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0897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市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报告摘 要从家庭环境,家长育儿态度、方式与教养行为,家长对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对所参与的由社区管理部门、早期教育机构组织的科学育儿学习活动的收获、意见,以及对托幼机构所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的态度和要求等方面,对广州市216名06岁儿童家长进行了访谈,对148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建议,应使家庭早期教育踏上新的台阶,把握好家庭早期教育的指导策略,开展社区共育,建设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加大传播媒介的宣传力度等。 关键词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是儿童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启蒙老师,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成员、家

2、庭气氛等都会影响儿童幼小的心灵。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是儿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的地方,这种教育具有阶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优质的机构教育能使不同年龄儿童的潜能得到开发和更好的发展。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对家庭和教育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的社会文化、良好的社会风气与生态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全方位的早期教育,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对儿童有着长期的、永久的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共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但是,许多人会简单地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就是幼儿园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只要为孩子选一所好的幼儿园,就会得到最好的教育;有的家长只是以自己的成长经验来

3、养育后代;还有的家长过分地夸大社会的竞争因素,给孩子施加种种压力。正是这些带有片面性的观点,给家庭的儿童早期教育带来种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州市家庭儿童早期教育,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方式与行为,家长对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等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切合本市的、能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有效途径。在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20002005年进行“早期儿童养育和发展”教育合作项目(简称“ECCD”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调查内容:家庭环境,家长育儿态度、方式与教养行为,家长对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对所参与的由社区管理部门、早期

4、教育机构组织的科学育儿学习活动的收获、意见,以及对托幼机构所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的态度和要求等基本情况。(二)调查抽样:在荔湾、天河、越秀、番禺、从化、花都6个区抽取06岁儿童的家长216人作为访谈对象,在海珠、东山抽取36岁儿童的家长148人作为书面问卷调查对象,共364人。(三)调查工具及统计方法 调查工具“学期儿童家长访谈问卷”,内容有被访者的基本情况、住户的基本情况、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的基本情况、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健康和保教)、社区所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的情况、家长对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等方面。“教育研究问卷”,内容涉及家长对子女的关怀照顾、教育指导、行为限制,夫妻对孩子态度与教育

5、的一致性等教养行为因素。调查及统计方法由各区选派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员参加培训,并保证全程参加调查访谈工作。访谈人员与被访者约好访谈时间,亲自上门与被访者面对面地进行各项调查问题的交谈,并填写好调查问卷。访谈填表程序:访谈前熟悉调查表与被访者约好访谈时间访谈时先向被访者问好,说明来意从头到尾逐一地提问,并在表中先填上结果(在有横杠上填数字或在选择栏的符号上打)迅速浏览表格,及时补缺结束时向被访者道谢每天做好问卷数据登录格工作。书面问卷调查则由各幼儿园教师发给家长填写。各种调查访谈表和书面问卷表统一集中,交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由专人整理、复核。经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的录入、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果

6、。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被访家庭及儿童的基本情况共访问城乡家庭216户,其中有岁月的儿童96人,岁的儿童120人;54.9%为男孩,45.1%是女孩,独生子女城市为92%,乡村为54.7%,汉族占99%。城市独生子女比乡村的多。城乡被访家长以母亲为主,城市家长高学历者明显比乡村多;有社会职业的父亲占92.7%,母亲70.4%;无社会职业的父亲占7.3%,母亲29.6%;家庭中父亲参加社会工作、并有一定社会兼职的比母亲多。被访家庭有53.4%是核心家庭,其中包括2.4%的单亲家庭,孩子主要与妈妈一起生活;三、四代同堂家庭也不少,占46.6%,以45人为主。城市家庭每月人均收入是1248.33元

