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571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研究【摘要】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职业教育的定位;影视职业教育的现状;我国当前对影视人才的旺盛需求;影视职业教育中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影视职业教育领域中外交流、互动、合作的重要性;影视职业教育对新媒体等新兴应用技术的实践教学;影视职业教育如何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以及影视职业教育在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影视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和反思,对进一步促进影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影视教育、教学实践 电影、电视艺术是近百余年来才有的新兴艺

2、术形态,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更晚于欧美国家。在中国电影史不过百年余、中国电视史不过半个多世纪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影视专业教育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更呈现出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不同趋向,在国内外影视行业互动日益频繁,影视教育交流日益活跃的今天,我们从一个较为基础的角度去探究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影视教育将是大有裨益的。欧美国家的影视教育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莫斯科电影学院、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都诞生于20世纪初期。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两所专业的影视教育院校,及至影视教育进入更多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则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

3、情了。虽然我国影视教育发展较晚,但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水平高、政治过硬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广泛活跃在我国各级企事业单位和宣传机构、新闻媒体、影视制作企业中,他们的优秀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电影银幕和电视荧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海量的影视资源。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影视行业中,整体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特别是素质过硬,具有影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严重的供不应求,这一情况对影视职业教育来说毫无疑问是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把握好我国影视行业大发展的契机,推动影视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在高等职

4、业教育视野下,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设被日益重视,我们回过头来,对这一较为基础和重要的领域进行学理性的反思是具有迫切需要和时代意义的。在当前,对影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注意:一、 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影视专业的定位问题: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家教育部分别于1985年颁布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1998年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199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高等院校陆续开始设立电影作品赏析、电视作品赏析等课程。通过对影视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

5、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这一广义的影视教育的含义主要是指把影视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各学科大学生的公选课来进行,不以培养专业的影视从业人员为目的,其教学具有普泛性、基础化的特点。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艺术类院校,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专业传媒类院校,以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等综合性院校中的影视学院这三只基础力量组成的专业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我国当前影视教育的大本营。其依据教育部学科规划,设立了学科完整、体系健全的影视学科的专业教育体系,开展了本科、硕士

6、、博士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建立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在岗培训的复合结构。其影视教育立足理论与应用结合,以培养专精的影视从业人员为目的,是为狭义的影视教育。由于本文篇幅所限,其论述主要以此部分为重点来进行学理性的探究。 二、影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影视人才培养包含四个层次:基于理论研究为主的博士人才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与理论研究过渡的硕士层次人才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基于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职高专层次影视人才培养。这四个层次适应了全社会对影视人才不同层次的需要,其都是我国影视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们所关注的影

7、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来说,有几点需要特别重视:1、 影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的:影视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学生,其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符合本层次学生需要的教学产品。2、 影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确定的:不以理论研究为主,但并非意味着在教学中完全放弃影视理论的教学,而是适当的降低本部分的比重,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用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3、 影视职业教育的教学学制是确定的:我们就是要在这有限的两年或三年时间里,将当前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影视行业的技术进步、影视行业的专业需求教授给学生。 三、影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开设有影视职业教育的高职高专

8、院校有近三百所。从院校层面来说具有两种基本类型:1、 专业的影视传媒类院校:这类院校具有开展影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和优势,学科相对健全,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编导、表演、播音、戏文、导演、摄影、设计、新闻等专业。其教师配置也相对合理,基本能够做到各年龄层次、各专业方向、各级别职称的教师梯队建设。有些院校具有相当的国内影响力,其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相当可观。2、 非专业影视职业院校:这类院校部分的开设有前述的个别专业,其中开设最为普遍的是影视编导、播音主持、影视表演三个专业。这些院校出于不同原因开设有影视相关专业,但是往往不能保证学科体系的完整和师资队伍的齐备,在教学上良莠不齐,

9、个别院校的不良行为对全行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影视专业教育中的综合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影视教育是以培养专业的影视从业人员为目的,但不能以此认为影视教育只要涵盖影视专业技术领域就算完成了任务。事实上,影视专业教育对影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经常说影视学科是一门“人学”。何为“人学”?笔者认为就是其尤为强调从业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人文体察能力、人伦感知能力、人性求索能力,要具备这样一些能力才能成为影视艺术从业者而有别于技术工人。培养这样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影视教育中要重视影视专业素养的教育:归根结底我们的培养目标是确定的,是要培养具有实践

