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237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养成保护双耳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各部位的名称。材料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耳朵模型 一个玻璃杯 一块气球皮 一根橡皮筋 桂香

2、村纸片碎 音叉教学过程:首先观看微视频,通过微视频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功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一、引入新课题出示(图图)师:认识他吗?观察,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处呢?生:听声音。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出示课题)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1、师:师撩开头发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2、课件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

3、。(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拿出小模型,加深学生印象。4、耳朵怎样接受并传达声音。师:(拿起耳朵模型)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边说又边把小模型放回大模型里,拼成一

4、个完整的耳朵结构模型。)5、请一个学生说说。师:他听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非常了不起。生也忍不住跟着鼓掌。三、鼓膜振动试验1、演示实验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震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师:在有一些实验器材,将它们做成一个鼓膜模拟装置,就像这样。(课件上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就像这样,接着再把纸片撒点在上面,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纸片有什么现象。师:我们把队鼓分别

5、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观察纸片的反应有什么不同。(板书 远 近 强 弱)师:我发现刚才同学们在观察时都很认真,观察都很仔细。2、师: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象一下,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怎样呢?生:也会象这气球皮一样发生振动。师:说得真好,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引起鼓膜振动,(老师放慢语速)于是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四、耳廓的作用1、听一段音乐师:鼓膜是这么的重要,咱们得保护好。你们都累了吗?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吧,轻松一下!师:我教你们一种听法,很有趣的。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示范)生满眼充满期待,跟着老师做。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

6、掌向后打开。(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示范)师: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就是那么的不一样,很好玩的。试试吧!2、说发现师: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听到的音乐与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趣?生:是。一会声音大,一会声音小,好听得很!生小声议论。生:我们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合拢就大。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生:收集声音。师: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非常灵巧,还会左右转动呢!(课件呈现 草地上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师:它们有着长长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7、五、扩展师:人是靠耳朵来听到声音 ,动物们呢?它们又是靠什么来听到声音的?生:也是耳朵。师:真的都是这样吗?也有例外的,看看老师找到的资料师边用课件出现动物图片,边解说。师:乌龟的耳朵不象人的耳朵有明显的耳廓,你不仔细看是找不到的,要等它把脖子伸出来,仔细观察脖子的左右两侧,你才会发现,在它的眼睛后面有两个看起来像贴着的薄膜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龟的耳朵。师:这是一条蛇,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师:虽然蛇不具有外耳与鼓膜构造,它收听外来讯息的方式是经由下颚骨表面接收外界声音的振动,再传递至大脑,蛇在行走时下颚骨大都紧贴着地面,所以能够很敏感地侦测到地面上的振动,使得蛇能对外界状况保持警戒的状态,

8、因此蛇所听得到的声音是来自地面所传递的振动。所以我们有句成语叫“打草生:惊蛇。师:这是一只可恶的生:蚊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师: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师:在某些雄性蚊子中,触角有听觉,借助触角,它们才能听见同类雌性蚊飞行震动时的声音。师:两只可爱的考拉。它们的听觉器官不用我说吧?一目了然。师:对极了,就是那对毛茸茸的圆耳朵。动物界里好多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一对明显的耳朵,听见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只找了一部分,还有许多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听觉器官,比如鱼,它们的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自己去寻找探究吧!师:自然界

9、就是那么的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我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师:下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这是继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知识后,继续学习有关声音的后续知识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上完课后首先惊叹于学生的能力,他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听力,更有一颗清醒了,知识丰富的大脑。 在认识耳朵构造的教学过程中,生动直观是一个基本要求,有了幻灯片展现耳朵的构造还不够,为了增强真实性和直观性,还增设了耳朵模具的展示,用意在于加深和巩固儿童对于

10、耳朵构造的印象,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儿童易忽略和遗忘处加以适时点拨,很好地帮助儿童完成了对于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尤其指出的是,学生认为我们的耳朵就是露在外面的耳廓,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认识,我露出自己的耳廓,并拨动它问“只有这个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吗?”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通过幻灯片、模型,学生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路径,但是对声音转化为耳膜的振动,学生教困惑,于是需要重点说明。 声音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是耳朵听到声音的关键,所以此处教师设计用音叉来和学生来进行探究实验,将桂香村红包的纸片剪成极碎的小片洒在气球皮上,效果明显,观察时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气球皮的振动上。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探究并理解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和理解“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在介绍耳廓的作用,我自认为我的处理比较“无痕”,借让学生听一段音乐休息,并动手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意识到,手会影响听到的音乐,意识到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廓越大搜集的声音越多,听到的越清楚。 在学习了人体的耳朵的知识后,课上拓展到其他动物的耳朵,公鸡、乌龟、眼镜蛇、蚊子、考拉等动物的耳朵,学生惊奇的发现其他动物的耳朵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激发了学生探究动物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