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632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2).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概述,叶 海,2,A,人、环境、建筑,3,1,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人,建筑,环境,舒适性基础环境心理学,微环境、微气候人体工效学,室内设计(内部环境)建筑城规(外部环境),4,人体通过感觉器官,产生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热觉等,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从人的心理、生理角度出发、相应有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气味环境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当今全世界至少有10亿人居住在不健康的室内环境中,在不良的环境中生活,不仅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降低产品质量,并且造成能源的浪费。,5,以人为本观念的回归:ISO9000,ISO14000,ISO18

2、000。HSE:健康、安全、环境。不舒适环境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健康、安全危害,工作效率下降及能耗增大。可持续发展:协调解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及环保之间的矛盾。能源危机及化工材料的大量使用,催生了病态建筑的出现。,6,涉及众多学科,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学(声、光、热、空气)环境心理学建筑卫生学环境控制学,7,建筑卫生学,建筑卫生学是从医学和卫生学的观点出发,将有关医学、卫生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从而使最终完成的建筑环境能达到符合相应的医学、卫生学要求,以保障人们有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避免造成“病态建筑”或引起人们患“建筑病”。公共建筑的卫生学问题,以防止细菌、病毒流

3、行、交叉感染为重。住宅是人一生23时间停留的场所,如何保证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微小气候适宜。内外环境安静、整洁,生活舒适方便,也有相应的建筑卫生学要求。“以人为本”,建造“健康”“绿色”的人居建筑物成为当今国际科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健康建筑是建设发展的自然结果。它是在满足建筑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室内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的好坏和人类对其适应的程度决定了人体健康状况的水平。,8,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摩天高楼的建造与空调设备的普遍应用,增加

4、了某些疾病的传播机会,必须引起严重的关注。根据调查,由于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疾病,种类达几十种。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疾病的性质,致病的病源等,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急性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加湿器热病等)以及“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空调系统对于室内空气品质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方面在于可以排除或稀释各种空气污染物。消极作用在于它可以产生、诱导和加重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室内空气品质。从卫生学角度来讲,空调系统不仅要保证热舒适,更重要的是保证人体健康,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热舒适是不足取的。要保证空调系统正确的运行方式,定期清洗、更换空调机组内的过滤器与

5、进回风过滤网:正确的运行方式还包括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即使在一般情况下,也要保证室内引进新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9,工业革命之前,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前,20世纪90年代前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掩蔽所,舒适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10,建筑的发展过程,穴居 掩蔽所 舒适建筑 健康建筑 绿色建筑(原始社会)(产业革命后)舒适建筑:采用了电气照明、电梯、空调等设备。健康建筑:由于过度追求舒适,导致了“空调病”等后果,故健康建筑是使人身体健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室内环境品质为目的的建筑。考虑中心是“人”。绿色建筑:采用可再生材料与能源,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等手段来建造与维持建筑的运转,尽量不

6、破坏自然环境。考虑中心是“人和环境的和谐并存”。,人类认识的发展:天意难违人定胜天天人合一,11,A,健康居住全球性的追求,1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引发了对居住环境的认识及其住宅建设思考模式的转变,特别是由于居住环境而产生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世界各国对居住与健康方面的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结合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13,一、居住与健康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对住宅和居住环境的认识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在早期的住宅建设中,人们认识到住宅是人类用来防止外界因素如风雨、寒暑、潮湿等不利影响的生活场所

7、,从当时的室内环境的认识水平着眼,致力于室内热工环境、光环境等方面的改善,力求建设适合于居住者生存空间和环境。二战前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的急剧膨胀,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居住卫生条件对居住生活质量的影响。如住宅区空间狭小过密、用水安全等卫生上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住宅建设与居住环境改善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住宅区的规划建设从建筑卫生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日照、通风采光和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原则与规范来指导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工作。,14,1933年,CIAM(近代建筑国际会议)的雅典宪章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

8、、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并指出过度拥挤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不卫生的,强调了住宅建设应考虑种种不良的环境卫生和噪声等危害健康的因素。住宅区要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并有怡人的景色,同时应设计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15,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为的破坏行为而造成的资源危机、废弃物污染等地球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不仅了解到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认识到人类住区与人类生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意义,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与健康的系统整体意识得以确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讨论了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号召人们对环境污

