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923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论文: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塑地方特色 享文化传承对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拓展课程为小班化教育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面临着资源匮乏、特色不足等众多问题。学校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立足本土,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不仅有效解决了人力不足、物资贫瘠等问题,也为学校特色教学找到了有效途径。地方文化的融合让全校师生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弘扬中华传统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关键词】 小班化拓展课程 当地文化 我校自2013年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致力于教育均衡,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总是尽可能地用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或者兴趣小组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往往时间零碎,课程随意,缺乏严谨

2、地规划和统一的指导。而拓展课程的添加则为小班化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师资匮乏、资源贫瘠、特色不足等问题。小班化教学的全面、精细、个性等特点完全得不到体现。如何创设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农村小班化拓展课程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现结合部分实践进行总结和思考,借以内化共同成长。一、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展现状分析:(一) 教学师资动力不足 农村学校往往面临着师资不足的情况,且年纪大的教师比例较多。青年教师平时课业较多,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所以在拓展课程开展过程中,显得精力不足,耐心也欠缺;年长教师则觉得自己老无所用,毫无特长技能可言,新型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年轻人来创新。师资队

3、伍出现两极分化,难以融合。整个教师团队都把拓展课程看成了额外添加的任务,都想简单应付。 (二)教育资源储备匮乏 学校地势偏远,远离城市,教育资源本就匮乏。山区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配合度和资源提供上非常薄弱。所以,相比城区学校而言,山区学校可用的社会、家庭资源就很少。硬件的不匹配也带来了人心的涣散。虽然小班化教育倡导教育均衡,面向全体。但学生本身资源的差异和山区学校的特定条件还是让拓展课程在开展的道路上困难丛丛。比如,有些教师想开设烘焙课程,硬件跟不上,家长不理解,学生做不了,干脆不了了之。(三) 教学时空一成不变 2015年9月,学校开始全面实施拓展课程,并设立了快乐星期五

4、。教师在原则不明,规划不足,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就开始实施拓展课程了。许多老师对拓展课程缺乏理论认识和探索热情,还是一成不变地在教室里开展教学。课程在自由度、个性化上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区别不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也非常固定,难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在压抑的空间中, 学生很难激发潜在的思维,获得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四)办学特色晦暗不明相对于大班化教育,小班化的拓展课程应该更开放,更精细。在班额小,人员少的情况下,教师更能做到指导百分百,教育百分百。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教学要求,统一“散养”;学生缺乏课堂纪律,总是匆匆地来,忙乱地走。学生得到了彻底“自由化”,这与小班化教学中的彰显个性,自由发展是截然不

5、同的概念。综上所述,拓展课程缺乏统筹的管理和细致的规划,它没有为小班化教育锦上添花,也没有和山区教育踏实地结合。真正地创设一套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地小班化拓展课程体系,实现拓展课程和农村小班教育的完全整合才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地方文化推进小班化拓展课程的对策分析地方文化是民族千年文化的精华与沉淀,以风俗习惯、民族技艺等形式保存下来,对当地居民产生深刻、全面的影响。而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是地方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基地。用朴实无华的地方文化来推进拓展性课程的发展,是塑造学校课程特色,实现拓展课程落地生根的良好途径。 (一)独木不成林人力资源全面整合 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师都是本地人。他们对学校周边

6、的文化和生活习俗非常了解,并怀有浓烈的地方情怀。一些地方文化、传统技艺引进拓展课程后,老师不仅在情感上获得了共鸣,在教学技艺上也有了信手捏来的自信。年长的教师不再是老无所长的无用之人,而是经验丰富的老者;年纪轻、外来的教师则因为有了对地方文化的了解而加深了对山区的感情。教师团队得到了有力的团结。家长也是拓展课程的储备力量。他们中有许多民间艺人,手工高手,都可以为拓展课程提供丰富的课堂资源。他们的身上也背负了一种历史传承的光荣和自豪。家长教授制作当地特产豆腐皮 民间老人示范制作清明果 学校为了团结各方资源,还开设了“青年教师工作坊”让青年教师交流提升,共同商讨课程策略;“寒山讲坛”,邀请本土知名

7、人士、手工达人开展技艺传授。地方文化的引进团结了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为拓展课程的开展解决了师资问题。丰富的地方文化也增添了拓展课程的种类,学生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班额变小,师资配比加强,这更契合了小班化优质、均衡的教育理念。(二) 众人皆拾柴物质资源变得富足由于地区特点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在学习硬件、教育资源上有许多的薄弱环节,高大上的拓展课程我们难以企及。但古老的村落、沉淀的文化、广阔的田野等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资源。民舍、风俗、落叶、残根等都是可以借用的宝贵资源。教师在挖掘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了解,获得了人文情怀的浸润。学生是挖掘教学资源的主力军,生活中随

8、处可见的东西都变成了课堂上精彩的教学资源,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落叶心.枯枝情.残根魂.教育梦当地盛产的茭白叶编制的作品 小班化教学是一门追求开放、自由的课程,具有全视野、开放的教学资源观。所有能被感知的客观物体都是教学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所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基础课程占据了大部分,本土资源与教学相结合的机会不多。但在小班化拓展课程中,课程的自主性、特色性都可以得到自由的发挥。而建立在丰厚的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的小班化拓展课程,必定能获得深远而持久的发展。 (三)天高任鸟飞时空资源得以自由大班的拓展课程总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不敢轻易变动。但小班化教学就可以不拘一格。课堂空间的多样化,可以

9、让学生更加快乐地融入课堂。小班化自由、随意的课堂形式,也为情景创设提供了有力条件。农村广阔的土地都是上课的好地方。田野、河边、古村落、锅炉旁都有我们学习的身影。我们不用在电脑前感受花的美,不用看图片体验食物的芳香,一切都可以亲身体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得到身心上的自由。参观民间老人的藏书馆 春风十里,到处都是你们的身影!小班化教学的时空优势让每个学生有了更加浓烈的兴趣去探索和思考。它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孩子们身临其境,亲身探索,思维更深刻,体验更深入,感情更丰富。尤其是一些在日常课堂中略为沉默的孩子,在广阔的时空中,总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四)柳暗又花明办学特色得以鲜明在拓展

10、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力求特色鲜明,创精品化课程。特别是在小班化的拓展课程中,学生减少,资源配比增加,课程的精、细、优的特点更应该得到体现。但在模仿的道路上,教师总是难以自我突破,缺乏创新的热情。而地方文化是百年的传承与积淀,本身就具有其独特性,这为拓展课程的特色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方文化也难以模仿和嫁接。因为离开了本土资源的支撑,许多地方文化就难以持续发展。立足当地,深入挖掘,才是实现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学校结合实情,开展了“一班一品”活动,让每个班级都创设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拓展课程。全校师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创下了不少精品课程。办学特色的问题在文化的传承中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地方文化与拓展课程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各类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增强了师生、社会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但这样的结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深入了解地方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并通过当地群众,广泛地收集相关信息,科学提炼,构建系统、科学的地方文化课程体系。而学校也要宏观调控,在政策、资源上给予扶持。塑地方特色的拓展课程不仅为了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为了弘扬优秀传统,传承百年文化!参考文献: 1.李永生.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2.彭辉.利用地域文化推进高校课程建设【J】.高教探索.20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