7、,乡村家庭每月的人均毛收入为792.17元,城市家庭的收入明显比乡村家庭高。城乡大多数家庭的基本生活设施和环境比较好。被访家庭儿童的入园率为61.7%,有31.5%是母亲自己带或由孩子的祖辈照看,6.8%由保姆、家庭托儿所或非正规教育机构照看。自己带孩子的原因除了孩子小以外,主要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母亲没有社会职业,自己带孩子能节省开支。(二)家庭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关注孩子出生前,家庭都较注意母亲怀孕期的保健,得到家人的细致和较好的照顾;绝大部分家长选择在医院和保健院里生孩子,认为即卫生又安全,都很重视将要诞生的小生命。能以母乳喂养孩子的城市占87%,乡村占91.5%,母乳喂养平均月数为7个月。乡

8、村儿童的母乳喂养率稍比城市高。城乡家长重视孩子的计划免疫,城市中99%、乡村中97.2%的儿童参加了预防接种;当孩子生病时,有87.9%家长带孩子上医院看病,18.9%的家长自己找药给孩子吃,2.4%请有经验的人给找药给孩子吃。但却有1%的家长为孩子求神驱邪。在家长与孩子的卫生习惯方面,77.2%的家长能注意每次饭前便后都给孩子洗手,而家长自己在做饭和给孩子喂食前、便后能每次都洗手的有86.9%;对孩子经常会放到嘴里的玩具,有38.3%的家长经常清洗,51.9%有时洗,8.3%从来不洗;在生食水果时95.5%的家长能洗净才给孩子吃。家长与孩子的卫生习惯较好。城市家长认为:要使孩子身体更健康,首

9、先是保证孩子一日三餐吃饱,其次是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其三营养品,其四是注意生活常规。乡村家长认为除了首选一日三餐吃饱外,其次是增加营养品,其三是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其四是注意生活常规。在乡村,户外的活动场地较多,儿童户外活动机会较多,城市正好相反,故家长对儿童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较乡村的家长更为重视。但是,部分家长对用什么方法使孩子的身体更健康的问题没有考虑过,而且城市的家长明显比乡村的家长要多。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生长发育年龄特征有较清楚的了解,城市为81%,乡村为83%;乡村的家长对孩子在多大的年龄会走路、说话、长牙等知识比城市的家长要清楚和知道得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能对孩子生长发育作定期

10、的测量和记录:城市有62%的家长为孩子的身高、体重作定期的测量,40%的家长作记录;乡村有67.9%的家长为孩子定期测量身高、体重,有27.4%的家长作记录。表明家长对孩子身体健康较为关心,并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孩子生长发育进行监控。(三)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其一,家长育儿方式的态度与做法。城市80%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到托幼机构是最好的育儿方式,但被调查的家庭中只有69%的孩子在托幼机构;11%的家长认为自己照看最理想,实际上有23%的母亲在家自己带孩子;9%的家长认为让孩子的祖辈带、或由保姆带、到小型的家庭托儿所等为好,实际上有18%的家长请祖辈、保姆带孩子,或把孩子放在非正规教育机构里。

11、乡村有84%认为送孩子到托幼机构是最佳的育儿方式,实际有73%家长送孩子到了幼儿园和托儿所;17%认为自己照看最好,被调查的家庭中16%的家长自己带孩子;5%认为让孩子的祖辈带更好,事实上却有17%请祖辈带孩子。乡村家长送孩子到托幼机构的明显比城市多,也许是乡村家长中父母的兼职都比城市的多,无社会职业的母亲也比城市少的原因;城市待业妇女较多,家长除了认为孩子年龄小,不宜到机构里集体生活,家里又有老人家等原故外,她们还认为要交几百元钱送孩子上幼儿园,不如自己带孩子更节省家庭开支。虽然城乡的家长都认为送孩子到幼儿园、托儿所是最理想的育儿方式,但实际与理想还相差较远。此外,城市家长送子女上托幼机构时

12、,最先考虑的是机构离家庭的远近距离,然后才是机构的教育质量;而乡村的家长送子女上托幼机构时,首选的是教育质量,其次才是距离的远近问题。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城市托幼机构之间的差异不大,教育质量较均衡,家长注重距离的远近;乡村托幼机构的差异较大,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也日益要求高,因而把机构的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其二,家庭给孩子创设的文化氛围。安排一个能让孩子游戏和学习、展示自己作品、相对固定的地方,说明家长对孩子活动的重视。城市42%的家庭有固定地方,34%不固定,24%没有;乡村有固定地方的占50%,23.6%不固定,26.4%没有。城市的居住面积比乡村少,因而孩子相对固定的活动地方比乡村的少。图书是

