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144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25845.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欺负行为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摘要还需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小学生欺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校园暴力,许多小学生因为被欺负而失眠、逃课甚至自残。这样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童年生活,甚至会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小学生欺负现象,分析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人格特征和形成因素,寻找欺负问题的解决之道,为家长保护自己小孩免受欺负问题的困扰,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关键词:小学生 欺负行为 人格倾向 EPQ 去掉 一 引言小学生欺负行为是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力量

2、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力量相对弱小的另一方实施的攻击。本文研究小学生中的两类儿童,一类为欺负者,即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经常或频繁地欺负他人的儿童;一位为受欺负者,即指那些经常或频繁地遭受他人欺负的儿童,客观上还有一类为欺负/受欺负者,即指是欺负者同时又是受欺负者的儿童。但由于本研究中该类儿童数量太少,难以符较复杂的统计分析的要求,所以根据国外有关的研究惯例,将该类儿童并入欺负者类型进行分析。英国歌德斯密斯学院的Smith教授认为:与一般攻击性行为相比,欺负行为具有三个特征:(1)未受激惹性(有意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研究者通常将欺负行为划分为三

3、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直接身体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直接言语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外号等;而间接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而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等。 小学生欺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校园暴力,许多小学生因为被欺负而失眠、逃课甚至自残。这样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童年生活,甚至会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学生欺负现象,分析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人格特征

4、和形成因素,寻找欺负问题的解决之道,为家长保护自己小孩免受欺负问题的困扰,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此句还要修改,不是很通顺。二、欺负者的人格倾向和影响因素(一)人格倾向 根据张文新等人的研究证明欺负者在EPQ上情绪稳定性得分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常模,这证明欺负者具有某种情绪稳定性问题或情绪健康问题。表现为欺负者对外界社会性刺激极为敏感,但又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不能承受正常的环境压力或轻微的挫折,当社会冲突产生时,其易为情绪和冲动所支配,力图凭借力量对比的优势武断而非理智地对环境进行控制。在精神质维度的得分上,欺负者极其高于常模分。这说明欺负者多属于古怪、孤僻,有麻烦的儿童。对同伴或动物缺乏

5、人类感情。缺乏是非感,不考虑安危。缺乏社会化观念、同情心、罪恶感和对人类的关心。该类儿童通常持有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价值观,表现为社会认知过程的某种偏差或缺陷,使这些儿童对欺负行为及整个社会环境的态度和看法发生某种“离轨”,进而促成了特定的情绪情感特点和攻击性行为模式。 同时,男孩中的欺负者似乎表现出比女生中的欺负者更强的精神质和攻击性倾向。根据张敏等人的研究证明欺负者更多具有外向、冲动、固执、强横、等特点,他们往往不容易克制自己的行为,具有冲动和易激惹的特点,所以他们在学校中经常会有一些违规行为,极易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对他人缺乏信任,社会化程度偏低。这些结论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明,在与一些欺负

6、者的访谈研究中,许多欺负者都对研究者有不同程度得到敌意,而且警惕性比较高,而且去掉在回答研究者的问题时都不太配合,经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而且回答一些关于社会责任或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时,回答的内容都比较自私,没有顾忌公众的利益。而对欺负者的自尊水平的讨论却发生了分歧:一种观点圈去掉,以下同认为,卷入欺负事件的儿童,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都存在低自尊的现象;另一种观点圈却认为,欺负者通常有一种盲目的自我评价和优越感,自尊水平比较高。Olweus(1978)和Bjorkqvist(1982)等人指出,欺负者具有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他们的自信常常与对他人的怀疑、低估或歧视相对应,这可能构成

