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9119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大班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注重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解决幼儿遇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幼儿初步的数学素质和科学探索精神。重视和理解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引导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发展幼儿最初的数学能力(空间能力、逻辑能力、符号能力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数学,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幼儿积极的数学学习的个性,如数学学习的热情、自信心、主动性等。培养数学学习的独立性、交往、合作意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关键词:生活中的数学 合作 独立 一 、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数学教育成为大家关心的重点

2、。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数学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上幼儿数学教育呈现以下趋向:从英才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即人人学好数学,人人都喜欢数学。特别是重视数学的应用和解决与数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倡以幼儿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数学活动。从世界范围和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看,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也就是单纯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智能的教育;第二阶段,数学智力技能(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第三阶段,完整的幼儿数学教育,也就是幼儿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它以反映未来社会公民所必

3、须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育内容,以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生活化的具有童趣的方式表现教育内容,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活动中、游戏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相比较国内外有关幼儿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我国的幼儿数学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我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研究的基础也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1、传授法在我国幼儿数学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幼儿数学学习特点,造成教法主观、简单,幼儿以听从、练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造成了幼儿所学的数学和幼儿的生活脱节,削弱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的自信心。2、我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对于数的概念的获

4、得,皮亚杰说过:“假定儿童只是从教育中获得数的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那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的、自发的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儿并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他的假设,数的构造与逻辑的发展是携手并进的。幼儿所学的数学应来自于幼儿生活,幼儿的实用算术之所以萌发也和数学的历史演化一样,是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切身问题,是从实际情境中自然发展的。从生活中学数学,具有自然性、实用性与意义性的特点。不仅可以增进幼儿理解概念,而且还可以缩减幼儿对数学的心理距离,不致对数学产生惧怕。对幼儿而言,数学是处理生活中切身相关的芝麻绿豆问题,而非抽象符号所构成的“

5、天书”。数学生活化涉及随机抓住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讨论与解决问题,以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二、课题内容。(1)梳理幼儿阶段数学学习涉及的内容并归类,编写和收集符合课题思想的数学活动设计方案。(2)实施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数学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3)教师采用各种方法记录和分析典型的幼儿数学学习个案。(4)创设方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环境。(5)提供与鼓励幼儿运用多样化的材料感受、表现他们眼中的数学。(6)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幼儿进行数学问题的探讨,促进幼儿思考和交流等。三、主要成果(一)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方式改变。通过课题的实施,我们发现幼儿在数学文化素养、数学操作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6、等方面都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精神和独立精神上表现突出。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幼儿针对情境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具体问题与数学结合起来的能力、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问题解决的成功率等方面有明显增强;在真实而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确感受到,幼儿进行数学活动的范围和内容获得了充分的延伸,来自于幼儿生活经验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起幼儿不断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和表达数学的途径扩展了、丰富了,幼儿更乐于和教师、同伴进行有关数学问题的合作与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方式变得更为主动。(二)、总结了幼儿生活中数学活动模式的基本原则:1、活动性

7、原则:幼儿主动积极主动的活动与思维的实践,既是幼儿数学活动的基本手段,又是活动的基本目的。2、生活化原则:幼儿数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具有本质上的全息相关性和一致性,因此必须有机的融入、并渗透到幼儿生活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使幼儿的数学活动直接的内在于幼儿的全部日常生活中。3、互补互动性原则:教师应积极、投入的参与到幼儿的数学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去,并给以积极的帮助和引导。4、感知内化的操作性原则:让幼儿接触和体验成人用的真实地数学工具,挖掘让幼儿感到亲切的生活中数学材料。(三)、确立了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生活中数学目标、内容和方式。1、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目标: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的开展是对现有数学教学的有益

8、的补充,它从强调数学的单一价值走向关注数学对幼儿发展的多元价值。 (1)、注重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解决幼儿遇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幼儿初步的数学素质和科学探索精神。(2)、重视和理解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引导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发展幼儿最初的数学能力(空间能力、逻辑能力、符号能力等)。(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数学,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培养幼儿积极的数学学习的个性,如数学学习的热情、自信心、主动性等。培养数学学习的独立性、交往、合作意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2、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内容举例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A、测量活

