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8875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课异构研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任教于同一年级不同班别的数位教师使用同一教材,运用不同教学法实施的教学活动即称之为同课异构。一方面,同课异构现象原本就是存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的现实,它是由任务驱使而自然形成的。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有“异构”,但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封闭在个体之中,没有研究,没有升华,难以起到借鉴和被借鉴的作用,更不能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个性风格的迥异、教学经验的深浅和教学理念的落差等原因,使不同的教师会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产生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构思与设计,倘若有组织、有目的的就同课异构开展研训活动并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其意义将更加重要更加深

2、远,随之带来的不仅是教师个体的专业能力和思想的发展,团队的凝聚力必然增强,美术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也会提高。近年来,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已逐渐成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团队研训形式,通过这种研训方式,不但可以展示教师不同的教学构思、教育思想,充分彰显其个性、风格和智慧,同时更可达到相互学习、交流、辐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中国美术教育为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开辟了引导和延伸的平台,其导向作用势必促进此项活动健康发展。一、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一)、同课异构研训活动能够培养团队意识。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讲求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而使这种合作理念带入课堂、影响学生。所以,同课异构研训活动能促进

3、教师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一丝不苟、孜孜追求、刻苦钻研的良好学术风气,能够促进校本教研常态化。(二)、同课异构研训活动能够帮助教师脱颖而出。同课异构研训活动既可以锻炼人、激励人,也可以发现人、造就人。教师个体本身就存在着教学行为上的差别和风格上的迥异。同课异构研训活动使教师在同一平台上,充分展示自我,成就自我,使优秀的教学人才脱颖而出。(三)、同课异构研训活动能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帮助教师审视、梳理以往的教学观念、设计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率,由此激活教师责任感和上进心,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充分挖掘教师专业发展潜力。所以,同课异构研训活动是连接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教师

4、个性智慧与教学行为间的桥梁,促使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形成风格。二、同课异构研训活动的实施与方法同课异构的研训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过程、有反思、有提炼的研训活动。教育研究部、学校对科组和教师给与科学的引导和严格的培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科组建设的角度看,同课异构的研训可以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展开,成为科组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科组长应该成为活动的引领者、计划的制定者、研究任务下达者和活动过程的组织者。每次活动的时间易短不易长,任务易小不易大。研究的重点可以放在教学思路上,也可放在教学方法上,还可放在学法研究上。先以团队讨论的形式在教材理解、目标任务上求大“同”,再以个体的形式去求

5、“异”,最后以说课的方式展示自我、查找不足、学习借鉴。从教研员的角度看,同课异构的研训关系到所辖地区美术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可以选择成功案例辐射到片、区乃至更大范围。一方面力求推广学校科组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展示教师在同课异构的研训过程中的成长经历和突出业绩,从而成就更多的优秀教师。再一方面可将其上升为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开来。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形式需要发现、需要创新,需要“研”也需要“训”,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做到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三、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同课异构的研训方向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总体目标上求同,而在方法、手段、重难点和效果上求异。这里讲的“同”

6、,一般指的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大体相似的教学目的,以及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相近的教学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研训参与者在教学设计中的 “同”。 同课异构研训活动重在强调“异构”和异构后的重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更不是为了简单的“标新立异”,而是在对比、学习、借鉴、再重构的过程中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归纳、延伸和把握适合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创设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和改进平时教学中容易出现的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等,从而实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异构”中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的,有效的,可不排斥材料、方法和手段的雷同,好的方法和资源可

7、以在重构时共享。如果过分追求教学设计的“异”,势必造成教师注意力的迁移。但太多的“同”,则意味着不能根据学情创造性地实施教学,难以体现教学的智慧和个性。四、同课异构研训活动中的团队与个体开展同课异构研训活动是集体智慧与同伴互助、互学的交叉活动,要注意处理好个体教学特色差异的矛盾,还要处理好团队与个体的关系。一方面,每个教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思想,从而形成教师的个人风格,是个人的宝贵之处。学习、思考、探究、借鉴是促使教师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盲目追求其他教师的观点或方法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是不现实的,不但自身特点的发挥受到限制,而且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更要避免出现教师照搬他人做法或成果,完全抄袭其他

8、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教师的个人经验、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汲取来自外界的养分,需要借鉴别人优秀的品质、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因此,集体的智慧和交流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也帮助我们查找教学行动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交流与探讨中,准确测量教学目标有效与否,考量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设计有效与否,从而达到构建团队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共进关系。五、考量同课异构研训活动的成效(一)要看同课异构研训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制度是否严密合理,组织是否灵活多样、过程是否落实有效,教师是否有所进步。其次要看参与者的态度,参与者的态度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二)判断教师在同课异构研训活动中教学设计的优与劣