13、最普及的大众传媒,也是家庭文化环境之一。在被调查的家庭中,城市家庭各类图书平均拥有量为102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有27本;乡村家庭平均有图书76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有19本;城市家庭藏书和孩子拥有的图书比乡村多。但城乡家长与孩子一起共同阅读图书、讲故事的不多,只占34.4%,多数家长未能掌握这种最简单的亲子活动方法。儿童最喜欢、最需要的玩具,对孩子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家庭平均有60件,其中自制玩具2件;乡村家庭平均有45件,自制玩具也是2件;城市儿童的玩具在平均数以上,乡村儿童的玩具在平均数以下,有较大的差异。而利用废旧材料给孩子制作小玩具,或给儿童自己进行操作游戏等方面做得很少,家长还不了

14、解这样的做法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也不知怎样去做。城乡有80%以上的家长常和孩子一起观看儿童电视节目,其中有50%以上是看电视剧、故事片或综艺娱乐节目;对于教育类电视,城市有29%、乡村有33%的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收看,乡村孩子和家长一起看教育类电视节目的比城市多。其三,家长的亲职行为。被调查的家庭中,大部分亲职工作是又母亲担任的。在半年时间内,父亲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平均为135.15天,乡村比城市要多;在一天中,父亲与孩子相聚的时间平均为140.53分钟。家长平均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事及时间的排序:陪孩子游戏和散步61.2分钟,拥抱孩子56.3分钟,与孩子一同看电视54.5分钟,给孩子喂饭、洗澡48

15、.3分钟,和孩子看图书讲故事34.4分钟,与孩子唱歌、画画18.5分钟,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12.2分钟。这里可以看到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较为亲密和融洽。(见表)表1父母与子女共同活动的时间(单位:分钟)人数平均数标准差 喂饭洗澡20648.3250.43 拥抱20656.2996.00 游戏散步20661.2161.03 讲故事20634.3732.83 唱歌画画20618.5219.84 看电视20654.4649.31 表2不同年龄孩子与父母活动时间平均数的比较(单位:分钟)项目对象人数平均数标准差t值p值 喂饭洗澡0-2岁8664.6564.524.082.000 3-6岁12036.6

16、232.81 拥抱0-2岁86104.30128.866.695.000 3-6岁12021.8834.02 游戏散步0-2岁8682.7477.954.483.000 3-6岁12045.7838.73 讲故事0-2岁8637.2143.821.050.295 3-6岁12032.3421.78 唱歌画画0-2岁8620.5526.321.240.216 3-6岁12017.0813.35 看电视0-2岁8638.0148.98-4.216.000 3-6岁12066.2546.25 家务劳动0-2岁416.857.85-1.946.053 3-6岁12014.0123.05 父子相聚0-2

17、岁85155.47117.741.497.136 3-6岁120129.94122.04 父子生活0-2岁86133.3858.11-.372.710 3-6岁120136.4157.14 由表可见,父母每天花在02岁儿童身上的“喂饭洗澡”、“拥抱”和“游戏散步”的时间比36岁儿童要长,这种差别经t检验发现在.001意义层级上具有显著性意义。每天花在“讲故事”和“唱歌画画”上的时间比36岁儿童要长,但经检验未发现具有显著性意义。父母每天花在02岁儿童身上陪同“看电视”、“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少于36岁儿童,经t检验发现前者在.001意义层级上具显著性意义,后者在.05意义层级上接近于有显著性

18、意义。表3城市与农村父亲-子女共同生活时间平均数的比较地区人数平均数标准差t值p值父子相聚城市100153.60132.811.519.130(天/半年)乡村105128.08106.96父子生活 城市 100 128.1456.76-1.709.089(分钟/天)乡村106 141.7557.53由表3可见,每半年父子相聚的平均天数,城市多于乡村,但无显著性意义;每天父子共同生活的平均时间,乡村多于城市,也未发现有显著性意义。表城乡儿童父亲的亲职行为对比 内 容 城 市 乡 村父亲经常拥抱孩子 50% 48%父亲在家常陪孩子游戏和散步 40% 29.2%和孩子看图书、讲故事、谈话 37% 2

