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574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57.N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 系 部 商贸系(部)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讲师) 成 绩 2009年5月25日目 录任 务 书. 1文献综述.2开题报告.7正 文. .9摘 要.9引 言.9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主要表现形式.9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分析.11治理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具体措施.13结束语.18 参考文献与附录.18致 谢.19指导教师评阅表.20交叉评阅表.21答辩记录表.22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

2、理对策研究 系别、专业 商贸系(部)、公共事业管理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讲师) 开题日期 2008 年 11 月 9 日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与要求:围绕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xxx市江北区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要求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要进行实地调整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进 度 安 排2008.092008.10 查阅资料,选题;2008.11 开题;2008.112009.0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009.022009.05 继续调查,补充数据材料,修改论文并定稿;

3、2009.052009.06 论文答辩系(部)意见: 年 月 日文献综述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摘要:学校乱收费问题产生于2 0世纪9 0年代后期,于今为烈,广受社会关注。本文从教育乱收费的现状、政策回顾、原因探析和治理对策等方面入手,试将现阶段对教育乱收费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梳理出发展脉络,找出问题所在,进而探寻到合理的治理对策,并为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提供参考。关键字:教育 乱收费 治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各级政府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办法,使教育乱收费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取得了较明显的

4、成效。但教育乱收费问题目前依然是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存在既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又损害了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说影响深远,危害很大,必须得到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批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成果,为构建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1 我国教育乱收费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基本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但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上学贵、教育乱收费等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最近3年,全国共派出检

5、查组5.6万个,检查各类学校87.6万所(次),共查处违规收费案件1.9万件,受党纪政纪处分的有5931人(其中撤换校长794人),累计清退违规资金13.7亿元1。2008年国家审计署7月4日公布了对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情况,发现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象普遍,部分地区还存在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是自立项目乱收费和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总计510999万元;二是违规代理收费,总计11181.58万元。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46个县的中小学校和教育、财政部门共挤占挪用公用、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1.15亿元。用于教职人员经费、教育主管机构日常办公经费、

6、购车等。54个县平均每县中小学校负债4978万元,部分学校由于债务沉重、无财力偿还,被债权人强行封校、学生被迫停课的事件时有发生 2。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表明,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后,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资金被挪用和乱收费等问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介绍,这次对16个省(区、市)2006年和2007年1月至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重点抽查了54个县(市、旗)。有3个省(区)未按照规定的分担比例落实资金,少承担1.08亿元,占应承担资金的9%;有8个县少承担资金1350万元,占应承担资金的72%;还有5个县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

7、经费投入比上年减少13%。有6个省(区、市)财政、教育部门滞留中央“两免一补”专项资金1.89亿元;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滞留应拨付到中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1.1亿元,占其同类经费总额的45%3。一些地方挤占挪用资金、乱收费问题还比较普遍。有46个县的教育、财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共挤占挪用公用经费、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1.15亿元,占同类专项经费总额的3.8%,主要用于教育主管机构日常经费、教职人员经费、学校基本建设等;33个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立项目乱收费或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5110万元4。2 关于国家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政策回顾2003年,国家提出: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

8、限”(即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5。“三限”政策的要求是:“择校生”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要将“择校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示招生比例、招生人数和收费标准,统一按分数择优录取,统一办理入学手续。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金额外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管理,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确保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从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一费制”是指在

9、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一个收费总额,然后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的收费办法6。“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简称“两免一补” 7。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两免一补”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快

10、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关于教育乱收费原因的探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导致学校乱收费的重要原因,教育的公共性质使学校收费问题成为涉及社会公平的敏感问题,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有偿择校问题的产生。教育法对我国教育经费体制作了一个总体的规定,即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渠道、以其他渠道为辅助渠道的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但是这一体制没有得到落实,主渠道不畅通,而各种辅助教育经费的渠道不规范,这是造成乱收费的主要原因8。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造成教育乱收费的直接原因