10、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影视专业技能的培训,举凡摄、录、编、服、化、道、导、表、美都要在教学环节有所涉及。当然,前提是要以一门作为基础或核心。2、 影视教育中要重视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学习:我们常讲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其是在其它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以包容的开放心态容纳了其它艺术门类,使其成为自身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美术进入影视领域有了舞台美术专业,诗歌、散文、小说进入影视领域产生了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等电视艺术形态,音乐、舞蹈进入影视艺术领域产生了经典的音乐歌舞电影,这些都是影视艺术综合性的具体体现。影视艺术具有如此广泛的包容性,当然也就

11、要求我们的影视艺术从业人员具有综合性的艺术素养,这也就对我们的影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 影视教育中要重视道德素质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高度重视仁、义、理、智、信的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一直以君子之德作为最高标准。在当前经济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我们的影视从业者更需要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影视专业教育也不能泥沙俱下似的向学生灌输,而应该有选择的,特别是要从道德的制高点来培养学生,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是去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而是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欣赏趣味。 五、国际化视野下影视教育要重视中外交流、学习、互补: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年,包括电

12、影、电视艺术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外交流日益紧密。很多好莱坞大片到中国取景、不少的中国电影也到海外拍摄,在人才和资金领域的相互交流更加紧密与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专业教育更要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1、 通过中外合作交流,找到自身办学定位,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国当前影视专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办学的盲目性和一窝蜂,据统计现在我国开设有影视相关专业的各级各类高校多达800余所,其中高职大专院校近300所,但是这些高校的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相互之间在同一领域激烈竞争,既不能突出自身的优势又使得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脱节。在这方面,欧美国

13、家高校的影视学科教育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2、 通过中外交流合作,找到自身不足,向世界一流水平学习:我国各高校现在均通过各种途径与世界各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外高校互动、交流频繁,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虽然我国近年影视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影视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互动合作,学习这些高校的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取得跨越式的发展。3、 通过中外交流合作,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影视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由于我国的影视专业教育是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基本的来源是原来各高校的文学专业

14、、新闻传播专业、电化教育专业,这些专业虽然与影视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毕竟在学科结构、学科内涵等方面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视学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先天不足,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教材选用的陈旧化。这些都不利于影视学科的长久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中外交流,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和国外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教材,来促进我国影视专业教育的发展。4、 通过中外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宏观视野:教育要以人为本,更要从教师的角度着力进行提高。我国影视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大发展,各高校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学位、学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各高校已经初步建立

15、起老中青结合、理论与创作结合、高中低职称结合的师资队伍。但是,这样的师资结构是否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能否适应影视专业教育的需要还存在着疑问,甚至可以肯定地说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通过中外师资的交流,把我们的老师送出去,把国外的名师请进来,不失为一个能够快速见到效果的办法。5、 通过中外交流合作,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影视专业教育的最终体现是要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能够进行影视创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影视产业近二十年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日益普及,中外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够使我

16、们的毕业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以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进行影视艺术的创作。近年来各高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大学生电视节、电影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六、影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前文提到,我们常称影视艺术为综合艺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其对多种艺术元素、多种艺术样式的综合。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其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就技术层面来讲,电影的诞生离不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离不开明基胶片的发明、离不开达尔盖尔摄影术的产生,电视的发明则离不开广播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硒元素的发现。电影、电视的历次技术进步都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影视艺术观念的进步,当然也就推

17、动了影视教育的发展。在当前影视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技术创新角度把握影视专业教育的发展: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当前以互联网终端设备、移动通讯设备为主的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其对影视产品的需求也数以万计,这对影视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影视专业教育者来说则要及时把握行业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2、 数字影像技

18、术的应用:笔者于2012年11月号电影评介上发表电影数字调色与前期拍摄的控制一文,对这一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该文主要强调了在当前数字化影像时代,影视前期、后期技术对于影视作品创作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影视专业教育领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3、 其它新出现的影视作品创作技术手段:由于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流水线制作模式阶段,在不同的制作流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基于数字技术原理的软硬件创作手段,为了适应影视艺术创作领域的技术发展,我国高等影视艺术专业教育领域也应及时向国外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创作手段:3D拍摄技术、数字调色技术、影视后期制作、数字音响技术、影音混录合成技术等。 七、影视专

