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特点及变化趋势(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命题特点及变化趋势(2).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命题特点及变化趋势,一、试卷综合评价1、全国课标卷(风格不变、考点稳定)2、山东广东卷(考点微调、老卷模式)3、北京湖南卷(老卷模式、增加选作)4、湖北江西卷(求稳求准、老卷模式)5、江苏福建卷(题型调序、选考附加)6、安徽辽宁卷(模仿全国、加强运用)7、上海课标卷(阅读写作、加强表达)8、四川重庆卷(老卷模式、减少选择)(题型、考点、内容),二、高三复习建议1、顺序(试卷考点、板块切分)2、时间(内容计划、操作形式)3、考试(月考联考、注重分析)4、课堂(听说读写、方式多样)5、备课(一线串珠、合作交流)6、典型(希望目标、面向全体),三、考卷基本特点,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突出主干性凸现
2、选择性 重视人文性充满探究性渗透情感性价值观考察关注生活性彰显学科值,四、备考新的要求,“题”在生活中;“答”在课本中;“能”在实践中;“胜”在特色中。,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适用地区:吉林、内蒙、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新疆)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考点】理解文中概念、句子含意等。(3分)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考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结构思路等。(3分)下列表述,不
3、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考点】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理解推断等。(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4史传记,今年旧唐书李揆传)。4【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或虚词含义和用法。(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考点】筛选文中信息(内容、人物性格等)。(3分)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6【考点】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理解文意等。(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考点】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词义、句式等)。(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4、代汉语。(10分)(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8【考点】鉴赏诗歌形象、语言、意境等。(5分)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9【考点】理解思想感情、作者观点、艺术手法等等。(6分)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考点】名篇名句识记能力。(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5、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小说峡谷阿城)(1)【考点】分析文本内容结构、主题手法等。(5分)(多选)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2)【考点】欣赏作品形象、内涵、艺术手法等。(6分)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 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3)【考点】体会作品的句意、构思妙处、品味语言等。(6分)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考点】评价文中的观点态度及个性阅读等。(8分)(探究
6、)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个不能忘记的人(1)【考点】筛选文中信息及其内容的理解和概括(5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2)【考点】理解分析语言、句意、主旨等。(6分)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考点】分析文章内容、结构、手法等。(6分)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考点】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评价、探讨人生价值及意义等
7、。(8分)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情节和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考点】正确使用词语。(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4.【考点】辨识语病。(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5【考点】表达连贯、得体、准确等。(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6.【考点】考查语言的得体、补写、续写等能力。(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7.【考点】扩展、压缩、选用、仿写、变换句式等。(5分)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
8、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六、写作(60分)18.【考点】考查写作能力。(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
9、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五、备考认识误区,误区一:全面体现课改的理念 教改对评价的要求与高考的形式及其特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高考虽然朝向教改的方向努力,但不可能全面体现教改的理念。例如: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多元智能;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个性化发展;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误区二:与原高考有本质的不同,在考试和招生的目标和方式没有本质变化的情况下,高考试卷和试题不可能发生本质的变化,明显不同的只会是考查内容因