9、,要看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否正确,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如果教师对目标认识上出现偏差,就会造成整个教学过程误入歧途。(三)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独特设计,而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能否吸引学生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任务是否得以完成,学生是否得到发展? (四)要看教学过程是否张弛有度、是否懂得留“白”,是否注重动态生成的价值及应变措施。一堂滴水不漏的课未必就好,随意性太大势必造成效率低下。(五)判断研训活动中是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这一研训活动中,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互助合作能力等专业能力和水平是否得到不断

10、发展和提升。 六、向画家学构图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向画家学构图一课是广东版中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造型基础课。静物构图知识是最基础的美术基础之一,内容比较枯燥,它对老师的个人素质是个考验。因此,这类比较传统的课程,要寻求新的突破并非易事,有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凸显个性、大胆探索。下面谈谈四位老师个性鲜明的异构演绎。安家倩老师在向画家学构图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从直观感受进入理论理解,在理论的基础上再实践。其异构的焦点集中在四个对比上:对比一、导课时将学生练习构图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没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直观感受构图,为什么有的画面美有的画面不美?

11、对比二、将优秀的学生构图作业与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有哪些共同之处?对比三、将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从画面中找到了相对统一的构图法则,这便是也是本课的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继而在练习中运用法则进行构图的实践,深入体会构图美。对比四、让学生通过欣赏一组画家作品,比较并了解各种独特形式的构图,所表达的不同感受。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学生对构图的感受更直观一些、更深入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贯穿于整节课的四个对比既照顾到学生原有的经验,又使学生受到美的启迪;既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教学活动深入浅出,高潮迭起得到升华。(安老师通过四组对比突出了构图中的三角形构图法则)郭维孪老

12、师在向画家学构图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以构图中最重要的平衡原则为授课重点并贯穿于始终,再将绘画中的平衡法则展开与延伸。使学生体会画面中物体大小以及颜色轻重的重要性,尝试构图法则的运用,从而达到对画面构图的深刻理解。在郭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将中外画家总结出来的构图规律作为引线,推陈出新、大胆突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构图中最重要的平衡标准作为重点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重点,并配合各种构图要素加以练习,同时,引导学生以互动与尝试的方法在借鉴前人总结出的各种线形构图法则的基础上对构图加以运用,并创造出即能达到美的标准又别出心裁的新式构图形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也体现出他的异

13、构之处。王婧老师在向画家学构图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认为向画家学构图一课属于传统的造型表现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讲解构图法则,因此,在设计该课教学时力求从激趣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三个有趣味的活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寻找构图的法则。先学后教是本课的异构之处,也是其亮点所在。教,强调的是导;学,则是在摆摆看、拍拍瞧、画画玩儿的探究过程中进行,三个活动层层递进,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成为三个有效解决知识点的抓手,而这三个抓手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设,在谆谆善诱、层层深入中,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及自主发现,了解并认识了构图的法则。教学活动最后,王老师将活动内容归纳提

14、炼并结合构图法则进行总结分析。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参与激活动机,当学生自主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但又理不清时,再以教师简短而精炼的总结来强化知识,使学生对于构图法则的理解真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谭珊老师是一位刚刚走上讲台才一年的新教师,教学经验还不丰富,但在教学设计中却体现出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在向画家学构图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动画“笔画找位置” 进行导课,借书法结体的原理作为导课手段,引出静物构图的概念与方法,帮助学生对“经营位置”有一种初步的感性认识。虽然此法略感牵强,但大胆改变了本课常规导课的思路和方法,由直接转为间接的方式引向了课题的做法值得提倡,给人以启发。谭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贯穿切

15、合教学实际的小游戏,增加了本课的生动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静物表的运用,弥补了学生造型弱的缺点,打破了单一的水果加器皿的静物组合,增强了同学们对静物造型和构图的了解,丰富的选择也增加了学生尝试画小构图的兴趣。从画家的作品来分析静物的构图,更加系统地明确了欣赏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构图的理解。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虽然各有千秋,但鲜明的个性和智慧却是最突出的。不仅给人的印象深刻,还能给人以启迪。相信他们通过学习、反思和借鉴并在今后的重构设计中吸取百家之长,使自身的教学更加完美。 岭南版美术第13册第五单元第1课向画家学构图案例一深圳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 安家倩教材分析:

