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焕发教师成长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焕发教师成长活力.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焕发教师成长活力作者:叶美飞 来源:嵊州市教体局教研室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05日 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焕发教师成长活力嵊州市教体局教研室 叶美飞由海豚现象想到的:茫茫大海里,几只零星的海豚在觅食。忽然,它们看到在海洋深处流动着一大群鱼,它们如果因为饥饿冲向鱼群,急于求成,鱼群就会被冲散。它们尾随在鱼群后面,用特有的声音向大海的远方召唤。一只、二只、三只越来越多的伙伴游了过来,不断加入到队伍中一起高声呼唤着。十只、二十只,已经五十只了,它们还在不停地呼唤,当海豚的数量聚到一百多只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所有的海豚游动着环绕着鱼群周围,形成一个球状,把鱼群全都围拢在中间,它们分
2、成小组有秩序地冲进球形中央,慌乱的鱼群无路可逃,当中间的海豚吃饱以后,它们就会游出去,替换外面的一队伙伴,让它们进去美餐,就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直到最后一只海豚都得到了饱餐。从海豚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四点启示: 一: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二:团队的力量无坚不摧;三:没有规则不能成功;四:一个成功的团队造就无数成功的个人。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较之其他课程,综合性更强,教学难度更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品德课程实施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处于边缘化状态,主要表现在:“无学科地位”,“无专职教师”,“无教育实效”。面对如此现状,品德学科要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必须
3、依靠一个专业团队,即一个富有活力的学习型教研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彼此信任,形成合力,互补长短,养成学习与反思习惯。团队成员之间有学术探讨的氛围,能为共同的大目标新课程的实施全力以赴。我市的品德学科组就是一个积极的、团结向上的寓学习、研究于一体的学习型团队。它为全市教师搭建起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它保证教师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组建一个实力强劲的“学习型“教研团队一个学科要发展,必须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根据我市各校的实际情况,以市品德教研组为绿色平台,推选出20多位学校的骨干教师,创建品德课程成长者团队,并且聘请全市
4、的品德名优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担任指导师。与此同时,我们的成长者团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名指导老师担任组长,实施名优教师带徒制度,对我们团队成员实施“一对一”帮扶引领。在这个品德课“学习型”教师团队里,组长直接受教研员领导,教研员负责组织团队教师的培训及教研工作,各组长负责定期集中该组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研讨交流。团队成员中既有科研型教师,也有展示型教师,做到了个性差异互补,有人去搞理论研究,也有人去进行成果展示,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上的保证。设定“学习型”教研团队的建设目标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效率,通过建立目标能够发现、
5、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改变他们的行为组织。”我们对“学习型”教师团队的目标定位是:我们立足两个“新突破”培养骨干教师,即自身成长新突破和辐射引领新突破。使我市的品德教学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为今后组建其他学习团队提供经验。 同时,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根据“学习型”教师团队的设定目标,自我完善,努力达到以下十个方面的素质标准: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乐于奉献的学习品质,相互合作的学习愿望,立志改革的学习决心,乐观向上的学习情绪,推陈出新的学习观念,批判创造的学习能力,多层吸纳的学习意识,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开发潜能的学习水平。这些标准的倡导,旨在让教师在一种精神的感召下,自我激励、自我
6、创新、自我反省、自觉学习,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学习型”教师。探索“学习型”教研团队建设的多元化策略时代不同了,学生家长的要求也不同了,我们的教学必须顺应需求的不同发生对应的变化。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致力于儿童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研团队,具体做法是:1、理论学习作引领。教育理论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品德与生活/社会更要求教师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我们在团队中采取了集中培训、教师交流互助学习、个人自主分散学习三结合的方式,并对教师的理论学习做出了具体规定,确保了教师学习的实效:定内容:每学期初,学习
7、团队中都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两个学习主题,绝不盲目进行。从去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学习与研究;深入分析教材、构建体验创造生成的教学模式;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规定内容的学习。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阅读一本关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前沿杂志、报刊,避免了自我学习中的随意性和应付现象。定时间:有集中的业务学习时间,一学期两三次每个小组自主学习时间,主要是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进行同伴互助; 另外每位教师还要保证每周不少于1小时的自我学习时间,促使教师能主动学习。定要求:要求每位团队成员都要有学习笔记,既要有学习内容,还要有学习体会,并撰写随笔杂谈、案
8、例分析、经验总结。教研员定期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方面。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团队中学习气氛浓厚,老师们潜心钻研,理论水平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日益丰富,部分教师脱颖而出。一年来,斯海霞老师撰写的论文获省三等奖,绍兴市一等奖。马微婵老师的论文获绍兴市三等奖。李小渊老师撰写的案例获绍兴市二等奖,张晓英老师和马飞老师的案例获绍兴市三等奖。有多人在嵊州市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2、课堂探究为突破。理论学习终究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实战中,我们树立了以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这一思想,将教研重心指向课堂,以优质课探究为突破口,促进团队成员在品德课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引路课。今年上半年,我们召开
