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0489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结题报告执笔:课题组组长 徐邦桃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十五立项课题摘要:本文全面总结了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得出的结论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具备先进现代教学设施的同时,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这种体现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高水平的信息化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保障。高质量的办学

2、水平,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资源得到了优化,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 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一、课题的提出1、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上,我们不仅关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仅关注学生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理解

3、力、推理力等初级思维智能的培养,而且还注重学生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内省力、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2、现代教育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技术支撑。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变革和创新中,现代教育技术将会发挥出她的特殊作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中要求“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图、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组合在一起,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器官,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在教学中实现

4、了教育信息传输的高效率,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必须的技术支撑。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教学手段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必将有力促进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认识得还不够,运用得还不够,这是选择本课题的出发点之一。本课题的研究顺

5、应了国际国内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本课题的研究顺应了国际国内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和运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和方法。解脱了教师繁重的教学劳动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多媒体技术的超级链接功能开创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空间,可使学生的思维出现跨跃式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的“三个中心”教学模式仍然束缚着教师和学生,严重的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

6、,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起着一种阻碍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复杂性以及紧迫性使之教师产生一种畏难心理。这给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带来了不良的影响。5、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是促进我们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是有着近50年的办学历史的老牌学校。学校师资力量强,办学基础好,有比较丰富的教改实验经验,近年来,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单位。但是,随着学校搬进教学设施一流的新学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中,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

7、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广大教师的素质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时代要求,面对学校现状,我们只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并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纵观以上各种观念,我们提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这一课题作为学校十五期间的主打课题。二、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力求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氛围和方法,寻求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具体目标是: 1、帮助学生掌握科

8、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和思维能力的方法,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得以提高,为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在学科教学中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提高,并取得一定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原则和策略;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经验和理论体系。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

9、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2、人本

10、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3、新课程纲要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着眼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协调国家发展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

11、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4、创新教育理论。从创新教育角度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创建一个无“权威”束缚和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机会,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以及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以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5、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是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教育过程

12、、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和对教育参与者技术素质的培训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它是作为一种学习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它是作为一种设计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它还是作为一种环境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四、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比较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全面展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等途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理论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等,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成员的理论基础。、调查法。通过调查辅导组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主

13、动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检测法。通过前期检测,了解实验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等发展状况,通过实验,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

14、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3、学校一直致力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的指导,又有完成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4、本课题组成员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乐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总结,曾有多篇教育管理论文和研究成果出版,近几年又多次参加省、地教育管理培训,有能力协同课题组成员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同时,主持人为此专题以潜心研究了近很长时间,积累了大量有关材料,能够比较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该课题的研究方向。全校教师都通过了多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这为我们课题的实施提供技术

15、上的保证。六、课题研究遵循原则1、趣味性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说的就是在学习中,兴趣爱好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利用其优势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为创新奠定基础。2、参与性原则。在实施中,一方面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利用其提供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使他们看到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3、开放性原则。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

16、显著特点就是外向和开放。而开放性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空间的开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适度性原则。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这里讲的适度,包括课件的效益性,制作的适度性,使用的适时性。效益性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度性是指在制作时,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能贪大求全,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要注意适时,不能像放电影那样整节课使用,应选择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七、课题研究过程:本课题实验研究共分四个阶段进行:(一)起始阶段(2004年1月2004年5

17、月)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收集相关资料。阶段负责人:胡国华2、初步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3、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4、完成前期现状调查报告,根据研究需要增加硬件设备。 (二)分析阶段(2004年6月2004年9月)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1、进一步探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术创新思

18、维的概念和理论问题。完成相关论文。2、初步设计行动研究方案,提出本课题开展研究所需的硬件、软件、教师技能、学生技能等基本条件。阶段负责人:(三)实践阶段(2004年10月2006年6月) 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策略,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1、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基本技能培训。2、在大量扎实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涉及多种教学形式的典型学科教学案例,编辑成学科案例集。3、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数据和资料,不断完善先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构

19、想,并给予操作化、系统化,最终提出较完整的教学策略体系,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4、完成课题中期管理报告,根据课题研究实际需要,调整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四)结题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0月) 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再进行汇总、整理,最终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1、撰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报告。2、收集整理课题组和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相关科研成果。3、展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案例。4、展示学生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下的系列成果。5、完成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申请结题,进行成果推广

20、和运用。八、课题研究成果与分析:(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借助于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系列的优势。多媒体综合了音响、图像、动画、文本等多种效果,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大教学容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并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在直观的画面中为学生巧置疑问,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寻求知识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 现

21、代教育技术,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量提供感知材料创新需要以占有广泛的信息为基础,没有充足的信息难以实现创新。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信息变化迅速,知识信息容量大。教师应打破教科书的滞后性,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提供给他们,让学生接受各种活生生的信息刺激,以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唤起学生思维的活跃。在借助多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从而跨越时空的限制,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再现形象,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实现向学生提供各种感知材料,在短时间内刺

