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758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毕业论文(设计)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幼儿园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在这样的认识下,作为学校教育机构的幼儿园,都努力探寻德育新途径,致力于让孩子成长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下期待的人。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德育问题很大,假大空,很无聊。行政化的

2、草率干预、党的政治任务、课程设计的简单与浅薄以及社会道德滑坡的大背景,让我们的德育走向无语与衰落。同时,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的功利因素,导致了太多成人的一厢情愿贯穿其中,德育的成效微乎其微,总有一种“隔靴抓痒”的现象,深入不到内里本质,在某些场合,甚至培养了一批“两面派”的孩子,园内一种行为表现,园外一种行为表现,并且两种行为转换自然。试想,这样的德育意义何在?面对孩子纯洁的心灵,我们到底该给幼儿怎样的一种心灵净化?一、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现状1德育是灌输,幼儿是“容器”在知性论道德教育思维下,人们总认为道德是可以教授的,把实施道德教育的人叫做“教育者”,这带有明显的“我(教育者)比你(受教育

3、者)高尚、我比你强”的道德预设,违反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精神。你们“应该这样做”、“要这样做”,表明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权威态度,在这种德育过程中,幼儿是以容器一样接受教师的要求,并处于约束和限制的层面,而一旦脱离了老师的视线,有机可趁之时,这些道德要求的大厦便轰然倒塌,容器内被灌进去的要求一哄而出,道德行为出现异化也就成为必然。有学者指出,“尽管现代德育发展正在证明直接的道德教学不是不可能,但是道德难以直接地教依然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所以,也有人提出,那种违背孩子意愿的德育和教育者本身,就存在一个道德与否的问题。这种传统的知性论的道德教育,其哲学思维仍是“外求”和“外灌”的一种知识性传输式

4、道德教育。2德育是改造,幼儿是“胶泥”我们都知道,“对于童年来说,玩具永远都是孩子自由王国中的一个主角,这将决定他是想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奥特曼还是想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我们伤悲的看到了教师在看似引导的过程中,实质上担任着一个“改造者”的角色,实施着对幼儿思想道德进行改造的使命;幼儿是胶泥,任教师揉搓成想要的样子。但这样一种一厢情愿的改造行为,实质上是难以被幼儿接受的,任何违背幼儿天性的道德教育最终只能是失败且令人心疼的教育。3德育是练习,幼儿是“机器”作为教育者,总是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但在多数情况下,幼儿很难以老师灌输的正确的道德认识

5、来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我们要求孩子“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可以这样做,不可以那样做”,却没有让幼儿体验到“蹦蹦跳跳走楼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餐具扔进收纳箱”带来的行为后果,在教室里当大家都不按常规走路,拉扯同伴会带来的效应。在这里,教师仅仅是制定了纪律,这些纪律又成为了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诚然,幼儿优良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只有经过反复地被动练习,形成条件反射,才能变成自觉行为。这样就能使幼儿在不必懂

6、得很多道理的情况下,能自觉地按老师所教授的正确处事方法待人接物。相反,如果只留意较为抽象的道理教育,轻视或忽视了行为规范的训练,那么幼儿德育就会像一串吹起的肥皂泡泡一样,短暂美丽,很快就会破裂、消失。但是,我们以为,在德育行为的巩固中,如同机器般一味的机械枯燥练习只会给幼儿带来反感,让幼儿觉得“好玩”,带来更多模仿的效应。因此,只有让幼儿“知其所以然”,共同制定规则的情况下,来遵守规则纪律,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4德育是听话,幼儿是“果子”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

7、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而我们教师、家长往往只看到一个行为的结果,却忽略了造成这个行为结果的原因,更忽略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自有的思想、判断,更有因天性支撑他的无意识行为。在这样的境遇中,也就带来了成人对幼儿评价的单一和僵化,而让幼儿在成人臆想的人才培养图式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天性,步步走向成人期望的样式,成为一个个成人喜欢的“果子”。这种以牺牲心灵的自由成长与创造去达到某种抽象、僵化的道德目标的道德教育,是违反了道德精神的道德教育。二、对幼儿园道德教育的思考柯领先生在为教育立心一书中,有这样

