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423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92-93页。教学目标:1、在摸球活动中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会选用合适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认识条形图,初步感受条形图在表达数据中的作用。2、通过实验,从中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某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在活动中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实验过程,感悟“猜想实验验证反思”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难点:用条形图描述数据,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过

2、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教师手拿一空口袋,谈话:“老师先考考大家的观察力,看仔细哦,我不是在变魔术哦!”接着教师依次将两个红球和两个黄球放入袋中,让学生说说袋中有什么?(口袋中有两个黄球和两个红球)提问:同学们看得真仔细,老师在口袋中放入了同样大小、相同材料制成的黄球和红球各两个,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想一想,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真是这样吗?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从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就算女孩们获胜,摸到黄球则算男孩们获胜,好不好?仔细看老师是怎样摸球的。”教师示范摸球(摸前搅一搅,再抖一抖,摸时不偷看。为方便教学,教师要摸出一红球),“恭

3、喜,女孩们获胜了!如果老师再摸一次,还一定是女孩们获胜吗?为什么?”(生:不一定,如果再摸一次,可能是男生获胜,也可能是女生获胜。因为袋中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也相等!)过度:“说得真好,游戏之中也会藏着许多的数学奥妙,在红球和黄球个数相等的情况下,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与黄球的可能性相等,哪一方获胜只能说运气好点罢了,对吗?老师将摸出的红球放在一边,再放进一个黄球袋中,规则还和刚才一样,咱们再比一次。你们有意见吗?谁来说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可能女生获胜,也可能男生获胜!”“猜猜看,哪方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些呢?”“男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定是这样吗?这节课我们可以继续

4、用摸球的活动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二、实验操作,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小。估计:请同学们也在小组公用袋里装1个红球,3个黄球。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在摸球之前,我们先估计一下,在这种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回口袋里,一共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呢?(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估计。教师板书“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实验:谈话:你的估计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把这个实验做完。 (1)(多媒体出示方块图和条形统计图)提问:看这里有两种图,你会把每次摸球的结果使用这两种图记录下来吗?你喜欢用哪种图记录?为什么? (2)六人小组合作,分配任务:组长

5、负责拿口袋,其余五人摸球,每人摸2次。实验做完,并在书上选择一种表格记录摸球结果。(3)交流记录方法。指名说出摸球结果。提问:如果运用左边的这种记录方法,也就是每摸到一次就涂一个方块来记录,你们说这位同学的摸球结果该怎样表示?如果运用右边的记录方法,也就是每摸到一次就涂一格来记录,这位同学的摸球结果又该怎样表示?(4)认识条形图。谈话:红球和黄球分别摸到几次,你从哪幅图更容易看出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像这样的图叫做条形图。条形图的优点很多,对照图中左边的数字很容易看出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从条形的长短上很容易看出哪种球摸到的次数多,它既直观又具体。验证:引导学生先观察自己统计的结果,提问

6、: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各小组记录摸球结果。在班内交流各小组的摸球结果。把各小组摸球结果填到表格中分析: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交流。提问:绝大多数同学摸到黄球的次数比摸到红球的次数多,你们能说一说原因吗?引导学生体验因为黄球放得比较多,任意摸一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反,红球放得比较少,任意摸一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摸到黄球的次数比摸到红球的次数多。(教师逐步完成板书) 质疑:提问:有没有同学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是相反的?如果有,追问:你的预测结果合理吗?如果预测不合理,提问:可以怎样修正你的预测?如果学生的预测是合理的,而实验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提问:谁能帮

7、他分析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后讲述:有时实验结果与数学预测存在一定偏差,这是正常的现象。首先在摸球的过程中,没有把球弄匀,摸了一个红球放在上面,下一次又摸到这个红球,这样就没有保证摸球的随机性;其次,虽然每一次摸到红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较多的次数摸到红球也是可能的。再加上只摸10次,就难免会出现摸到红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或同样多的特殊情况。请这位同学不要怀疑自己的预测,课后再摸它10次、20次、100次,就会证明你的预测是对的。三、深化体验可能性的大小。1、“想想做做”第1题。(1)提出活动要求:出示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

8、上写“3”。引导学利用条形统计图(横向的)记录数据。小组合作抛30次(组长负责抛30次,其余5人记录),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2)分组操作。(3)在班内汇报小组的活动过程、数据。(4)学生观察实验数据,交流活动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到因为写数字“1”的面最多,所以抛到数字“1”朝上的可能性大。2、“想想做做”第2题。(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交流说说两次放铅笔的不同方法以及为什么这样做?3、练习九第4题。(1)独立观察、思考。(2)举例说明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可能性比较大或可能性比较小的事情吗?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在装有3个黄球1个红球的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10次,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在黄球比红球多的口袋中,任意摸一次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