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7978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在环境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与生活化得数学活动环境发生互动,让幼儿通过环境更加放松的获取知识。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大班数学教学活动1活动目标: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

2、一张。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师:嘿嘿,我的火车_(1)点开,你的火车_点开?幼:嘿嘿,我的火车_(1)点开,我的火车_(6)点开。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

3、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4、总结: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师:像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1、师:城堡国的国

4、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3、幼儿操作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四、结束:6、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大班数学教学活动2活动目标: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2、教具:数量不等

5、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二)学习5的加法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

6、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活动评价: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大班数学教学活动3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2、能仔细观

7、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活动过程:(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1、欣赏衣服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1、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2、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

8、特点。(三)运用规律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大班数学教学活动4活动目标: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活动准备: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二、基本部分1、提问:(1)在观察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2)小朋友还

9、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2、仔细观察,了解数字的更多作用。(1)通过说明方式,幼儿交流、讨论。(2)提问:观察中,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3、利用游戏,升华主题。游戏数字排队:让幼儿自由选择数字,自由进行组合,并充分讲述。三、结束部分:想象作画,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班数学教学活动5活动目标: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难点:懂得用掂一掂、试一

10、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活动准备: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活动过程:1、猜一猜,谁轻谁重。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2、掂一掂,谁轻谁重。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幼:铁球重,皮球轻。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3、比一比,谁轻谁重。(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教师小结: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4、生活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幼:一样重。(2)分享交流5、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大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