16、本课为绘画造型基础课,静物的构图知识是最基础的美术知识之一,因而本课的教学属于比较传统的课程,在本课的练习中,采用了让学生先体验对比学生作品与画家作品对比画家作品与画家作品对比画家作品与画家作品再对比,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感受、理解构图;从而找到正确的构图方法进行练习。构图法远不止于此,教最后在拓展学习中师视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补充、调整,要让学生体会到:许多画家为了从构图方面加强面的美感,曾经做过不懈的努力,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从中学习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理想。教学目标:1、探索与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原理,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2、通过构图练习,培养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3、领略

17、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4、学习画家们在构图法的探索中所表现的创新精神,并化做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三角形构图法的优点,学习三角形构图法的运用。教学难点:认识到构图法则中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兴趣点:从欣赏、体验着手,对不同方式的构图进行欣赏并练习,从中享受绘画的乐趣。教学思路:从四个层面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逐步深入感受、理解构图,从而掌握、运用。课前准备: 静物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对比导入:1、分小组准备好一组带水果静物,进行构图练习。请学生用铅笔在35分钟内画出一张草稿。2、选出效果较好的和出现问题

18、的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对比,试说出感受和原因。3、老师指出学生作品问题。小结:一幅画效果的好坏构图起着先决条件,板书课题:向画家学构图二、新授: 1、学生探讨什么是构图,构图的目的是什么?2、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知识:概念: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窗同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介绍构图目的:为了合理地“经营位置”,通过对画面造型因素的组织安排,构成一幅美术作品。3、学生作品与画家作品对比:教师选出学生好的构图,与王肇民的静物构图作品对比:学生讨论、分析相同点、不同之处。4、画家作品互相对比:欣赏画家

19、的色彩静物作品,体会画家所运用的美术语言,指出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静物的必备要素:王肇民静物、保罗.塞尚静物、高更胭脂花瓶,学生进行构图分析。5、提出问题,这些美观的作品为什么大家认为这样的构图好?它具有什么法则。回答:三角形构图:是静物写生中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具有稳定均衡之感。6、让学生分小组摆放花瓶、水果等实物进行构图练习,学生探讨,老师及时指导三、课堂作业: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构图知识,根据构图法则或参考画家作品,进行小构图练习,时间:1520分钟四、作业展示、讲评: 根据所学构图法则,请学生从作品中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五、拓展学习:1、小结:静物构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

20、三角形构图外,你还能见到一些作品因表现目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构图形式。2、画家作品再对比:欣赏闪光器皿林凤眠、摊上水果凯博特、静物杜飞、静物克利、西班牙的狂幕者格特勒尔等作品。3、请学生通过对比,谈讨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4、教师分别介绍这些作品的构图类型,请学生谈谈对这些作品的启发。固定试点构图:线条构图分为;几何型构图流动视点构图:排列组拼法、散点透视法、视点轨迹追踪法、平面堆砌法等变幻视点构图:遥接组拼法、透套叠合法、穿插交绕法等向画家学构图案例二深圳市松泉中学:郭维孪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画面色彩平衡、体积平衡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原理。并能懂得在实践中应用。2、感受构图使画面中呈

21、现出的各种形式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3、学习画家们在探索构图方法时的创新精神,使自己在实践中养成认真、严谨不断探索的研究精神。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平衡在构图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观看世界经典动画片平衡的片断,引发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平衡的兴趣与思考,以及平衡与对称的区别。2、展示几张简单的对称式及不对称式的构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提问:这几张画面跟动画片中的人物有哪些联系?在画面中是怎样体现平衡的?4、讲解:著名画家黄永玉说:最好的构图是首先尽量破坏平衡,要出其不意,要别出心裁,然后再去寻找平衡,直至最后一方闲章盖完,就平衡了。这样的构图才美。简单的对称式平衡会使画面显得

22、比较呆板,这种构图的形式一般在广告设计中应用较多,绘画当中基本不会使用。不对称式的平衡构图能使画面中形成各种对比的构图效果。我们需要的是即有平衡,还有美的构图。那么这种既不对称又能平衡的美的构图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二、探讨研究:1、想要探究构图的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样构图才是理想的构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就提出:“国画的构图法则,最终在平衡”;齐白石说“中国画构图的最后目的就是平衡”;潘天寿说“任何最佳的构图都是重量均衡”;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提出“构图在于平衡”。2、欣赏几幅静物名画。这些画作者都进行了合理的构图安排。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画面中物