19、0.8%父亲与孩子唱歌、画画 9% 10.4%父亲与孩子一同看电视和录像 23% 36.8%父亲和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5.1% 2.5%父亲常给孩子喂饭、洗澡 23% 17%父亲常陪孩子睡觉 38% 34%由表看到,城市父亲比乡村父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智能、语言、游戏和扩大视野等活动,也注意孩子的劳动教养和生活方面的照料;乡村父亲比城市的更多是与孩子一同看电视和录像的视听活动。总体上看,父亲的亲职工作表现一般,常和孩子进行亲子活动的不多,特别是乡村的父亲。其四,家长的教养行为因素分析。从书面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对家长教养行为进行了因素分析,显示出家长对子女的教养行为各平均数得分排序依次为:关怀照

20、顾,指导限制,对孩子不耐烦,教育的一致性。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情绪、生活学习、行为习惯都较为重视,教养态度与行为比较积极和正确。(见表)表家长对教养行为各因素的认同程度教养行为因素 平均数X 标准差S 题数 题平均数X 排序关怀照顾 94.67 10.36 31 3.05 1指导限制 46.80 6.53 20 2.34 2对孩子不耐烦 6.63 1.82 3 2.21 3教育的一致性 6.31 1.64 4 1.58 4其五,家长平均每月在孩子身上花钱的情况。家庭每月为孩子支出的费用平均为:城市入托的儿童1147元,未入托的儿童703元;乡村入托的儿童719元,未入托的儿童518元。调查统计

21、到的城市家庭月人均收入1248.33元,如按三口之家计算的话月平均收入是3744.99元,有18.8%30.6%的家庭收入花在孩子身上;而乡村家庭的每月人均收入为792.17元,如按三口之家计算,家庭月平均收入是2376.51元,有21.8%30.3%的家庭收入花在孩子身上。可见,家庭中有一个孩子,是要有一定经济负担的。(见表)表城乡儿童每月费用支出对比费 用 支 出 项 目 城 市 乡 村孩子进入教育结机构的费用均值为 444元 201元营养食物和保健品费用均值为 249元 201元医疗费均值为 121元 77元 节假日带孩子去游玩的费用均值为 101元 71元为孩子买衣服的费用均值为 84

22、元 51元给孩子买玩具的费用均值为 62元 38元孩子买零食的费用均值为 40元 55元买图书的费用均值为 32元 20元其他花费均值为 14元 5元(四)家庭对社区早期教育的需求首先,孩子已入托的家长对托幼机构的满意程度(%)。表 城乡家长对托幼机构的满意程度 项 目 很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城 乡 城 乡 城 乡 城 乡 解决后顾之忧 30.3 41.7 53.0 51.4 16.7 6.9 / / 卫生保健 27.3 33.3 56.1 59.7 16.7 6.9 / / 发展孩子智力 22.7 27.8 56.1 58.3 19.7 13.9 1.5 / 交往行为培养 15.2

23、27.8 59.1 51.4 25.8 19.4 / 1.4 培养艺术技能 13.6 29.2 36.4 45.8 50.0 25.0 / / 良好生活习惯 21.2 34.7 66.7 48.6 12.1 15.3 / 1.4 教师教育水平 25.8 36.1 48.5 58.3 24.2 5.6 1.5 / 幼儿园管理 24.2 38.9 51.5 54.2 24.2 6.9 / / 园舍与设备 19.7 36.1 40.9 45.8 36.4 18.1 3.0 / 幼儿伙食 22.7 30.6 53.0 58.3 24.2 11.1 / / 幼儿园收费 9.1 36.1 50.0 52.

