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0749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科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科学年青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记谭汉庆老师所前一小开课始末由感浙江杭州萧山临浦第三小学 张永法本学期初,在临浦二小屠金方老师的创议下,由所前与临浦合开一次科学教研活动,并要求我校的谭汉庆老师承担一节开课任务,在我的怂恿下,他终于答应了下来,但要求我给予帮助,我满口允诺。10月20日,科学课教研员何树德老师又与我通电话说,他没有时间来听谭汉庆试教了,要我予以辅导,重担一下子落到了我的肩上,我知道我惟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辱使命。10月24日,终于开课了,谭汉庆所上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学井然有序,脉络清晰,学生神情投入,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赞赏。他成功了,我暗自为他

2、高兴,他也很兴奋,说了许多感激的话。但在我们共同商讨选题、取材、设计、试教、修改的一系列过程中,却经历了一场惊险的历程,在这过程中,却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科学年青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予以提出来,希望能给广大科学课的年青教师有一个善意的提醒。一、 未雨绸缪。俗话说:“有备无患。”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早做准备,只有早准备,早打算,才能有充足的筹备时间和思考的余地;如果“临阵磨枪”,或是“临时抱佛脚”,虽然也能凑合着过关,但出错的机率就要高得多,对见到的错误也就失去了改正的机会,只能“望洋兴叹”了。10月18日,我在网上得知开课的时间,就及时地告诉谭汉庆,叫他早做准备。到了10月20日早晨,他

3、还没有说要试教。我急死了,去催他,他才打算当天下午试教一个班。但哪知道,他辛辛苦苦做好的课件,放到实验室电脑上竟然几段录象没有图象,只能马上请华成老师帮忙,试教也就只能作罢。第二天(周六),我向张亦军老师讨来一节课,硬逼着他先试教一个班。经过试教,他傻了眼了,没想到自己的设想竟然漏洞百出,当时连他自己都丧失了信心。在我的鼓励下,他虚心听取了我的建议,着手修改教案,改变教态。到星期一第二次试教,才大致有了这堂课的雏形。二、 合作互助。我们在科学课堂上鼓励学生要合作学习,实施“头脑风暴”策略。其实,不光学生需要合作,我们教师之间更需要合作与互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难免会遇到

4、各种各样的困难,“助人一臂之力”是常有的事,并且也会因此增进彼此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我经过询问,才得知谭汉庆迟迟没有提出试教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课件还需要拍摄几张照片,但当时学校的数码相机又被其他老师借走另有他用,他迟迟未能借到。当时与我同办公室的戴灿明老师就戏谑地说:“你这傻蛋,你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就有一只。”由此可见,科学年青教师要学会敢于向同事“求救”。三、 关注细节。大家都知道,在人的言行细节中,就能大致看出人物的修养与品性,警察能从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中破案。可见细节虽小,但马虎不得。同样,科学课的教学,也绝不能粗枝大叶,应从“细小”处入手,只有堵住了“小错”,才能防止“大错”的产

5、生。第一次试教中,大屏幕上一个个娟秀的字迹(因为没有加粗),让学生感觉字迹若隐若现,模糊不清而无法阅读;放录象时音量偏低让学生听不明白解说词,窗帘没有拉拢致使图象反光而模糊;液体传声分组实验前缺乏操作方法的交代,致使学生手足无措,有的将铃铛在水面上方敲,有的在水中敲着铃铛的挂线,有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听,有的实验完毕后不知将铃铛、榔头放置何处。四、 迎难而上。对某节课中的难点该如何来突破,实验操作中的困惑该如何来解答,这是科学教师最头疼的事,也是某些没有成功的科学课中难以突破的“瓶颈”。本课中土电话的传声实验,书中的操作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挂在线中间敲铃铛,铃铛产生的声音,既有通过细线传声入听筒的

6、,也有以空气传音入耳朵的可能性,分不清主次。因此,这节课还是将其改为打土电话。打土电话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说话的人必须轻声说话,并且距离不能太近,否则效果无法比较说明问题。如果让学生到室外去打,效果难以检测,场面也难以控制;如果在室内打,按两人一组,得安排近20组学生,小小的教室又怎能有这么大的空间,必然相互干扰,嘈杂不堪,一个字“乱”。那么怎样才能在室内打土电话,又让它有序进行呢?面对第一次试教混乱的场面,真让我们两位科学老师伤透了脑筋。这天晚上,我突然灵机一动:电话机能通多路电话,我们的土电话为何不改装成集束式放射状的多线土电话呢(如下图所示)。一想到此,我兴奋不已,当晚就打电话把这种设想告诉了谭汉庆,他也一致赞同,决定星期一具体尝试。后来发现,效果果然不错,终于解开了这堂课的一个死结。总而言之,科学教师只有抱着“为生而教”的心态从事教学,才会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关注教学的细节,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努力做到“以学定教”的新课程标准。对我校这位年青科学教师这堂课的成功,我不敢居功,惟有向他表示祝贺和深深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