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 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低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 结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结题研究报告实 验 区:沈阳市于洪区 实 验 校: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中心小学 主持人姓名:倪 蕾 联 系 电 话:13709883092 邮 编:110141 E-mail : xiaonizi08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的课题,于2010年9月开始至2011年9月,历时一年。一年来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注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告状”的行为动机、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开通心灵渠道等方法进行教育,力求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幼小人格。一、子课题立项
2、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名称“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特别强调:“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不仅让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更要有健康的人格心理素质。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告状次数多频率高,而且告状的内容也也是五花八门,令老师们应接不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现象,不仅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如何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告状行为,不
3、仅涉及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会间接影响到小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对孩子告状置若罔闻,不仅会使一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如果鼓励他们的这种行为,则会使他们争相模仿,以致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一些小孩养成时时窥视他人秘密的不正常心态,导致其人格的畸形发展。低年级学生因为个性不同,心理发展的程度也不同,告状行为的原因与表现也有所不同。每个学生的告状行为事件都是由特定的成因、动机、策略构成。因此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小学生随着环境的改变,在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出
4、现各方面的行为偏差,其中“告状”这种行为偏差在他们当中最为普遍。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这种偏差将很有可能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演变成心理疾病,影响到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我注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告状”的行为动机、目的,并把这类行为归结成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心理行为:妒忌性行为、报复性行为、表现性行为。通过调查与分析,开通心灵渠道等方法进行教育,力求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幼小人格。(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低年级学生爱告状的心理原因和动机。2、低年级学生告状的分类,及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3、学生告状内容和频率,以及告状前后的心理变化。4、教师不同处理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影响。5、儿童的告
5、状行为与性别有无直接的关系。6、确定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确定介入心理援助的时机。7、通过研究,挖掘教师工作的潜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同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搞好师资建设。(五)参与试验的研究对象一三年级学生。(六)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2010.92011.9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把低年段的儿童的道德认识称作为以他律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出现了服从别人规则的观念,并且当服从规则的行为确实出现时,儿童会无条件地服从这个规则。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表现为对成人的依赖和服从,上学后
6、,开始由对父母的服从开始转向对老师的服从,在低年级孩子的心里,老师是权威。以教师的标准为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当对一件事情自己无法做出判断时,就自然寻找教师的帮助,想从老师知道正确的判断方法,导致了小学生爱告状的特点。2.儿童情绪发展理论:进入小学的儿童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强,一般来说,儿童的情绪表现是比较外露的,易激动的。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低年级孩子会在学习和游戏中,有一定的情绪体验,愤怒、喜悦、兴奋、而且,小学生逐渐地学会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3. 儿童社会化发展理论: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是孩子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所谓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
7、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儿童与其他个体及群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低年级的儿童正处在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往外扩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他们开始关注同伴,努力地融入集体。而且,有很多研究认为,女孩比男孩更亲社会,对冲突的和平解决,女孩要由于男孩,她们更擅长解决间接冲突。女孩可能比男孩表现出更多的体谅和仁慈行为。4、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1、低年级告状的心
8、态2、低年级学生告状的原因3、解决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的预设解决方式(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要遵循他们身心成长规律,重视基础性行为习惯的养成。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加强道德教育的实效。(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编制相关表格,掌握本校低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建立部分有典型意义的学生的相关档案。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的原因。案例分析法采用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发展的情况。寻找原因,并分析这些成因的利用价值,为课题研究导向提供依据。经验总结法首先,在研究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纠正实验中的偏差,为进一
9、步研究做准备。其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再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同年级教师专题讨论会、研讨会、交流会或传、帮、带等活动进行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获得反馈信息,再进行反复实践,才会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四)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1年9月 研究步骤: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1、对课题前期进行充分准备。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研究课题的申报。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6月)课题研究启动,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相关活动,完成研究内
10、容。设计调查表格,调查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产生的原因,收集相关研究资料;阶段总结;部分成果的论证及推广。请专家进一步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向全校推广研究成果。(五)研究成果和结论通过一年来的实验和研究,本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以下成绩:根据调查研究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低年级学生告状的内容。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告状的内容主要有:一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二是发现同学的某种言行违反了学校班级或老师的规定。 2、教师的处理方式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 在观察中,研究者发现教师对待孩子的告状,大都是应付了事
11、,除了特别紧急的事件,教师说得最多的便是“噢,我知道了”,“我待会来处理”。教师很少会对孩子的告状原因做出具体细致的分析。然而,低年级学生在告状前后的态度变化不明显,除了在攻击行为所引发的学生的冲突需要教师从中调节外,多数学生只是在于“告状”,小部分学生会因为在告状时老师的态度粗暴,而以后不愿意再向这位老师报告。德育研究原本没有现成之路,但我们坚信走得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路。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参与课题研究的我们深深体会了研究的苦与乐,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在研究中成长,是一种乐趣。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凭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我校的德育科研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学校的整体工作会更上一层楼。(六)
12、思考与展望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开展了一年的时间,从课题的申报到课题的结题,我坚持了下来.收获颇多: 1.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我结合现实问题对文献中所没有涉及到问题进行思考,设计了研究方案,并努力在研究阶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2.立足教育教学第一线是进行课题研究,我在我校的一、二年级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观察研究和访谈研究,得到了可信度较高的第一手资料。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随时实践,我把访谈或文献中学来的方法经验及时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进行实践,成功与失败,都给了我一定的启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依据。4.研究中发现,告状的学生中,居然男生报告的次
13、数要多于女生。究竟什么原因,这要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探究于解决。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因为精力等因素的局限,没有与其他学校去进行横向比较,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待提高。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六、课题保证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成立课题研究核心小组,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明确分工。 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听取有关专家课题研究讲座、报告,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期开展研讨、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确保研究落到实处。 4、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与顺利进行。参考文献: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王晓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问题学生的诊疗手册(小学版)王晓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