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220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艺术剪纸教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大丰市万盈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姚竹红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研究的背景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艺术,主要通过画、剪、粘、抠、刻等技法来表现艺术,想剪什么画什么,富有创造性与超味性,而且材料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进行剪纸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纲要(试行)也指出我们的目标之一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剪纸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像力、思维力

2、、空间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幼儿的长远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对大班幼儿进行剪纸活动,是很值得可为的一件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园的剪纸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开展,通过两年多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幼儿已熟练地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和创作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教育目标偏离,剪纸教学缺少创新性,缺少自主创作的空间,局限于传统剪纸,以机械模仿为主。教师无法脱离传统剪纸教学的模式,淡化了剪纸教学的最

3、终目的,偏离了教育目标。因此出现了重技能、轻创造等不利孩子发展的现象。原因有下两点:(1)操作材料单一:在开展剪纸活动中,我们一般都只是提供彩纸、剪刀与胶棒,工具、材料太过于单一,局限在传统剪纸里面。而没有真正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拓展操作材料的运用,将剪纸与绘画、帖画等有机融合,让孩子在多样化的操作材料中,自由选择,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剪纸艺术的功效。(2)缺少自主表现: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教师都拿着一张范例,让幼儿学习剪纸。结果幼儿的剪纸作品,几乎都是教师的翻版,不但形状规整,颜色也一样。应该说是老师没有给幼儿自主表现的空间,缺少大胆的创新机会。在仔细分析了相关的信息后,依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

4、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教师决定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创作研究上,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把民间剪纸与现代贴画有机融合,一方面着力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另一方面从兴趣入手,融入现代元素,通过剪剪贴贴的表现手段,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审美以及动手操作技能,让幼儿剪纸作品更具童真、更具美感、更具特色,重塑民间剪纸艺术的内涵2、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独创性,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对剪纸活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国内幼儿园对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还是比较多,据资料显示:有的地方是把剪纸作

5、为一个园本课程在开发和研究,范围比较大;有的是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角度去研究;也有的是从家园合作方面来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界定艺术剪纸:用彩色的手工纸通过剪,塑造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视形象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将民间剪纸与现代贴画有机融合的一种特殊的美术形式,是用剪刀和纸张,将剪出的图形、纹样,进行任意拼摆、粘贴,创造性地组合出各种形态的造型艺术。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构图,创造性地剪贴组合艺术作品的能力,有效促进幼儿在智力、个性、情感、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发展。其次是探索艺术剪纸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有利于手部肌肉群的训练

6、和大脑的开发。五、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适宜的艺术剪纸内容,探索艺术剪纸在大班剪纸教学中的实效。(一)、通过欣赏活动,培养了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二)、通过看看、说说、画画、剪剪,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与动手能力。(三)、通过交流与展示,提高了幼儿发现美、欣赏美与表现美的能力。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课题以全园2个大班作为研究对象,以幼儿的日常剪纸为研究范围,具体实施研究计划。(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1、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查使之更加完善,针对具体研究采用方法如下:(1)、行动研究法:主要是通过艺术剪纸

7、教学,大胆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筛选、调整、改进,呈现“螺旋式”的发展趋势,探索创意组合剪纸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创意组合剪纸的形式和表现风格。(2)、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课题研究的有关信息,收集有关民间剪纸教育方面的大量资料,进行归纳,并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幼儿开展创意组合剪纸教学的内容。(3)、观察法:观察法是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对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从而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2、课题研究的思路第一阶段:尝试探索阶段针对预设计划在大班剪纸特色教学中进行初步的尝试,了解幼儿活动中相关的信息,从而引发再次思考,分析问题,调整方案。第二阶段:对策研究阶段依

8、据目标与内容,拓宽思路,优化组合剪纸的方法与策略,积累经典活动方案。七、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准备阶段(2013.2-2013.3)1、成立课题组2、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查找相关资料,论证课题的可行性。3、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课题计划。(二)实施阶段(2013.42013.10)依据幼儿园大班剪纸教学总目标以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融传统剪纸与现代美术为一体,选择适宜的艺术创意组合剪纸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使剪纸教学更具特色。(1)环境熏陶:通过教室、楼道、橱窗、展板等,为孩子们开辟欣赏天地,展示各类创意组合剪纸作品。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9、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主动发展。(2)日常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随机观察的习惯,如散步时观察周围的场景:茂密的大树、绿茵茵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外出活动时观察马路上的场景:有开动的汽车、来往的人群、交通标志,还有交通警察平时随机观察小朋友游戏的场景、户外活动的场景等,为幼儿进行组合剪纸积累素材。(3)日常教学特色教学日:每周四上午为特色教学日,依据主题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创意组合剪纸教学内容,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如:主题“秋天”,让幼儿剪各种水果、各种蔬菜进行创意组合;主题“春天”,让幼儿剪各种各样的风筝、小朋友、花、树等进行想像并组合,还

10、有“美丽的幼儿园”“小蝌蚪找妈妈”等。区角活动:开辟剪纸特色区角,提供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张(卡纸、彩色纸、橡皮纸等),投放废旧的盒子、光盘、纸杯、瓶子等,让幼儿自由发挥、大胆想象、自由组合。(三)总结评价阶段(2013.11)1经验总结2整理各阶段、各块面的资料,撰写课题的总结性报告。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1、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园大班幼儿实际的剪纸教学活动的良好形式。2幼儿喜欢剪纸活动,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提升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增强了合作能力。2有可能建立一套适合大班幼儿的园本剪纸教学范本。3推出具有示范性的研讨课。4初步形成幼儿的“艺术剪纸作品集”。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我园是一所公办园,一直以来对课题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并对我们课题组进行监控管理,定期学习理论素养,并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课题负责人具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近年来以科研兴教,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十、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课题负责人:姚竹红负责资料整理,拟写课题方案与课题报告,全面支持课题的开展及课题实践指导。负责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完善。课题主研人员:朱文敏 沈月琴 沈盈 姚翠华 骆佳林进行本班实践研究工作,调查、了解、记录、辅导本班幼儿。开展课题实践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