7、欺负发生的重要“心理条件”,他们也可能企图通过自身的欺负行为进一步加强这种自信,确证对自我的评价。通过访谈,调查研究和数据研究,本研究的结果与后者的观点基本一致,欺负者的自尊水平普遍很低,甚至一些被访谈过的欺负者表示通过欺负行为来掩饰自己的不自信,“与其等着别人欺负自己,还不如自己先欺负别人”,其中一位欺负者如是说。 (二)影响因素 国内外研究均认为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与儿童和行为对象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Wiczenski与Steegmann认为,欺负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连续体,它是父母不适当的教养行为在儿童身上的延续。大量研究发现,那些具有高攻击性的欺负者大多来自高权威型、溺

8、爱型或放纵型的家庭。在权威型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是受欺负者,深受身体惩罚与虐待,这种暴力强制行为一方面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榜样,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儿童产生较强的权力欲。这些在家庭中深感无力的儿童在学校可能成为欺负者,以获得某种权力和对环境的控制感。而放纵型的教养方式则对儿童行为缺乏明确的限制,一方面易使儿童缺乏是非感,另一方面又可能促成其依附的需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受欺负更可能是家庭虐待行为的延续,父母的虐待和同伴的压迫一起更易促成儿童的习得性无助感。可见,父母的教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儿童对待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另一方面,研究认为精神质、内外向和母亲的严厉惩罚因素对儿童欺负行为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三

9、、受欺负者的人格倾向和影响因素(一)人格倾向 根据张文新等人的研究证明受欺负者的情绪稳定性得分同欺负者一样也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常模,这证明受欺负者也具有某种情绪稳定性问题或情绪健康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往往会有抑郁,情绪过分,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而在精神质维度的得分上,受欺负者与欺负者截然相反,受欺负者极其低于常模分。受欺负者通常也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知,自尊较低、缺乏自信是其显著特征,往往具有较低的自我评价,表现出浓重的自卑感。加之其对外界刺激又过于敏感,因而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感受和反应较强烈,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为抑郁、焦虑所困扰(Bjor

10、kqvist.K等,1952;Stephenson.P等,1989) 。Bjorkqvist等人(1982)研究发现,与一般儿童和欺负者相比,受欺负者对自己的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而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都发现,受欺负者在社会关系中缺乏基本的安全感。而另外一些研究认为 受欺负者通常具有内向、过敏情绪性的气质特点,受欺负者社会悦纳性或同伴地位通常很低,他们缺乏人际吸引力,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社会行为退缩,而这种行为退缩反过来会导致其社交技能更差,从而不被同伴喜欢。而且随着受欺负时间的延长,儿童的焦虑、压抑和孤独的情感更强烈。受欺负者的某些消极的人格倾向制约着其同伴交往、对待世界的态度与问题解决策

11、略,在特定情境下,就可能构成欺负发生的“客体”条件,使儿童沦为欺负的对象。而这反过来又促成了其消极人格的形成。这些结论在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到了验证。本研究还发现,在与一些被欺负者的访谈研究中,许多被欺负者在某一方面存在明显比别人不足之处,譬方说成绩很差或者个体很矮等等,从而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在某次访谈开始前,研究者就亲眼目睹了一被欺负者被言语欺负的情况,该被欺负者未进行任何反驳,只是躲在角落,神情悲伤,在与该被欺负者访谈时,研究者发现该生的自我评价极低,自述没有任何优点,家人和老师同学都不喜欢自己。另外,研究还发现多数被欺负者都十分遵守社会或者学校规章制度,十分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话,甚至有些

12、人觉得一旦违反了某些纪律让家人尤其是老师生气的话, 就有世界末日的感觉。本研究发现,许多被欺负者的朋友非常少,甚至在班上一个朋友也没有,所以被欺负者对待朋友呈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种是索性远离人群,将内心完全闭锁起来。另外一种是因为朋友少,所以分外珍惜朋友,就算是并非出于真心与其交往,为了别的目的与之交往的朋友也十分珍惜,出现了极低的安全感,一旦跟朋友产生矛盾,一定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就算是卑躬屈膝,也要挽回友情。(二)影响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受欺负者的父母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多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和否认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缺少理解和关心。同伴关系也具有显著作用,受言语欺负与家庭经