9、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指出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牺牲健康的代价。国际建协在1977年和1981年先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宪章和华沙宣言,指出人居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并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建筑学应进入环境健康学的时代。1981年的蒙特利尔公约针对臭氧层破坏和地球环境温室效应等问题,开始对全球性健康问题进行研究。,16,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居住环境中健康安全问题的出现和居住环境引发的疾病危险性逐步上升的背景下,居住与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居住环境的“健康性”与以往评介居住环境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一样,成为最基本的居住性能衡量标准。已有的大量研究工作为注重居住与健康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发展提供

10、了理论基础,其建设实践推动了住宅建设的发展。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国家自90年代以来已经广泛开发了健康与居住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最近研究动向已趋向于设计与建造能保障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健康建筑(HealthBuilding),并多次召开以此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提出了全球共同开创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舒适居住的时代。,17,二、多元多层次的居住健康理论,“健康”并非一般所指的人处于身体无疾病的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为“人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都保证具有良好的状态”。虽然健康的意思多样,且极具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今后的住宅建设要保证居住者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里的、社会

11、的和人文的、近期的和长期的多层次的健康。,18,在“居住与健康”的内容框架中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以居住者居住环境为中心的,在居住环境的研究框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健康,大致可分为“身体(身)的健康”和“精神(心)有关的健康”。并且这里面既有“积极的健康”(健身、活力等),也有“消极的健康”(治疗、预防等)。当前居住环境针对住宅建设和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是从消极的健康中的身的健康和心的健康两大方面为课题来展开进行研究的。,19,人生四分之三时间生活在室内,居住环境中与人体健康(身的健康)关系最直接的就是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可分为热工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等方面。在居住环境中关于心理健康的

12、问题有很多是由于居住空间和环境、人际关系等原因造成的对精神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压抑感,以至发生各种健康问题和不健康状态。造成人的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研究表明与建筑物高度、住栋类型与规模、住户的封闭性、邻里间噪声有关。,20,三、我国健康住宅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新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意识和价值观正在得到确立,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追求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地球环境哺育了人类,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与人居住环境和居住生活行为有着或多或少、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疾病困扰着我们,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防止建造和居住生活中产生的装修病、空调病

13、、呼吸病等疾病,遏制居住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围绕人们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以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为目标,综合地制定相应对策和解决方法,以实现人类的居住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21,室内生态环境,22,生态住宅要有九大系统,能源系统绿色能源的使用量达到小区总能耗的10(折合成电能计算)。水环境系统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气环境系统室外空气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声环境系统包括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23,光环境系统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热环境系统要满足居

14、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以及环保要求等。绿化系统应具备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为有害类、无机物、有机物三类,分类率应达到50。绿色建筑材料系统要求在建设生态住宅中,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24,什么是健康的室内环境?健康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有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是指在室内环境的建筑、设计和装饰中,不仅要满足的消费者的生存、和审美的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需求。,25,绿色室内环境的标准以及消费者有那些权利?当前,由于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传

15、播,消费者健康权受损害的情况严重存在。特别是房屋建材,装饰装修材料中含有超标的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已经成为消费维权新的热点。根据目前国家已经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公民有在良好、适宜、健康室内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是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公民室内环境权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26,(1)室内宁静权,指公民有不受噪声、振动污染的权利;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级 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dB。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宜布置在背向噪声源的一侧。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凡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27,(2

16、)室内日照权,指公民有享受阳光照射不被阻挡的权利;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获得日照的窗地面积按1/7的规定取值。,28,(3)室内通风权,指公民有享受周围环境良好通风条件的权利;卧室、起居室(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单朝向住宅应采取通风措施。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B、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至少不得小于0.60平方米。,29,(4)室内舒适温度权,住宅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

17、质量,采取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防热以及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的措施。室内温度冬天18,夏天27。,30,(5)眺望权,指公民享有视线不被阻挡的权利;近日,青岛市15户居民依法向在自家楼前建筑的国泰公寓开发商讨要采光权,15户居民得到了相应的赔偿。,31,(6)清洁水权,指公民享有饮用清洁、卫生的水的权利;,32,(7)室内清洁空气权,指公民享有呼吸新鲜、清洁空气的权利;根据国家目前标准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应该控制在以下指标内:居室内的氡浓度符合国家控制标准,平衡当量氡浓度平均值不超过100Bq/m3;居室内使用的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比活度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材料放射性要求;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