9、动:将简单时间、空间、面积的测量以生活体验为主的方式介绍给幼儿,如在体验活动“一分钟有什么用?”中,幼儿分别洗手、搭积木、拍球等,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利用活动室中现有的材料(大小椅子、桌子、钢琴等)开展举重比赛,请幼儿来举一举,比一比。比较的结果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小椅子大椅子桌子钢琴。在测量影子的活动中,幼儿使用皮尺,两个结伴在阳光下测量影子的长短,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测量,还懂得了科学道理:阳光下的影子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身高很感兴趣,怎么能知道身高呢?幼儿在活动中采取了多种测量方法。有的让同伴平躺在报纸上,用笔和工具做着记号,剪下纸人贴在墙上比较;有的在地上

10、铺上了大小相同的泡沫塑料方块,通过数方块测量同伴的身高;有的让同伴跟纸人一比高低;还有的干脆拿了根绳子,看看同伴到绳子的哪里。幼儿在测量中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学会了比较。B、分类活动:把图书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天上飞的地上行的放在一起等等,然后启发或指导幼儿去辩识分类, 幼儿的分类活动源于自然情景或基于生活需要而发展。在逛菜场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创设模拟菜场(按物品的属性、种类、功用进行归类),并有意识的让孩子寻找要买的东西,(引导幼儿到相同属性的区域内寻找)。让家长带领幼儿逛菜场,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物品,知道其特征、用途等,初步用分类的思想方法选择自己的物品。在我是快乐小厨师活动中,

11、通过创设情景“零乱的厨房”,指导幼儿了解各种厨房用品的名趁、用途,并引导幼儿将零乱的厨房用品按用品的种属关系进行比较、分类、概括为炊具、刀具、餐具、调味品、食品等若干类。C、买卖活动:在买图书的数学活动,通过让幼儿拿票乘车(两张车票上的数字合起来必须为10)买图书(10元可以买几本书?)分享,在活动中幼儿必须运用到10以内加减的数学知识,如车票应凑齐10才能上车,而买图书时应买价格是10元或10元以下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表现得十分充分;在认识人民币的活动中,通过开设专卖店(1元、2元、5元的专卖店),让幼儿带上10元钱到超市购物,让幼儿在购物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来解决实

12、际问题,在运用中使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摆脱了数学枯燥、单调、抽象的现象,在实际生活运用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D、统计活动:幼儿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统计知识。例如将每天早晨教师的点名活动交给幼儿来进行出勤统计,幼儿到班级后将自己的名字放在出席栏中,最后剩下的就是缺席的幼儿。注意在放名字时,还要区分男女(妹妹朋友放在女孩子一栏,弟弟朋友放在男孩子一栏,)由幼儿计算当天的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勤统计表,统计一周内男女孩子到园人数。又如统计最受欢迎的动画片,先做个标记表示自己,然后贴在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下,统计各动画片喜欢的人数,以此确定最受欢迎的动画片。再如大班的孩子坚持几个月记录的

13、每日气温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气温变化的趋势,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比较一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情况,发现气温的变化趋势,气温与季节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初步根据数据获得结果的能力。统计活动后要组织幼儿对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和分析。这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引导幼儿呈现和交流记录结果。还要让幼儿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争辩,这样才能让幼儿明白统计的意义。通过统计活动,使得幼儿综合运用计数、比较、根据数据或图表寻找关系、得出结论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了幼儿收集数据的能力,促使幼儿将事物放在关系中来思考,能够推动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E、推理活动:幼儿在大班后期,基本能运用推理思想来进行探索性

14、游戏和活动,如在认识时钟、查日历、填日历的活动,体验时间的流动性,推理出年、月、星期的周期性。在找门牌号码的活动中,孩子们去看望生病的丁丁,他的家住在老房子的302室,走到3楼却发现3楼的两户人家门上都没有门牌号码,幼儿通过对楼道序号和楼层序号的排列,推断出丁丁的家。在推理活动中重点要培养幼儿推理过程的顺序性,从而感知并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活动的关键:一是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二是可以提供实物、模型等感性材料,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的联想推理作知识铺垫。 四、对本课题的几点补充和思考。1、目前进行的探索是有所侧重的,并未覆盖幼儿数学学习的每个方面

15、,幼儿数学发展目标与内容、方法的对应有待进一步获取实践上的验证与充实。2、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要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数学活动中的指挥者,不再是支配幼儿学习的权威,而要转变成问题的提出与激发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氛围的维持者、教学过程的辅助者、思维深入的激发者和教学动态的评价者。3、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学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如可以是个别化的操作性学习,幼儿自发开展的合作性学习,以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对话为背景的交互式学习,还有“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等,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将以上几种幼儿数学学习方式整合起来,在不同的条件下采取单独或组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参考文献:1、幼儿启蒙数学,主编:廖仁贤.顾铨.顾欢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出版社2002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