不想受制于他人,把金带挂在院

20、中,飘然而去。梁楷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有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3.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跟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徐悲鸿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他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了不少优秀人才。1953 年卒于北京,年仅59岁

21、。书目推荐1.明清肖像画徐湖平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2.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林树中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中国绘画艺术鉴赏崔建林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4.中国绘画赏析聂瑞辰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5.品位经典陈振濂谈中国绘画史陈振濂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步辇图 唐代 阎立本女史箴图 东晋 顾恺之重屏会棋图 五代 周文矩王时敏小像 明代 曾鲸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 张萱高邕像 清代 任颐教学反思第二课关 注 你、 我、 他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关注你、 我、 他造型表现教学班级七年级 班教学内容本课是上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的

22、延伸,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的情意。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收费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日常家用电器的造型设计作为教材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学目标1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2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3 培养学生

23、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 :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准备 : 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个性思考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 1(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2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3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

24、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二、描述特征1 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2 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1、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2、凡 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25、。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同上5、 探索1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2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

26、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1 脸型 (1)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2)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2 表情(1)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27、2)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3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A、人体比例立

28、七、坐五、蹲三半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过渡 :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五、临摹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 上。六、引导评价1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2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3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七、

29、课后延伸1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教学反思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在临摹中感受造型表现教学班级七年级 班教学内容临摹教学方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初期便已使用,流传至今。临摹是通过深入研究,找到大师的别样之处,更好地理解、领悟、掌握原作。在卢浮宫及其他许多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大师对临摹的解读:德拉克罗瓦说过:“临摹可以使有成就者

30、轻易地获得成功!”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目的是“学”而不是“像”,不在于临摹得“真”而在于理解得“透”。临摹是一种思索,临摹是一种比较,临摹是一种记忆。注意观察一些画家的个人风格,都能看到前辈大师的影子,这就是他们在继承前辈的大师的基础之上又有了自己的“独创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变体画就是把一幅原有的作品改变作画的方法,改变作画的工具,改变一点画面的内容,所画出的新作品就是变体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画”的探索空间,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

31、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添加、改画,了解古典大师的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意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变体画”的探索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教学难点:变体画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教学准备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个性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米勒和凡高的同名作品第一步,通过考学生眼力的方法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你知道分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这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教师:我们平时学画都有过临摹,大师也不例外。法国画家德加多次去意大利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卢浮宫及其他博物馆内,

32、都收藏着鲁本斯、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他们临摹的人物画揭示课题:在临摹中感受。(二)新授1. 教师:我们要临摹大师的作品,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观察人物的方法。当我们所画的人物看起来不太满意时,可能是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比不和谐。我们一起来寻找法国画家德加笔下的舞女的身体比例。学生:估计67个头部的高度。教师:亚洲人的身体通常是七个半头部的高度。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2. 教师:那么运动中人的身体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找到她的重心线和动态

33、线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溜冰者”的重心线及动态线。3. 探究分析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1)对比分析播种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你找到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教师小结:播种者穿着大木靴,腰挂种子袋,一面右手撒种子,一面重复地一步步向前走。两个贴近土地的画家,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让作品充满了生活内涵;凡高多次以“播种者”为主题作画,可见凡高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从表现方法、风格等方面分析两件作品)(2)出示凡高另外几幅播种者作品,考考学生的想象力:凡高临摹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揭示“变体画”概念。变体画:画家对同

34、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4. 验证大师笔下变体画特点。艺术家都具有各自的绘画风格,经过自我表现,其画笔下的人物都重新有了新的生命。出示作品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和午休,考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凡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学生先后围绕两组作品艺术特点,结合变体画概念找出作品的风格差异,为后面临摹画家作品埋下伏笔。)米勒:其作品中则呈现了一种安谧祥和的生命感受,作品以农村生活

35、为原貌进行创作,注意了农民劳作后休息时的具体细节,使作品充满生活内涵,具有一种精神构思与乡村品质。凡高:一生都对米勒崇拜备至。米勒对大地耕耘者纯朴的颂歌,唱彻了凡高整个艺术生涯。阳光里的大自然,朴素的风景,长满庄稼的田地,灿烂的野花,村舍,以及身边寻常和勤苦的百姓们。1890年1月,凡高在圣雷米复制午休,男子和妇女的睡姿反映甜蜜的梦想,牛和马远距离地享受着中午的安静、温暖。画家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传达出画里人物的心情,突显意图。毕加索:画中的人物,都十分壮硕健康,充满自然的力与美,原始而奔放。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氛。教师小结:由此看来,我们临摹大师作品可以抽取一种元素进行

36、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让临摹学习变成创作行为。 5. 如何完成变体画学生参观微型画展,在其他班级学生临摹或创作的作品中感受他们绘画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教师在牛皮纸上示范德加的系鞋带的舞女(素描),让学生掌握临摹人物全身画的基本过程:(1)线条造型,构图要适中,把握人物比例,抓住重心线和动态线;(2)用炭笔铺上明暗调子,根据光线需要不断调整;(3)用白色粉笔结合个人风格增加画面对比度,增强质感。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变体画沙滩上奔跑的女人(色彩)的创作方法。 6. 分组作业根据播种者等作品进行一幅变体画练习。基本要求: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进行

37、临摹。 个性要求: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7. 展示评价五、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互评及教师点评。同学交流临摹的体会,是对课程的回顾,回顾交流中加深了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巩固知识要点,加强学生的学习创作意识。教学反思第四课动 感 生 活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动 感 生 活造型表现教学班级七年级 班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速写也是其中较难把握的内容,如何让学生感受线造型人物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人的机构和运动规律,并能尝试将其用艺术的方式呈现,更大地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是本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1

