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特色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办学特色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办学特色情况汇报尚志市八一希望学校几年来,尚志市八一希望学校始终坚持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塑造美的心灵”为育人目标,运用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和方法,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建立严格、科学、规范、开放的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建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了一支“创新务实、乐于敬业、品德优育、基础牢、质量高,从教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获得了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省创新教育研究先进学校、哈尔滨市一类小学等一系列荣誉。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八一希望学校重新审视并调整了办学思路,即:在“崇文、明礼、正德、尚学”新校训指导下,以中
2、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语文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为支撑点,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纽带连结教学与德育,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初步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板块一:突出教科版语文教材特色, 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创新与发展之路,强化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支撑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作为 “注提”实验先进学校和省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的八一希望学校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自觉将“注提”实验引入课程改革领域进行研究。研究中我们发现,“注提”实验的许多理念和做法与课程标准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语文学习的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等方面。在落实课
3、程标准的操作上,“注提”实验有着独有的优势。因此,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注提”实验的完善与创新作了新的探索,有效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和写作的水平。以往,我校在开展“注提”实验过程中,曾一度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实验最主要的目标,然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这个表述不够全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此,我们把“注提”实验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这个定位,我们制定了“注提”实验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发展语言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识字写字能力,努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4、目标重视语言的实践,丰富语言的积累,及早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审美情趣。可以说,这个定位为我们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完善与创新“注提”实验指明了方向。首先,我们发挥教科版语文教材和“注提”实验的优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学生能提前读写的优势,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感。“注提”实验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寓识字于读写之中,对入学不久的儿童在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听、说、读、写的实践,把读写教学提前。这个特点,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提
5、前读写中满足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刚入学的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充满了求知欲,他们迫切希望通过阅读与写作去了解这个变幻无穷的世界,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能“直呼”这个优势,在他们识字还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学生知道了以前从不知道的事情,通过写作,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体会到了读写的乐趣,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生提前读写中实施“赏识性评价”,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长。我们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坚持正面评价、全面评价、全程评价的原则,对学生在读写中的点滴获取,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即使是不够正确的
6、感受,都予以珍视。其次,我们抓住学生处在关键期的机遇,及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入学儿童正处在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利用学生能提前读写的优势,注意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边读边想等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我写我所想”、“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做”的写作习惯。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高涨,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我们主动适应学生学习需要,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八一希望学校的学生由于提前读写,及早接触了大量的语文材料,开发了智力,其学习愿望、学习能力都比较高。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识字教学、阅读教学
7、、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都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在识字教学上,我们采用“识写分流”、分步走的办法,对汉字的音、形、义和识、写、用分别提出要求。其步骤是: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阅读理解课文时理解字义,阅读理解后指导书写。并且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会认”与课外的“增识”结合起来。这种办法充分体现了儿童识字的主动性,符合儿童识字的规律。将教材定量落实的字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不定量的独立识字相结合,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了识字效率。在阅读教学上,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主要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通过反复地读,培养良好的语感;通过大量地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8、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则要采取以“单元为组元”的整体教学,首先教师要通读整个单元,明确本单元的情感主线、能力主线、习惯形成主线,把握这个单元的主题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重点。其次是在教学精读课文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三条主线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去学习、去体会,结束课文的学习后,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梳理吸收,强化语言文字、学习经验、学习感受的积累。在写作教学上,第一学段开展以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为主要形式的习作教学,主要做法是:注重积累,夯实“自由表达”的基础;从说到写,理顺“自由表达”的途径;仿导结合,培养“自由表达”的能力。第二、第三学段的写作教学,确立“激发兴趣,注重个性,读写结合
9、,重视修改”的指导思想,在指导学生习作上,构建了“先看看,再构思先说说,再挥洒先议议,再修改订正誊写”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语交际教学上,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主线,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三大能力着眼,构建了“情境式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步骤是:进行语言游戏,让学生在倾听中集中注意力创设情景,引出话题围绕话题,多方交流拓展话题,交际应用。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与能力。 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对“注提”实验的尝试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八一希望学校的学生喜欢读书,善于表达,思维活跃,有独立的见解和创造力,自学能力强,在思想品德、情
10、感态度、意志品格及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板块二:以开发“经典作品赏析”校本课程为突破口,寻求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二支撑点。我们通过“民族文化(主要是经典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加强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新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创新“注提”实验之外的第二个有力支撑点和突破口。在开发“经典作品赏析”课程的前期准备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了要改变教师以往单方说教为主、强加给学生,重理性的演绎,轻感
11、性的归纳,强求统一、片段的填鸭式的古典诗词讲解,以及以全部训练和测试代替整体阅读鉴赏、文化积淀的诗歌阅读方式,严防因自身水平和教学思想转变问题而造成的糟蹋经典的问题产生。为了克服教师和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认真制订校本课程计划、确定诵读内容。同时特别强调“言之文也,天地之心”着重追求学生的鉴赏个性,重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有它内在的完整的意义;有它浑然不可分割的、渗透内外的神韵,我们要的是孩子们自我感悟的过程。通过学习活动和自主建构,使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同时通过学习活动,又丰富、发展着
12、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等,从而提升学生个体的鉴赏资质和素养。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师生互动,多维积淀,多角度生成,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愉快、从容地达到共同向往的目的。与此相配合,我们还提出建设“书声校园”的号召。通过班级图书角,黑板报、广播站、古诗词音乐铃等多种渠道,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八一希望学校的文化底蕴。同时,我校在每学期中段举行一次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在每学期下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如“古风流韵”诵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书写座右铭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积极营造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环境。2009年,依据新语文课
13、程理念,我们在对取得初步效果的“经典作品赏析”活动的基础上,着手开发古诗词赏析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将新开发的校本课程命名为古诗词赏析。选文以儒学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建教材的核心内容,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
14、针对性、层次性。并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要求教师指导性和创造性地用好校本教材,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及形式的安排、课程评价的方法等。 板块三:德育与教学双腿走路,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纽带连结教学与德育,拓展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新空间。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德育功能、文化功能,我校在强化“第一支撑点”,寻求“第二支撑点”的基础上,准备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纽带连结教学与德育,积极探索、拓展语文教学与德育
15、工作的新空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与德育实践活动,拓展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的空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在古诗词赏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近经典”,指导学生吟诵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道德规范,在让学生接受原汁原味的经典熏陶的同时,以时代思维予以科学的解读和适当的重组,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指导框架下,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道德经典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品位、内涵,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提升其整体素质,培养其道德品质、提升其文化底蕴,树立其人文精神,实现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的共赢。 2009年4月7日办学特色情况汇报尚志市八一希望学校 2009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