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919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论文: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小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摘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线索,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的提问如同天空中七色的彩虹,能使幼儿的思维显得绚丽多彩。教师的有效提问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它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幼儿的思维想象,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一个好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的提问设计。教师们都应深刻领悟这一点,积极思考,逐步提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幼儿园 集体教学 有效提问 策

2、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加快幼儿主动学习的进程,更是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充分说明了有效提问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幼儿园纲要中指出: “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启发想象思维、引导操作实践,促使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合理的提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抑制幼儿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将合理、适当的提问贯穿教学之中。那么

3、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呢?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现状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提问机械化,引发幼儿反应消极在中班艺术活动拉拉钩中,教师播放了一遍歌曲后。教师:这首歌好听吗?幼儿:好听。教师: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教师:小伙伴为什么生气了?为什么?幼儿:为什么?(幼儿重复着老师的话)教师:小伙伴之间闹别扭了啊。幼儿:噢。教师:明白了就跟老师来唱这首歌吧。在活动结束之前教师又问:小伙伴又成为好朋友了,是不是?幼儿随声附和:是!在教学活动中,

4、像这样的提问频繁可见,这些往往是教师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随口而出的,这些提问毫无意义,并没有真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提问结束后教师也没有关注幼儿的反应,这样的提问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幼儿的思维就会变得机械、麻木。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果提问能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那么就继续引导进行下一环节;如果幼儿对提问表现得无动于衷,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及时的反思与调整。(二)教师提问暗示多,引发幼儿思考停滞在大班体育游戏运圈乐中,教师带孩子做“运圈”的游戏。教师:有没有运的路线不对的小朋友呢?幼儿A:没有!教师:请你再看看,有没有?幼儿A:没有!教师:你看看乐乐运得对不对?幼儿A:乐乐运

5、得不对,子萱运得也不对。学前期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特别是中、小班幼儿,他们本身就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这样象征性地向幼儿发问,“你看看乐乐运得对不对”,这句话明确告诉幼儿在乐乐身上找问题,这种具有暗示性的提问会导致整个活动中幼儿不能自己去观察和发现。所以,教师提出的应是客观的,能引起幼儿思考的问题。 (三)教师提问跨度大,引发幼儿经验脱离在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中,老师出示一幅图,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面有什么桥?幼儿回答:拱桥。老师又问:图上除了拱桥还有什么桥?没有幼儿回答,因为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使提问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四)教师提问单向性,引发幼儿回答被动

6、在中班语言活动别说我小中,遇到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会向其他幼儿发问:“谁来帮帮他?”“谁会?”这样的提问,实质是想寻求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还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无论教师得到的答案否正确,都不要忘了追问:“是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追问能使幼儿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也可以使幼儿暴露自己的一知半解或随声附和,促使教师及时找出应对决策。二、 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纲要中新思想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更是幼儿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帮助者。我们教师与每一个幼儿接触时,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

7、在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将尊重幼儿落到实处,讲究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具有针对性,促使幼儿明确目标教师能紧紧围绕要求提问,突破重点、难点,问到关键之处,便是针对性提问。如:教师在讲数学时提问: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幼儿在那数呀数,数不清,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有问题,马上调整自己的提问:图上有几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幼儿理解教师的提问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要增强目标意识,明确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哪一方面的经验。只有目标明确,教师才能准确地捕捉到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二)提问具有开放性,激发幼儿充分想象开放性提问,应该是有

8、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开放性的提问对幼儿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幼儿必须对活动内容作进一步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觉得下一步它会怎么做?”“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不是”之类的词来回答。但是幼儿容易理解,而且还能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幼儿想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三)提问具有吸引力,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是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开发的,是能够

9、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用抑扬顿挫的语气并结合表情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小龙虾 ”的学习活动中,老师想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龙虾有两只大钳子的特征,于是就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龙虾和米虾有什么不同?却发现很多幼儿的注意力不会马上集中过来,有的仅仅是迫于教师的指令去看和想,特别是班级里一些活跃的孩子。于是在下次的活动中,经过思考换了一种方法:现在有许多龙虾宝宝和米虾宝宝躲在盆里,谁能帮我找出来吗?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刺激性的语言再配上老师略感神秘的语气,果然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区分两位“宝宝”不同的愿望也