11、有供求矛盾尖锐、投入不足、欲望和动机的支使、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缺失等。教育乱收费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贫富差距拉大和腐败现象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育部门的管理者,社会上一切向“钱”看之风对学校的侵蚀也是显而易见的9。吴淑元(2006)在试论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原因及治理对策一文中指出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有:第一,教育经费不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财力的限制,使得政府在财力上尚不能完全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第二,政策难以兑现。教育事业是全党全民的大业,在资金调拨上应属于重点倾斜的现象。第三,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目前正值中学生年龄段的高峰期,学生数量空前庞大,而优质教育资源又相

12、对紧缺。第四,自身利益的驱动。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先富起来后,各条战线把通过乱收费来作为改善本单位职工福利的一条致富门路。第五,外部检查监督不到位10。董志霄、李来和(2008)对教育乱收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全面地分析,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教育产业化” 观念的误导。“教育产业化”观念的误导是我国教育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不到位是导致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其三,不当经济利益的诱惑。学校乱收费,绝大部分是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对经济利益的贪婪和追求。其

13、四,教育收费体制和机制不健全11。4 关于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治理农村学校“乱收费”关键是从治本开始,强调增加教育投入,强调政府的责任,改革不合理的体制等12。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德清:治理教育乱收费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找到社会深层次原因,多管齐下,进行综合考虑13。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陈鹏: 教育乱收费问题,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综合治理。第一,矫正教育观念,确保政府对教育公益性投入。第二,适度平衡教育资源配置。第三,健全教育收费运行体制和监管机制。教育收费作为重要的公益性收费,国家必须加强管理,以确保价格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保护受教育者的

14、合法权益。第四,加强业内职业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渗透到学校这块净土,我们又恰好忽视了教育领域的职业道德教育14。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马和民(2005)认为:针对教育乱收费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索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如优化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人、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监督检查等15。赵刚(2007)在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及治理中提出:治理教育乱收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由于教育乱收费的成因复杂,要彻底杜绝,促使教育收费尽快走上科学、规范、法制化的轨道,还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标本兼治16。首先,树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新教育发展理念,均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第二,提高

15、认识,增强抵制教育乱收费的法制意识。第三,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到位。第四,加强学校财经制度,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第五,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最后,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加快教育收费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并为深入研究xxx市江北区教育乱收费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素材。但学者们的研究大都偏重于理论,我将结合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收费的实际情况,分析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适合江北区实际的教育收费方式,为构建和完善xxx市江北区教

16、育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参考文献:1温家宝称两年内全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N第一财经日报,2005-11-29.2姚电,夏水龙对规范教育收费问题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6):2122.3孙玉栋,李维新关于教育收费的效应分析J经济科学2007.(2).4陈芳,李俊义教育乱收费:1O年收了2000亿元N人民日报,2007-O9-07(5).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做好2003年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教财20034号)6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教财20047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国家扶

17、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实施步伐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7号)8劳凯声.如何看待和解决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求是杂志.2005 (7).9范先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00 (3).10吴淑元.试论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原因及治理对策.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 (7).11董志霄、李来和.教育乱收费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A.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报.2008 (2).12袁桂林.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探源及治理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05 (3).13王德清.论教育乱收费的危害及治理对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5 (4).14陈

18、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教育报,2006.6.1.15马和民.“行为失范”还是“制度失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16赵刚.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及治理.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系别专业商贸系(部)公共事业管理年 级2005级开题日期2008年11月9日学 号姓 名兰梅指导教师(讲师)1.本课题研究意义:近年来,教育收费问题受到社会的广为关注。学校收费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好教育,如何确保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在社会公平分

19、配。伴随着教育与市场关系变化而来的教育乱收费问题,不仅直接侵犯了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利益,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侵犯了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教育事业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本课题旨在研究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对策,通过规范教育收费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研究内容:1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主要表现形式1.1巧立名目的主动性乱收费1.2迫于压力的被动性乱收费1.3无章可循的盲目性乱收费2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分析2.1学校教育经费短缺2.2缺乏业内职业道德建设2.3监督机制不健全2.4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3治理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