9、了市“品德学科成长者团队成立暨研讨会”上,有三位老师作课,分别是史小玲老师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张聪老师的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郭伶俐老师的节日的大观。课后三位老师做了教学反思,与会教师进行了互动研讨,省教研员邬冬星老师进行了评课并做了专题讲座,效果很好。一年来,我市多名教师上了各级示范引路课,其中李伟芳老师参加了上海宝山区教育活动月展示活动,执教我和动物交朋友,深受听课领导和老师的好评;斯海霞老师在省“民族教育”现场活动中作课堂展示,李伟芳执教并摄制的维吾尔族一课,受到了国家教育司领导的好评。汇报课。在团队教研引路之后,我们还要求教师听课以后学以致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每组推荐两位老师上汇报课
10、,团队教师全部参与设计,听课,评课,从中选拔一节优秀课,接受全市老师的验收检查,目的在于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真正领会引路课的精神,内化成个人的教学实践,促进全市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评优课。通过组织参加各类优质课评比,为教师创设锻炼机会和展示才能的舞台。近一年来,我们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参与了各级优秀课评选活动。史小玲、吴小君等多名教师所执教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被评为市优质课一等奖,其中吴小君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诚信真可贵获绍兴市二等奖。3、课题牵动促发展。团队教研的一个亮点是课题带动,我们认识到,带领教师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有关课题研究,一定会推动这门课程向更
11、深层次发展。在组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省级课题“小学品德课程“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感受合作多赢;通过专题研讨,以达经验互鉴;通过课例研究,为青年教师的“教”带来更丰富的思考与联想,年轻人一起备课、一起观摩有经验教师的教学,一起为了一个话题辩论着、探究着,开放、互助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大家的智慧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学相长,组成了合作共荣的团队。4、教研网平台是桥梁(利用品德教研网这一平台,开展网上论坛式教研活动,老师们在论坛中能畅所欲言,能使教师站在高一层次观察、反思教学,有效地集体发现、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教研活动能螺旋形地向高水平发展。如“关于品德与
12、社会(生活)综合性特点的探讨”论坛式教研;“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论坛式教研;“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论坛式的教研;“品德课程生活化研究”论坛式教研。这些教研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教师在学科研究方面不断提高水平。老师们普遍认为“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自己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的确,品德学科教研团队已成为我市品德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教师在这一绿色平台焕发出了成长的活力。设立团队教师成长档案袋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职能成长,提高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改革了以往的评价制度,我们品德学科组设立了团队教师成长档案袋。档案袋由教师自主管理,自己选择在教育教
13、学活动中最满意的资料装档,每学期末交给教研员,作为整个团队对教师的评价参考。教师档案袋由“自己的教育环境”、“自己的教学能力”、“自己的教学情况”、“自己的发展计划”、“自己的教学实绩”、“自己的爱好特长”、“自己的评价资料”、“自己的学习资料”等九个块面组成,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激发了教师致力品德教研的豪气。目前,本教研团队凝聚力日渐增强,有活动大家一起上,有任务大家一起担,有研究课大家一起备课,出主意,想点子,理思路,听试讲,反反复复,每一个40分钟背后投入的是无法记数的时间、精力,凭着这种无私的奉献,这种向上的凝聚力量,让我们迈上新的台阶。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中青年骨干教师
14、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试验的先锋,能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根据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我市小学“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活动的发展,立足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需求,对中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专业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促进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现特制定海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二、培养机制:(一)设立学科教研员直接抓骨干教师团队发展的运行机制。1、团队的组成。每一名学科教研员都要选取1020名有强烈进取意识、愿意学习、有一定基本素质和学科知识水平的中青年教
15、师组成学科骨干教师团队。2、团队建设规划(1)工作目标v 通过系统的研修活动,建立一支比较稳定且逐步扩大,具有较高专业品格,较高专业技能,较高合作精神并得到学生认可、家长认可、同伴认可、领导认可的海阳优秀教师团队。从而示范、引领全市小学教师的成长。v探索全新的教师团队成长与辐射教研于一体的教研活动方式,逐步形成“团队成长我成长”的成长研修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小学学科教研活动质量,为全市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专业服务,促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持续均衡发展。(2)团队成员的职责。v教育理论的学习。要制定学年学习计划,每位团队成员,每学年至少读一本教学专著,坚持订、读定一种专业杂
16、志,定时阅读网站上的学习资源。每位团队成员能娴熟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和博客,能通过网络带领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共享教育资源。每位团队成员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本区域内带3-5名年轻教师为徒,设定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培养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高度。所带徒弟也要在师傅的指导下执行该职责。v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根据备、说、讲、评的要求,每每位团队成员不断地进行小学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学习。结合自己教学体会和本单位的教学实际,带领全体教师深入研究教材,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学期至少举行二节以上研究公开课。能对本区域内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一学期
