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8916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看图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结题报告 古城中心幼儿园2009年3月,在长汀县教育局教研室、进修学校幼教室的具体指导下,我园承担了县级课题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课题研究。四年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有效地推进了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及幼儿的全面发展。一、课题的提出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幼儿园的语言教学首先要培养幼儿“能说会讲”,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孩子往往不是最漂亮的,而是最“能说会讲”的。可以说,“能说会讲”

2、是学好语言 一个标志。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幼儿的语言讲述行为为主,形象直观的视觉映像,内容丰富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滞后,农村幼儿家长自身素质、家教水平偏低,因此,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相比,在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多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表现为腼腆、害羞、不敢表达、语言不畅,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并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园语言教学的特色,我们考虑从看图讲述着手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语言是完整的,教育是整合

3、的。教育者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儿童进行完整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学习应以他们的全部生活融为一体。2、皮亚杰语言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活动,它是儿童当前认知技能与当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幼儿园学前教育理论。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与年龄阶段的特征密切相关。一是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二是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三是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想说,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具有较强的看图讲述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教学、交流沟通等能力,

4、以创新教育理念和纲要思想为指导,营造幼儿园教与研的氛围,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创新、交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质量。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幼儿看图讲述的兴趣,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一)、构建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内容体系的研究根据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目标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及我园幼儿认知水平和目前看图讲述活动的现状,确定看图讲述活动的基本目标。在内容选择上,遵循全语言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中随手拾取,适合幼儿口味的语言教材。(二)、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操作研究(1)图夹文式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图夹文式看图讲述活动是借鉴全语言教育的新观念,将

5、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即在色彩鲜艳的图画符号中,穿插一些文字符号的一种讲述活动方式。图夹文式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图文并茂的讲述材料、幼儿自主创新讲述品质的形成。(2)情景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情景化看图讲述活动是借助全语言提倡者的理念,认为幼儿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即把静态的讲述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讲述情景,已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担任讲述材料中某一角色的讲述活动方法。情景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看图讲述活动的游戏化和趣味性、情景中幼儿语言和动作的创造表现。(3)媒体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媒体化看图讲述活动是科技冲击传统教学的新模式,即以现代教

6、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课件,来显现讲述材料的一种活动方式。媒体化看图讲述活动的研究,旨在探索媒体化应用的价值、幼儿多维互动(眼、口、耳等多种感官)的学习策略。(三)看图讲述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的研究纲要指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都是课程。因此,幼儿的语言学习应该渗透到幼儿所有的课程中。看图讲述活动同样要渗透的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的语言学习跳出学科的界限,让看图讲述活动更适宜与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特点,更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以便及时了解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动态,供研究教师学习、借鉴,促进课

7、题的有效开展。2、行动研究法:请专家与实验教师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找出农村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操作方法。3、案例研究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活动、班级、小组、课案、个案等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活动中寻找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更好地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4、叙事研究法:侧重研究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够及时捕捉真实的、有价值的事件,撰写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方面的教育故事、教育笔记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升,促

8、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具有本园和农村特色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活动操作模式。5、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我园拟定了“机构健全、队伍团结、程序规范、科研创新、经费确保”的工作方针。在幼儿园管理上做到“三个确保”,即:人员确保、课时确保、经费确保。在园长的具体领导下,我园课题研究实验小组按照计划,工作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为了开展好本课题研究,我们对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园长负责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制

9、定子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根据班级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课题研究阶段小结,王冬梅负责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文本资料的整理;负责搜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资料。四年来,小组内部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各位老师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责任落实。 (三)分步实验,层层深入。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1、准备阶段(2008.9-2009.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价值,提高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制定教师研究计划。2、实施阶段

10、(2009.3-2012.1):选择适合图夹文、情景、多媒体的讲述材料,全园实施看图讲述活动的实践研究;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更新研究理念,调整实施方案;举行课题观摩活动,积累教育案例,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认真做好研究中期的展示评估工作。3、总结阶段(2012.2-2012.12):全面总结教学研究情况,整理图片资料、研讨材料,把有关教学设计、案例、论文汇集成册,分析实验结果,形成教学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工作。(四)具体措施与做法第一,我园认真贯彻纲要的教育理念和语言领域的教学精神,从课堂教学、游戏、区域活动、幼儿一日生活等环节入手,把全体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培养农村幼儿的口语表达能

11、力。一、用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口语能力的提高。我园地处农村,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幼儿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较多,大多使用方言,语言不规范,平时缺少语言交流和锻炼的机会,容易怕生,不善于、不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等。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幼儿园,首先,我们必须要让幼儿想说、敢说,只有有了说话的欲望,孩子才会忘记害怕,勇敢地表达,有了表达和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才会有沟通,语言能力也随之在这各自然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二、拓展幼儿口语表达内容,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说话的内容相对也较少。除了在幼儿园,其余时间就在家中,家长是幼儿最亲的人,因

12、此,我们要求家长平时要多和幼儿交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如果发现幼儿有不愿意说的,家长应给予鼓励,让幼儿多说。另外,我们还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一起讲一个故事,每月看一本图书,进行亲子阅读活动,让幼儿看看、说说,让幼儿乐说、敢说、大胆说。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开心、兴奋,更想表现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活动的规范化水平和课题开发、实施、评价的能力,努力促进一批科研骨干教师的成长。1、先后分批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讨,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引导教师及时汲取新信息,及时传递新信息,布置新任务,并认真抓落实。2、加强园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通过

13、开展讲座活动、观摩与研讨、自我反思与调整策略等方法,坚持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把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每次教师在研究中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带着新的方案走。经过探索研究后,再进行总结反思。各位教师每学期参加1-2次课题研讨,或撰写1-2篇专题研究论文。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过看图讲述活动实验研究,提高了幼儿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2、通过看图讲述活动实验研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大大提高幼儿的口语交际技能。 3、通过研究,大大丰富了幼儿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

14、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现在已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事情;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主动和别人交往,并能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语言表达的自信。同时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大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 (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专题课汇报活动,老师们坐在一起谈优点、找不足,纷纷在同伴身上寻找闪光点,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学习的经验,寻求并积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与手段,对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教

15、师不但摸索出了一些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新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反思、分析、研究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提高。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王冬梅有两篇论文参加了县里的汇编。八、课题研究的延伸 1、反思: 通过四年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过程的艰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遐想: 反思一:课研促发展。没有研究,没有创新,没有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科研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幼儿园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可以改变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

16、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利于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经费须确保。虽然现在幼儿园自收自支,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是幼儿园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必须抽出一部分资金搞好科研工作。因为要想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设备增添和维修,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出外观摩学习与请名师讲座,教师的奖励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否则,一切都变为空谈。 2、存在问题有些课题组成员不是幼师专业的,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上还显不足,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课题研究缺少相关理论及专家的指导,师资力量薄落,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我们在现有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需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近四年的课题研究实验中,我们有困扰、有失落、有感触,但更多的还是有思索、有收获、有成长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