38、、通过对人体运动时具体结构变化的研究和探索,学生从中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线造型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对艺术的热爱。3、学习人物全身写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站立坐卧人物的写生方法,初步学习用速写这种艺术语言,较为生动地表现人的多种运动状态。并在这种体验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运动中人的结构特征,全身人物的比例及人物的动态。教学难点:学会借助动势线这一手段简练、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简要明确地描绘下来。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全身人物比例图、动态图等;速写作品;往届学生的人物绘画作品学生准备:搜集若干张自己喜欢的人物绘画作品,

39、表现形式不限。常用绘画工具自己和他人的合影照片。收集大师的优秀作品。教学过程个性思考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 导入 欣赏:1、大师及师生的优秀作品。2、播放牒片 三、 新授 1 教师结合人体比例、结构图和动态图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人体结构与比例及动态规律: 全身人物的结构: 全身人物的结构首先为各部分结构的组合,包括脊柱、头、胸、骨盆、上肢、下肢等,这些外部形体关系可概括为“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其次是上述的结构关系在具体的写生对象,具体的空间状态下所产生的隐与显,虚与实,大与小,长与短,紧与松等差异与变化。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结构概念。 全身人物的比例: 人物的比例通常以头长

40、为单位。我国成年人身高约为7个半头长度,从下颌到乳头至肚脐各1头长,从足底到膝关节至大转子各2个头长,大转子连线至肚脐半个头长。 上肢约为3个头的长度,肩峰到肘关节1个头长,肘关节到腕关系1个头长度。 下肢约为四个头的长度,大转子到膝关节2个头的长度,膝关节到足底2个头长度。 小孩的体形比例特点是: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十岁左右的儿童身高为5个头长略微多点,五岁儿童身高为5个头长不到,幼儿身高为4个头长、立七坐五蹲三半坐着的人由于腿部弯曲,高度为5个人头,正面对着他时,可用服饰来表现,侧面对着他时可把腿部弯曲画成近似于直角状。坐着的人一定还有凳子、椅子依靠着,必须画出你可以看到的凳子,椅子

41、的角,画时要注意透视现象。2、作画步骤: 教师作范画 观察人物的姿态进行分析 大致轮廓勾出人物姿态 从头部开始画人物,进行详细刻画 修改3、交流自己所带的照片 请小组选派代表将自带的合影照片进行展示,介绍一下这张照片的来历,它在你心目中的价值、分量等。四、学生作业 今天,让我们用心、用笔、用线来画出这张照片中的人物,抒发自己对这张照片的感情。五、巡回辅导六、小结下课。第二课时一、导入 找三、五个模特分别站在老师指定的教室中的某个位置,由老师喊口令,做出口令中的各种动作。 换几个模特上来,做一做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还会有的其他各种动作。 (在模特做动作时,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动态、结构。)二、新授。

42、1、欣赏名画及师生优秀作品。 学生讨论:这是什么画?速写和素描有什么不同?你最欣赏哪一幅?你觉得是用什么工具画的?你喜欢的原因?你能想像一下这幅作品是在什么情形下画的吗?你猜想一下画家当时捕捉此画面时的想法。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速写、速写和素描的区别、速写的表现手法。 教师对速写进行准确描述:速写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简要明确的描写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速写是画家锻炼观察能力,熟悉生活、记录形象、积累素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提高艺术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速写使用的工具简单,易于操作,是一种灵活机动的绘画方法。 引导学生从几幅素描和速写的

43、作品中分析、区别它们的联系及不同。3、图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又快又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动态。动态线:最能代表人的动作的一条线。何处起笔,机在动态:正势从头,侧势从背。行立从肩,弯曲从腰。奔起四肢,卧起胸腹。 重心线图片分析。4、教师写生示范指导。安排一个学生做模特,做拖地或其他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讨论如何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地将人物动态表现出来。表现技巧分析及示范:一竖两横三四肢。 第一、把写生的对象观察、分析清楚,弄清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人物的动态可按自己认为最容易下笔的地方入手,从外向内或从前向后扩展着画,注意写生时要把物象结构关系、前后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 第二、要从

44、大体入手,始终强调大体,逐步深入概括地表现局部,要紧紧掌握第一印象,要有简要的构思,运笔要果断,画时要轻松。从简略定点开始,紧接着从主要部分入手,局部完成,最后稍调整大体。 最后,注意线条的表现。线造型中的线,有精细长短、曲直起伏、阴阳向背、快慢缓急、虚实疏密、动与静、稚润与老辣等变化。整体上用线,一般多用长线,少用短线。运用前实后虚、前粗后细、前轻后重的线条变化加强空间关系,利用虚实、曲直不同线条的特性来处理不同物质和形体特征的对比关系。运用艺术的筛选、取舍、使写生形象更鲜明、更概括、更强烈。三、学生练习 安排模特做好动作。学生写生一个同学。要求画出大体形象,注意构图及线条的变化。四、教师巡

45、回辅导教学反思第五课仕女簪花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仕女簪花综合探索教学班级七年级 班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以簪花仕女图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古代的服、妆、饰文化。教材给予了教师们美术各门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从服饰与生活、服饰与审美、服饰与社会等多角度赏析中国传统的服、妆、饰文化,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读懂了经典作品。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妆、饰文化,感受精湛的制造工艺,体会吉祥纹饰表达的美好寓意。技能目标:根据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饰品,培养学生的设计、审美及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服饰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提升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饰文化的特征。教学难点:中国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彩色胶泥、彩色卡纸、铜丝、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教学过程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