24、8 36.4 11.1 4.5 /从表的数字看,家长对子女所上的幼儿园或托儿所都比较满意,但城乡差异较大,乡村家长对托幼机构的满意度比城市家长高。在乡村,最得到认可的是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管理水平、教师的教育水平等项目,有90%的家长很满意或较满意;除交往行为与艺术技能培养两项外,其他都在80%以上;但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上持一般和不满的家长比城市多。在城市,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三项有80%以上的家长表示很满意或较满意,其他项目的满意度都不到80%;特别是对托幼机构在发展儿童智力、教师教育水平、园舍与设备、收费方面持一般和不满的比乡

25、村多。其二,散居儿童家长参加所在社区或幼儿园组织活动的情况。城市中,未入托的儿童家长曾参加过所在社区或幼儿园组织活动的只有10.5%,不知道有这些活动的家长有7.9%,81.6%的家长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乡村散居儿童家长只有2.9%曾参加这类活动,5.7%家长不知道,91.4%没有参加过。曾参加过这类活动的散居儿童家长中,城市的得到了以下的服务:听家长讲座,参加亲子活动,开放室内外活动场地、活动器械、玩具和参加幼儿园的庆祝活动和家长联谊活动;而乡村的散居儿童家长所得到的服务只有开放室内外活动场地。散居儿童家长得到所在社区或幼儿园服务比例不多,而城市家长所得到的服务项目比乡村多,乡村的项目过于单

26、一。其三,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情况。城市有49%家长参加过家长学校的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或学习,乡村有36.8%家长参加过这类学习。参加学习后家长所得到的帮助和收获各有不同:城市家长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依次为:教育孩子的方法、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疾病预防和孕期指导;乡村家长认为有帮助的内容依次为: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孩子方法、疾病预防和孕期指导。城市里认为参加讲座或家长学校没有什么帮助的家长,明显比乡村多,他们不满足现有的讲座内容和学习方式,希望有更多形式的辅导。家长最需要获得的育儿知识排序如下:对儿童疾病的防治和儿童营养保健知识,掌握良好的家庭教育方

27、法,如何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怎样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其四,家长获得育儿知识的主要方式。城乡家长获得育儿知识的主要方式基本相同,依次为:通过有关的书籍、电视讲座等大众传播媒体,与有经验的父母交流,由孩子的祖辈提供经验,幼儿园教师的指导,参加专门的社会教育服务活动和社区定期举办的咨询活动。大多数年轻家长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喜欢找有关书籍来看;而祖辈的经验也很重要,应该听一听;家长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托幼机构里,教师对自己孩子也很了解,因此孩子老师的意见也不可忽视。其五,家长希望社区能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以下服务:城市家长的希望依次为:社区能提供专门的儿童玩具、图书、游

28、戏的固定场所,如社区儿童中心和玩具图书馆(室)等;提供离家庭较近的、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有游戏器械的街区公园;社区内的托幼机构能定期开放游戏场地;经常有咨询活动和宣传资料的提供。乡村家长的希望依次为:社区提供专门的儿童玩具、图书、游戏的固定场所;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资料;家庭附近有游戏器械的小公园;经常有咨询活动;能和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经验。此外,家长还希望能有专家(如幼儿园教师、社区保健人员)上门指导、对看护人(如父母、祖辈、保姆)的培训、有灵活多样的服务、教育热线电话等。四、思考与建议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战略眼光聚集到孩子身上,世界一些先进的国

29、家都提出从婴儿一出生就对其进行教育的观点,儿童早期的教育和培养是亟待研究的世界性课题。(一)踏上家庭早期教育新台阶在外国,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先行计划”的成功经验证明,从忽视家庭的影响、很少让儿童家长的介入,到重视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的作用和家长的参与的方向转变;家庭、幼儿园、幼儿教师以及国家、政府是否有相应的、合理的教育政策是儿童早期教育的关键。二十世纪末,日本首相咨询机构提出家庭、学校(幼稚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加强家园联系与合作,共同进行早期教育观点,并在1999年4月又颁布了家庭教育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介绍了家庭、家教、同情心、个性与理想、游戏等具有

