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论文:乡土区域材料收集及使用的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学论文:乡土区域材料收集及使用的感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 村 寻 宝 乡土区域材料收集及使用的感悟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蕴含的新理念,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极为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可是当乡土资源大肆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潮流误区也随之出现。 误区一:“土”材料就是“好” 乡土材料进入区域活动的流行之风一吹,各个班级积极收集乡土材料入驻区域活动,有植物竿、果实、果壳、树皮、动物的羽毛,蕃薯、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螃蟹壳、贝壳等等,凡
2、是地处本镇的所有“土”材料一股脑搬进活动室,分筐摆放,再加入一些剪刀之类的小工具,即完成了乡土区域环境的创设,再冠以“材料投放乡土化”的美名,此所谓“成果”。 误区二:“老”传统就是“宝” 传统节日的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加入传统节日的元素,是当前每位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过春节、元霄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纷涌而至走入了幼儿园、做花灯、放鞭炮、做汤圆、包粽子,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美其名日既让幼儿了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提高了动手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传统教育的感知。 误区三:“多”操作就是“妙” 当所有的土材料,传统工艺制作进入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每位幼儿都手拿小工具,埋
3、头苦做,做树叶粘贴画、做稻草人、做粽子、做花灯幼儿获得的是永远不会喊停的操作任务,当一个个作品排山倒海般展示时,设计教师就会连连说“妙”。 一、误区反思 虽然目前的许多幼儿园仍因财力、物力、人力问题未能较好的开展活动,以上模式弥补了他们的缺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完成了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流程的开展,但是综观其模式却存有较多的不合理性。首先是材料的投放上缺乏一个系统的安排,没有将富有特色的“农味”进行有机的整合,缺乏系列性、阶段性,这样会导致整个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紊乱,一种材料会惊现于四个不同的年龄段,并且使用方法尽然也会相同,区域活动失去意义,更不用说会形成特色与乡土气息了;其次是其他活动整合
4、的不科学性,一味的追求 “传统”风韵,不管时节,不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随意将一些难度较高的农艺作品放入区域活动,幼儿在进入活动区时兴致勃勃,中途便因一次次的失败而失去兴趣,传统节日中衍生的乡土材料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次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存在盲目性,单纯的操作活动扼杀了幼儿在语言表述、科学探索、艺术欣赏与表现上的发展,虽然完成了作品,却不懂得怎样去表述,怎样去欣赏,久而久之,幼儿的小手将变成一个呆板的工具而非充满灵气的创作机器,运用乡土材料的区域活动中,最大的受益者幼儿也没能得到发展,活动的整体意义丧失。 在反思中不难发现,近几年我园的区域活动中多的是大量的废弃生活物品(可乐罐、矿泉水瓶
5、、牛奶盒、蛋糕盒等等)和自然资源树叶、蟹壳等;虽然区域材料的数量逐年增长,开设的区域也五花八门,可是总易走入“生活垃圾改造场”的死胡同,无法形成适宜我园的特色区域环境,张雪门先生提出的“须尽量用本地的土货一木一枝无一废旧”的理念一直无法得以借鉴。如何让“土货”在区域活动中闪闪发光,让乡村中的一草一木发挥它该有的色彩,是我们在近阶段的实践中努力攻克的难题。 二、实践探索 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我们以一个班级为实践对象,尝试创设乡土特色的区域活动,根据实地环境,进行“乡村寻宝”活动,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乡土资源,对那些在身边随手可得的稻草、竹片、木片等进行筛选、收集、让充满了吸引力的乡土材料走进孩子
6、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让这些材料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散发浓郁气息。 (一)“挖”材料 “挖”材料是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通过探讨我们将主要的材料源定位于“木”上,实地调查,找寻了与“木”相关的所有材料,探挖易与“木”有机结合的材料。我们不仅沿着本地一条条的小河跋涉,还走进了一家家的锯木厂、家俱厂,小小的记录本上记满了材料和思路。 1、主材料:木(木块、木桩、木刨花、木屑、木条等) 优点:木质材料经久耐用,价廉物美,色彩易变化,手感较温软,易于操作。 (这些木系列的材料全都出自于幼儿园的附近的家俱厂,我们所选用的大多是他们的工作废料,材料源供应十足,品种丰富。) 2、辅助材料 (1)树枝、树皮等(
