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326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语文课流淌诗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语文课流淌诗意 镇江市京口实小 陈静茹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美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读诗使人灵秀,读诗使人聪慧。在课堂上我们巧妙地整合课堂内容,把它改变成一首首小诗,或自然地仿写出属于孩子们的一首首小诗,也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些小诗也许青涩,也许稚嫩,却常常闪耀着孩子一颗最纯真的童心。孩子在诗歌的熏陶中爱上语文,爱上我们诗歌这种唯美的文学。 一揭开神秘的面纱模仿中的走进 我们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儿童诗。如鲜花和星星乡下孩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等。孩子们很喜欢这样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诗歌。孩子们喜欢读,也读得很有味道。但是让孩子写诗,很多孩子会觉得太难了。其实,

2、很多时候,诗歌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不经意地诞生了。鲜花与星星是一篇优美的儿童诗,学过之后,孩子们兴趣盎然,读得琅琅上口,很快就能把诗歌背诵出来。这时,突然有个学生举起了手,说:“老师,我也会写诗。”这倒让我始料未及,短暂的讶异之后,我微笑着示意他朗读自己的诗,他大声读到:我最喜欢天空中飞翔的鸟儿,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真比水中的鱼儿还多。结果还没等我出声,孩子们就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我顺势便说:“那好,下面我们来一个作诗比赛,每个人都当一回小诗人!”结果,这节课收获颇丰,学生灵性大发,写出了一首首活泼可爱,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诗。有:我最喜欢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3、我最喜欢沙滩上美丽的贝壳,这儿一个,那儿一个,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我最喜欢草原上的羊儿,这儿一群,那儿一群,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 在学习完雨点后,孩子们也创编出了一首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 雨点落在房顶上, 在房顶上打鼓。 雨点落在玻璃上, 在玻璃上画画。 雨点落在喷泉里, 在喷泉里洗澡。 雨点落在花朵里, 在花朵里舞蹈。 面对着这一首首充满稚气却又灵气飞扬的小诗,我由衷地佩服这群聪明的孩子。诗歌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记得特级教师武凤霞老师上“诗歌创作”教学课,她教给学生的一招就是“一行一行分开写”。孩子们见识了这份简单,一个个信心大增,自己也会简单地模仿几句。不知不觉之间,在

4、诗歌的王国中悄悄地学“游泳”。二走近文本的喜悦改编中的提升当我们在课堂中一次次走近文本,深入体会文本的含义,往往只要改编课文的排序方式,不需要对文章过多地增减,就可以把文章巧妙地改变成一首首小诗,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原来写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世界真美呀中的改编: 天空是蓝湛湛的, 树木是绿茵茵的, 小河是碧澄澄的, 世界真美呀!小池塘中的改编: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改编 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

5、鸟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样一改,还真像“诗”。读的时候注意诗的韵律和节奏,诗的韵味一下子弥漫在课文当中。孩子们信心倍增,觉得写诗并不困难。他们也在诗歌的海洋中再一次尽情遨游。三、设置起伏的节奏惊艳中的熏陶我们通常都说“文似观山不喜平”,意思是说,在写作过程中,记人叙事宜曲不宜直,切忌“一马平川览无余”。其实,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曲折,没有起伏,没有亮点,让学生重复感受一成不变的教学风格,难免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沉闷。诗歌的引进使学生心头一震,

6、眼前一亮,给平静的课堂投入一颗石子,激起一片水花,荡起阵阵涟漪。如蚂蚁与蝈蝈结合课文内容提炼成一首小诗歌: 夏天真热, 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有的背, 有的拉, 个个满头大汗。 蝈蝈呢, 在大树下乘凉。 有的唱歌, 有的睡觉, 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真冷, 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开心地过冬了。 蝈蝈又冷又饿, 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如拉萨的天空结合全文内容也可提炼出一首诗歌: 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纯净、明洁 掬一捧蓝天就能洗洗脸; 蓝晶晶,蓝晶晶, 成了圣地的窗帘。 孩子在学习诗歌以后,根据课文内容,创造出富有节奏的诗歌来。他们会不自觉地加工文章语言,让其更富有诗的

7、节奏和美感。 四、追寻审美的意蕴抒发中的沉醉 诗歌艺术中的意象、意境需要接受主体不断地再加工,不断地重构意象,这是一个审美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接受这些小诗的时候就在意象的世界里欣赏、玩味,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激发内心的情感波涛,体验到那种人生的情趣和意蕴,有时还可领悟到那种人生的情趣和意蕴,有时还可领悟到宇宙、历史的无垠与永恒,从而获得审美的快感。 如根据师恩难忘中老师的教学有方以及“我”对老师的怀念、感激之情编成这样一首情真意切的诗: 娓娓动听的故事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的我们沉醉其中。老师啊,您就这样把您的爱化作春雨点点,滋润我幼小的心田。一颗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一个作家梦,在这里翩然飞出。老师啊,您就这样引导我走入文学的殿堂,用我的笔挥就心中的梦。诗有着诱人的意象、意境与意趣。学生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感受到字里行间流动的情感,它时而如小溪水般恬静,时而又如波涛般汹涌诗句已不再由一个个文字符号组成,而是展现了那鲜活的人物形象,那生动的故事情节,那物我两忘的境界,怎么不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孩子会深深沉醉在诗歌所带来的美好意境之中。同时,我们也发现,一颗颗诗的种子会悄悄播种在学生的心田,相信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