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538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工作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工作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工作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工作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工作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工作制度.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接班制度一、做好交接班工作。当班老师应及时认真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并对幼儿的健康、学习情况做好记录。对当班时所发生的问题应妥善处理,如需要遗留下未解决的问题,应向接班老师做好口头、书面交代,以免发生意外二、接班老师应及时、仔细查看交接班记录本,掌握上班幼儿情况,对遗留问题做好妥善安排处理。如交接手续不清所因起的事故,则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三、交接班记录本班每月最后一天上交保教办公室,平时要随时抽查。会议制度一、每学期初根据幼儿园时间情况制定各部门学习、工作计划。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提高教职工的品格和业务素质。二、组织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认真钻研业务,鼓励和安排教师参

2、加各种培训、进修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三、 每周二中午12:15-13:15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或教研活动,每周三中午9;05-10;00组织保育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每周五中午12:15-13:15开全园例会,小结本周工作,布置下周工作。四、学期初或学期末组织全体教职工会议,集中学习园规及有关文件,以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五、要求教职工积极主动地参加园内应参加的各种会议,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学习、开会时带好有关资料,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积极发言,做到人到、 心到、口到。学习、开会时不做与学习、会议无关的事情。六、准时参加年级组、科目组召开的各类会议活动。如有时间改动,提前通知有关到会人员

3、。七、全园教职工大会每月一次,由园长主持。八、园管理者例会每周五召开一次九、教研会每周一次。 十、班级会每周一次。十一、家长会或开放日每学期4-5次。十二、开学初、节假日前、入冬前召开安全保卫会议1-3次,。十三、家长委员会、伙食委员会会议每月一次。值班、请假制度一、请假制度1、全体教职工严格实行坐班制,按规定时间上、下班打卡。2、请假必须先填写请假条,病假除具有医院、医务室主治医师的建议病休的签条外,同时必须填写请假条。请假条由本人填写,负责考核 职责的负责人签署。如遇急事、急病不能事先填写请假条,事后两天内应及时补办。3、教职工因急病、急事不能按时来园,必须提前2个小时电话通知有关人员,事

4、后办理正式请假手续。4、教职工请假需要按审批程序及权限执行。2天以内含2天,由主管考勤者批准,2天以上,由园长批准。5、凡班级人员值早班、行政人员值班不得无故请假。二、值班制度1、节假日值班(包括平时值夜班),值班人员必须准时接班,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岗位,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多次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若一般情况必须在值班记录册上书写清楚。2、值班时由于特殊情况调班,必须请示领导同意方可调换。3、值班时做好报刊、杂志保管工作,做好来电、来信、来访记录。4、值晚班教师要将幼儿送至家长让幼儿自己回家,不得将孩子让他人带接教研科研制度一、每学期根据本园实际情况确定教研工作重点,制订教

5、科研计划和研究专题,教师要根据本班实际和幼儿发展水平,选好研究专题,期末进行专题总结。二、班级教师的教研活动以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并重视教研活动的资料收集,避免以经验或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三、每学期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各班的半日活动、环境 布置等,并做好记录、评价,评选出前3名。四、积极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情况不请假,做好教研材料准备,教研笔记,讨论积极发言,以提高教研质量。五、进行学科活动研究,教研组或科题小组活动。六、保教人员积极参加搜集、整理编写教育教学资料,每周写教育笔记,学期写总结、论文等,提高理论与实践的水平。七、园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育计划

6、,检查一日生活各环节,并及时与教师沟通指导。八、每学期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实际水平,制定个人研究专题,并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期末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积极向市、区幼儿教育编辑投稿。九、各科研课题组人员要按总课题组的计划和要求撰写专项课题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十、根据教师教研活动出勤情况和参加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对教师教研工作做出评估纳入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备课、听课制度一、各备课组每周集中一次备课,讨论、研究及交流前一阶段的问题,下一主题开始前两周研究制订下一教学阶段的计划,由备课组长负责。各班在根据本班孩子发展实际制订详细教学活动推行计划,由班主任负责。二、每个主题结束后,以