13、济困难有关,这可能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下层和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容易被其他孩子看不起,进而造成他们成为恶意取笑的对象。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对儿童产生影响 (SimonCHunie:等,2004),和谐的父母关系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相反,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不合则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的自我概念通常较低,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卷入欺负事件中。本研究发现,许多被欺负者受欺负后都不会告知家长,“我告诉爸妈,爸妈就会骂我没用,窝囊废。”其中一位被欺负者如是说,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家长对待被欺负者的教养方式十分严厉,被欺负者宁愿被欺负,也不愿意被父母责骂而摆脱被欺负的状态。四、欺负行

14、为的影响因素在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中,同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Olweus(1993)认为,欺负行为作为一种群体现象,产生时一定有某些群体机制在起作用。他总结了欺负发生的四种群体机制:(l)社会感染机制,即儿童的欺负行为是社会习得的结果;(2)对攻击倾向控制力的减弱机制。在欺负情景中,一般的或非攻击的儿童会因欺负行为受到奖赏或得到较少的否定评价而减弱了自己对此行为的控制;(3)责任分散机制。儿童会因为有很多人参与欺负行为而降低了自己的责任感,这种责任的分散或减弱导致对事件产生较少的负罪感;(4)追随欺负者的儿童对受伤害者感知的变化。由于被欺负者经常受到攻击和消极评价,他(她)态度研究将被认为

15、是无用的人,应该受到攻击。正是由于这些机制的作用,才导致了群体欺负的产生。另一方面许多研究发现儿童受欺负次数对儿童的同伴拒绝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这种作用基本是通过儿童的行为发生效用;儿童受欺负的频次、持续时间及其同伴拒绝水平影响儿童的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在学校欺负与儿童的自尊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均显著高于欺负者和未参与儿童。 学校和家庭的成人对欺负行为的关注度也显著影响欺负行为的发生。 智银丽等人的研究发现因为在许多成人看来,小学儿童由于年龄还比较小,情感丰富,行为易于冲动,不太善于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认为儿童间有打骂等欺负现象存在,是他们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

16、现象,不必特别大惊小怪。张敏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得知孩子受到欺负后,和儿童“没有谈过”此事者占34.58% ,“谈过”的占21.96%,即置之不理的成人人数远多于关注此事的人数。在学校方面,学校是否有反欺负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欺负的普遍性。不同的学校风气和学校准则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欺负发生情况此外,此外,Olweus(1993)的研究发现,课余时间监督的教师越多,欺负的发生率就越低。在家庭方面,家长是否进行过反欺负的教育,对待儿童欺负行为的态度对欺负行为都有显著影响。 欺负的发生更可能是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人格互动的结果,欺负在性质上是集体性的,它以群体内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同时,行为双

17、方某些消极的人格特征也可能在此互动中得到加强,已经形成的欺负者和受欺负地位反过来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将他们作为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角色固定下来。特定的人格倾向会促使某些儿童选择与该倾向相应的环境。受欺负者的焦虑、被动、软弱、不成熟和较强的依赖性都可能成为欺负行为的促动因素,一方面,儿童的这些特征可能使儿童的社会悦纳性降低,获得的社会性支持减少,另一方面,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其消极的自我概念,自卑、自暴自弃,甚至认为自己应该受欺负。同时,对控制他人的较高期望、社会认知的偏差、对欺负的认同和肯定、冲动性或情绪性及其力量上的优势感又可能推动欺负者选择那些软弱可欺的儿童作为欺负的对象。在遇到挫折(如受到

18、家长或老师的批评)而又不能直接指向目标时,欺负者的攻击倾向极易转到并不危险的儿童-受欺负者身上,使之成为替罪羊。一些研究者指出,在缺乏适当干预的条件下,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间的这种互补有可能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关系模式。四、研究部分问卷调查研究:(一) 方法1被试 长沙市某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181名,男生88名,女生93名2工具 (1)采用天津师范大学陈世平修订的Smith版儿童欺负问卷小学版。测试以匿名形式进行,但需要写上相应的编号,以便于筛选出合适的被试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定儿童在欺负行为中的地位,主要参照问卷中的两个问题:“本学期你在学校里被其他同学欺负过吗?”备选