10、课程内容及要求而变化。所以,很多人在看到新课程高考卷以后,会说“还不是和以前一样吗?”,误区三:高考成为检验教改成败的关键,教改是针对培养未来公民文化素质的基础教育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有既有的评价方式衡量;高考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因我国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统一大规模笔试的方式。所以,没有必要硬把高考和教改的成败连在一起。,(1)各实验区自主拟定高考方案、编写考试说明、自主命题;(2)考试大纲、组织方式、考试时间、招生方式等全国统一;(3)自主命题及高考方案问题较多,拟想办法相对统一;(4)自主命题不会全部放开,“统一”将逐渐加强。,带来的问题及讨论:,六、高考命题方向,“稳定”,延续十几年来高考改革的
11、思路和模式;“引导”,以课标、考纲为准,跳出教材和教辅;“能力”,不重视对具体知识或识记的考查;“实践”,注重对考生综合实践及运用能力的考查。,1、高考的两个重要特性,选拔性公平性,作为选拔考试,具有适当的难度;不能等同于平常的教学要求;能够对考生的综合素质予以区别;受不同高校的招生要求,需要对考生分出不 同的层次。以上要求在一份试卷中体现,难度较大,也是高考受指责较多的方面。,保证公平性,只以考纲或课标为依据;回避教材(尤其是材料);回避有争议的内容(包括学术上的);照顾考生的全面性(如城乡、民族、地区、性别等方面);只能面对应届生。,高考方案的延续性;题型分值的稳定性;试卷风格的过渡性;新
12、课程理念渗透性。,2、高考趋势分析,(1)坚持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依据课标、考试说明要求命题。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一致,分别体现统考科目的功能与特点。公平性:考虑各地教学条件的不同、城乡的差异,试题的素材和解答要求尽可能适应所有考生,避免出现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创新性:设计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高考命题的展望,(2)命题将仍然是以基本知识为载体原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为解决问题提供基本的方法、思路知识本身充满辩证性,充满张力。,启示:不要因为可能有的新
13、课程理念而否定基础知识。基本知识的内含、易混易错的地方、在基本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思路和方法都要重视。,(3)命题将继续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原因:高考是国家意志,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事,命题者必须也只能以大纲版教材知识为依托才能够将高考这一国家意志贯彻好。启示:教师在复习中继续以教材知识为依托,按照考试说明编制复习方案,不需要带领学生深挖新课标教材。,(4)命题将体现较高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认识视野原因:命题以大学教师为主,都是各领域的教授;学科组长将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学教师在命题中是辅助作用。启示:要重视理论、现实中前沿性的知识;要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5)命题点往
14、往是“大学与中学”的结合点原因:中学教师的教学思路是:课标教材考纲社会热点、学生实际教学、复习、迎考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是: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论研究的前沿中学的课标、教材、考纲命题,启示:有意识地注意大学与中学的结合点,(6)命题将一定程度地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原因:新课程的精神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最主要的特点:生成性:通过经历、思考、感悟、体验等方式生成新的知识。实践性:不仅有课内的辩论、讨论、归纳、建议,也包括课外的收集、调查等活动。开放性:背景资料的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问题解答及解答的途径的开放性。,举例:试题更多地以社会生活为背景进行设计材料选用的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
15、现象;实践探究题将继续保留;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开放性会谨慎地有所突破。,启示:教学复习中领会新课程的精神,而不是去让学生学习新课程的教材。要注意高考试题的渐进性和稳定性。知识与能力仍是命题的主要方面,方法与过程会有所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命题难度大。,(7)大型常模考试命题的一些特点:回避,保证公平,尽量为原创题;慎重,尽量避免科学性错误和误导;稳定,题型和难度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创新,命题者总想有所创新,有所出彩;争论,命题者、审题者、参试者及学者间争论。,4、高考语文应对策略,学校方面(1)研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清楚地了解新高考的形势;(2)研究考纲。帮助学生分析新高考语文考点及其特
16、点;(3)研究试题。指导教师分析研究近三年来课标版高考试卷的特点。,教师方面,(1)重温语文新课程标准;(2)通览语文新课程教材;(3)研究新高考语文试题;(4)考纲为点组织好复习;(5)关注课堂提高其效率。,学生方面,(1)不要过多地考虑课标版高考语文的影响(2)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3)相信老师的能力,密切配合老师做好复习(4)适度研究2013年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一)心态策略1.以平静的心态答题。如果心绪不宁,要告诫自己,难易不是针对某个人的,难,不畏惧;易,也不掉以轻心。2.以专注的心境思考。要抛开包袱,聚精会神地进入读题、解题的状态,最好不要左顾右盼。3.以敏捷
17、的反应判断。应抓紧时间,快速反应;如果犹豫不决,既影响答题的心态,又延误答题的时间。,(二)复习策略1吃透纲要。吃透考纲,分析变化;吃透两本(课本、读本)。2夯实双基。基础知识:词、句,包括文言文实、虚词,文言句式。要筛选出常见易混的字词,从音、形、意三个方面全面把握,对常见的句式、修辞要做到概念准确、理解到位、熟练运用。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表述能力。这应是语文复习的重中之重,应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始终。结合诗词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精读精练,总结答题思路,提高思维和表述能力。建议:善做减法,变“多”为“少”。语文基础知识是选择题,涉及面广。不少考生觉得此类题复习时面宽量大,不容易短期取得显著成