7、年级为单位,由年级主任组织进班,听取班级教师做主题小结汇报。三、每周四要制定并写好下周的周计划,安排好下周教学活动,活动教案由保教主任检查,并与教师交换意见,每月园长随即抽查2-3人的教育活动计划。每日活动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教育活动效果分析、教学反思。四、教师每人每月要上交4篇教育笔记,1篇观察日记,并撰写教师成长日记,保教主任审阅。五、提倡教师间互相观摩、听课,年级组长、科目组长经常要到本年级、本教研组听课;保教主任每周按周安排下班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0节课;教师间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次(大型活动观摩课除外),园长每学期不少于40节课;所有人员均做好听课记录,及时交流,期末要上交听课笔记

8、。六、每学期进行观摩月活动,通过观摩、评析、点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食堂员工仪容仪表管理制度一、上班时后勤主管对所属人员进行个人卫生、仪容仪表检查。穿工衣、工鞋、戴工帽扎围裙、配戴工号牌。戴工帽时,以上耳台为平线,男厨师:眉上一指宽。衣、帽、鞋穿戴整齐、干净。工号牌佩戴在左胸前。二、男厨师头发长度,以触后衣领为度,不准留长鬓角、小胡子,鼻毛不得长出鼻孔。保持头发整洁。三、女厨师需将头发全部放入工作帽中。不得浓妆艳抹。四、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指甲要短于手指头两毫米左右。不得佩戴饰品。食品卫生制度为了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一、组织全体炊管人

9、员认真学习和坚决执行食品卫生法。建立卫生岗位责任制和卫生检查制度,要把幼儿园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及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列入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使食堂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二、食堂的饮食卫生必须达到食品卫生法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列要求。特别要做到生熟分开,生熟分开要有明显标记;对存放直接入口的食物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发放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消毒过的用具进行发放。三、幼儿园后勤主任、保健医负责食堂卫生的监督、监测及管理,积极争取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 四、发现幼儿患传染病,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防疫站,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传播蔓延

10、。对患病幼儿要及时护理、诊治、防止并发症。对食堂的食品和餐具要认真取样化验,找出发病原因,并进行彻底消毒。五、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幼儿进行防病教育、食品卫生教育,发动家长、职工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六、每年对全体炊事人员进行一次休格检查。对患有传染病或个人卫生不好的炊事人员要及时调整,或在患病期间调离食堂。七、 加强对幼儿食堂的管理,根据季节变化和市场供应情况,注意营养搭配,使幼儿、职工吃到价廉物美、营养卫生的饭菜。八、 幼儿园定期检查食堂各种设备的卫生条件,不合格的要进行改进或更换。食堂安全制度一、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和食品卫生法规。二、 保存好库存粮食及其制品,不得变质,不得生

11、虫。三、 洗米前,认真挑拣去除米中异物。如玻璃碴儿、铁丝等。四、凉菜用凉开水或自然凉凉。豆浆要反复煮沸。严禁食用扁豆和发芽的土豆。避免因此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五、青菜等绿叶菜要在粗加工件进行清、捡、摘,要进行30分钟的浸泡期。六、严格掌握餐具、炊具的消毒时间:锅开后30分钟。七、每日下班前,认真进行煤气、水、电、炊事机械及门、窗的安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到安全记录本上。每周五将此记录交后勤主任审阅。预防疾病、预防接种制度一、卫生工作1.环境卫生(1)周三查环境及个人卫生,坚持百分评比。消灭蚊、蝇,定期灭鼠。(2)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3)厕所要清洁通风,每天即时打扫

12、。(4)经常督促检查伙房食品卫生“五四制”执行情况。2.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2)幼儿做到四洗手,即进园后洗手;饭前、吃午点前、饮水前洗手;大小便后洗手;均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3)饭后漱口,大、中、小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养成刷牙的好习惯。(4)每周洗头一次,根据季节定期洗澡,夏季天天洗,春末秋初每周两次,冬季每周一次。(5)每天洗脚、洗屁股。每周剪手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脚指甲一次,均不要剪得太秃。每日换洗手绢并专用。(6)床单、枕套每两周洗一次,被褥每月晒一次。(7)保护幼儿视力,室内采光符合要求。对幼儿进行用眼知识教育。(8)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