19、答案有:(1)没有;(2)偶尔;(3)有时或经常;(4)每周一次;(5)每周数次。以及“本学期以来你是否欺负过或参与欺负过别的同学?”其备选答案有: (1)没有;(2)偶尔;(3)有时或经常;(4)每周一次;(5)每周数次(2)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为英国伦敦大学H.J.Eysenck和S.B.GEysenck博士在H.J.Eysenck先前的几个个性调查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问卷分为成年版和幼年版,分别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和7至15岁的儿童。 本文所采用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是由湖南医学院龚耀先等(1983年)主持修订的,整个问卷共88题,包括4个分量表或维度,即精

20、神质(P,Pychticism)、内外向(E,Extroversion-Introversion)、情绪稳定性或神经质(N,Neuroticism)和测谎或掩饰性(L,Lie),其中测谎分量表共包括22题,用于测量被试的“掩饰”倾向或回答的诚实性,测谎分数可用作检测问卷有效性、筛选有效被试的一个标准。精神质、内外向情绪稳定性是该问卷的三个人格维度其中精神质分量表包括18题,内外向分量表包括25题,情绪稳定性分量表包括23题。各维度的得分呈连续分布,即从高度的典型的精神质到不典型的精神质、从典型的外向到典型的内向、从典型的情绪不稳定到典型的情绪稳定都是“连续体”。不同个体的各种人格倾向的程度可能

21、不同,但每个个体都处于该连续体的特定位置。极端外向、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并不多见,更多的人处于中间状态。1981年和1982年龚耀先等人对全国13个省市3901名儿童进行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较高的信度(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3研究程序施测前,主试先按照指导语对被试进行说明,并对“欺负”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这里所说的一个小朋友被欺负是指当另外一个小朋友、或一群小朋友对这个小朋友说脏话或难听的话;或对这个小朋友进行恶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学生对于欺负/被欺负问题的内隐态度研究意地取笑;或故意排斥这个小朋友,不让这个小朋友参加游戏和活动;或对这个小朋友进行拳打脚踢;或进行威胁吓唬;或故意毁

22、坏这个小朋友的物品;或在背后说这个小朋友的坏话,使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这个小朋友。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这个小朋友很难进行自卫或反击。但是小朋友之间相互开玩笑不叫欺负,两个力量均等的小朋友之间打架或争吵也不叫欺负。”主试逐个念题,被试做答,全部完成后统一回收。另外为防止“社会赞许效应”的出现,采用学生提名法,即问卷上要求学生写下班级欺负儿童和被欺负儿童的名字,作为筛选的参考依据。同时与教师评定的方法相结合。向教师详细解释“欺负”的定义,并提供通过问卷筛选出来的学生的名单,请教师根据日常观察进行评定。取二者相符合的部分作为最后结果。(二)结果(1)小学生欺负与受欺负问题的基本状况与有关研究相一致,以“

23、本学期你在学校里被其他同学欺负过吗?”和“本学期以来你是否欺负过或参与欺负过别的同学?”两个问题测查被试“本学期”内在学校里受欺负和欺负他人的情况。根据欺负的重复发生性特征及有关研究者的统计分类方法,只有那些“有时或经常”更频繁地受欺负他人或欺负的儿童才被确定为“受欺负者(victim)”和“欺负者(bully)”。按照这一标准,在181名学生中,7名学生属于欺负者,占全体被试的4.1%;26名学生属于受欺负者,占全体被试14.9%; 148名学生属于非参与者,占全体被试的81%。( 2 ) 欺负儿童与受欺负儿童的人格倾向研究 表1 儿童欺负、受欺负发生的频率与艾森克问卷各维度的相关分析项目