18、不超过0.08 mg/m3;居室内空气中CO2卫生标准值0.10(2000mg/m3);居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居室内总挥发有机物的释放量(TVOC)应低于0.2mg/m2/h;居室内空气中细菌含量4000CFU/;居室内无石棉建筑制品;居室内无超标电磁辐射污染;居室不应有令人不快的气味。近年来,由于建筑、装修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案件比较多,据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最新统计,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居民生活质量的五大投诉热点之首。,33,B,室内环境品质IEQ,34,室内环境品质(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室内环境品质是由美国国家居住安全与

19、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提出的比室内空气品质内涵更广的一个概念,是指室内空气品质、舒适度、噪声、照明、社会心理压力、工作压力、工作区背景等因素对室内人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单独和综合的作用。,35,室内环境品质的内涵,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电磁辐射环境;工作空间。,36,建筑设备,声环境,光环境,空气环境,热环境,电磁环境,室内环境,使用者,37,室内环境品质(IEQ)概念,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室内环境品质是影响生产率的直接因素,38,室内环境品质,为居住者提供生理和心

20、理健康的室内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和传播;提供有支持力的感觉条件(嗅觉、听觉、视觉、热感觉);为居住者提供必需的系统运行控制;提供高效率的工作环境。,39,室内声环境,噪声:人们每天从事工作、休息或学习等活动时,凡使人思想不集中、烦恼或有害的各种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危害:对听觉器官的损害引起多种疾病对正常生活的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损坏建筑物,40,室内光环境,照度水平亮度分布照度均匀度视觉效果的创造阴影眩光,41,室内热环境,标准层的分区:外区受室外气候因素的影响,有四季的变化;内区常年有余热。与常规办公楼相比,人员密度减小而设备增加。空调负荷中潜热比例减小,显热比例增大。大开间办公室中,由

21、于挡板、屏风、文件柜和割断的布置,往往造成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不均匀性。,42,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热环境标准及我国的建议值,43,室内空气环境,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44,IAQ(室内空气品质)引起的健康问题建筑病综合症(SBS)大楼并发症(BRI)多种化学物过敏症(MCS),45,室内电磁辐射环境,办公楼宇中大量采用的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射电磁波、产生静电,频繁启停时会对电网产生电脉冲冲击。电磁效应对环境的负面作用:电磁干扰电磁污染,46,工作空间,设计合理、灵活、遵循人类工程学(ergonomics)的工作空间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47,工作空间,48,IEQ与生产率(工

22、作效率),49,室内环境管理,目的:使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的舒适性与健康性需求,并着力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寿命周期管理:涵盖了建筑及其设备、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规划、设计、选购、安装、施工、使用、维修、保养、改造、更新、报废。,50,楼宇室内环境管理,前期管理规划、设计、选购、安装、施工、调试、试运行阶段的管理后期管理使用、维修、保养、改造、更新、报废阶段的管理,51,前期管理,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提醒和建议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室内环境品质;在选购阶段,尽量不采用不利于室内环境品质的设备和材料;在安装和施工阶段,遵循设计,保证质量;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找出不利于室内环境品质的问题,着手解决。,

23、52,后期管理,与客户交流建立建筑的室内环境轮廓优质的室内环境品质管理诊断室内环境品质(IEQ)改善室内环境品质请专业人员解决室内环境品质问题,53,建立室内环境轮廓步骤,开始,收集和检查已有的记录,对建筑进行简单的检查,收集详细数据,建筑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运行指导、手册维护记录人员密度、设备等改变的清单抱怨意见的清单,是否发现IEQ问题,进行IEQ诊断,制定IEQ管理计划,是,否,负责职员、承包商的名单;培训的证明;工作的描述确定需要保持正压和负压的区域(IAQ)记录需要监测和改造的区域,需要修理的空调、照明系统部件清单控制设置与运行日程记录完整的气流方向或重要区域的压差规划主要的污染源及其

24、位置的清单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结 果,54,在进行简单检查时需注意的常见问题,维护不够客户感觉不舒适人员密度过高气流不畅吊顶热源特殊用途区域设置不合理的风口、排风口和进风口不卫生的机房,55,优质的室内环境品质管理,使建筑设备与系统保持正常运行,并进行维护监督职员、客户、承包商和建筑居住者对IEQ有影响的行为(抽烟、清扫、杀虫)与居住者保持交流,及时了解各种抱怨意见,并尽快做出反应教育职员、居住者和出版商,使其了解与IEQ相关的职责确定将对IEQ有影响的改建、改造、新建项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制定IEQ管理计划,56,制定IEQ管理计划,开始,挑选IEQ经理,检查室内环境轮廓与已有的