20、费的具体措施3.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3.2构建有效预防教育乱收费监督管理机制3.3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3.4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执行力度3.4.1加大国家治理教育乱收费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3.4.2加大对教育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3.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技术路线:本课题的研究遵循:收集资料相关内容概述深刻剖析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研究进度:2008.092008.10 查阅资料,选题;2008.11 开题;2008.112009.0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009.022009

21、.05 继续调查,补充数据材料,修改论文并定稿;2009.052009.06 论文答辩4.导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5.系(部)意见:系(盖章) 年 月 日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治理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xxx市江北区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其原因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收费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提出了xxx市江北区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对策,即确保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适度平衡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收费运行体制和监管机制、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关键字:教育 乱收费 治理对策The Study of Seconda

22、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UnreasonableService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in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 education unreasonable service question manifestation and forms the reason, its reason mainly includes the school thou

23、ght not straight, the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investment insufficiency and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disposition is unbalanced, the education charge system and the supervising mechanism are not perfect; Proposed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 education unreasonable services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 n

24、amely guaranteed the government to the education financial investment, the moderate balanc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disposition, the perfect education charge movement system and the supervisory mechanism, enlarges to educates the unreasonable service investigation dynamics.Key words: Education;Unreas

25、onable service;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引 言 多年来,治理教育乱收费一直是各地各级纠正教育系统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工作,但在基层一些地方,教育乱收费依然存在。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教育乱收费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理,对推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主要表现形式江北区是xxx市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07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1380人;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7607人

26、;小学66所,在校学生293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1。2007年以来,xxx市江北区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以开展整顿“五风”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为契机,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由于落实不够,缺乏长效约束机制,江北区的中小学教育乱收费问题并没有消失,而且还有死灰复燃之势。其主要表现有:1.1 巧立名目的主动性乱收费这类乱收费主要是指江北区某些学校或老师违反有关规定,自立名目、自定标准,或擅自提高规定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不合理的费用。最突出的是对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进行分解收费或自行

27、设项收费。如对学杂管理费重复收取水电费、讲义费、资料费、阅卷费、留级费、补考费、差生促学费、补课费、印卷费、辅导费、自习费、活动费、桌椅板凳费等等。对规定收费项目外收取不足龄生代培费、线下生代培费、文体费、勤工俭学费、学籍保证金、赞助费、自行车车栅费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罚款以及一厢情愿统一收取的书包、红领巾、书本文具代购费等等,详细统计起来,可达二三十种之多。有些家长和学生还反映,在这些乱收费以外,教师本人及其家中的婚丧嫁娶、生日生病升学生孩子等大小事情,学生也情愿或不情愿地搞集资、赞助2。这类乱收费的特点是:立项无依据,没有或缺少正当理由;标准混乱,即使同一名目,在同一学校也有高有低,有先有

28、后;纯属巧立名目,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和强制性。 1.2 迫于压力的被动性乱收费这类乱收费范围较广,一是指学校迫于有关部门或单位的压力,使其收取各种不应收取的费用。如学校代一些部门或单位收取人身保险费、报刊读物费、资料费等,学校虽不情愿,但因来头很大,或与学校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微妙联系等因素,不便抵制,不便违抗,属于被迫作“乱”。二是社会各界向学校的摊派。如环境卫生保护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费、灭鼠费、绿化费等等。这种额外负担在江北区反映特别强烈。这些摊派对那些办学经费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学校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迫于无奈,只好转嫁给学生。三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主动向学校

29、或某科教师支付超过正常范围的特殊教育费用。如部分家长因为子女选择重点学校、名牌学校、特色学校、重点班级而主动向学校交纳高额费用;一些家长请求教师在业余时间为子女开办学习“小灶”而支付家教辅导费;为子女中午在学校进餐而支付劳务费等3。这类费用多发生在江北区的重点中学,属于家长盼子成龙,心甘情愿,学校和教师被动接受,这类乱收费也属于被动性,但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很大,对教育乱收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3 无章可循的盲目性乱收费这类收费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明文规定该收还是不该收的费用。这类乱收费主观上得到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有的甚至还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领导的同意或默许。如为统一学生着装而

