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一级语文下册《曹冲称象》课堂观察报告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A版小学一级语文下册《曹冲称象》课堂观察报告3.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观察报告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马老师的这节课,这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老故事,我们小学时就学过。马老师在对文本的处理方面中规中矩,教学思路也较为简洁而清晰。我感兴趣的是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本堂课中:马老师主要采取了几下几种学习方式:1、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时,让学生利用小组的力量想出演示的方法,在互助合作中通过实践操作领悟文本内涵、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突破教学难点。2、自主发现学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马老师让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说,让他们自主发现,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权,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
2、主体地位。3、大胆质疑。学生之间互教互学,马老师适时点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时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操作上的不同意见时,马老师先放手让学生讨论,再适时点拨精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4、多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思,读中悟。马老师在课的前面让学生初读课文,并布置了其他同学思考相关问题?后面安排了重点读有大象的样子,官员们的话,曹冲的办法和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人物对话几种形式的读都是促进了文本的理解。5、在分析比较中领悟。马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官员们与曹冲的办法谁的办法好,好在哪儿?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综合技能了。再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检验,多种方式巩固了学习内容。6.关于小组合
3、作。基于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项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大力推广,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不揣鄙陋加以尝试,总的体会就是效果好,但是难控制,难把握,难培训,要想效果好,要下真功夫去培训学生使之适应这一教学方式,培训学生参与的意识以及参与的方式,使之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否则就是走过场,课堂成了一锅粥,老师成了放羊的,教学效果糟糟的,根据理论,小组合作一般要到中年级才可大肆推广应用,因为到那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方式,合作经验及自控能力,我从一年级开始培训
4、,坚持不懈,到二年级也只是初见端倪,效果不明显,而马老师在一年级就熟练操作小组合作,我们在羡慕其师生强强联手的同时,不禁也暗自神伤,我们的学生太屁了,但我们不妨在教学中也做一些尝试,当然,就我看来,马老师的小组合作也有问题,比如让小组停止合作时,马老师伸起右手,伸出食指用严厉的声音数一二三;比如马老师在评估的时候随口说:给某某组加上十分;比如各小组在讨论和活动中没有角色分工。但一年级学生能操作到这一步,我们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写到这一步,本来已经改结尾了,但话没说完,总觉得不舒服,上下课时,马老师和同学们为啥要用英文来问候呢?难道我们的母语中就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来表达吗?非要跑到外过去借过来,还是认为加上这两句就现代化了,就与国际接轨了,就是现代教育了?不得而知,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揣测:想起已故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的一句刻薄话;中国人,他们以为自己穿上西装就现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