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840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中绿色理念的渗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保从娃娃抓起”已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怎样的教育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走廊作为幼儿园的公共环境是每个幼儿都能接触到,感受到、触摸到的地方,因此要充分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在走廊环境创设中渗透绿色理念,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绿色熏陶,树立绿色意识。本文从充分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创设,阐述了如何在环境中渗透环保、亲自然的绿色理念。关键词:走廊环境 绿色理念 渗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

2、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保从娃娃抓起”已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我们有必要让绿色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怎样的教育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纲要也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环境育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说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集体教学活动的目的,而走廊作为幼儿园的公共环境是每个幼儿都接触到,感受到、触摸到地方,因此要充分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在走廊环境创设中渗透绿色理念,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

3、地接受绿色熏陶,树立绿色意识。一、巧用吊饰,传递绿色理念吊饰作为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一种教育理念,因此在对幼儿实施绿色教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吊饰的这一特性。(一)自制标语,宣传环保根据课题的实施,我们把“萌发幼儿环保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作为幼儿的绿色教育重点,大班段在结合各种环保纪念日,开展了“植树节”、“世界水日”、“爱鸟周”等系列专题活动。如:教师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查询资料;在植树节安排“大手牵小手同栽爱心树”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们知道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互动作用,明白

4、到砍伐树木对水土流失、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于是,孩子们自发地制作了“救救地球”、“爱护树木”、“给小鸟一个家”等图文结合的标语、小卡片,我们把幼儿的这些作品制作成吊饰展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些环境内容宣传既打动了成人,也使我们的幼儿在其中得到了生动的教育,幼儿们的绿色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二)变废为宝,美化环境纸芯桶、果冻壳、吃剩下的贝壳等,在旁人眼里是可以丢弃的垃圾,在我们师生眼里却是一件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宝贝。我们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收集安全无公害的废旧材料:布片、海绵、各种饮料瓶、果冻壳、纸杯子、塑料杯子、纸盒、报纸等等,投放到区域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发挥想象、利用各

5、种废旧材料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如:在春天的主题中,利用彩色糖纸做成五彩缤纷的花朵,在老师的帮助下悬挂在走廊中,走廊就多了份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在观赏中一边议论同伴制作的花朵,一边模仿着各种花的姿态,既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感受利用废旧物品的乐趣。也知道了一切废旧物品都是宝的道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减少垃圾,节省材料,争当环保小卫士。通过这些活动,“绿色”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幼儿的心中,幼儿对环保的认知、情感、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熏陶。而这些废旧物制作的吊饰也给幼儿园走廊增添了一份色彩,美化了环境。(三)组织活动,共同成长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

6、,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业都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走廊环境的创设中如何找到家园共育的支点,使家园共同成长,做绿色教育的先行者,也是我们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共同参与环境创设,为打造绿色幼儿园同出一份力。如:在绿色教育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共同收集有关绿色教育的图片,把家长与孩子收集的作品做成吊饰悬挂,家长与孩子在收集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获得新知识,对绿色的理念会进一步了解,在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巧手做挂饰”的活动中,经过教师的指导,能利用自己家里的废旧材料,带着孩子

7、进行小巧手制作,既增进了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又提高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增强了环保概念。二、巧用墙面,凸显绿色教育瑞吉欧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幼儿园的墙壁是会说话的。因此我们在走廊墙面环境创设中应发挥墙饰的隐形教育功能,使每一块墙面都能发挥“绿色教育”的作用。(一)正确认识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 墙面环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教师应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针对幼儿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墙面环境之中,让幼儿园的每一处墙面环境都发挥教育功能。1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绿色习惯养成的墙面环境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一大指

8、向就是行为指向,即通过对墙面有目的的安排,促使幼儿发生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比如:在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活动时,可以通过走廊墙面的创设来教育幼儿爱绿、护绿要做些什么。通过图画直观、明了地告诉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便学会了如何去爱护小树。 2创设有助于丰富幼儿绿色情感体验的墙面环境 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很好的情感体验学习,每一面主题墙都蕴涵着某种情感,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情感历程旅行。我们结合课题活动,组织孩子的种植活动、观察活动、户外教学活动等等,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感受自然美与和谐,然后教师用相机记录孩子的活动瞬间,并把幼儿活动照片张贴在走廊墙面,幼儿在观赏的同时仿