25、记录,分配任务、培训职员,设施运行与维护,清洁与整理,有害物控制,与客户关系,改建、重新装修、重新布局,抽烟,57,IEQ经理的职责,建立IEQ轮廓监督新措施的采用建立与客户交流的体系协调雇员关于IEQ的工作检查所有与IEQ相关的项目检查各项合同,并与承包商交谈定期检查建筑有无IEQ问题的症状管理与IEQ相关的记录对抱怨意见做出反应,观察潜在的IEQ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58,分配任务、培训职员,设施运行与维护设备运行日程气味与污染物的控制通风量空调系统维护日程空调系统检查建筑维护日程材料选购(MSDS)预防性维修(PM),59,分配任务、培训职员,清洁与整理清洁日程材料选购材料处理与储存垃圾丢

26、弃有害物控制有害物控制日程杀虫剂的选择、处理与储存使用杀虫剂的区域的通风,60,分配任务、培训职员,改建、重新装修、重新布局与专业人员交流材料的选择工作日程工作区域的隔离新型家具的安装,61,诊断室内环境品质,开始,初步检查,进一步收集信息,进行一项或多项假设,解决问题,验证,进行适当改善,以防问题再次发生,结束,能否解释抱怨,结果是否证实假设,问题是否解决,是,否,否,是,否,是,62,IEQ测试仪器,声环境:声级计视环境:照度计热环境: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风罩空气品质:CO2测试仪、CO测试仪、NOx测试仪、SO2测试仪、可吸入尘测试仪电磁环境:电磁辐射分析仪,63,IEQ测试仪器,C

27、O2、CO测试仪,风罩,可吸入尘测试仪,64,改善IEQ,声环境(噪音控制、增加隐蔽性)视环境(消除眩光)热环境(消除不舒适感)空气品质污染源控制新风稀释空气净化电磁环境,65,新风稀释,我国设计规范建议不吸烟的办公室每人最小新风量为25m3/h美国ASHRAE标准621989建议不吸烟的办公室(每100m2人数7人)最小新风量为36m3/h.人新风量的增加,会使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应增加新风量不足,会使人感觉室内空气不新鲜提高新风的品质和使用效率,66,问题1:新风量太小,症状:人们感到昏昏欲睡、头疼、不舒适;经测试新风量不达标准;最大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ppm解决方法:调节、修

28、理空气分配系统增大新风量并修改空调系统相应部分设计并安装新型的通风系统减少人员密度或发热设备,67,问题2:总新风量足够,但某些空间不足,症状:经测试总新风量达到标准;某个房间人们感到昏昏欲睡、头疼、不舒适;解决方法:调节、修理空气分配系统密封有泄漏的管道移去回风通道上的阻碍物在问题区域安装局部排风限制人员活动和减少发热设备的使用设计和安装合适的通风系统,68,问题3:人员活动造成IEQ问题,症状:吸烟特殊活动如复印、实验室、厨房等干扰空调系统运行解决方法:禁止某些活动安装新型的局部排风,69,问题4:空调系统滋生传播污染物,症状:空气过滤不充分含有灰尘与污染物的空气循环水中微生物的繁殖解决方

29、法:及时清洁过滤器采用效率更高的过滤器检查过滤器是否有短路修改空气分配系统,减少污染物循环进行有害物控制,70,请专业人员解决IEQ问题,确认他们符合你的要求挑选标准相关检验交谈与建议的质量信誉对当地规范与气候条件的了解价格,71,C,室内环境品质的改善,72,上海智能化办公楼室内环境品质现状,尽管花费投资和消耗能量,室内热环境却不能为多数居住者所认同。存在较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的症状,但还没有到病假或索赔的程度。室内的气流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室内人员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感觉。,73,本应为创造舒适人工环境的系统设备,却有时反而可以变成是室内空气污染源!,室内空气品质与建筑设备的关系,7