23、体的安排显得那么合理看上去那么舒服呢?答案就是他们让画面达到了平衡的效果。3、回想最初看过的几张构图画面,有些是用体积大小使画面平衡,有些则是用颜色使画面平衡。(1)利用体积达到的平衡。著名摄影师奎克说“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跷跷板两边的孩子,小些的一个必定坐在离中央远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我们用一杆秤也能看出这种原理,称钩掉的物体越重,那么秤砣就会离秤杆的中心越远。这种平衡在画面中的表现,就是将画面中较大的物体放置在离画面中心较近的位置,而较小的物体就要放置在离画面中心较远的位置,

24、这样才能达到既有对比又能平衡的效果。(2)利用色彩达到平衡。从色彩的明度中我们可以感觉出色彩的轻重,明度越高色彩的感觉越轻反之则越重。要想在画面中达到平衡效果就可以让重色体积小一些轻色的体积大一些。4、在美的构图中还有几种线形的构图法则。(1)三角形构图稳定。三角构图无论是怎样的不明显,都是一切安定而平稳的绘画构图秘方。(2)S形构图流动。画面中主要的轮廓线以它的弯曲,扭转、伸展及穿插交错产生丰富的变化形成S形,即达到了平衡又凸显了动感。(3)对角线构图爽利。沿对角线构图,重量容易平衡稳定。在绘画和摄影中艺术家们还总结出了井字形构图、十字形构图、圆形构图、辐射线构图等等,课后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

25、尝试。接下来我们就来动动手尝试一下刚刚讲到的几种构图方法。三、实践体验:用体积、颜色不同的几何形让学生动手拼出各种形式的构图。根据学生作品加以点评。适当讲解:贪得无厌是失败之源,删繁就简是成功之母。以及如何运用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构图原则。并请学生一起对作品进行点评。四、课堂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用简单的几何形组合出各种类型的画面构图,提倡创新形式的构图。五、展示回顾:1、每小组将最满意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并结合从构图原则以及画面平衡效果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描述。欣赏画家作品,品味构图之美。向画家学构图案例三深圳市翠园中学东晓初中部:谭珊教学目标:1、认识静物构图的概念,了解其它的构图形式,能够从画面

26、的空间即画面的高、宽、深来分析静物的构图.2、探究三角形构图的基本原理法则.并且能运用三角形构图法进行构图练习。3、体验构图的审美乐趣及创新意识。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搜集静物名画及构图的相关知识,并按小组形式布置教室。教学过程一 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笔画找位置”,把课题引到了相同概念静物构图上,帮助学生对“经营位置”有一种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概念的学习做铺垫笔画猜字的游戏。播放动画,动画由“微”字点画构成。让学生根据笔画猜字,并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如何组合笔画使之更为美观。 学生质疑。分组讨论,学生上台演示。继续观看动画,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某些笔画的变化(如变大、缩小、避让等),最

27、终组合成一个标准的欧体楷书。老师:每个字体各笔画需要 “经营位置”,才能组合成为一个好看的字,那这样的“经营位置”同样存在于我们的静物画当中。静物构图是什么?构图有方法规律吗?二 新授:整体感知探索体验合作研讨品评作品再体验1整体感知:阅读课文,交流欣赏。学生展示收集的画家作品,对画家的构图做初步的评述。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欣赏课前收集的画家资料和书本上介绍和名家画作的分析,对构图有个初步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2、探索体验:教师准备一张静物表(里面包括有各种水果、日用品、器皿、常见食物的简笔画造型)。学生按要求进行画面组合练习:每幅画必须有1个主体物(器皿类与日用品均可),衬布2条,若干水

28、果、食物,画面总物品不超过6个。每个小组同学先进行创作,小组讨论后选出2个最优构图和2个有待改进构图.设计意图在静物表的造型帮助下,打破了单一的简单水果加器皿的静物组合,增强了同学们对静物的造型的了解,也增加了学生画小构图的兴趣。是对课本内容初步的再现与创造。3合作研讨:观察方法:画面的空间(即高、宽、深)1、思考与讨论静物构图的概念和目的是什么?构图有方法和规律吗?2、赏析画家作品,回放学生收集的名家作品,对学生在整体感知环节的认识偏差进行纠正,强化正确的构图概念(每幅作品都配有构图形式提示,除三角形构图外的S形构图、圆形、黄金分割率构图、中国画的散点构图)播放每幅画过程中,简单介绍每个画家

