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263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我园期末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3个转变 市北区第三教工幼儿园 上学期末我园在开展各班幼儿发展评价时,从现行评价中的三个矛盾问题入手,通过学习领会甘泉市幼儿素质发展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评价精神,不断反思调整我们原有的做法,由此带来了行为的三个转变。现以大班排图讲述“熊和鸟窝”为例,做以交流:一、评价背景:熊和鸟窝原是一幅大班看图讲述作品,共有四幅图片。故事讲述的大致情节是:小熊在树下睡觉,忽然刮起大风,把鸟窝吹下来砸到了他的头上,小熊醒了,把鸟窝放到树上。为了更好地测评大班孩子在观察理解图片能力上的发展,我们打乱了原有图片的顺序,请孩子先按正确顺序排图,再来讲述。评估形

2、式:抽查测评评估目的:以“排图讲述”为载体,了解分析大班孩子在语言领域某些相关能力的发展,由问题反思教育、反思课程,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二、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及我们的转变:问题(一):如何让评价客观地反映每个孩子在讲述方面的发展状况?谈评价指标的转变评价的第一步是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以往在排图讲述中我们通常采用以下类似的指标来操作,见图:指标幼儿姓名不会排图,观察不够仔细,欠缺逻辑性,讲述简单概括,不够生动。大致按正确顺序排图。会观察,讲述时能展开较合理地想象,语言较连贯、有逻辑性。 能正确排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能大胆合理地创创编故事,词汇丰富,讲述连贯生动,有逻辑性。豆豆琪琪甜甜这种指标的

3、特点是:每项指标中包含着多个测评点,(见 划线部分)概括性强。但实际运用时却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按照等次很难给幼儿分类。有些孩子往往语言连贯性好但词汇量缺乏。如果测评的多数孩子都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不利于我们具体地了解孩子个体与整体相关能力发展。怎么办?通过分析评估手册各领域指标制定,我们找到了答案:即指标的制定要“逐一细化,具体明确,突出孩子发展的个体性和递进性”。由此我们明确了思路,进行了第一个转变:变“用一个指标衡量一片孩子” 为“用多个指标分析一个孩子”。我们的做法是:1.依据纲要手册中对大班上学期幼儿语言发展的部分要求,结合作品分析,确立评价的7个小要点(如下)排图顺序是否正确观察图片是

4、否全面仔细词汇运用能否运用恰当的形同此描绘景物或心情情节性能否生动具体,讲出人物的语言或内心的想法讲述语言是否响亮完整普通话是否标准熟练逻辑性是否合情合理2.将7个要点逐一分解成具体明确的三级指标,突出孩子的发展个性化发展。(见下表)排图顺序排图正确,不需提示个别图片排图时顺序颠倒不能按正确顺序排图讲述指标评价观察图片细致全面,能看到小的细节只能观察大致画面观察不仔细词汇运用会用丰富恰当的形容词描述景物或心情能运个别的形容词词语匮乏情节性情节具体生动,能讲出人物的语言或内心的想法能讲出大致的故事情节但人物心理描述不强情节比较笼统,概括语言连贯声音响亮,语言完整连贯声音、语言连贯性一般语言不连贯

5、普通话普通话标准熟练普通话较熟练,但个别发音不准不会用普通话逻辑性讲述四幅图片的情节合理、逻辑性强讲述时前后故事情节较有逻辑故事情节欠缺逻辑由于新的评价指标着眼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每一个评价要点呈递进式地等级表述,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详尽分析了每个孩子在以上目标上的发展水平,为后面的评价工作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二)、年轻教师也能参与评价吗?谈评价人员的转变有了指标,接下来是谁来参与评价的问题。过去由于我们重视的是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怕年轻教师没有经验,往往倚重的评价教师是教研组长或在此领域有一定实力的骨干教师,一些年轻教师就没有机会参与。但反思一下:其实年轻教师更需要了解评价、参与评价。特别

6、是在实施新手册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中,更希望能得到一些方法上的借鉴。由此我们思考:让大家都来零距离地感受评价,借此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基于这种想法我们进行了第二个转变:变个别骨干教师评价为领域教师参与性评价,让新教师在评价中成长。我们的做法是:1. 采用循环评价的方式确定语言领域的评价教师我们请小班语言领域的老师参与中班语言的测评、中班语言领域的老师参与大班语言的测评,依次循环。这样小、中、大班的教师通过测评不仅了解了其他班级孩子语言发展的特点,同时又使她们在审视孩子发展优点弱势的同时为今后语言的研究创造了一个借鉴与反思的机会。2. 为新教师提供适宜的评价支持考虑到本次评估的教师能力、经验

7、存在差异,又有部分年轻教师是第一次参加评估缺乏经验,为保证评估客观准确,我们从两方面提供了适宜的支持。一是:统一的评价指导语的组织语言;二是幼儿讲述实录记录表。(见以下评价实录表)配以幼儿讲述实录的目的,是为老师提供一个正确思考分析幼儿讲述水平的缓冲机会。因为有了这根评价拐棍,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做地既认真又轻松。不仅组织的语言、记录的过程、对幼儿发展指标的分析都十分到位,而且也深受启发。附实录表:大班幼儿语言发展评估 评估内容排图讲述:熊和鸟窝评估形式 抽查测评教师指导语小朋友,下面这几幅图片的顺序不对,请你改过来,然后按正确的顺序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幼儿讲述实录幼儿1姓名:陈筱雨有一天天

