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4777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 摘 要:班级自然角是幼儿接触自然,了解、探究自然的窗口,结合生态教育理念,作者从自然角中蚕宝宝的饲养过程的案例,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机会,让探究在好奇中萌芽,在引导下发展,在责任中深入,在惊喜中延续。 关键词:幼儿园; “自然角”;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97-001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活动,特别是以探究式活动为中介的,这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手段。新纲要在

2、科学领域目标中提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重点已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且更是放在培养孩子爱自然的情感、爱探索的兴趣上。 自然角是幼儿观察、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它给孩子带来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经验,为孩子提供了自由的随机观察和探索的机会。 一、邂逅蚕宝宝 一天早晨,我把刚钻出来的蚕宝宝安置到了自然角。正当我在整理蚕宝宝的“家”时,乐雨凡就大声地叫唤起来:“你们快来看,夏老师带什么来啦?”这一下,把原本还沉浸在区域游戏中的孩子们吸引了过来。那些好奇的孩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紧紧地跟着我身后,和我一起布置

3、蚕宝宝的“家”,还唧唧喳喳地问个不休:“老师,这些小虫子是什么啊?“它们喜欢吃什么?”我一边忙着给蚕宝宝“安家”,一边引导他们自己去“看”。那一刻,自然角成了我们班里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角落,常常几个孩子为围着“看”蚕宝宝争不到地盘而争吵起来,蚕宝宝从此成了他们嘴边讨论交流的主要话题。 当蚕宝宝出现时,幼儿的状态是积极兴奋的,他们对于蚕宝宝的兴趣也是发自内心的,孩子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幼儿针对“小虫子”而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正是他们对蚕宝宝最直接的探究。这种探究是幼儿自发性的,“是一种探究意识的萌芽,只有具备了探究的意识,幼儿探究的行为会如种子一般破土而出! 二、可口的饭菜 一天,张娉婷着急的跑过来对

4、我说:“夏老师,蚕宝宝喜欢吃桑叶,对吧?陈奕茹非说蚕宝宝喜欢吃树叶。”对于她们的争论,我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你觉得蚕宝宝喜欢吃什么?请把你们认为蚕宝宝爱吃的食物带来给蚕宝宝吃吃看,到时你们就知道了。”第二天,有许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叶子,有柳树叶、杨树叶、菜叶、桑树叶,莴苣叶等,孩子们都急着拿自己的叶子喂蚕宝宝。一会儿蚕宝宝身上盖满了叶子。这时,我随机向孩子们提出问题:“这么多的叶子它们怎么吃的过来呢?谁能想个办法让小虫子吃到我们每个人给它带来的叶子呢?”乐雨凡说:“每个人拿一片叶子喂它们吧!”“好吧,我们看它们吃谁的。” 乐雨凡的建议得到了响应。我也适时地提出

5、了我的建议:“我们把蚕宝宝分到几个家中去,然后每个家中放一种叶子,看它们吃哪种叶子,哪种叶子吃的最多,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我的建议。于是,我们忙着给蚕宝宝分家,放叶子。孩子们期盼着“小虫子”吃自己的叶子。“快看,它吃我的叶子了。”小朋友把目光投向了乐雨凡那边,“你采的是什么叶子?”“这是我采的桑叶” 乐雨凡自豪地说。另外,一些幼儿看着自己采的叶子“完好如初”,并不受蚕宝宝的欢迎,而有点伤心。我立刻安慰道:“也许蚕宝宝还不饿,一会再来看它们,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叶子,蚕宝宝也喜欢。”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开心的期待着自己的叶子也能受蚕宝宝的“欢迎”。中午,午餐过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自然角。徐美

6、雪激动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啊,我的叶子上也有一些洞洞,蚕宝宝也喜欢吃我带来的莴苣叶。”通过实验,比较,孩子们最终知道了,蚕宝宝最喜欢吃桑叶,但也会吃莴苣叶,生菜叶等食物。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生活习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更增强了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此后,我常常发现幼儿会自觉地给蚕宝宝带来新鲜的食物、去看看它们,参与探究的行为日渐频繁。 三、蚕宝宝“冬眠”了 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变粗,一层层地蜕皮,颜色也由黑到黄再到白。有一天,自主游戏时间到了,高雅来到了自然角,突然她惊奇地大叫:“我们组的蚕宝宝不吃也不动了。”孩子急得各自观察着

7、他们的蚕宝宝,有的说:“蚕宝宝冬眠了。”“不,不是冬眠是春眠。”“没有春眠的。”“那蚕宝宝怎么睡觉的呢?”“可能蚕宝宝病了。”“找医生去。”孩子们议论着。该请什么样的医生?最后决定找我们老师帮忙。我鼓励他们回家后自己去书上、网上找找有没有他们想要的答案。中班幼儿由于不认识文字,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势必会遇到困难,因此,我通过“家校路路通”告诉家长,希望他们在幼儿查阅资料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通过自己的动手查阅,他们知道蚕发育到一定的时候就要脱去旧皮,生长新皮,在脱皮期间不食不动,叫做眠,他们明白了这时期可以不给蚕宝宝喂食。 如果说“食物争论案”的发生是幼儿对蚕宝宝的一份关心,那么这次的“蚕宝宝

8、冬眠案”可以说更体现幼儿的一种责任。孩子们对生命有了关注、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变得更有责任心了!在解释“冬眠”这一问题上,我还利用了家长资源,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查阅,激励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帮助幼儿提高查阅技能与探究能力。 四、美丽的“蝴蝶” 一个周末过去,孩子们发现蚕宝宝的盒子里有好多“棉花”,蚕宝宝还被包在里面,原来蚕宝宝开始完成它伟大的“建筑”了,而这些建筑被孩子们当成是“棉花”。我们做了几个所谓的“山”让蚕宝宝结茧。“蚕宝宝变成蝴蝶了!”真的,整个盒子里到处都是的,每个茧子上都有一个洞,白白的蛾就是从那个洞里飞出来的,在边上我们还看到了黄黄的卵,孩子们都围在盒子边上,看着,说着 自然角就是孩子了解自然的窗口,自然角作为一种活的课程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重视,我们相信,由蚕宝宝引发的探究将是他们科学探索的又一个起点,盘活自然角,也将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