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德育的启示教育理论.doc
《(最新)学校德育的启示教育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校德育的启示教育理论.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校德育的启示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终不倦。到了晚年,“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休;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实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罕见,堪称“宋代孔子”。他的四书集注成了钦定的教科书和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学校德育是有借鉴的。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要求学者立大声,做圣贤。他引用荀子的一句话“古之学者,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来策问学生。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从洒扫应对进退、
2、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方法中,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作为接物之要。可见朱熹所主张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生“明人伦”,使礼义能悦其心。他承袭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时综合了宋儒名家主张,在自己的教育实践
3、中,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我们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确有所借鉴之处。举其要点,约有下列三项:一、积极的教导与防治并重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他又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主,而区区于法制之未以防之,亦必不胜乎”。(同安县谕诸职事)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在董蒙须知和训学斋规中,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
4、,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风波”以及风波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
![(最新)学校德育的启示教育理论.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0/5c6c65af-35c2-4d91-b900-d2c23a2ae260/5c6c65af-35c2-4d91-b900-d2c23a2ae2601.gif)
![(最新)学校德育的启示教育理论.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0/5c6c65af-35c2-4d91-b900-d2c23a2ae260/5c6c65af-35c2-4d91-b900-d2c23a2ae2602.gif)
![(最新)学校德育的启示教育理论.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0/5c6c65af-35c2-4d91-b900-d2c23a2ae260/5c6c65af-35c2-4d91-b900-d2c23a2ae260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学校德育 启示 教育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0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