30、4,通风管道的污染状况,未被污染的通风管道 受到污染的通风管道,75,室内空气品质与建筑设备的关系,吸烟室内的污浊空气通过空调风管在建筑内传播,76,室内生态环境的改善主动式方法,7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对于建筑物是一柄双刃的剑。自然通风自然通风可以在过渡季节提供新鲜空气和降温,也可以在空调供冷季节利用夜间通风,降低围护结构和家具的蓄热量,减少第二天空调的启动负荷。,78,节能玻璃窗,在采暖为主的地区,用双层中充惰性气体、内层低辐射Low-E镀膜的玻璃窗,能有效地透过可见光、遮挡室内长波辐射,发挥温室效应;在供冷为主的地区,可选用外层Low-E镀膜玻璃或单层镀膜玻璃,能有效地透过可见光、遮挡直射

31、日射和室外长波辐射。,79,内 遮 檐,80,通 风 窗,81,涉及多专业的室内环境设计,82,利 用 中 庭(Atrium),83,利用光导管(Lighting Pipe)外遮阳结合太阳能电池(Photovoltaic),84,太阳能发电装置,85,86,屋顶:504片,57KW墙面:1392片,157KW共:214KW,87,自 然 风,根据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80以上的人喜欢自然风。外窗能开启,首先满足了人亲近自然的心理,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的主观评价满意率。自然风与机械风在频谱、湍流度等物理特性上有很大差别。,88,超高层建筑中自然通风的风险,开窗不合理会造成紊流和强烈气旋;将高湿度

32、空气引入室内,会造成不舒适感或反而加大空调负荷;室外空气已经被污染,可能将室内没有的污染物引入(例如NOx,SO2)。超高层建筑能否利用自然通风,要视建筑位置、主导风向、周围环境等因素而定。,89,间接自然通风“会呼吸的皮肤”;冬季,双层玻璃间层形成阳光温室;夏季,利用烟囱效应在间层内通风,将间层内热空气带走。,90,法兰克福商业银行(Commerzbank in Frankfurt)利用中庭(Atrium)自然通风,91,法兰克福商业银行(Commerzbank in Frankfurt)冬、夏季自然通风示意,92,自然通风结合天然采光,93,室内空气年龄(Age of air in a r

33、oom),定量化评价通风换气效果;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起至到达房间某点所经历的时间;刚进入房间的空气最年轻(Youngest);通风不畅之处的空气最老(Oldest)。,94,入室新风年龄(Age of air into a room),空调新风从新风入口到室内送风口途经的时间;表征新风送风空气的品质和新鲜程度;年龄越小的新风稀释效应越好;达到同样稀释效果所需的新风量越少。,95,室内生态环境的改善被动式方法,96,置换式通风,由空间下部送风,使送风空气先经过人体,将污染空气和热湿空气“置换”掉,然后由上部排出。保证入室空气龄最小。,97,置换式送风的几种形式,背景空调与个人空调结合的下送风或桌

34、面送风;用作全场空调的地板送风;置换式顶送顶回系统。,98,通过工作站围挡屏送风桌面球形风口,99,地面送风柱或地板送风,100,置换式顶送顶回系统(空气湖),101,冷辐射吊顶的一种形式,102,冷辐射吊顶结合置换式送风,103,法兰克福商业银行(Commerzbank in Frankfurt)冷辐射吊顶和置换式通风,104,低 温 送 风,结合蓄冰空调;送风温度4-10;降低系统风量;去湿能力提高,降低房间相对湿度;降低楼层高度要求;提高已有空气分布系统供冷能力。,105,去湿空调(Desiccant Cooling),106,去 湿 空 调,对室外高湿新风进行预处理,减少制冷机能耗。夏

35、季可以用比较大的新风量。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余热、废热对固体吸湿剂进行再生。,107,室内环境的管理技术加管理,108,建筑物业设施管理,建筑的物业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重点在能源管理和环境管理。,109,室内环境管理的重点,污染源控制;通风控制;人员活动控制;建筑维护。,110,室内环境管理的方法,介入系统调试,进行居住后评估(POE);定期作室内环境品质的抽样测试和客观评价;经常对室外大气环境进行测试;定期作室内环境品质的问卷调查;针对客户投诉进行空调系统的诊断;设置合理的室内空气设定参数;风道、过滤器的清洗、更新;建筑物的维护、清洁;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111,室内环境品质的自控问题,变温度优先为湿度优先;保持室内微风速;室内传感器的设置位置;改变温度设定值。,112,当前IEQ的自控措施,将IEQ控制重点转到运行模式控制上夜间通风;变工况运行时保证新风量;风机盘管系统风速手动、温度集控;VAV系统的新风控制方式需要认真研究。,113,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