30、深度和针对性的内容。近三十年来,意大利瑞吉欧埃米利亚市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区成员发展了一套共同参与幼儿教育政策、儿童发展、课程设计和评估工作模式,促进了教育者、儿童、家庭和社区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在我国,2002年国务院新颁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确立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目标,提出“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理论研究。”“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育、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上海市有以社区为依托指导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实践研究;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大纲,并在2001年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中规定

3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负有首要责任”;上世纪90年代末,我市已有“百名婴幼儿潜能开发”项目,通过专家上门作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儿童发育评价等有意义的实践研究。这都为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提供了依据,也为我们开展家庭早期教育工作指出新的起点。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树立现代化的家庭教育新观念: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家长教育技能不断成熟是相互相承的,发挥家庭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努力探索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模式,使家庭早期教育踏上新的台阶。(二)把握好家庭早期教育的指导策略在现有条件下,要把早期教育落实到千家万户,使儿童和家长真正受益,各地区应把握好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如何

32、引导家长更好地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关键就在于要根据家长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指导,使家庭早期教育向多元化发展。母亲在家庭中的亲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父亲的亲职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却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所重视。应多进行宣传活动,引导父亲积极投身家庭教育和家庭亲职活动中来。每天有一段亲近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使孩子能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父亲的爱。父亲情感、态度、智慧、气质等方面的潜移默化影响,将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活动时,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度性还未能把握好,特别是在文化氛围的创设上,如多带孩子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参观学习、给孩子购买图书、引导孩子阅读、和孩子动手操作、自制玩具

33、等方面还需不断地指导。年轻家长对同龄孩子家长的育儿经验交流特别感兴趣,应多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让同龄孩子们与家长们一起活动,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探讨的机会。特别是在帮助文化程度有限的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时,运用这种方式更有效。乡村家长多有兼职,家庭的月收入、文化水平不高。灵活多样的活动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也很必要。利用晚上和农闲时间,或利用孩子还在哺乳期、母亲暂未外出工作,进行各种有针对性、有地方性和广大农村家长喜爱的家庭养育和教育的指导活动。三、四代同堂的家庭占46.6%,祖辈对儿童的影响不可忽视。祖辈们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年轻家长也很愿意接受和学习。但如果经

34、验过于陈旧也会影响新一代的成长,应指导家长选择合理、有用的东西。同时也要对祖辈们进行更新观念、学习现代化科学育儿知识的指导。在城市中,基本生活条件好又有保姆的家庭,已逐渐增多,03岁孩子有很多是请那些十五六岁,说一口外地方言的未婚年轻女子来带孩子,早期教育和智能开发难以实施。如何对儿童的其他抚养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小保姆们也能担起婴幼儿教育重任,这将是我们面临新的问题。(三)社区“共育”的探讨1发挥托幼机构的作用城乡家长都认为送孩子到幼儿园、托儿所是最理想的育儿方式。而托幼机构确能使儿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有序地生活、有效地学习。如何发挥托幼机构的优势,使之在儿童早期发展的不同阶段里,对儿童及其

35、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今天,社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已经逐渐成为我市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资源。托幼机构要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就应走出机构,走进家庭,走向社会。由于大部分36岁的儿童已上幼儿园、托儿所,托幼机构应在家长科学育儿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上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以幼儿园园刊、墙报、家园通信、联系手册等形式进行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都是很需要、很实用、也很受欢迎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应多种多样,灵活性与有意性相结合,定期活动与随机活动相结合,社区资源的利用与园所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相结合。应加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实效。

36、对于家长学校所组织的讲座,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满足,是家长的素质高还是讲座本身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欠缺,未能解决家长在家教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应深入地探讨研究,避免流于形式。此外,被调查的家长中,对自己子女所上的幼儿园或托儿所虽比较满意,但城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村家长对托幼机构的满意程度比城市家长高。是城市家长要求高?还是市区的托幼机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将是我们继续探讨的又一新问题。2重视对散居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虽然家长都认为送孩子到幼儿园、托儿所是最理想的育儿方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未进入托幼机构。社区和托幼机构应加强对散居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如组织一些社区散居儿童活动点、儿童游戏中

