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4438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0滑轮课堂评析:老师执教的滑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简单机械单元中的一课。总体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体现了市教研室倡导的“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学的三维目标定位准确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制定方案、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激发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整节课总体上符合市小学科学“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制定方案4.实施

2、探究5.展示交流6.拓展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方式是这样描述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大家从课堂教学上可以看出来,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着猜想和探究活动。第一次是猜想滑轮的样子课开始由学生非常熟悉的周一升旗仪式引入新课,提出: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端的?让学生猜测是通过什么装置升上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的进行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引发问题,为下面得出滑轮定义做好准备。学生猜测顶部装置,可能是圆形、轮子、能转动、有绳子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盒中的滑轮到底是什么样子,知道滑轮是一个周边

3、有槽,可沿中心转动的轮子。从而引出本节教学内容滑轮。第二次是对组装滑轮的探究贺老师用简洁的语言,要求学生把钩码当重物,组装滑轮,并画下简图,看哪个小组组装的方法多。并给组装的装置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在组装滑轮这一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由的探究组装方法,老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不停地巡视,了解各组的实验进展情况并做及时点拨,体现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给组装的装置起一个合适的名字,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装置进一步了解其特点。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概念。第三次是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作用的探究,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首先师引导学生猜想:这三

4、种滑轮在提起重物时,他们各有那些不同点呢?(手用力的方向与重物上升的方向一样吗?),除此之外,你认为滑轮还有哪些作用?(引导学生说出是否省力)猜想对吗?怎样来验证?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这里老师注意了三点:()放开,让学生真正设计。()交流,让学生展示、共享成果。()提供材料,给学生启发。汇报时重点说明:用到的实验材料和研究的方法。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探索各种合理的方法,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并从中找出最佳。之后教师出示实验提示,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选择1-2种滑轮装置进行实验。主要是考虑到三种全做时间不充足,另外也可以通过汇报共享研究成果。接下来是游戏:谁的力量大游戏方法:两名男同学和一

5、名女同学比力量。两名男同学分别握紧一根长竿往外用力拉开,女同学拉住绳子的一端向里用力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个长竿实际上起到了动滑轮的作用,而使用动滑轮是省力的。所以女同学就能较省力的拉过那两名男同学。最后是课下拓展延伸滑轮的作用很大,你想利用滑轮做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教师语言不够精炼,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充足的思考交流汇报时间。第二,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探究方案时,如果能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加以修改,更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总之,在区教研室领导具体指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