9、佛置身其中,重新经历了一份快乐的心情旅程,对绿色的绿色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再次的提高。3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绿色认知能力发展的墙面环境 马拉古齐曾说:“我们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的作用,利用墙壁的空间暂时和永久地展示幼儿和成人的生活。”每一面墙饰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如: “地球妈妈”就是大班幼儿为配合环保宣传而设计制作的一幅宣传画,幼儿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了解了许多环保知识,并用自己的方式在墙饰中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保信息,他们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为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定期更换绿色教育内容,使墙面环境多变而有趣 生动

10、、直观、动态的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走廊的墙面环境创设要经常改变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换墙面创设的材料,积极投放些幼儿喜欢的、新鲜的、有意义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它的教育性,而不能盲目追求美观。如随着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幼儿收集到的绿色知识越来越丰富,活动照片也越来越多,主题内容也随着季节、节日改变,这时我们应及时更换墙面上的内容,将新的教育内容贴在墙上,使幼儿的绿色知识及时得到更新。如:根据亲自然课题的展开,我们在小树林的背景上增添了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小动物的家,用用过的信封制作动物手偶,让幼儿扮演手偶的角色参与到墙面上各个小动物的家中进行游戏。这些多变而有趣的创设,激发了他们热爱和探

11、索大自然的兴趣。三、利用地面环境,体验绿色游戏幼儿园走廊地面是室外场地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是幼儿每天都必须接触和经过的场所,它同样肩负教育功能的职责,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也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如:小班段在开展“亲亲小动物”的主题活动时,可以在地面画上“小动物的家”让幼儿在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中萌发爱护动物、亲近动物的情感。中班段可取材于孩子们的兴趣点,与家长一起绘制森林迷宫图案,让幼儿在边找边玩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森林的知识。大班段可以让幼儿自主参与,在地面绘制环保棋谱,让地面也发挥装饰、教育、对话、能动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绿色环保。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所感知的经验是最深刻的,所体验的情感是最

12、真实的,他们从中易于内化、形成知、情、意、行层次自主自发的环保探索活动。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地面环境的创设利用,不仅为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提供了机会,提高了幼儿参与能力,也使幼儿园使用面积得到充分的利用,体现了绿色理念的渗透。四、创设自然角,参与绿色行动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的一个窗口。关注到“绿色环境”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我们可以利用走廊开放的特点开设自然角,让幼儿在参与自然角的种植饲养中提升幼儿的绿色理念。(一)在种植角中渗透绿色在班级自然角创设中,老师们利用各种食品的包装盒子、泡沫箱种植花草,甚至连吃海鲜剩

13、下的大贝壳都成为的一个漂亮的花盆,这些废物利用的自然角器皿也在无声地向幼儿渗透着绿色的理念。在自然角幼儿播下了从家中带来了花草、农作物种子等,孩子们一有空就跑去看自己种植的植物,用绘画形式记录植物生长发育的情况。在等待植物成长的过程中,绿色的种子也悄然在孩子心中发芽、成长。一块小小的绿地,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责任意识,绿色的意识在幼儿的心底浸染,生态行为规范逐渐建立。(二)在饲养角中渗透绿色在饲养角,幼儿带来了金鱼、乌龟、小兔,教师用这些直观的教具使幼儿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鼓励幼儿天天为它们换水、喂食,周末轮流把小动物带回家喂养,使孩子们在与动物如此频繁、亲密地接触中,在孩子内

14、心建立起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真切体会到环境与人息息相关的重要性,使他们萌发了爱护环境的感情。五、突出细节,传递“绿色”文化除了走廊环境的整体创设,教师们还不放过走廊的每一个角落,用来向孩子和家长传递一种“绿色”的文化。如把裸露在外的落水管进行涂漆美化,变成了美丽的花柱;在走廊拐弯处设置了垃圾桶,提醒幼儿不要乱丢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在开关的旁边张贴“随手关灯”的标语,提醒教师和幼儿要节约用电可以说,幼儿园的角角落落,从更多的细节中,体现了幼儿园非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文化氛围”的营造。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面对、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在我们要在幼儿园的走廊环境创设中渗透绿色理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有形与无形相统一,既注重走廊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更重视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影响,促使幼儿的环境道德意识的内化和自觉行为的养成,使幼儿在绿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丁秀华.小议班级环境的互动效应J幼儿教学研究,2010(9):24-252教育部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