22、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动态信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顺利的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2、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保证学习是经过学生内部认识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考虑,学生迅速汲取教学信息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在他们学习一个完整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有短暂的反应时间去思考、去判断、去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的相互的联系,思考知识间的发展、变化过程。 3、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各种疑难情境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在看似平常

23、的事物中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答问题难得多,也重要得多。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借助于多媒体可以较容易地创设与原有观念不相一致的新情境,创设出各种符合学习主题的疑难情境。结合各种疑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学会在无疑处生疑,达到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境界。4、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真实的、仿真的形象情境,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形、有情、有声、有色,可以让学生进入课文意境或进入课文角色之中,再加上形象情境跟抽象文字相结合,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左

24、右大脑功能协调发展。而且形象化情境更能充分启迪学生的揭疑、质疑、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经常性地运用信息情境,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以及创新思维意识。5、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新颖性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进而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知道,主动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首要特征。主动性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在开展创新思维的时候,必须首先具有一种强烈的内部动力。正是这种内部的推动力,才会有刻苦地学习,才会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进而才会有创新思维的萌芽与培育。

25、对儿童来说,主动性表现出一系列特征:强烈地好奇心、求知欲、浓厚的兴趣等等。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直观性和新颖性。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等,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从而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正是这种感受性和新颖性,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望,转化成一种进入创造学习的主动性。6、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条件,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性。斐斯泰洛齐认为:“人们只靠本能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却不受其他的指引,则将使人类从动物的恶性特征中解放出来的进程变得极为迟缓”。新课程明

26、确指出:这就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从旁指导的教学活动,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自己也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仅能较快地获得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二) 现代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做到有机的结合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

27、想象力相结合。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创设探究性情境时,必须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情景的创设,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相结合。何克抗教授指出:发散思维的作用是要解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

28、它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它没有特定的思维材料和特定的思维加工手段和方法,但对思维的方向性做出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所有的创新过程都离不开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发散的机会,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预留更多思考和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在不同思维方向的途径下,来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得出不同的结果并给予比较这些不同结果的机会。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与训练学生基本思维相结合。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本思维形式。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同等重要。三者之间只有思维元素、思维加工方法、用于思维的工作记忆和思维加工机制有所不同,而没有高低层次之分。三

29、种基本思维形式之间应当结合而不应割裂和对立。这三者总是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在实际思维的过程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维的训练。(三) 构建起现代教育技术环紧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固定的教学程序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我们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结构模式的根本变革,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经课题组全体教师的不断深入

30、研究,探索出能充分体现多维互动思想的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1、目标导学模式:此模式按四步进行:(1) 目标定向。即明确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研讨方向。目标的提出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或学生在预习基础上提出,提出的方式可视不同情况恰当选用新旧过渡,问题牵引、情境激发、直接显式等多种形式。(2) 自学尝试。即凭借教材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思考,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此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宜深入其间获取反馈信息,适时个别点拨。学生自学尝试中既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又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提出质疑。(3)讨论交流。即在自学尝试的基础上,生生、师生、人机交流,讨论交流应充分。在此阶段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释疑解难的

31、作用,教师应抓住要点伺机引导,使讨论围绕目标重点深入。(4)反馈矫正。在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检查自学、讨论效果,并适时进行矫正,以形成技能,确保目标的达成。2、情境探究模式此模式可按以下四步进行: (1)创设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特定的情境。这特定的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可以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也可以是虚拟实验情境,但这个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根据课题研究所总结出的创新性目标系列,将其创新性目标尽可能体现在情境创设之中。学生在认真观察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明确需要探究的方向。(2)问题探究

32、。此阶段包含以下要素:一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或联想进而提出假设;二是搜集支持假设的资料,并适当进行归纳整理;三是独立或合作进行探究;四是形成自己或小组的认识或结论。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工具和帮助,为学生物化探究结果提供技术支撑。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等方面发扬协作精神,倡导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探究任务,实现资源共享,于是形成学生主动思考,人人参与,合作探究的场面,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参与性、开放性和适度性原则。(3)交流验证。一是汇报个人或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小组或班级交流,交流方式

33、可是口头的,也可以通过电子演示文稿、网页或实物投影等;二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验证探究结果,辨析正误。交流验证阶段,要调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彼此间质疑、争辩,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进而得出问题的结论。(4)总结深化。一是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小结;二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素质只有通过各种活动,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才能内化到个体素质中。在总结深化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同时应用多媒体网络,设计多样化交互式的变式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水平,选择练习内容和进度,可以改

34、变过去多种层次的学生要求整齐划一的弊端,不仅检测了学习效果,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具有成就感。3、课堂教学的策略(1) 营造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核心就是要教师放弃权威思想,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输网络化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2)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最大时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