30、收取的校服费;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开展兴趣活动而收取的兴趣活动费;为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早餐不落实的问题,开办中间餐而收取的加餐费等4。这类收费的主要问题是,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规定,缺少统一规范,具体管理松散不力,甚至夹杂经营性活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个别人或部分人从中谋取好处,因而出现了在江北区不同学校名目不一、标准各异、手段多样的混乱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满。 2 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分析2.1 学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经费短缺”是指“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这里,既有宏观层次上,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的比较;也有微观层次上,教育系统内部局部与

31、整体、局部与局部的比较。判断教育经费短缺的依据主要应从教职工的“工资”与“办学条件”这两个方面作宏观与微观的比较。仅以普通中学预算内“生均经费”为例,1998年北京为414.01元,xxx仅为141.58元,两者比值为2.92;1999年,对应比值为4.04;2000年,对应比值达4.14。两地小学“生均经费”的比值,1998年为3.76;1999年为3.81;2000年则达到3.875。 据有关调查显示,江北区基础教育是用占xxx市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xxx市19.81%的中小学生,基础教育“生均投入”只有全国水平的二十五分之一。据测算,到2000年7-12周岁小学适龄人口约1.4亿

32、人,比1997年1.15亿人增加近21.7%,国家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需800-1000亿元。加上总教育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对中小学教育历史性投入不足。单就义务教育投资来,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投资比例也不协调。基建投资不到2%,其中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现象严重,2003年达8281%,小学将近90%,全xxx75%的中学和90%的小学未能按要求配齐仪器设备,许多学校连起码的教学条件都保证不了6。教育经费如此短缺,已带来严重后果。它导致教学手段滞后,教师流失现象加剧,学生辍学人数增加,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迅速加以缓解。否则,难以保证现有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最基本需要

33、,更谈不上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2.2 缺乏业内职业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渗透到学校这块净土,我们又恰好忽视了教育领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些学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些教育工作者在经济上相互攀比,只讲收入,不讲奉献,形成学校、教师“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校乱收费,绝大部分是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对经济利益的贪婪和追求。因为乱收费可以给收费者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也是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乱收费的“重灾区”并非一定就是穷学校。那些富学校乱收费所得常常以劳务、奖金、福利等

34、名义分发,从而为收费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并驱使这些人铤而走险,对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这剂“良药”具有天然的“免疫力”。由于江北区的教育乱收费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学校建设及教职工的奖金、福利补贴和改善办公生活条件,从而将教职工的利益与乱收费紧紧捆绑在一起,使治理教育乱收费遇到强大的群体“抵抗力”。为了“小团体”的共同利益,一些知情人既不愿主动举报其中的腐败,也不愿主动协助调查,这就或多或少增加了查处此类腐败案件的难度。同时,乱收费带来的巨大收入常常以“小金库” 的形式存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也从中得到了好处,故在治理乱收费上下不了狠手,不自觉地充当了乱收费的“保护伞”。更有少数学校的领导私分、贪

35、污这部分收入。因此乱收费不仅成为教育腐败的一个催化剂,而且成为满足教育腐败的一个“大粮仓”。2.3 教育收费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江北区治理乱收费方面的规章越来越健全,监督机制也日臻完善,每年都开展一定形式的专项检查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在检查中不落实、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问题,执法力度明显偏弱。行政管理职能转化慢、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政出多门,该管的管不起来,而不该管却乱管。个别执法部门在处理学校乱收费问题时,只把眼睛盯在“利”上,为了多罚违纪金,对违纪学校只做罚款处理,以经济处罚代替了应有的党纪政纪和组织处理。江北区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方利益,越权设立教

36、育收费项目和标准造成本地多头收费的局面。江北区教育收费数额的确定、收费者及受益者不应该是同一人或同一部门。如果三权集中在同一人或同一部门手中,权力必然会失去监督和制约。目前,江北区教育收费中只有学杂费、公办民助费等费用受区政府物价部门的制约,而其他五花八门的收费却都集中在学校。特别是公办重点学校,掌握垄断性的优质教育资源,其供给市场的垄断性,必然衍生垄断性的教育收费。学生及家长无可选择,只能处于无奈被动服从的角色。法国著名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利,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7。”将这种三位一体的