13、剪指甲,做到四洗手(进园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给孩子开饭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尿桶、纸筐后洗手)。二、预防接种1.按时完成防疫部门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掌握禁忌症,无菌观念强,备用急救药品1肾上腺素。每次接种前通知到每个儿童,接种后及时收卡并做好记录。幼儿离园时给予带走。2.要求预防接种卡片符合率达100%,各种疫苗接种率达100%。并认真做好建册记录和统计工作。3、新入托的幼儿,应完成人托前的预防接种方可入园。统计好接种对象和有禁忌症的幼儿的名单。三、疾病防控1、.根据季节发病规律及儿童发病情况,采取药物预防措施。2.认真做好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摸:有否发烧;看;咽部、皮肤和精神;问:饮

14、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利用多种形式,按季节发病规律,适时做好防病宣传。4、根据各时期传染病流行情况,订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治疗,早报告、及时切断传染病源,严防扩散造成流行。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一、凡体温38以上,严重皮肤感染或患传染病的幼儿,须送医务室观察诊断,病愈后才能回班。二、传染病流行期间,根据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如口服预防药,搞好环境卫生、室内消毒等。三、发现传染病儿及时送医务室治疗,隔离班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消毒,隔离期间不参加集会,该班工作人员不得串班。四、传染病儿在医务室治疗期间,所有的

15、玩具、衣物、被褥等都要严格分开,于病儿离室后,要彻底消毒。五、在流行传染病期间,要加强与幼儿家长联系,要求其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六、工作人员患传染病时,须立即隔离治疗,病愈后经医院证明无传染病后方可回园工作。若工作人员家中有传染病时,须报告领导,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把传染病带入园内。建立健全幼儿常见传染病登记本,全面了解易感染幼儿,在以上传染病流行期间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消毒工作做到:1、幼儿餐具餐后消毒。2、口杯,毛巾有标示,口杯每天消毒1次。毛巾每周用消毒液浸泡5分钟。3、活动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流行病传染期间每天消毒2次4、用消毒液每天擦洗幼儿桌椅、用品、玩具等、楼梯扶手等。工作人员健康检

16、查制度工作人员体格检查1.新进幼儿园工作的教职工要到该区妇保所进行体检,炊事员在该区防疫站体检。身体健康,经检查证明无传染病才能来园工作。2.定期检查: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一次,普检肝功能一次,如发现患传染病要离园及时治疗,病愈后须有医院证明,无带菌、无传染病才能恢复工作(肝炎病患者复检三次均正常,方可回园上班。儿童健康检查制度一、入园检查幼儿入园前须经该区妇保所进行体检(包括胸透、乙肝两对半、谷丙转氨酶、血色素、视力、大便等)。持有健康检查和儿童免疫证来园,再经本园医生复查,同时了解幼儿健康情况,既往病史,过敏史和生活习惯等,无传染病、身体健康,适宜集体生活者方可入园,如有传染病接触史,经过检疫

17、期方可入托,如幼儿近期患过传染病需作进一步检查,证明无带菌,也无传染性时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要建立健康登记卡,准确记录各种检查情况。二、定期普检普治1.定期做健康检查,幼儿入园后,每年全身体检一次,另外每年作肝炎普检二次,血色素普检每年二次。2.检查沙眼及视力普检,每半年一次。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缺点矫治,如发现个别幼儿有某种疾患时,须及时进一步检查治疗。三、身高、体重的测量每学期测量一次,做好统计和公布,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四、每日(上午7:308:30)由医务人员在本园大门口进行晨检,并了解幼儿回家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营养膳食管理制度1、降低成本,节约水电和燃料

18、,提高伙食质量,为师生员工谋福利。2、切实做好食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和进出仓库的登记,使用手续,杜绝贪污和浪费,分清教工幼儿的伙食帐,定期公布帐目,严禁任何人私自拿幼儿园食品。3、由保健医生和炊事员制定单双周儿童食谱,并向家长公布,做到每天主副食不重复,不断改变花色品种、保证幼儿吃好、吃饱。对体弱儿童做好病号饭,对少数民族儿童对照食谱做相应的饭菜。4、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每天做好对炊具、食具、食品的消毒等工作,防止病从口入,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5、炊事员应钻研烹调技术,熟悉幼儿口味,根据幼儿年龄配制菜,保证幼儿有足够营养并为幼儿自制多样点心,注意干湿调配。6、成立由膳食管理人员、保健医生、教