10、就产生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可见,教师具有吸引力的提问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问题的回应效果。(四)提问具有科学性,激发幼儿深度思考教师如果能将所提问题放在一种情景中,提出更好的、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就能引导幼儿的思维步步深入。如美术活动“爸爸的脸”,画面上有的爸爸的脸的线条是连接的,而有的是断开的,教师便提问:“小朋友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呢?”“那他应该怎么做呢?”这样就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听”的状态,激发幼儿思考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幼儿提一些“大”而“深”的问题,逐步引导幼儿运用逻辑性思维。(五)提问具有层次性,促使幼儿精准掌握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

11、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的几个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纵向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提问,能多方位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突破活动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例如:科学活动扑克牌搭房子,在活动中教师提供较多的扑克牌让幼儿先探索再提问:看看有什么办法能让一张扑克牌站起来?玩一玩后发现了什么现象?再试一试两张、三张扑克牌怎么站立?如果想用扑克牌搭房子,怎么搭才牢固?通过教师层层的设疑提问,使幼儿每次的活动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引发幼儿不断地尝试发现,把知识引向更深的一层。这样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幼儿需求,而且使幼儿在原有的程度上有所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体

12、现。 三、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要注意的几点(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准确、有效的提问 学前期的幼儿,不可能对一个问题有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所以问题的提出,首先要考虑各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小班幼儿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一个地问,不能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对中班幼儿的提问可以从简易的问题过渡到稍难的问题。对大班幼儿的提问则不能太简单,要提一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 例如: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杜鹃圆舞曲,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老师提问:“这首曲子表现了小杜鹃怎么的情绪?”可是幼儿缺乏这样细致的情境体验

13、,是难以回答这类问题的,应该换个幼儿能理解的问题:“这首曲子欣赏完了,大家知不知道小杜鹃的心情是怎样的啊?开心的?还是难过的?”这样的提问就符合幼儿的年龄会让幼儿容易理解容易回答。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准确、有效地进行提问。(二)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在集体教学中,通常教师会很随便地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等,幼儿根本不需要思考,只要通过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来回答“是”或“不是”,滥用这类提问易导致幼儿养成不动脑、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师的不良品质;另一种情况是简单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较易出现在一些有重复情节的语言活动中。如在语言活动小象的心愿中,小象想为大家做点事情,老师出示第一幅画

14、面提问:第一次他做了什么?他做好了吗?后面几幅图依次出现,提问也是依次类推。幼儿才看到第二幅就没劲了。可以这样提问:今天小象想为大家做点事情,我们来看看他做了哪些事情,做得怎么样?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做引导,幼儿很快就理解了故事。记得有位专家老师上的爸爸的职业中了解几位爸爸的职业,专家老师这样提问:第一位爸爸是医生,医生是做什么的? 第二位爸爸是交警叔叔,你在哪里见过交警叔叔?第三位爸爸是老师,老师是谁?这种提问拒绝简单重复,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活跃了幼儿思维,提升了活动效果。 (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鼓励与赞扬集体教学活动中,在教师提问后,幼儿都是非常期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对

15、于幼儿任何正确的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不应该吝啬自己赞扬的话语。对答错的幼儿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对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比如在纸的种类多活动中,教师问幼儿:“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种类的纸?”一名幼儿说:卡纸、皱纹纸。教师:那么卡纸可以做什么呢?幼儿:可以折轮船。于是第二名幼儿说:可以折飞机。第三名幼儿说:可以折大炮。之后每个幼儿几乎都说了此类的答案。这个问题的出现,教师周旋了很久。当时教师若是批评后来的幼儿答出同类型的答案,那么这些幼儿以后就有可能不会再这么积极的回答问题了。此时教师应该及时鼓励问道:卡纸除了可以折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谁还知道卡纸的其他用处吗?如果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

16、案,老师可以给出一个奖励。以这样的方式定能激发幼儿的思考,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教师的鼓励与赞扬能调动幼儿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就是有效的教,教师应该认识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绝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并及时考虑幼儿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让提问更具有效性,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学会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努力摄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使教学更具弹性。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如何设计提问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问是一门艺术,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的园地里,善于深思、善于发问,自信自如地驾御课堂,让提问更精彩,让活动更绚丽! 主要参考文献:1 纪微: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 2 裘金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家的回应M 学前教育出版社 2012.63 辜伟芳: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 M 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 2011.34 高惠珠: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策略 M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