17、至少留下五个有价值的教学反思。v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强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科研手段。每一位骨干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选准课题进行研究,引领自己的教学活动(特别要围绕“两效课堂建设”和“作业改革”两个实验课题做文章)。每人都要承担实验课题,对课题目标进行分解,每学期研究一个问题,期末写出有价值的实验报告(或总结)。要带领广大教师注重小课题的研究,帮助他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力所能及的、有效服务教学的研究,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v注意总结提升。每学期每位团队成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每位团队成员要自觉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档
18、案中要收集自己的学习体会、心得、研究成果,每一学期和学年都要进行总结,形成材料,随时补充和更新档案资料。v规划好自己的成长计划。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全国名师中寻找榜样并拜师,模仿学习、创造提高,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要为自己的榜样建立追踪档案,可以以目录的形式对名师的研究课、文章、讲稿等进行整理。(3)运行过程v建立档案,完成团队成员登记表(见附件二);v做出学习计划;v按“五步思考法”(见附件三)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v每月一次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交流自己的工作、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v每周留写至少一次的学习体会、一次活动反思,一次与团队成员及团长的网上交流。v在两效课堂研究中追求自己的发展,一
19、学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23个课时的教学案例,并能在不同的班级、学校出示。v在自己的影响下使自己学校的课堂教学在某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v一学期中完成对不少于20个课时听评课。v一学年完成一个领域的研究。3、团队成员的使用及奖励。 (1)使用v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可参入学科教研员的教研课题研究、教学资料的编写、先进教学经验的推广等活动; v骨干教师团队成员每学期要出示一节面向全市的公开课或学科知识讲座; v 帮助学科教研员培训学科带头人。(2)奖励 v每年组织一次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出市参入观摩研讨活动;v推荐参加各种荣誉的评选;v对表显突出的授予优秀学科带头人的称号。(二)学科带头人协助学科教研员进行学科
20、教师培养的运行机制。1、学科带头人的产生。由乡镇学校按学科每年级推选12名学科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年级学科带头人(团队骨干成员自然的确认)。2、学科带头人的工作职责。v不断关注自身成长。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本学科业务研究(各学段的系统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工作中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协调能力。v做好计划与总结工作。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年级学科特点,于学期开学两周内,在广泛听取本组成员意见基础上,制定出有较高针对性和带有一定主题性的教研组活动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期末作出工作总结,总结出本组
21、研究工作的经验与特色。v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研究。以单元集体备课为平台组织教师疏通教材,明确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特别要在学科系统下着力剖析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并进一步共同探讨出具有较高操作性的实施策略。v开展“两效”课堂教学研究和校本教研“五个一”活动。根据学期教研活动计划(特殊情况下可作适当调整),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主题性教研活动,组织好常规性的研究、精品课的推介、专题性的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要注重实效、实现互动,活动时邀请校长和主任参加听评课。要适当组织推广课堂教学经验(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或教学案例等)活动。3、相应的待遇 v对表现突出者授予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
22、v优先参入外出观摩学习活动;v对上进学科带头人及时吸纳为学科骨干教师团队成员。三、管理措施:1、实行动态管理。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及学科带头人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对培养对象建立科学评估、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建立培养人员的业绩档案,对培养人选的履行职责情况和成长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采用“庸者下能者上”管理模式。2、骨干教师团队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研室将取消其相关资格。v离开相应岗位,不再具有隶属关系的。v不履行岗位职责,表现不合格的。v违反其他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培养优秀教研团队 构建幸福成长平台时间:2011-10-26 11:19 来源: 作者:转载 点击: 28次培养优秀教研团队
23、构建幸福成长平台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品德教研组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自有两种思想。”其实,教师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教师特有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又成了提升学校教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机构。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的学术氛围,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能动性,调动教研组的群体智
