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191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可见,言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它是交换思想、沟通关系最直接的工具。因此,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从提高教师自身的言语技能入手,发展幼儿语言幼儿园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的口语使用的特别多,这是由于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决定的。幼儿基本上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他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

2、获得的所有知识基本上都来自于成年人的口耳相传,在幼儿园主要是教师的口耳相传。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言语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1、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幼儿。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发展语言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选定在幼儿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的这个范围内。这当中就蕴涵着教师在语言上要“因人而语”,对幼儿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不同的。所谓“不同”,主要指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之处。如,对某些字词的发

3、音不准确的孩子,教师说话的语速可适当放慢,并强调这些字词的发音。对表达不流利的孩子,除了适当放慢语速,还应该使用具体的,指向性的语言。对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可经常使用形容词,成语,并用虚词对几句话进行连接等等。总之,教师的语言绝对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对不同的幼儿必须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此,才能使教师的语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促进幼儿语言的表达。2、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侃侃而谈都不应该是幼儿教师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应该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

4、在谴词造句上应当力求达到炉火纯青。准确、鲜明是教师言语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达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会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效果。学龄前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幼儿表现出对词汇的最大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因此,幼儿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对词汇的积累和使用。二、从多种教学形式入手,发展幼儿的语言1、词汇入手,重视虚词教学。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幼儿掌握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质量,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生动。所以,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从丰富词汇入手。五、六岁的孩子随着身体的成长,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知识经

5、验逐渐丰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由于他们掌握较多的是实词(名、动、形、代),没有学会多少虚词(连、介、副)等,加上理解能力有限,连贯性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故常出现孩子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他们想说不会说,要说说不清。更困难的是不易说清事物间的关系,只能说一些片段。对因果关系不理解,有些句子还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孩子们所掌握的词汇往往落后于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我认为在继续丰富实词的同时更应重视并加强虚词的教学。在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好似砖瓦,那么虚词就是石灰水泥合成的黏合剂,我们不能只重视砖和瓦的堆砌,而忽视了水泥石灰的黏合

6、作用。否则,砖和瓦只能支离破碎,零零乱乱,砌不出结实壮丽的高楼大厦。虚词本身虽没有实际意义,但虚词的运用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虚词可使语言完整连贯,句子结构更加严密,表达的意思更明白、确切。但虚词含义抽象,幼儿不易理解,教师应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教给幼儿一些常用的虚词,逐渐扩大使用虚词的范围,以便扫除幼儿口语发展中的障碍。虚词本身没有具体含义,教学中主要靠教师的反复强调、示范。除课堂外,还可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时间进行。如外出散步时,可问问“为什么花开得这么美?”要求幼儿说出“因为春天到了,所以花儿开得这么美”。教师还可以接着说“如果冬天来到了,美丽的花就要枯萎了”。总之,教师可以反复强调虚词的使

7、用。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在课堂上,日常生活,游戏中高度重视虚词教学,那么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2、“词的扩散”法。“词的扩散”就是指在教学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可起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出示“电”字卡片,请小朋友为“电”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这下孩子们可活跃了。由“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到“我家买了一台彩电”“爸爸带我看了电影”等等。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中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渐引导孩子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3、“视态训练”法。让孩子们观

8、察老师或同伴的表情、动作(即采取哑剧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线索进行讲述,训练孩子把话讲完整,把看到的事情进行恰当的描述。如有一次,我戴上眼镜,做一边看报一边写,看了又写、写了又看的动作。让幼儿观察两遍后用连续的几句话讲出来。有的说“老师看报纸,看一下,写一下。”有的说“老师戴着眼镜看报纸”。我告诉他们,虽然讲得对,但讲得不够好。并让他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经引导后,他们能完整地讲出“老师戴着眼镜看报纸,一边看,一边写,非常认真”。还有一次,我请两个幼儿表演哑剧“互相帮助”。大意是:东东拿皮球边走边拍,碰到寻找手帕的红红(手帕丢了),东东主动帮