18、效,干脆放弃复习,考试时往往一分未得。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做减法造成的。,3.规范答题。我们平时考试失分,有些试题不是“不会做”,而是做得“不规范”。规范首先是程序规范。例如试卷完成顺序可以有个人习惯,但必须遵循相应的时间分配原则;作文写作速度有快慢,但审题、构思过程不能省略。4.高效课堂。强化自我限制意识,准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要素,兼顾不同题型,重视衔接说明。如常规题和开放题作答的规律、方法研究和训练;“作用题”这一高频题型的作答模式、方法的研究和训练。努力形成较完备的知能体系,建构知识、能力、习惯和方法系统。如古诗鉴赏,要熟悉各种类型,储备必要概念、术语,了解试题类型,掌握答题套路。
19、以表达技巧为例。技巧包括三个方面: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白描与渲染、烘托,正侧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对比衬托,细节描写)。议论(直接议论,借古讽今、形象说理)。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比兴,抑扬,伏笔照应,寓褒于贬,眀贬实褒;乐景写哀,形象说理,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等。,5.优化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地把握高考考点,高屋建瓴地指导整个复习;除了整体计划外,而对复习强化训练进程在时间上做好自己的全盘安排,不可前松后紧,阵脚混乱。6.温习教材。(1)浏览必修课本,看文下注解,留心重要词语和文言实词、虚词、固
20、定结构等。(2)把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重新过一遍,不忽略篇名(词牌曲牌)、作者,动笔写一写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难字、通假字),特别注意容易漏写多写的虚词。同时对容易考查的饱含哲理的句子、描写生动的句子保持高度的敏感。,7.整理试卷。(1)集中典型试卷,看一看失分题,明确失分原因(审题不准、知识欠缺、表达不规范、时间不够等),想一想遇到类似题如何应对。(2)要求学生对得分较高的题目也要看一看,这是他们能力的体现。8.品读作文。(1)要求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整理成册,看一看有无笔误、错别字、病句,看一看有无更新的材料、更深刻的见解可以充实原文。(2)看一看哪类文体自己最擅长,哪种结构自己最熟悉,哪
21、些材料最新颖有价值,哪些见解最独到。(3)读积累的素材或别人的好作文,修改一两篇文章,熟悉擅长的套路。,(三)答题策略,一、现代文阅读 一看二找三比四排除。问题: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 混淆已未、夸大其辞、答非所问等。1、理解词语或句子:紧扣语境,推断含义。2、内容分析或信息筛选:据题摄取,概念新知。3、推断想象:找准区域,读透意图。,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4、实词理解(扩大缩小,转移色彩,单音推断。字形词义;字音通假;互文见义;成语推导;回原检验)。虚词用法(考纲18个,比较猜读,排除筛选)。5、人物性格或提取信息(文体要求,跳跃寻求,集中比较。选出不符,排除选项
22、。照应上下)。6、文意把握(归纳整理,以事理文,逐一对照。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地点是否准确;性格的陈述、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是否恰当)。7、译文能力(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对”“换”“留”“删”“补”“调”。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以题解题)。,(二)古诗阅读 8、9、古诗鉴赏(练字、意象、画面、情感、赏句等)抓重点(诗眼、题目、作者)抓手法(修辞、烘托、借景)抓情感(怀才、闲适、写志)抓语言(图画、艺术、意境)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手法:象
23、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感情:如送别诗多是赞颂对方依依惜别别后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古事凭吊缅怀先贤追慕古人建功立业生不逢时借古讽今;边塞诗描写军旅生活边地苦寒壮丽风光穷兵摄武;思乡诗、闺怨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思念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游子凄楚家乡思念。(三)名句默写 10、常见名句名篇,认清字形。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概括分析文意、手法等:筛选信息,区间答题。(2)理解句子:分条陈述,组合语言。(3)词句作用理解:议论抒情,结合文本。(4)赏析主旨,或探讨价值意义:筛选对比,细致分析。
24、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以题解题。四、实用类文体阅读(略)12、传记、新闻、报告、科普等。,五、语言运用13、辨词:近义辨析,语言色彩,习惯语感.(浏览、集中、比较析同辨异,重在辨异。熟语(成语):基本意义,习惯用法,整体理解。结构、积累、临时: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不分轻重;不辨色彩;不合逻辑;搭配不当。)14、语病判断:搭配成分,用词逻辑,语序结构。(语感、干枝、病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注意(1)两面词(如“是否”“优劣”“成败、”);(2)否定词(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3)代词(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4)关联词(搭
25、配恰当位置);(5)谦辞和敬辞(考虑是否用错对象);(6)句首介词(很可能是考主语残缺的语病);(7)并列短语(搭配问题)。,15、连贯修改,情景续写。16、压缩扩展,图文转换。17、仿写转述,标题应用。句子衔接:(1)逻辑关系的对应;(2)情境和空间的一致;(3)话题的统一;(4)陈述对象的统一;(5)结构、归类的合理(6)语序的合理;(7)前后照应;(8)音节的和谐。总之审题要仔细:条件要符合:形式要限制:内容要创新:上下要协调:,六、作文(1)题型:情景作文(全命题、半命题、自命题、新话题、自选题)(2)内容:自我关照、教育思考、社会人生(道德、反腐、灾难等)(3)示例:(例1)绿萝很好
26、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例2)上海春季高考作文考题 有一幅画,画面上有4盏灯。每盏灯的后面有一句话:第一盏灯最亮我有一个想法,去做!第二盏灯略暗可以做到吗?试试看吧。第三盏灯昏暗周围的人都不赞成我去做,很难吧?第四盏灯最暗那就算了吧!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四盏灯。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与各位朋友共勉,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维系着一个家庭,不但涉及一个学生的成长,也涉及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幸福。每一个老师都要明白:你今天的一份耕耘,就是他明天收获多一份希望;你今天的一滴汗水,就是他明天成功多一块基石。,感谢各位的倾听和参与张银华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