29、的情况,提示学生从静物的大小前后变化、各幅画景物的纵横排列位置变化、各幅画静物的疏密变化、整个外形构成变化观察。设问:(1)静物大小都一样吗?(2)静物位置前后左右疏密安排都是一样吗?学生回答:大小不一样、有疏有密,有秩序,有节奏。(3)从纵横两个方向看,它们的位置安排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一条直线的安排?(根据不同画作做分析)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有效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从画面的高、宽、深 分析画面构图.使学生对名家作品的构图有明确的欣赏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构图的理解.使学生从中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4、品评作品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30、1)请每组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作品,分析本组的最优构图和有待改进构图,并说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往疏密、构图饱满与否、重心方向思考)(2)学生之间交流对构图的理解,相互评论作品的优势与不足.(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名家作品,对构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构图做出理性评价。5、再体验每组学生用摆纸样静物的方式呈现修改后的构图(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到黑板操作)并请学生交流点评,教师指导。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构图知识,对本组原有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享受成功后的快乐.三、结课1、结束游戏:大家来找茬(教师示范错误构图,学生找出错

31、误)2、欣赏画家作品,归纳构图知识和构图规律,知识拓展。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构图知识,认识画家、欣赏名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游戏中检验学习效果。向画家学构图案例四深圳市布心中学 王婧教学年级:初一年级教具学具:多媒体平台、名画家画作、陶罐、衬布蔬果若干、数码卡片相机若干部教学目的:以先玩后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尝试构图的方法,三个教学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自主发现与了解构图的法则,最后通过老师的小结加深学生对构图法则的理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构图法则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的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构图探究活动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先学后教 以活动激趣 以总结强化概念教学

32、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反馈总结法课 型: 造型 表现新授部分:一、课前预习:选取10幅优秀的世界名画家的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塞尚的水果静物等。预习要求:思考优秀画家们作品的构图特点,总结构图法则,以文字记录四五条二、课堂导入:(5分钟)艺术作品中的名家之作不仅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其构图、色彩以及创意的追求,课前老师利用网络博客向大家呈现了一系列的名家之作,并要求同学们预习尝试总结构图的法则,现在请各小组分享预习成果,总结本小组课前预习的资料。三、探究活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都将本小组的预习成果进行了展示和小结,现在老师先不急于知道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大家也不要急于知

33、道老师的答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进行一系列小活动,探究构图的具体法则1、 摆摆看:(5分钟)以8人为一个小组,将老师携带的衬布、陶罐、蔬果等摆成一组静物,每组两块衬布、一个陶罐、三四个蔬果。2、拍拍瞧:(5分钟) 利用携带的数码相机将本组所摆的静物从平视、俯视、大俯视三个角度进行拍摄,并最终选取构图合理的三张上交老师,拍摄过程中,请同学们熟练运用镜头的拉伸,掌握构图大小的选择。3、画画玩:(10分钟)刚才我们通过了两个小活动尝试了摆静物和拍静物的活动,现在我们来动手尝试画面的表现,为了避免大家在画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胆怯,所以老师将本组活动命名为“画画玩”,重点于把它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来玩儿。要求

34、:32k小纸,以铅笔工具进行构图绘画尝试,选取自己喜欢的角度,以简单的图形记录画面,形体造型不作太高要求,重点在于构图法则的掌握。老师以熟练的构图技法现场展示作业要求。以给学生直观感受。(利用学生作业开始的前5分钟,老师将第二个活动中各小组的拍摄图片进行拷贝、输入电脑,并选取其中优秀的以及存在严重问题的图片留待小结部分讲解)4、商量着办:(5分钟)经过了三个环节的尝试,每位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构图法则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请各小组对照自己课前预习的成果,尝试总结静物绘画的构图法则,每小组精选重要的5条,并请每小组结合某幅画家之作对照本组构图练习作业分析优势与不足。四、课堂交流:(10分钟)以小组为

35、单位进行简短发言,展示本组对于构图法则的认识亦可提出自己的疑问。五、教师课堂小结:(以学生们拍摄的照片和绘制的构图小稿进行适当的举例讲评,以加深学生对于构图法则的认识,强化知识的巩固。)所谓的构图,其实并没有“绝对”的铁律,我们其实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作。只要我们掌握住基本的大小、主次、均衡、画面的切割,画面就会呈现出美的秩序,当今社会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于是很多画家摆脱了传统的构图方式从一个个鲜活的角度去进行着描述,在我们的艺术生活中在掌握了基本的构图法则之后,更要善于发现不同的视角,以表达我们内心强烈的感受。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46637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