24、精神质 神经质 内外向欺负 0.21* 0.14* -0.12*受欺负 0.07 0.29* -0.11*注:*p0.01,*p0.001由表1和偏相关分析结果可知,除受欺负的发生频率和精神质之间相关不显著外,欺负、受欺负发生的频率与自尊及艾森克问卷其它各维度都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欺负与受欺负发生的频率都与内外向有显著负相关,而与神经质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可以看出,随着精神质与神经质水平的提高、外向性水平的降低,儿童欺负他人与受欺负的发生频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欺负他人的发生频率与精神质的相关尤为显著,而受欺负则与神经质、自尊的相关尤为显著。欺负事件的发生更可能是由欺负者较高的精神质、较低的自尊、

25、内向的气质特点及情绪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欺负的发生则是受欺负者较低的自尊、内向的气质特点和情绪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共同促成的。(三)结论1、小学中存在严重的欺负问题,约1/5(19%)的小学生卷入欺负/受欺负问题。2、欺负者的人格倾向表现于有较高的精神质、较低的自尊、内向的气质特点及高情绪不稳定性,而受欺负者的人格倾向则拥有较低的自尊、内向的气质特点和高情绪的不稳定性。访谈研究本次访谈研究主要采访了四位欺负行为卷入者,分别为两位欺负者和两位被欺负者,另外还在学生中进行了一些零散的调查,以下是两份咨询记录:欺负者的咨询记录学生性别:男 年龄: 12 单位:清水塘小学 咨询日期: 201

26、0.4.16 咨询人:内容:该生为独生子女,家庭主要成员有父母亲,爷爷奶奶和一个叔叔,与父母同住,其认为自己在家里就是中心。自述个性比较幽默。心情较好。父母教养较严格,父亲对求助者比较严厉,有时会打骂,母亲对求助者的学习抓得比较紧,平常请了家教辅导其学习,但是成绩依然不理想。据该生自己描述,自己不爱学习的原因是对学习没什么兴趣,总是被别的事情所吸引。其自述对学习问题不好的问题不是很担心,也不曾与家长,同学和老师讨论过改善学习成绩的方法,认为就算跟他们讨论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帮助。对待同学比较有敌意,同学一旦惹得自己稍微不开心了,就会进行“反击”,让对方服服帖帖的,自己知道在同学的心目中的印象不好,

27、但是觉得无所谓,反正也已经差得在班上垫底了,也没什么好改变的了。喜欢单独活动,就算打篮球也只喜欢一个人玩,其自述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电脑,也不想跟其他同学一起玩耍。自己虽然有较好的朋友,但是基本上不是交心的朋友,在一起纯粹只限于一起上下学和在学校玩耍而已,不会与其分享内心的想法。印象:外表较整齐干净, 理解能力正常,态度较友好,但是能够感觉到其防备心理十分强烈,回答问题总是比较犹豫,很注意措辞,都选择符合社会或教师赞许的内容回答,没有真实地透露自己的内心感觉。在交谈过程中显得比较紧张,并没有放松自己。在交谈中发现求助者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经常被门外的一点点声响所影响,回答问题便三心两意了,而且

28、在交谈中时不时要起身伸展下身体,不能十分安分地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配合程度不太高,回答问题时都比较简单,三言两语就讲完了,不愿多讲,尤其是对一些学习以及同伴相处的问题比较回避,通常一句话带过。问题:比较逆反,过于自我,思想比较不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处理:1 建议家长改变平时对小孩较溺爱,已出现问题就用打骂解决的教养方式,多与其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心理想法。2 建议老师多与该生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使其能敞开心扉,并对其进行鼓励,鼓励其多与同伴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帮该生安排一些训练责任感的任务如当班干部,使其学习承担责任,懂得为他人着想。3建议家长带该生去有关机构参加集

