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710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他把山上的云雾比作“香炉生紫烟”,让人如入仙境。他远远地望着瀑布,仿佛看见一个银色的帘子从天而降。这帘子挂在这里多久了呢?也许是几万年了吧!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望庐山瀑布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庐山瀑布读后感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诗仙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 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 限热爱。诗仙李白正是在这种境界下用他那神来之笔创造出流传千古的望庐山瀑 布。大自然是凝固的旋律,又是流动的画卷。这神来之韵,

2、怎能不令诗人浮想联 翩,又怎能不使科学家觅径探幽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着这首诗,我不禁在心中打了许多问号。为什么不见近代诗人作出这样的诗?李白 所看到的美景我为何无缘亲眼得见?现代人,是否有些太溺爱孩子?课余生活何曾让 我们自己支配过?自己那亲近大自然拥抱山河的计划,不都像在梦中一样吗?我不明启越然跑趟让避轻生活应该有起有伏,有波浪滔天,有风平浪静。只有那样才能富有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才能充满生活的乐趣和希望。为什么非要把我们关进屋子里?让十、 -、X、那蕴藏着大千世界神秘万物的符号也变得死气沉沉,单调乏味。什么叫书 的海洋?我看是充满赤潮到处漂浮

3、着死鱼烂虾的臭水湾吧!什么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头来还是所有的知识乱成一锅粥。减负,减的到底是什么?学校减负,家长加压,还不如不减负!(作者从李白这首写景的诗联系到现实社会中的现象,用有 力的语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显得更流畅自然。现在人们崇尚自然,想要返璞归真。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随着时间的消逝却 只有把这个希望永远藏在心中,何时我才能真正迈入我心中的自然,去领略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呢? 我 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我盼望现状快快改变。望庐山瀑布读后感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

4、家张口就来,还说李白夸张手法超出常人,老师都这样解释。如果你到过庐山,就不这样认为。庐山南山,秀峰由香炉峰、姊妹峰、双剑峰、龟背峰等六峰组成。诗中第一句就指香炉峰,下面几句的景象,不是亲临其景,很难感受。03年10月份去庐山,工地就在秀峰脚下。初识庐山瀑布,心中很失望。远远望去,如银丝、似哈达,飘在山峰之间,没有诗中的景象。失落的心情在来年的五月后,完全改变了。五月江南进如梅雨季节,晚上伴着细雨进入梦乡,早上轰轰的声音叫醒。随声寻去,奔腾的瀑布,如万马藤空而下。瀑布是欢快?是愤怒?气势恢弘,一泻而下。这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差甚远,诗想象力太丰富了。工地有事,去星子县城。回来时

5、云开日出,远远望去山峰翠绿如洗,香炉峰、姊妹峰、双剑峰、龟背峰等,林间湿气上升,逐渐成雾。峰上丛林若隐若现,如幻如真。红日初照,或紫,或绛,银白的瀑布就挂在翠峰之间。湿气聚集很快,不一会儿,云层笼罩住群峰顶,云层面恰就在瀑布泻出的崖面顶。感觉云层就是神话中的天宫,瀑布恰恰从云层奔腾而出,真是从九天飞落下来。现在看来,夸张是夸张,但不是凭空想象。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诗情画意!望庐山瀑布读后感3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

6、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

7、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

8、“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望庐山瀑布读后感4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这首诗是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形象的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蒸气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色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9、这首诗及其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波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以一脉垂,古来唯有谛仙词。谛仙就是李白。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认为爱国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较渺茫的是。我又重温了这首诗,对爱国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我认为爱国,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爱国是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爱国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以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著称子世。自从盘古开天地,中华民族的子孙凭借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发着祖国的锦绣山河

10、,创造着祖国的灿烂文化。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捍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领土完整,不惜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的可咏可叹的壮剧,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每一个爱国者都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藏着丰富的爱国情怀。正是这些,才推动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断文明进步,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向前,丰富了我们民族文化内涵。望庐山瀑布读后感5这首诗,我相信所有人都读过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他与杜牧被称为“大李杜”这首诗写了庐山的雄伟壮观、云雾飘渺,使大诗人看到之后惊叹万分、赞叹不已。使大诗人李白看到之后,流连往返,一口说下了这一首流传千古、家喻户

11、晓的千古名诗。让后人们也惊叹这一景象,一看见庐山就立即吟出了这首望庐山瀑布。但大诗人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呢?在我看来,诗人可能是二次来到了庐山,而这首诗也可能是诗人第二次来的时候所留下的。可能诗人第一次来的时候,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这美丽景色,而第二次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这雄伟壮观的庐山瀑布,才写下了这首诗的。在我小的时候,我就会背几首李白的诗句,而其它的诗句,我却一窍不通。而唯有这一首诗使我记忆犹新、倒背如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一次,爸爸严肃的对我说:“你这个小家伙,就会背这几首简单的诗歌,其他的诗你一点都不会背,真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说你坏,你也不坏。说你好吧,又很坏,像个小坏蛋,

12、说你什么也不行。真不知道该怎么咋办!”哎!我心里乐滋滋的,心里想:哈哈,爸爸都拿我没法子,谁还有办法弄的了我,真是高兴无比啊,哈哈!而作者为什么要把瀑布的长度比作三千尺,而不比作二千尺呢?还要把它想象成银河落到九层天。现在我才明白,这原来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庐山瀑布的雄伟壮阔。由此看来,我们中国的大好山河是多么壮观,多么的美丽啊!我爱我的祖国;我爱自己的家乡;我爱自己的家人。但比起这个,我更爱祖国的大好山河和古老建筑。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一首诗,我们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做,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年级的学生对

13、学习古诗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学生读的倒是熟练,但是却毫无感情可言;另外多次重复的读,也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致使课堂倒是出现了“书声琅琅”的表象,但却没有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近日,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何祖娇老师执教的一节望庐山瀑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七读显特色。在学习课文的整个流程中,何老师紧紧围绕着“读”来做*。她安排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读”都有任务,读有目的:一读古诗,读准字音;二读古诗,读通句子直到七读古诗,拓展延伸。环环相扣,丝丝相融,浑然天成。让人不由得感叹和老师的用心良苦。我们知道,二年级的学

14、生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还很欠缺,老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很清楚的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对今后学习古诗是不无裨益的,起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且在读的过程中,何老师避免了重复无趣的低效诵读,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范读形式多样,让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师生双边活动非常和谐。二、品诗达有效。一节课是否有效,我认为重要的是看这节课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学有所获。在这节课中,文本是相对静止单一的,甚至是非常刻板枯燥的。但何老师很好地避免了机械地重复。在上课伊始,何老师就利用课件出事了很多张美仑美奂的瀑布图片。这些图片成功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这个课堂先是鸦雀无声他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呆了;然后是不由自主的一声“哇!”他们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学生们心中,他们对这首诗已经有了想要了解,渴望接触的兴趣。再通过对诗句中的字词如“挂”“川”的理解,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想象、感悟等,学生已然对诗的意境与那些图片融为一体,自然也能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这节课,学生读诗有节奏,通顺流利;品诗达意境,如身临其境;学习有方向,步步周到,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自然是有效的课堂。这节课上出了语文味,上出了语文课真正的特点,体现了当下语文教学的特色,实实在在,不虚与委蛇,不流于形式,在我的心中,它就是一节不一样的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读后感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