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431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2011年第3期第29卷(总第128期)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OFBUIEUNIVERSITYNO.3,2011Vo1.29GeneralNo.128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运用中的不足赵敏(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贵州毕节551700)摘要: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重要的幼教模式.并成功渗入到其它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必须正视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

2、不足:中国化中围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059(2011)030114一O3在世界教育史上,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年)是意大利2O世纪初的一位着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是她从1900年起不懈地对孩子童真天性的科学研究中发展而来的被世界上公认为优秀的幼儿教育模式之一.1907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1909年,在儿童之家实验的基础上出版了蒙台梭利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美国学者珍尼特?沃斯(JeannetteVos)和新西兰学者戈登?德莱顿(GordonDryden)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

3、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11日本学者相良敦子则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日本的传播为日本1989年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注入了“原动力”.她说:”1989年日本公布的新幼儿教育基本法是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其功臣当属日本蒙台梭利学会国际蒙台梭利学会带给日本蒙台梭利学会的蒙台梭利教育观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21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渗入到其它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天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主要倡导和强调蒙台梭利博士提出的遵从孩子自然个性而进行教育的三个基

4、本原则,即注意观察,尊重个性,造就环境.这三原则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控制教学环境而不是去控制孩子,要把孩子看成一个未知个体而让他们的真实天性自由地与环境相融.因而,蒙台梭利教育法其实也可以说是遵从上述三原则的一种教育方法,在这种教育方法中,允许孩子根据自身的个性,自然地与所处的环境相融合.在我国,蒙台梭利教育法于1994年开始流行,至今已有约300多个蒙台梭利教室.然而,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真正的内在价值的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真正具有的价值应该是它对儿童的看法以及儿童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

5、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性31.以确定其个别化教学的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但是,我们许多幼儿园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常常以为拥有一整套蒙式教具,建立起蒙式教室就可以实施蒙台梭收稿日期:20l0一Il05作者简介:赵敏(1970-),女,安徽淮北人,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与教学.?114?利教育法了.而且,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幼儿园在引进和使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个”旗号”和”卖点”向家长推介的,并以此为名目办起了”蒙式兴趣班”,向家长额外收取高额的费用.而一些父母受宣传误导的影

6、响及教育子女观念上的偏差,也对这样的教育津津乐道.如此,在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利益驱使下,牺牲掉了蒙台梭利教育最有价值的精神.二,缺乏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实质的了解在对待西方先进理念的态度上,特别是在接受国外先进理念的时候,往往只学表面形式,而非内容精髓.如对待蒙台梭利教育法,只引进和开发”教具”,通过一两次的培训来教会教师使用,而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实质却不甚了解.又如近年来掀起的”瑞吉欧”热,人们更多是学习它的方案教学以及主题网络式的课程模式,而对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即对儿童的独特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儿童教育观却不进行深入的探讨.所以,我们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排斥和接受某种先进的理念

7、,而是需要补上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寻着西方近现代儿童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形成我们的文化中应有的对待儿童的正确立场.三,忽视混龄班的开设混龄活动的创设,使不同年龄的幼儿集聚在一起,为幼儿营造了一个类似兄弟姐妹式的家庭氛围,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更多地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幼儿在交流中可以相互学习,了解一些信息和知识,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其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通过在混龄活动中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能力及跟随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强;而年长的幼儿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谦让和友好的行为也

8、随之增加.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大幼儿更愿意和他们分享他们的玩具,食物,更愿意在有冲突的时候谦让他们.因此.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如今人们依然普遍认同和接受同龄编班,对混龄编班还没有多少概念.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混龄编班进入我国,会面临众多挑战.挑战之一,幼儿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同龄班上水平相对齐整的孩子,而是有着不同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孩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需要了解,观察,研究和引导每一个孩子,并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挑战之二,幼儿家长对混龄编班这一有别于我国多年来传统班级形式的新形式.从心理上难以很快认同:年长幼儿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

9、子经常和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发展上要”吃亏”:年幼幼儿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常和年长的孩子在一起,交往上会”受气”.蒙台梭利班级组织形式面对的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时,要充分考虑班级组织形式等问题.习四,忽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身的局限性蒙台梭利高结构化的课程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蒙台梭利教育法毕竟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这种教育法的结构化程度较高,所以儿童的行为常被高结构化的活动所限制,不利于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例如,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予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设计的教具的

10、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重复的练习,儿童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十分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蒙台梭利方案中虽然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儿童自己选择教具,材料,自己操作,自我发展,但是却不能提供儿童社会技能练习的机会.这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就可看出,幼儿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从而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然而,现代幼儿教育在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同时,十分强调幼儿社会适应技能的掌握和情感的陶冶,幼儿应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

11、和分享,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如何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等.因此蒙台梭利教育针对孤立的感官进行训练,强调操作的步骤和程序,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语言交?115?流的机会,是这一方案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幼儿园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蒙台梭利教育本身固有的缺陷,而是照搬照抄,则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总之,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重要的幼教模式,并被成功渗入到其它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然而,必须正视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实现蒙台梭

12、利教育法的中国化.所以,我们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排斥和接受某种理念,而是需要补上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借鉴西方近现代儿童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去形成我们的文化中应有的对待儿童的正确立场.笔者认为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应该保留其基本的蒙氏特质,改变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那部分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从而达到有效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征决定了其中国化的研究过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既要保留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鲜明特质,同时也要符合当代儿童发展的需要.这显然是一条漫长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的道路,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艰巨和重大的任务.参考文

13、献:1】珍尼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菜顿学*-7的革命(M】.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43.2】相良敦子(目).蒙台梭利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生根M】.刘冷琴,译.台湾:科学启蒙学会出版社,1992:3.【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f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4王滨.幼儿园混龄教育背景中的幼儿异龄互动的研究p】.华东师范大学,2004:18.5】霍力岩.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U.比较教育研究,1999.(5):17.ImuffidencyofApplicationofMontessoriTeac

14、hingMethodsinKindergartenofOurCountryZHAOMin(EducationScienceDepartmentofBijieUniversity,Bijie,Guizhou551700,China)Abstract:Intheworldreformofkindergarteneducation,theMontessoriTeachingMethodhasbecomeimportantkindergarteneducationpatternofmanycountriesintheworldandwassuccessfullyworkedintotheotherty

15、pesofeducation,ithasanimportanteffecttopreschooleducationintheworldofreformanddevelopment.similarly,ourkindergarteneducationreformmustalsolearnfromit.However,wemustfaceupinsuffieiencesoftheMontessoriTeachingMethodsinOUcountrybytheuseofthekindergartentoachieveitintotheChineseteachingmethod.Keywords:MontessoriEducation;Insufficiency;ChineseTeachingMethod?116?(责编:郎禹责校:张永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