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0546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高职高专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光荣使命,其教育功能中的职业属性决定了这一类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人才。实施订单培养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无缝转机”的有效途径。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当前的“订单培养”都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不容忽视。一、订单培养的意义与目标订单,源自商业经济活动范畴,是指买卖双方订购货物的合同、契约或单据。也指一方在生产经营中,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生产模式。其实质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生产方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随

2、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被逐步引入到高教领域。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顺利就业,以及如何实现就业,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标志。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更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庭及学生本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一致要求,也因此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发展的近期和长远追求目标。实施订单培养,则是高职高专学校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订单培养,当前的共同看法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核心就是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形

3、成一种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明确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订单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为高职高专教育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找到了途径。它带来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念的转变,学校市场意识增强,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它就业导向明确,需求方参与程度深,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它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零距离对接,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从而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人才配置及利用效率。二、订单培养的困难与问题订单来自何处?订单培养的主体是供需双方。高校作为供方,其地

4、位作用是明确的,何为需方则是一个问题。广义上讲,高职高专教育乃至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订单教育(姑且称其为大订单),因为我国高级人才培养的层次、专业、数量等都有很强的规定性和严格的计划性,中央和省级政府是大订户。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确定研究生本科生招生的专业(学科)和人数,省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需要,确定专科层次的招生专业和人数,高等学校按照政府核准的专业和招生计划招生并组织教学活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订单教育的脉络十分清晰。高校不以具体的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标准,而是面向行业或领域,萃取其精华以成通用,提炼其内核以成通识,体现的

5、是服务面向广阔,反映的是办学实力强劲。这样培养的人才基础扎实、专业适用性强,但就业单位不明确,针对性差。狭义上讲,订单培养是指高校根据具体的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的教学活动,目前通行的做法是按照某企业或某些企业的订单进行人才培养(我们称其为小订单)。为更好地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学生入校前、入校后和即将毕业都可被“预订”或“速签”,增加了就业的稳定性,提高了就业率,但难免对学生学业的完成,对其知识的积累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毕业生就业空间狭窄,应对外部市场变化和转岗、另谋职业的能力大大降低,量身定做的结果往往容易导致人才的畸形化,有悖于人才自主合理流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青年人的社会活力。如果被

6、提前“预定”,他们中有的可能失去学习压力而得过且过,有的若在毕业后有新的更好的发展机会,但限于合同约束而无可奈何;或者用人单位当初的承诺在学生毕业以后不完全兑现等等,这些凸显出的“机会成本”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订单培养模式的纵深推进产生影响。订单是什么样子?订单培养的核心是订单。如何制定订单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是一个问题。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订单对产品(商品)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一般要求和配置、性能等技术要求以及安全性、环保性等特殊要求都能描述得很清楚,对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可以规定得很明了,供方依单生产、需方照单全收。然而,人才订单培养却没有这么简单,大订单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由国家确定的

7、,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相应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则由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但由于具体签约对象的缺失,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因而又很容易失去订单的意义,难以满足所有用人单位的所有要求,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新接收的毕业生进行再培训难以避免,换句话说,毕业生需要一个后熟化过程才能适应并最终融人单位。小订单培养人才的目标来自企业,其能力(更多的时候表现为技能)要求比较具体,往往是按照现有的岗位提出要求,岗位针对性很强,基本立足点是省去岗位适应期,到岗即能胜任工作,但对支持能力乃至支撑后续发展潜力的知识和素养要求不明晰,甚至有弱化、轻视的倾向。另外,由于企业受到

8、利益机制的驱动或经营绩效乃至管理层变动的影响,很容易存在浅尝辄止的短期行为,追求眼前利益,不考虑教育规律,结果是签订一个比较肤浅的订单,或是履约中虎头蛇尾、甚至有始无终,把风险留给了学校和受教育者。订单怎样实现?订单培养的关键是培养过程。如何使培养过程科学有效是一个问题。人才的培养过程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这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也是订单培养中学校应履行的职责。应该承认,我国的高职教育历史短,尽管先后借鉴学习过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加拿大的CBE理论、美国的社区学院等国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国内也树立有高职教育的“旗帜和典范”,但从总体上讲我们对高职教育的规律研究得还很不够,

9、对人才成长的机制还不甚明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完全相同,教育活动作用于受教育者产生不同的反应,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对其有影响,智力发育、兴趣爱好对其有影响,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对其有影响,学习方法、处事方式对其也有影响。我们能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也会有人有了知识没有能力而“不能为”,或是有知识有能力缺乏高尚品德而“不为或为而不当”。现代工业流水线作业可以按照订单为需方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人

10、才的订单培养(无论是大订单还是小订单)却做不到。所以,订单培养不能绝对化、理想化。小订单培养要求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无缝转机”,对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条件等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课(职业技术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而且对企业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对岗位核心能力、关键技术和生产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其教学活动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校内实验实训条件要与企业相同或相似(即营造真实环境或仿真环境),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模拟生产现场的各种运行状态(包括各种可能的故障),了解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工作流程,熟悉岗位规范和常见故障,缩短岗位适应期。这些要求很多学

11、校做不到,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另外,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工作氛围等企业特定或特有的、对企业员工起到熏陶和潜移默化作用的东西,学生在学校不可能学到。三、订单培养的组织与实施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处理好人才专业通用性与岗位针对性的关系第2/3页 实施大订单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要主动建立与用人单位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一种双方互动的长效机制,在有利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界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收益,深入研究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状况,吸引用人单位(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人才容纳量大的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不降低人才专业通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其就

12、业的针对性。实施小订单培养的学校既要为用人单位培养好特定的人才,以利于学校的生存,更应该注重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实现面向社会、面向整个市场的广义的订单培养,起码应是瞄准行业或领域去考虑问题,而不仅仅限于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单位,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通用性,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增强学校抗御风险和长期发展的能力。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实施双证书制高职高专教育突出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特征,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是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13、。教育、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应打破部门壁垒,认真研究高职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的同质性和差异性,指导学校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解决好专业学习与技能培训重复的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高职高专学校要瞄准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教学内容要与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相衔接,切实改进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一门技术、满足于眼前的时之需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终身学习和成就事业打好基础,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深入研究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机制

14、,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属性又具有职业教育属性,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职高专院校要深入研究高职教育规律,特别是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标准等带有普遍性的重大命题,回答好高职“高”在何处、“职”该何为的问题。要下工夫探讨人才的成长机制,关注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身心的变化,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探索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高职高专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不断

1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通过职称评定、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挂职锻炼或调研学习,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引导教师提高“双师素质”,培养大批“双师型”教师;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兼做专业教学工作,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使校内实训基地“像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像学校”,学生在校内实习犹如在现场,可以反复演练专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能;在校外实习像是在课堂,在感受企业特有氛围的同时能够学到书本以外的新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要和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我们实行的“理论一实践、再理论一再实践”的“双循环”模式、“两年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践、岗位适应期为零”的“210”模式、“预就业式实岗锻炼”的生产实习模式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加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较好地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比较容易地在学校和用人单位间“无缝转机”,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普遍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