19、师、后勤、家长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家长意见,切实改进工作。一、计划膳食,要求合理,营养量稳定平衡,达到要求。二、做好膳食调查,每年至少三次。三、食谱每月单双周更换一次并严格执行。四、合理的膳食制度。1.两餐间隔大于3.5小时。2.三餐热量分配:早25%,午35%,晚30%,午点10%。3.按每日出勤人数、食谱配备饭莱。五、讲究烹调技术,在保证营养素尽量不损耗的前提下注意色、香、味、形、美。健康教育制度1、生活习惯(1)盥洗的顺序,洗手、刷牙、洗脸的基本方法。(2)穿脱衣服的顺序,穿脱、整理衣服的技能。(3)自身清洁的保持,使用手帕的方法。 (4)坐、站、行等的正确姿势。

20、(5)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习惯。(6)整理玩具、保持玩具清洁的习惯。(7)个人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的初步意识。(8)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2、饮食与营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情绪愉快,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及时吃完,桌面比较干净。就餐卫生:餐前洗手,熟食需清洁,生食需去皮。主动饮水,每天保证幼儿饮水量。各类常见食物的名称及其作用,包括:奶类、谷类、蛋类、鱼类、肉类、蔬菜类、水果类、豆类及其制品。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的道理,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及其能力。有些食品幼儿不宜吃、有些食品幼儿不能多吃的简单道理。使用筷子及其他餐具的方法和技能,独立

21、进餐的能力。3、人体认识与保护身体内、外部主要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态度和行为,预防接种的知识。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过马路、过桥、坐自行车和摩托车、乘汽车、乘船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玩大型玩具时要注意不要拥挤、玩滑梯时不要头向下等安全问题。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异物不能放入耳、鼻、口内及药不能乱吃。不可轻信陌生人的引领和吃陌生人的食品。(20) 安全标志的认识,主动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与行为的培养。(21) 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电器开关的良好习惯。(22) 及时避开危险和应付意外事故的能力。(23)了解火灾、地震。家长联系制度1.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1

22、)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必须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2)把家长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还必须尊重家长的人格尊严。2教师与家长沟通(1)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强幼儿园管理的透明度,如:家访、家园联系册、便条、书信、电话、个别交谈。(2)每月填写幼儿成长册一次、每日要事告知家长。(3)每学期召开家长会4次,向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情况,回答家长问题,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4)再向家长开展观摩教育活动3次,向家长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介绍新的教育方法。(5)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交流,进一步推动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信息共享。(6) 定期对特别幼儿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幼儿家庭教育情况,促进

23、家园共教。(7)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爱护与关怀,每天及时对缺勤幼儿进行电话问候,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安全制度一、幼儿来园及离园时要有专人负责护导、照顾,交接班教职人员须清点人数做好记录。二、幼儿外出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注意动静交替,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时间不宜过长,过马路、上下车、进出口要清点人数,确保幼儿安全。三、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要乱奔乱跑,进园后不得擅自离开幼儿园(如不要让幼儿回家拿尖锐物、钱、玩具等),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使幼儿知道幼儿园名称、家庭地址、父母姓名等,防止意外事故,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四、加强每天晨检工作,教育幼儿不要带危险品到幼儿园(如别针、纽扣、尖针、小刀等物)

24、,防止异物落入鼻腔、口腔等。五、园内紫外线消毒、厨房火种等要有专人负责。六、值夜班人员每天要对全园各活动室进行检查,如教室、厕所等,防止幼儿遗留在室内。七、保健教师负责保管幼儿园药物,内服药、外用药要有名字,有明显标志,过期变质的药物及时处理,有毒药物要谨慎保管,给幼儿服药打针必须核对(姓名、日期、计量),防止服药或注射发生错误。八、园长每天早晚要巡视一遍校园,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处理,教职工在活动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后勤负责人员进行处理,事故后必须写事故调查报告,幼儿缝针、骨折,扣班贴当月奖金三分之一,如发生责任事故应扣完当月班贴和奖金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九、每学期对园内房屋结构、设备要检查2次(如玻璃窗、天花板、电源等),防止脱落而出事故。十、每学期对课桌椅要进行修理,每星期要检查运动器具1次,如有损坏,立刻停止使用,尽快进行修理。十一、厨房严禁幼儿入内。热汤、热菜、热开水要放在安全地方,不能放在地上,开饭时一定要注意幼儿安全,防止烫伤事故。十二、凡是幼儿经过地方及活动场地要经常检查,不乱放杂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