7、形状各异,色泽沉稳,在本地随手可得,用之无尽) (2)玉米杆、稻草、芦苇杆等(色泽、特性接近木质,大小长短易于调节,形状的可塑性强,是本乡本土的代表材料) 3、辅助工具 在辅助工具的使用上我们敢于挑战幼儿的常规工具(剪刀、胶水等),插入了锣丝刀、榔头、修枝剪刀、扳手、老虎钳、锯子、钉子、砂纸、白胶、铜丝等,增加挑战性,为乡土区域活动的开展作好了有力的后盾。 在深挖材料的过程,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找到了一种只在本地生长的濒危植物,植株有点像芦苇,结出的是一棵棵光滑而闪亮的珠子,纹理有些像松树皮,中间有一个过线的孔,是我们儿时穿项链的最佳材料,我们称它为“念佛珠”。它的收集多数由幼儿及家长完成,
8、在材料中它虽小却熠熠生辉,其中不仅蕴含着家园合作的凝聚力,而且是特色代表的典型。 (二)“放”材料 “放”材料的理念支撑点应该是孩子的需要,适宜的材料提供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1、按主题需求及常用功能摆放。 (1)家俱制作中心:它由家俱设计部门、家俱制作部门、家俱装饰部门组成,利用木块、木条、树桩等主材料,榔头、钉子、砂纸、白胶等辅助材料进行制作。流程为设计师打版家俱结构图,小木匠制作造型,由装修师装饰家俱。(作品完成后可放入语言区,数学区等继续使用)。 (2)装饰品创意中心:它由“珠链奥秘”、“古韵木链”、“趣味相框”组成,利用“念佛珠”、柱形树枝粒,大小各异的树枝
9、等主材料,结合铜丝、彩线等辅助材料设计个性链子、相框等等。(作品完成后放入语言区、表演区等区继续使用)。 (3)木刨花创意中心:利用木刨花、芦苇杆、玉米杆、大头针进行木刨花创意制作,设计成平面风景作品和立体盆景等。(作品完成后投放于语言区)。 (4)木头上的数字游戏:将数字放于正方体、长方体木粒上进行快乐掷骰子趣味运算。以木板为中心,设计排序迷宫图,引用芦苇杆进行合作游戏等。 (5)“木片上的故事”(语言区):将各种形状的木片设计成活动背景(蓝天、草地、大海等)和角色(人物、植物、动物等),讲述木片上的故事。将芦苇杆定位于木板上,设计穿插的形状,结合早期阅读,认一认,摆一摆,在动手操作中习得语
10、言,另外,加入各区送入语言区的各种作品学习桌面迷你童话剧的排练,将语言感知从平面书本认知突破到立体操作感知上来,将表演中心与语言区进行整合。 2、按层次结构摆放 投放材料要注意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的材料要给幼儿留有想象的余地,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们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组和设计。 操作区:多摆放原材料和半成品材料。在家俱制作中心、装饰品创意中心等区我们以摆放各种形状的木头,树枝原材料为主,供幼儿想象、创造,只对部分木段、树枝段、木板做了钻孔的处理,这样便于将操作物呈现立体状态。 数学区和语言区:多摆放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数学区的趣味木骰子运算,排序游戏盘,语言区的故事板等等都利用收
11、集到的乡土材料进行了成品设计,将幼儿动手操作的注意力转嫁到知识习得上。 (三)“玩”材料 通过收集与创设,幼儿将进入乡土区域活动的场景中,在“玩”材料的过程中,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展现风采。 场景一(家俱制作中心):叮叮当、叮叮当小木匠们开始工作了,家俱设计部门的赖尚哲第一时间完成了图纸,交到了小木匠泮振威和何燃阳的手上,然后他们开始选取材料和工具,泮振威是我班有名的大力士,他选用了一块长形木板和木条,选取了长短不一的钉子,找了一个大木桩当工作台,开工摆放钉子固定砂纸磨滑,一个个流程一点都不含糊,不一会儿,一架木结构飞
12、机制成了,他擦了擦喜悦的汗水,看了看同组的小朋友,何燃阳完成了一张小桌子,最后他们一起商量着送入了装饰品创意中心,根据制作者的意愿进行装饰。 场景二(木刨花创意中心):任慧正与叶艺娜轻轻交流:“我去宁海的时候曾经看到了一个草编的蚱蜢,我们也来做吧!”她们选了一片本色的刨花,制图、剪修、用钉子固定、完成了蝴蝶花,她们俩可乐了,“你看那边有一只小小的木蝴蝶,我轻轻地做出来”快乐的唱起了自编蝴蝶花。 场景三(木头上的数学游戏):班内的计数高手林嘉俊、任佳宁手拿着正方体的木头骰子算上了,胡昊烨、郑瑞达则玩起排序迷宫板,你5我6的开始前进,冯斯琪则在一块木字计数板上拼凑应用题,在动手操作中幼儿的数字能力
13、不断得到提升。 在“玩”材料的一幕幕中,孩子们的角色得到了异化,设计师、小木匠、园艺师等一个个充满着挑战,不断地激发着幼儿的参与兴趣,班内幼儿在一次次的区域活动中乐此不彼,获得成功的喜悦。能力差异的幼儿都能在乡土化的区域活动找到自己的位置,操作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磨练和提高。 三、感悟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在实践中真正体味其中的道理,当这些材料全都取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注意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在班内甚至一个园内要形成自我特色,要求我们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会挖掘和找寻生活中的宝藏,要求我们学会做总设计师,会统筹、会分析、会整合,安排乡土材料,会依据幼儿的发展和需求投放材料。要求我们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为幼儿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经验,为幼儿愉快进入活动“穿针引线”,为幼儿顺利完成作品提供协助。 乡土资源在我们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木系列的乡土材料在活动中闪闪发光,深受幼儿的喜爱,爆发无究的魅力,不仅使孩子变得更加心灵手巧,同时也拓宽了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更多的乡土资源将被挖掘,这个宝藏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我们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