8、气可真好,小熊说:“我要爬树玩玩,那该多好啊!”他就爬上树玩了。刚爬上树,小小鸟过看到一个鸟窝,鸟窝 “咣当”一生掉在了他的头上,小熊可疼了。他就在树下睡起觉来。小蝴蝶飞过来说:”这个笨笨的小熊就爱睡觉。”秋天来了,小熊孩子睡,小蝴蝶说:“他可能是在过冬吧”小蝴蝶就飞走了。”幼儿2姓名: 边雨萌 一天,小熊出去玩,累了他就在一棵树底下休息。忽然树上掉下一个鸟窝正好打在小熊的头上。小熊想:小鸟找不着自己的家会很着急的。于是他就爬上树把鸟窝放回了原来的地方。小熊爬树爬累了又在树底下睡了。忽然一只小蝴蝶飞来了,她说:这只笨笨的小熊就知道睡。小熊生气了,把小蝴蝶赶走了。他接着睡大觉了。排图顺序排图正确

9、,不需提示个别图片排图时顺序颠倒不能按正确顺序排图幼儿1幼儿2讲述指标评价观察图片细致全面,能看到小的细节只能观察大致画面观察不仔细幼儿1幼儿2词汇运用会用丰富恰当的形容词描述景物或心情能运个别的形容词词语匮乏幼儿1幼儿2情节性情节具体生动,能讲出人物的语言或内心的想法能讲出大致的故事情节但人物心理描述不强情节比较笼统,概括幼儿1幼儿2语言连贯声音响亮,语言完整连贯声音、语言连贯性一般语言不连贯幼儿1幼儿2普通话普通话标准熟练普通话较熟练,但个别发音不准不会用普通话幼儿1幼儿2逻辑性讲述四幅图片的情节合理、逻辑性强讲述时前后故事情节较有逻辑故事情节欠缺逻辑幼儿1幼儿2(三)、怎样尊重孩子的发展

10、需要,及时调整我们的课程?谈完善课程的转变当两个大班的评价工作结束后,为了全面、客观地呈现孩子的发展状况,我们在综合每个孩子发展评价表的基础上,做了一份详尽的反馈分析表。(后附表格)上面的每一个数字皆建立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测评之上,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经过了细致的分析,优势不足一目了然,从质到量给教师一个全面的反馈。从中我们也发现了我园大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及其别后成因。如:日常语言教学中缺乏对孩子词汇量的丰富,所以造成孩子的词汇量不足;由于课程排图讲述类课型极少,所以多数孩子不能按正确顺序排图等等。这让我们反思: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整我们的课程、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感到:仅凭单纯的

11、讨论、一两次的教研是不够的,必须从评估中的问题入手,以机制为作为保证,引领教师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所以我们转变了做法:变以往的问题研究为机制建设,将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我们的做法是:1. 语言特色活动机制点名活动机制:在一日活动中的点名环节与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结合,请教师根据根据每周课程主题或语言区的内容、材料确定每天的点名内容,内容要体现三方面的要点,即:1词汇量;2句式的练习;3是语言连贯性的培养,并将这项活动落实在周计划上例:小班周计划中有有还有一词的由来:在语言区讲述图片“我的一家”时,教师发现幼儿对家中人员的表述不完整,于是在点名的时候,教师就会引导幼儿用“我家有

12、有还有”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周主抓活动每周各班根据孩子语言发展的情况结合主题内容及语言区重点活动,确立一个主抓活动,要求主抓活动在形式上要激发孩子的参与,突出班级特色,目的是锻炼孩子大胆连贯的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如:各班先后开展了故事大王评选、明星宝宝评选、大带小讲述活动、成语擂台赛、看照片讲述、升旗手竞选、儿歌大比拼等等。另外我园每月进行一次周主抓活动感想交流会,交流采取轮流制,每一位教师都要参与,这样能够牵动教师必须在交流前积极主动的思考班级的各项工作,加强对此项研究教研的关注程度,从根上促进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实效性。2.每月课程领域均衡性的自评机制我们认为造成多数孩子不会排

13、图讲述的原因是因为孩子极少接触这种形式,而排图讲述在课程方案中也未出现,由此也显示了现有课程中语言领域类型不够均衡的问题。因此我园变“学期末一次的语言领域均衡性评价”为“每月一次的语言领域均衡性自评”, 并将这项工作纳入每月教师的常规工作和月考核之中,引领教师及时调整完善课程。(注:此举的产生是因为3.幼儿发展评估阶段性研究机制继续以幼儿素质发展评估手册为抓手,建立阶段性幼儿发展评估机制,要求教师每人自主确立一个专题开展幼儿语言发展评价的研究,每阶段进行教研组或全园性的交流,从根本上引领教师关注孩子在每个阶段的语言发展状况,真正用评价关注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三、我们的体会1.纲要甘泉市幼儿素质发展评估手册是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依据;2.如何科学、有效、全面的评价关键取决于我们对评价的认识,只有正确领会其内涵,做到认识到位才能目标、方法到位,课程调整到位。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将以幼儿素质发展评估手册为抓手,不断更新理念、研究方法,为实现每个孩子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