37、心、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等,向所在社区的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成为社区儿童教育的信息发源地,起指导、宣传、带动本地区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核心作用。03岁婴幼儿的教育是人生命全程的起点,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调查中发现,这段年龄的孩子只有很少数人上托幼机构,城市是1.8%,乡村是18.7%,大部分的孩子处于散居状态,由一家一户进行教养。传统意识往往让人们认为只要把孩子养好就行,而忽视了正处于人生发展最迅速阶段的教育,这将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很有必要进行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如何走向社区,儿童家庭、托幼机构、社区指导中心如何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实践性研究和探讨。在对03岁的散居儿童家庭

38、教育的指导方面,各地区的卫生部门和妇女联合会的作用较大,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拟在各社区设立“亲子苑”和“家长乐园”,通过专家讲座、游戏等特别的方式,为婴幼儿的家长服务;近两年来,我市已陆续建立了319所社区家长学校。这些都是社区“共育”的探讨活动,也是儿童早期教育深入发展的体现。3与社会服务性教育机构的共同合作在城市,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家长除了对孩子生活照料外,对尽早帮助孩子建立起精神和文化素养,开发儿童潜能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故对早期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地提高,一些专门的服务性教育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服务性教育机构在不

39、同层面上、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和不同需要的家长进行有偿的教育服务活动,满足了家长及儿童不同需要,对开展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有一定的好处。但必须加强管理与督导,规范教育服务市场,以免出现只为迎合家长需要而进行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所谓的开发性活动。(四)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城乡固定的、专门的儿童活动场所建设的力度,加强引导和监管。特别是在城乡建设与改造中或在现有的区域里,建立和增加一些社区的儿童中心、玩具图书馆(室),使儿童和家长能就近参加活动,儿童有地方玩,家长也有机会交流育儿经验、学习育儿知识,丰富家庭和社区的文化和业余生活。此次调查发现,城市托幼机构的分布不够平均,特别是旧城区

40、的改造,使一些原有的幼儿园拆迁或搬走了,而有的新区托幼机构有过于密集,影响了儿童就近入托,又引起部分园所的生员不足。乡村在近几年来,幼教事业发展迅速,乡、镇、村办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对农村的儿童早期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参差不平。因此,城市的早期教育机构的布局与规划,以及乡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质量,都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及时调整和督导,以适应儿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被调查的家庭附近托儿所较少,城市是31%,乡村只有17.9%,3岁前儿童的受教育情况未得到重视。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招收23岁的孩子,但由于设施设备的限制,并不适合3岁前的儿童。

41、因而在社区规划和园所配套上应重新调整,以适应儿童早期教育的需要。社区内的幼儿园、托儿所有较好的儿童活动设施,如能定期为本社区的儿童开放,确是一个很好的早期教育资源。但也应考虑托幼园所设施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人员调动与调配、环境卫生与消毒等需要,研究出一个即能维持成本,又经济实惠的收费规则,以保证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开展。(五)加大传播媒介的宣传力度大众传播媒介是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事物,其方便、经济、灵活的特点很受人们喜爱,如书籍、报刊、电视等传媒能多参与家庭教育,对家庭的早期教育会更有促进作用。我国虽有许多的家庭教育书籍报刊,但有针对性的却不多,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和类型的儿童、不同层次和需要的家

42、庭教育书籍报刊更是缺少。电视节目里虽有家庭教育的内容,但播出的时间有限,也许是由于经济效益问题,不能在黄金时段播放,故影响家长与儿童的收看。如果能在一些节目的开头与结尾上,进行各种短小的家庭教育的宣传,这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短小的公益性广告进行科学育儿、家长如何做孩子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宣传,使之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实事。如果一定要和经济挂钩的话,也可与企业商讨合作性的宣传制作。儿童早期发展的“共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的儿童要成为既幸福又能对社会有贡献的成员,就必须在其生命全程之始就做好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准备。我们应通过地区化、多样化的探讨活动,构建一个以家庭为支点、以社区为依托、以托幼机构为中心的,开放式的家庭儿童早期教育新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