29、中注意力的培训。备注:咨询时间为30分钟,咨询因为环境问题有时会出现中断,这也可能导致学生思想不集中。被欺负者的咨询记录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求助者性别:男 年龄:8 单位:清水塘小学 咨询日期: 2010.4.16 咨询人:内容: 自述性格较开朗,爱运动,比较积极向上,家庭较贫困,平常较懂事,妈妈是家庭主妇,其常常帮妈妈做家务,家里除了爸妈以外,还有一个姐姐,自述爸爸妈妈比较偏爱姐姐,因为姐姐很会读书,觉得自己很一般,不算爸妈心目中的好孩子,不算家里比较重要的人,姐姐比较重要。自述与同学的关系挺好的,其经常帮助同学,玩得好的同学有一两个,班上有一女同学经常欺负他,经常趁下课的时候把他的东西藏

30、起来让他找不到,有时候有些同学会因为他家家境不好而嘲笑他,欺负他。其自述经常只有一个人在家,没有家人陪伴,妈妈也没有很关心他的学习,自己有学习的问题也很少跟父母说,只是会埋在心中,自己慢慢想办法。老师也很少关注自己,因为自己不算非常调皮的小孩,老师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那些上课听讲不认真的同学身上,自己上课很听话,比较遵守学校的规矩。平常的爱好也不多,只是喜欢打打篮球,课间跟同学玩玩小游戏。对同学的期望是希望那些调皮的同学能听话一些,对家庭的希望就是爸妈能更加关心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就是能改掉粗心的毛病,成绩能更好一些。印象:外表干净整洁,回答问题配合度高,特别老实,比较友好,回答问题也比较从容,但

31、是发现该生有些驼背,有时总是低着头,胆子比较小,连女同学都能欺负他,咨询师发现该生脸上总带着淡淡的忧愁,眼中有着焦虑的眼神,就算笑起来也有一丝的苦涩。问题: 自卑,焦虑,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处理:1、建议家长和教师积极关注儿童的欺负现象,提高欺负行为对儿童身心消极影响的有关认识。欺负行为一旦发生,不仅会给儿童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而且更会给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不要以为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没有什么。小学生欺负行为更多发生在学校里,但却通常是父母首先意识到孩子可能受到了欺负。但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只要证实孩子受了欺负,就必须积极关

32、注,冷静应对,家庭和学校配合起来,共同努力,改变孩子受欺负的现状。成人应教会儿童应对欺负行为的基本策略。首先,成人应教会儿童正确地辨认所谓的欺负信息,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发生的欺负行为。因为有心理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儿童可能明显地倾向于将情境中暧昧不清的信息当成具有挑衅性意义的信息,甚至根本就误解了信息本身的含义。其次,成人应教会儿童人际冲突的解决策略。欺负行为常发生在有人际矛盾与冲突的时候。也有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对人际冲突的解决策略的运用与欺负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的儿童较少卷入欺负行为问题中。最后,应告诉儿童,当实在解决不了人际冲突时,应找有丰富人生阅

33、历的教师或家长去获得帮助,以免矛盾升级。2、家长和教师应给予该生更多的关爱,关注该生的近况,多与之谈心,不要让其把事情都憋在心里,默默地承受。备注:在咨询的准备过程,正好碰见其他高年级嘲笑该生成绩差,说他是最差的学生等等的,该生也没有反抗,只是默不作声,默默地承受。主要参考文献:1.纪林芹,张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2.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3.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

34、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4.盖笑松,方富熹;我国校园欺侮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5.纪林芹,张文新,KevinJ ones,Nannette Smith;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6.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7.王美芳,张文新;中小学中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8.张增修;攻击型受欺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心理调

35、节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9.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10.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11.邬洁妮;华人中学生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12.闫美丽;4-5岁儿童欺负行为与儿童气质、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13.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14.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15.周海咏;儿童欺负行为与自我概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16.张敏;

36、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17.魏晓娟;欺负卷入儿童的自我概念及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18.张增修;攻击型受欺者的社会行为与认知缺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19.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20.王令;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21.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批注:小娃,论文写得不错,实证研究花了很大的功夫。这一次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在一些细节上还稍作修改,应该就差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