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314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由河北电影人打造的主旋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举行看片座谈会,导演陈力和省会专家、影评人一起,畅谈创作体会和观后感。作为首部以建国后“三年困难”时期为题材的电影,该片从小处着手,用细腻抓人的情节,感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赢得普遍好评。8月7日在集团公司组织下我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我省武安县伯延公社,在不眠的四个昼夜里,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观看后谈几点感受。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

2、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的特点是真实。作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对那段历史的认知,主要来自于父母的讲述。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发现影片中展示的很多情节和父母的讲述一模一样:光秃的的树枝、加了树叶或野菜的稀糊糊、吃了以后解不出大便的杂面窝头、饿得浮肿而穿不进鞋子的村民、站在全村最高处只能看到大队食堂冒出的炊烟这些影像无疑比口头讲述更能让我感同身受。 第二,影片生

3、动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恩来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与群众抢救庄稼,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些镜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第三,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当地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那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更是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 第四,影片

4、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我党的生命力,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百姓之事无小事,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本职工作,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真心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真心、真情、真诚为辖区居民着想,事事处处以辖区居民的利益为重,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结合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影片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何解决“四风”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