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与孩子学习绘本《打瞌睡的房子》的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论文:与孩子学习绘本《打瞌睡的房子》的案例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绘本,快乐阅读 与孩子学习绘本打瞌睡的房子的案例研究 摘要: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文本、图画的完美结合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和想象力的发展。然而,如何让孩子喜欢绘本,快乐阅读,是需要我们斟酌的。本文以绘本打瞌睡的房子为例,探究了如何做到快乐阅读的方法。关键字: 绘本 快乐阅读 案例研究绘本是一种人物简单、主题鲜明、画面清晰、语言优美的阅读材料。教师通常会让幼儿观察绘本里优美的画面,娓娓道出其中的故事,并对故事情节进行提问,结合游戏让幼儿对故事本身有更深的印象。然而,这对幼儿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加新鲜、有趣的方法去感受绘本故事,体味绘本中的美。幼儿园教
2、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里的“多种活动”指的是手段的多样性,只要能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活动都是可行的。除了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通过绘本本身延伸出来的各种活动,这也能间接的促进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我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与幼儿一起读绘本,还会设计各种活动来玩绘本。比如绘本打瞌睡的房子,我会怎么样与孩子一起玩转绘本呢?一、选取图片,编故事编故事,并不是瞎编、胡编乱造,而是需要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在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
3、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意的一种活动。它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灵活性,我们不限定主题,也不给幼儿任何框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这锻炼的是幼儿的判断、推理和想象的思维能力,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打瞌睡的房子讲述的是一栋打瞌睡的房子,住在里面的人都在睡觉,而且睡得很香很沉,到了最后,所有的人都醒了。绘本大部分的篇幅都用在呈现大家睡得很香,只有到最后几页才看出大家都醒了。因此我选用了沉睡和睡醒的两种不同状态的图(如图1),在班级里开展了“故事大比拼”活动。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开动脑筋,努力想让自己编排出不同于别人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嘴巴里不停的嘀咕着,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着。每次想到新的点子,都会看到孩子
4、脸上欣喜的表情。在刚开始时,幼儿只有故事的人物,情节也十分简单。随着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的讲述越来越丰富,故事有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由于没有框架的限制,孩子可以自由想象,因此情节方面各不相同。 图1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每个孩子都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样编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对于孩子的构思,我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并没有限定标准答案。尤其是有的孩子的故事,引得全班孩子大笑,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与他们一起笑。这更加让孩子觉得整个活动十分有趣,也愿意加入到其中。整个活动孩子们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的。二、排列图片,找不同通过两张相似图片的陈列,让幼儿找不同的地
5、方,这考验的是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1998.。它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某种活动的本领。可以说,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始,所有的认识活动往往基于观察。打瞌睡的房子整个画面描绘十分细腻,整个场景几乎没有变化,都是那个房间。但是每张画面逐步变化,作者通过细微的变化,向我们委婉道出一个搞笑的故事。故事看到最后让我们忍俊不禁。正是由于画面的逐步细微变化,我想到了设计个“找不同”的游戏(如图2),这类似找茬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其中的不同点,就算胜利。为了增加游戏
6、的竞争性和趣味性,我给班级里的孩子分成6组。孩子们为了赢得比赛,情绪十分高昂。甚至是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几个孩子,在这次活动中也表现的十分积极,可谓是较劲脑汁,瞪着大眼。每当自己找到的时候,小手举得老高的同时,嘴巴里喊着“老师,我找到了”,生怕老师没有看到他举手。该游戏一方面促使幼儿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通过玩游戏的过程,孩子们对绘本的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该游戏的趣味性。同时,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感受到了班集体的荣誉感,在整个活动中,氛围轻松愉快,孩子们都玩的十分开心。 图2 三、还原真相,读绘本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
7、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大量的图片,让幼儿能够自己阅读,打开想象的翅膀,每个孩子的脑海里都能想出奇趣的故事。这些插画留给了孩子大量的想象空间。但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独自去体会绘本中那些微妙的情感不是那么的容易,简单的游戏也无法全部诠释绘本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教师的专业引导,才能让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内容,真正感受到绘本的内在美。通过前面两个游戏,幼儿对绘本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原来就是有一栋打瞌睡的房子,住在里面的人都在睡着很香很沉的觉。老奶奶睡在大床上,小男孩睡在老奶奶的身上,狗睡在小男孩的身上。突然,老鼠跳了起来,猫儿、
8、狗儿、小孩儿一个个都吓醒了,个个都飞了起来,老奶奶还把床给压垮了。大家都睡醒了,打瞌睡的房子阳光明媚了,大家都醒过来了。然而,大家到底为什么都醒过来了呢?而且它们的表情看着都那么惊恐呢?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集体活动,带领大家一起读绘本。首先,我和孩子开始从头到脚的完整的看了遍绘本,体会到故事的完整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幼儿发现他们惊醒的原因,也只是凭空猜测。有的说是太阳光太亮了;有的说是有人放很大声的音乐了;也有人说小老鼠发出了尖叫声,把其他人吵醒了。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孩子们都天马行空的想象着。但是,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在他们面前卖了个关子。其次,我让他们感受下前后两部分格调的不同,通
9、过色系、动作来感受一静一动两种截然不同的格调。这里,我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等,让幼儿感到自己置身于这个房子中。最后,我才用一个问题引导他们房子里的人惊醒的原因。“你们仔细看画面,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动物发现了吗?”幼儿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画面中一直有个移动着的小黑点。然后,我给他们完整的讲述了故事内容。听到跳蚤咬了老鼠一口,孩子们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都是这个跳蚤惹的祸。在绘本中,我也是本着让孩子玩的开心的宗旨,让孩子快乐的读绘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着绘本的美、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把玩绘本,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没有像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边讲
10、故事边提问,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充分感受、大胆猜测。最后,在大量的猜测后,幼儿发现了真相后恍然大悟,随后哈哈大笑。真正感受到了该绘本的趣味。四、理解提升,演绘本阅读是多元的,立体的学习,阅读绘本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我们还可以提倡多角度、更有创意的阅读,即将绘本故事演绎出来。通过绘本故事中的角色扮演,孩子能更深的体会到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对绘本本身的感受,激起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尤其是大班幼儿,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阅读绘本,而是开始追求更为有趣、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开始了绘本角色扮演的游戏。故事中,孩子和各种小动物相继叠加到老奶奶身上睡觉,引得孩子们捧腹大笑。他们喜欢这种搞笑
11、的睡姿,因此,每次换一张图片,出现新的人物躺在老奶奶身上睡觉时,教室里一片轰然之声。甚至,在活动结束后,竟然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学着绘本里的故事,相继趴在别人身上。看到孩子们这样的行为,我是又无奈又担心。总怕这样子会出现安全事故。但是硬生生的阻止,又会让孩子们扫兴。于是,我专门组织了演绘本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尽情的感受着叠加式的睡觉方式带来的乐趣。同时,与他们约定,这个游戏由于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玩。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乐此不疲。有的孩子参演过第一次,还示意老师想玩第二次。台下的观众看到“老奶奶”表演出的夸张表情,都忍不住的笑了起来。整个活动中,欢声笑语不断。幼儿
12、通过自己的出演,直观感受绘本的趣味性。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可见,在绘本阅读中,除了认知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孩子的愉悦情绪。通过阅读,能够自觉自愿的发自内心的一种兴奋,真正感受绘本的有趣和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帮助孩子感受和理解绘本的内涵。这其中,有趣的游戏活动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促使幼儿能更轻松的理解作品的内涵。这也使我们的绘本教学活动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完成其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运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3 彭懿.绘本阅读与经典M.江西:21世纪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