19、业职业教育既要重“学”也要重“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都立足于建立科学研究型大学,对各个学科都提出了量化学术评价指标,这一方面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对学术研究成果的非正常需求,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定程度的忽视。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此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人才资源作为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全面推动广播影视人才的协调发展。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认为从当前我国影视教育的现状考虑,人才培养有几大弊端值得警惕:一是研究型模式成为主导,教学中重“学”轻“术”;二是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很难满足业界多种多样的人才需求;

20、三是教育观念还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对变化中的传媒人才需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一是对策划经营人才的需求;其二是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其三是对“数媒”人才的需求。欧阳宏生教授进一步指出:本科层次应以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当前我国影视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相当部分的理论已经明显过时,部分高校甚至还在沿用几十年前的旧教材,殊不知“山中方一日,地上已千年”。影视媒体、企事业单位目前对影视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以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这也就造成了影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供需脱节,也使得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迅速地

21、适应影视创作领域的实际需要。中国传媒大学李兴国教授在对中美两国的影视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之后指出中美两国在影视教育领域存在如下明显区别:中国影视教育注重理论、美国影视教育注重实务;中国影视教育注重综合、美国影视教育注重分析;中国影视教育注重流派性、美国影视教育注重社会性;中国影视教育注重学术性、美国影视教育注重实用性;中国影视教育注重静态接受、美国影视教育注重动态创新;中国影视教育注重国家性、美国影视教育注重个体性。相较来看,虽然我国影视高等教育近些年进步明显,但在影视教育的创新上步子迈得明显比较小,反映在影视教学领域就体现为对“学”既学术理论研究与“术”既应用技术研究两者重视程度出现偏差。就

22、当前影视产业化、商品化的大趋势来说,对“术”的一方面重视还远远不足,亟待加强。 八、影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还要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走出去: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新趋势使得过去一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压制另一国的“硬实力”竞争不再在国际社会中起到主导作用,各国在构建“软实力”方面日益倾注了更大的精力。其中尤以构筑文化软实力为重中之重。软实力(SOFT POWER):它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分为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现这种价值观时)、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胡锦涛同志在十七

23、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构筑文化软实力方面,我国的近邻韩国便为我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榜样。朝鲜半岛在二战之前为日本殖民地,民族电影产业几乎为零。二战之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在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起直到80年代,韩国电影市场为美国好莱坞电影垄断。80年代中期,韩国本土的现实主义题材、民

24、族主义题材电影才广泛出现。直到1998年之后,受韩国国民民族情绪高涨的影响,才形成了现在韩国电影的四大类型(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新锐电影、恐怖电影),到现在也不过才十余年的时间。但就是在这十余年的时间中,包括电影在内的韩国流行文化以“韩流”之势席卷亚太及至欧美。通过韩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韩国的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影视从业人员不能眼看着我们的花木兰变成了好莱坞的花木兰、我们的国宝熊猫变成了好莱坞的功夫熊猫,在通过影视艺术作品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我国的影视从业人员是有极大责任的,影视教育从业人员更应该负起培养的重任。影视职业教育,是

25、一个随着影视产业快速发展而变动不居的动态概念。在新的形势、新的机遇面前,我国的影视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多个方面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专业化的教学能力、加大力度促进中外影视专业教育交流,“学”、“术”并重,通过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我们不断在比较中得以学习、提高。我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确实为影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影视行业的巨大人才需求也使得影视职业教育成为不少学子趋之如骛的热门专业。但是我们在这样大好局面下,更要居安思危,不断地寻找不足、弥补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影视职业教育的可持

26、续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影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素质、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和影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滕朝军,母华敏.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J.电影文学,2010(14).2路春艳.美国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特点及启示J.电影艺术,2004(11).3周星.略论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艺术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1).4李兴国.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影视艺术教育J.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第14届年会,2005.5欧阳宏生.影视教育:现状、问题与出路J.当代传播,2010(4).6付庆军,陈青.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

27、视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7).7王志敏,赵楠.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于改革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09(2).8王宜文,李璠玎.美国影视教育学科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2009(6).9刘旸.美国影视教育特点及启示J.电影文学,2011(4.10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11王廷轩,史哲宇.电影数字调色与前期拍摄的控制J.电影评介,2012(21).12魏晓军.高等影视职业院校专业教育发展对策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9).13王毅栋.浅谈影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14彭艾凡.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初探J.江西教育,2010(11).15杨琴.影视制作职业教育浅议J.长江大学学报,2012(8).16国务院.199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98.17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1985.18国家教委高教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1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工作的意见,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