37、市场经营体制引入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系统,必然导致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失控,刺激校方收费的积极性并制定尽可能多收费、乱收费的规则,致使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2.4 教育资源配制不合理江北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从教育经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配备来看。江北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教育经费分配在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 区域不公平。江北区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且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在义务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例如,2004年江北区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3446元、99.8元、1235元,初中生均预算内

38、公用经费分别为4562元、1474元、1646元8。校际不公平。主要是江北区政府对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拨款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多方面的差距。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又存在不公平现象,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更加剧了校际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江北区的现代化进程。二是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来看。目前,江北区有近1000名教师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还有近500名代课人员。一般城区中学具有本科学历占60%左右,而小学教师有本科学历的只有30%9 。正是由于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使得校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进而导致家长

39、的择校热,而择校热的存在又加剧了校际间的差异,并促成了更高潮的择校热。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家长择校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并最终形成教育乱收费屡治屡乱的局面,而且,发生在教育领域的其他问题,如“高考移民”、教育腐败等,也都是因此而产生的。3 治理xxx市江北区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具体措施3.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江北区政府首先要承担重要责任。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江北区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

40、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这项任务摆在地方政府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突出位置。义务教育实行均衡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 ,江北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政府。国外教育发展的情形告诉我们,在不少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有赖于政府支持,政府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公平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在现阶段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更应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明确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校舍等一些硬件设施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

41、办学条件。而且要逐步做到对学校的投资,无论是小学或是中学,占地面积、基础设施都必须是均衡的。在教育的投入上要坚持向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向弱势群体倾斜,加大对贫困学校的扶持力度,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在办学条件的规范上,制定出统一的合格标准,让学校办学条件基础均衡。在办学评估上,逐步淡化和取消国标、省标、市标等这样的要求,主要评估办学水平的高低、示范作用的发挥。充分运用评估的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政策取向上,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不使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素质高的教师流向重点学校。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要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校带弱校,弱校作为强校的分校,优

42、化教育资源。第二 ,实施区域的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江北区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还要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上多下功夫。如图书馆、体育场所、劳动技能培训、局域网的建设等等,无论在中心还是在边缘地段,均没有必要一个学校建一个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建一个劳动技术中心,搞一套劳技设备,一个军训基地,建一个中心网站,搞一个局域网,建一个图书馆。对这些设施,应该实施区域内的一定程度上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用。在人力资源上也要实现合理配置。校长和教师的智力资源要打破校际壁垒,合理流动。对有些学科的教师可以实行联聘,对名教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可实行区

43、域共享,让他们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还要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庞大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区域内优秀教育资源共享,让所有孩子都能通过网络来接受现代化社会相应的同质、同步的高水平教育。也就是要借助信息化来缩短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从而减少因择校产生的乱收费。第三 ,规范办学体制改革,严禁优质教育资源流失。江北区要从行政上、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不允许优质学校的转让,限制优质学校的“改制”。依托公办重点学校举办的学校,同时实行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经费核算、独立教学和人事管理。对已经“改制”的学校的收费要进行限制。江北区教育局可以制定规章,从重点学校和改制学校

44、的收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拿来用于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帮助薄弱学校的发展。江北区政府应当落实法定的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 10,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关注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通过中央和政府自身的共同努力,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做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大大减少;学校普遍达到基本办学标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弱势群体受教育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校长和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解决。3.2 构建有效预防教育乱收费监督管理机制江北区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监督管理制度,促使学校加强自律,增强诚信收费意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教育乱收费行为的发生。一是教育收费许可证制度。利用收费许可证年度审验之机,对中小学收费项目、标准进行严格把关。针对“一费制” 11政策实施,及时变更调整收费许可证,严格核定各中小学服务性代收费项目标准。二是收费公示制。坚持教育收费公开、公正和透明。全区各中小学重新统一制作由江北区物价局监制的“收费公示牌”,挂在校园醒目处,并要求必须在学校网站公布收费内容,将“三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和家长公布(即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政策,公开举报电话),让每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