35、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3)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将图、声、文字材料融在一起,又能虚拟现实和创设虚幻的情境的优势,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4)从多方位、多角度向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创新的过程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而现代教育技术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又能将一些深奥的理论、复杂的结构、虚幻的情境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的优

36、势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支持,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努力去探索“多”。(四) 探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立足现在、前瞻未来的发展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应该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此,我们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1)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参与状态与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的参与状态时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参与活动的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在活动中是否具有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意识。评价学生

37、的创新意识主要看学生是否经历了学习新知识的探索过程,善于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善于发现学习中的疑难,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探讨问题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多样、灵活、新颖、独特。教师的角色把握与教育技术的运用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媒体科学运用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难点、资源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这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2)评价模块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能体现评价内容的评价模块,评价模块从主动参与、情感体验、思考活动、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38、结果进行评价,每节课后评价模块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结果累记下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准确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五) 课题研究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的提升。1、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和发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五个方面。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我校实际,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实验教师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和认知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环境,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营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

39、生的创新能力。2、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学生、教师、学科教学,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要素,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初衷和归宿。其关系为:教学分析策略选择资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认知探究意义建构效果评价课前预习入境质疑整体感知明确目标媒体辅助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互动提交作业展示成果讨论评议拓展创新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资源学生学习目标信息反馈3、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的几个方面相互交叉、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研究实践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和构建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这种新型的创新能力

40、培养模式。教师学习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借助媒体分析质疑自主探究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实践创新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4、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信息技术中心,通过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健全了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运用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原理,结合我校的实情,在课题实验中建立了科学、合理、快捷、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运行模式,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流通准确、变换有序、加工简便快捷、处理灵活、反馈及时的最优化的管理目标。教师学科班级学生主控管理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管理模式图严格主控中心的管理,主控管理中心把

41、学科、教师、班级和学生统一在一个流程之中,而最关键的是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影响到对方的每一个要素,即:每一个教师可以作用于每一班级和学生,反之,每一个学生可以影响到每一个教师。这样,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保证了信息传递渠道畅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呈现出了一个多维的开放式的多媒体教学格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基于这种模式,目前,全校95%的教师都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65%的教师具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组合开发能力,全校每节课有一半以上的班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都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5、激发师生网上学习兴趣,应用基本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下

42、图为应用网络资源,激发师生主体参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图:学生学习教师引导促进教学目标网络资源 学生探究学习多媒体辅助特定问题教师引导、组织、促进小组互动 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策略图6、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建设了一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应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以教育观念的更新作为创新教育的前提,把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重点,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作为关键。通过坚持科研与教改的统一,坚持请进专家讲课与走出校门学习的统一,坚持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坚持课件辅助与网络互动的统一,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培养了教师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现代

4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为期三年的实验中,参与教师刻苦钻研,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并适合于我校教学实际的教学经验,初步探索出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各科教学中运用的新路子。撰写出了60多篇有参考价值的教学论文。其中徐邦桃老师 7、通过课题研究,完善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建设,促进了学科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借搬入新校园的东风,加大投资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投资300多万元,装备了多媒体教室42个、学生网络教室3个、电子备课室2个、112座可交互式的语音室3个、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网络教室各2个、生物、劳技、历史、地理各1个,可容纳888人学术报告厅1个、可容

44、纳150人学生多功能厅1个、建立了一座50万册的电子图书馆、建立了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这些都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平台。8、开发和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建立了教师个人、学科和学校三级教学资源库。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并接通了互联网,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加入了北大附中校园网,是清华同方国家信息资源库实验单位。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基本具备了现代教育技术技应用技能,建立了教师个人、学科和学校三级教学资源库。目前,研究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扩充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开拓教学视野,优化教学方法,而且

45、还能够自己开发切合教学实际,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软件。实验研究教师目前基本上掌握了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软件的操作技能。三年来,凡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共下载课件500多个,制作教学软件200多个,访问网站上万次,同时,教师自己,学科和学校建立了丰富的三级教学资源库。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形象。课题实验自开题以来,一直得到众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热情支持。通过广大实验教师的艰苦劳动,实验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肯定。(六)、课题研究反思回顾三年来课题的实验进程,我们认为整个实验发展是正常的、效

46、果是明显的、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还要进一步做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1、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正确举措,是克服现行教育弊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是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责任感的充分体现,是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因此,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价值的。2、从实验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个个都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创新愿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去培养。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创新也是支持的,迫切希望的。因此,开展课题实验的客观条件是具备的,实施是可行的。3、从实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从技术、方法的层面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资源,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人的作用,决不能过分强调先进的设备功能,出现以设备代替人的现象。没有设备是不能的,但是设备不是万能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