8、一段话:我们非常有必要找到一条通向心灵的道路,并唤起一种渴望、一种内在的冲动,让“美与爱”成为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与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德育体验活动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做起。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一种潜教育。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换句话说,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造成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就孩子的本性而言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1 德育是唤醒,应润物无声道德的要义在于“唤醒”,唤醒幼儿心中旧有的美好。

9、“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幼儿的本性都是崇尚真善美的,教师就是一位巧妙的艺术家,用语言的火把点燃求知的火种,绽放思想的光华,达到德育无痕、春风化雨式教育的至佳状态。而这种巧妙就是含蓄的唤醒,以唤醒来激励幼儿,弹拨幼儿德育的琴弦,成为幼儿自我教育的契机和力量,丰富德育、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成功途径。同样是教育学生,陶行知校长找一个犯错误的学生谈心,却四次表扬他,最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试想,如果陶校长也像我们有些人一样,喊来之后,说一番大道理,或是辟头盖脸扎扎实实熊他一顿,其结果又是什么呢?教育,要讲究方法,太阳能比风更快地叫老人脱下外套,原因就在于温和、友善、赞赏的态度更能叫人改变心意,这是咆哮和猛烈

10、攻击所难以奏效的。因此,我们的德育应做到从唤醒心灵出发,比如:大班幼儿的毕业典礼中,通过“有一种爱叫相知”,将幼儿在园四年时间的精彩瞬间,成长过程做成幻灯片,在一种诗情的背景下,教师以一首小诗总结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一种爱叫感恩”,将幼儿在园四年中,爸爸妈妈,老师为幼儿的成长付出通过照片展示的方式呈现,并配以生动的解说,拍摄班级内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父母辛勤付出的视频,现场演播;“有一种爱叫懂得”,通过比对爸爸妈妈四年前和现在的照片,比对自己四年前和现在的照片,感悟成长的快乐,懂得成长中父母付出的艰辛和努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醒孩子心中的爱,感受亲情的温暖,师幼情的珍贵。从内心萌发乐于学习,

11、喜于成长的情感。2德育是体验,应回归生活教育的功利,让我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于是,孩子缺失了他作为主体的应然要求。体验式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德育回归生活,通过有效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孩子对道德的切身体验,突出了幼儿作为主体的存在。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因此,我们以为,在幼儿园道德教育中,应多创设道德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升华道德情感。3德育是激励,应滋养心灵 德育的激励一方面意指要通过对幼儿的鼓励赞扬,以保持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巩固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指通过撼动人心的德育活动,带领幼儿走近经典阅读

12、活动,让幼儿走近真善美,走近爱,使德育活动成为滋养幼儿心灵的最好途径。同样,我们还选择一些经典的绘本,带领幼儿走近阅读。如搬过来搬过去,感受相爱的长颈鹿和鳄鱼为了爱,克服困难,最终住在一起的美好情感;我家是动物园,感受祥太一家每个人的特点,以及浓浓的亲情;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感受兔妈妈对兔宝宝无尽的爱。这种走近经典的阅读活动,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爱的浸润,心灵的滋养。4德育是移情,应自我感知所谓移情(empathy),是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

13、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以此理解,道德的移情,也就是让幼儿从小学会换位思考,去体味他人的情感。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由此,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行为讨论:当面对一个经常捣乱的孩子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去体验一下被别人捣乱后的心境,由此来体悟自己扰乱别人时他人的心境,以达到道德自律的产生。德育的本质在于点燃、激励和唤醒,让行为养成走向自觉,让道德情操成为自律的必然。只有让每一位孩子,带上教师激发的热量与必定成功的渴望,一并坚定成内心成长的力量,那么不论身处何时何地,这种烙印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德育之路上,给孩子一点简单,还教育一点纯真吧,用孩子心看孩子,用孩子情育孩子,用孩子眼看世界;多一点童心灿烂,多一点真情实感。让我们每个人的心再柔软一点,一如草坪,给与孩子最细微的呵护和最具生命的张力。参考文献:1刘惊铎、刘慧:新德育体系: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0日第9版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