9、助她找到手帕后,自己又跌倒在地,红红扶起他后帮他拍掉身上的灰尘。全体幼儿个个看得很认真,有的感到好奇。有的发出笑声。兴趣极浓。实践证明,视态训练法很受孩子们喜爱,因为各种动作、表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孩子们都能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能较持久地处于兴奋状态。因而用语言讲述的兴趣和能力也大为提高。4、“拼图训练”法。如出现“爷爷”“妈妈”“小朋友”“报纸”“花衣服”“一盆花”等图象卡片,要求他们将两张或几张拼在一起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如“爷爷种花”“妈妈洗衣服”“小朋友穿花衣”等等。然后教师指导和启发幼儿用形容词加以修饰,把话讲好。如“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老爷爷看完了报纸又来浇花”等等。三

10、、从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入手,发展幼儿语言1、让幼儿在“兴趣”中学语言。集体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的语言机会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的,能复述多少个故事、背诵几首儿歌不是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语言运用频率高的时候是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集体教学活动中。每当开展活动区的游戏活动时,教室里顿时人生鼎沸,孩子们各自张罗游戏玩具、安排游戏角色等,在自主选择创设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得到语言运用的机会。有时候我都不敢相信那些一直被认为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会如此大声地表述。我们班的陈一宁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小女孩,平时集体活动我喊她回答问题她都只是张张嘴巴,听不到声音。有一次游戏

11、活动时,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地很起劲,声音也很响,我在旁边看了好一会,看到我在看她,她就很腼腆地一笑。还有让我觉得头疼的就是让幼儿小便洗手,他们往往喜欢呆在里边很久,总是在里边大声地讲话,谈什么“奥特曼”啊,“超人”啊,还有一些小朋友自己的悄悄话。原来,在远离老师视线的地方,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那是孩子多么鲜活的语言交流啊!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自主活动的场所、情境和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下尽情地绽放自我。我把教室里所有的角落都用上了,放置了幼儿平时喜欢的自带玩具,还有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同伴间实现着共同学习、共同成长。2、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语言。幼儿许多时候都有

12、强烈的表达愿望,但是由于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发展,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表现出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回答。我们班的倪达宁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平时讲话我经常听不懂她说什么,有时她和我说话我听不懂,重复几遍以后,她就不愿意讲了。几次以后,她也就不愿意和我交流了。但是在游戏中她非常活跃,拿着玩具跑东跑西,和别的小朋友说的非常起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自终伴随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往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最重要的还是游戏

13、,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效果。为此,我们班开展了许多语言游戏,如金锁银锁,两个幼儿一个用手做锁,一个用手指顶好做钥匙,说到“喀嚓一锁”的时候,就把手指缩掉,被抓住手指的小朋友就要想一个好听的词语,如“美丽”、“绿油油”等。许多平时不愿意开口的小朋友都和同伴玩地很开心,并且有小朋友提出以后要经常玩这些游戏。3、让幼儿在“生活”中学语言。首先,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重复的情景,巩固幼儿语言基础并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例如:起床穿衣,教幼儿叫出不同衣服的颜色和名称;在洗手的时候教幼儿掌握用具的名称和动作,叫出手指名称等;吃饭的时候让幼儿说出餐具的名称,报出菜名;在户外散步的时候,让幼儿自由交流所见的东西,及时丰富幼儿的词汇。此外,利用集体活动准备的间隙,如进餐、进点前可让幼儿讲故事,帮幼儿复习儿歌,组织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或图书阅读活动,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利用周围环境让幼儿尽情地说。例如:我们组织幼儿去户外捡落叶,告诉幼儿各种叶子的名称;带幼儿去参观超市,告诉幼儿各种物品的名称,每种物品的作用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交谈,回园后还畅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幼儿说的欲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上是我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 有待今后进一步总结、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