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目前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0441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目前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解决目前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目前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目前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高校的思政工作应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索质。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纳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是解决目前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当前思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关键词:高校 以人为本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我党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革命的成功以及未来我国特设社会 主义的建设都起到或者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在我国革命的艰苦时代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的领导人都非常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都非常关 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必须

2、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是党在新形势下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总结,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学生思政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全心 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白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以人为本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化,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 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自觉树立以人

3、为本的理念,发挥了学生创造性 和的主动性,保护和尊重了学生的权益,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形成以人为本的共识,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充分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特色。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既有体现以人为本的一面,虽然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但总体来说仍有很多忽视以人为本理念的地方,思政教育的效果 得不到保障,因此重新定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真正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联系到社会实践环节中,努力提高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实效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有旺盛的生命力。二、以人为本

4、符合学生发展实际需要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为了应对挑战,满足当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适应大学生当前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首先,大学生需要面临政治信仰方面的挑战。当下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局限于自身理论和实践经历,难以把握较深层次的理 论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政治呈现多极化,西方发达国家正向全球渗透资本主义观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了解学生感 兴趣的热点问题,深入剖析关注的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经济观、政治观。 其次,大学生需要面临人

5、生价值取向方面的挑战。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不断侵蚀本土 文化。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挑战,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培养效率意识、主体竞争意识、公平意识等,避免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大学生需要面临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战。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这就需要 健康的心理素质。具体就表现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执著的意志品质、诚恳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进入高校的大学生,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有些人缺乏 与人沟通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导致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对

6、新的环境感到很茫然,无法建立人际关系,甚至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都很难接受,在角色转换上遇 到很多障碍。这就需要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锻炼社会 适应能力,使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格。三、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背景对深化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创新提 出了新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创新,把学生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培养出能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又能符合时代高速发展需求的高效率复 合型人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使他们

7、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国家长治久安、党的领导事业后继有人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取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政教育必 须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社会变化,以人为本,以促进其精神智力的发展、理想信念的树立,满足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加快道德品性的养成为根本目的,把学生的利益 作为根本出发点,紧密结合思政教育的激励性以及排难性等特征,把素质教育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潜力资源,引导大学生实现

8、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高 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的沃土,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彰显人的价值,拥有良好健康的价值 观、人生观,培养过硬的业务能力,从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 王蔚:大学生专业学习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2 张宏: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10期 3 朱天波: 浅析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朱超群: 上海市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5 潘献奎: 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