24、慧,着眼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我们品德教研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组长领衔,让理念意识在“行动”中落实。 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教研组,肯定有一个优秀的教研组组长,由他带出或培育了优秀的教师,由他“教”出优秀的学科教学质量。因此,选聘好、使用好和培养好德才兼备的教研组长说得严重些是同教研组“生死攸关”的。我校不搞论资排辈,更不任人唯亲,不拘一格选用教研组长。我们现任的教研组长基本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是业务精湛的专家。她是组内业务的“权威”,在本学科领域内是我校乃至全区的“领衔人物”,现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
25、教学风格:活泼而不失大气、扎实又充满激情,深受学生的喜欢、同行的肯定。曾在区级、镇级、校级上公开课数节,并多次被邀请前往金华、桐庐、进化、宁围、党湾、新湾、新围等兄弟学校上品德教学研究课,受到教研员及与会老师的一致肯定。一次次的磨练,一回回的亮相,让她在品德这块沃土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5年省小学品德活动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研究课在会上展示交流,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在杭州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录象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还多次在萧山区评优活动中,获得高奖。 其次,是痴心课改的先锋,她用行动感召同组的教师在研究状态下教书育人。 第三,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她把学习作为自
26、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永不停息地学习,并用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激励周围的教师远离浮躁,走向大师,与经典为伍,与时代同步。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区一等奖,并多次在萧山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第四,是共享合作的赢家。她能很好地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合作,善于尊重和接纳不同意见,能“求大同,存小异”,在合作中多赢共进。 总之,我们品德教研组长正通过努力使青年教师迅速走向成熟,使中老年教师不断地消除“职业倦怠”,焕发青春,迈向专家的行列。 二、导师引路,让新手名手在温情“联动”中成长。 “导师引路共同成长”是我们高桥小学延续了多年的一种培养新教师的模式。几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地变换形式,更新内容,在带
27、教中共同研究,共同反思,促使师徒专业的共同成长。 每学年开学初,根据我们品德学科教研组的实际情况,为每个青年教师在本组内选择学校各级名师和骨干教师作导师,并召开结对大会,规定师徒双方的义务和权利,鼓励双方携手共进。每学期末,在组内及时开展沙龙活动,在交流中分享成长的喜悦,改进活动的方式,同时对师徒们付出的努力进行肯定。 几年来,师徒们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导师的无私相授,徒弟们的虚心求教,成了教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办公室、教室,甚至是走道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彼此探讨交流的身影。轮到徒弟披挂上阵了,导师悉心指导;轮到导师一展风采了,徒弟帮忙制作课件,相提相携,和谐共进。 每个学期,导师们和徒弟们都
28、写下了自己在互相的提携帮助下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师徒间的一次促膝相谈,有师徒教学的案例对比,有溢于言表的感激之情,更有自己成长的欢欣。“做一支会思考的红烛”,这是徒弟们发自内心的目标定位。“化压力为动力,”这是导师们由衷的内心表白。我们看到,一位位新教师正充满热情地在我们高小迅速成长,一位位校骨干教师也在与徒弟的共同奋斗中专业得到了持续提升! 三、网上沟通,让智慧才情在高速“互动”中增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提供了网上交流沟通、网上协作共享、网上事务管理的空间。我们学校每位教师都拥有一台电脑,这为教研组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平台。 备课是教师解读教材,用自己的文化视野处理教材,制定教学预案
29、,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一些无效的劳动,发挥群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推广网上集体备课,主备教师在区教研室统一下发的备课资料的基础上,对自己负责单元的教案进行复备,制作简单的课件,上传在学校ftp上,并及时通知组内教师。组内教师必须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至少要50字),上传至品德组文件夹,主备教师要回应组内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此项工作由各年级备课组长负责,要及时关注组内教师的评论。组内公开课可以是集体备课公开发表的内容也可以另外的内容,上课的教案必须提前一周在ftp上发表,并通知组内教师。组内教师要积极点评教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
30、现:教师的集体研课、资源共享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走出了“闭门造车”、“形式备课”的倾向,带动了整个教研组的发展。 四、搭建平台,让个体群体在柔性“碰撞”中提升。 在一个教研组当中,需要有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种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可以让教研组、学校成为一个民主、开放的讨论领域,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思想碰撞,聚集观点,提高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使教师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领导者也不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对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力求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
31、少求同多存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我们开展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品德教研组活动,努力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组织的形式有: 1、进行有主题的“聊天”。教师利用课间、课余时间,三五成群自由组合,围绕一天的教学实际来“聊”。在“聊天”中澄清许多原本模糊不清的观点,激发很多意想不到的点子。教师在“聊天”中学会自我反思和开放自己,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共同成长。 2、开展教育沙龙活动。利用教研组这一阵地,进行热点讨论。每次活动前,由教研组长收集整理并提出一个或若干个议题,议题为大家共同关
32、注的热点问题、疑难问题。全组教师围绕议题,搜集资料,寻找支撑,提炼观点。活动时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或教育一得、或观点阐述、或成功案例、或迷惘困惑),畅所欲言。有争论的地方,将成为后续小课题研究的主题。这样有力促进了教师对问题的关注、提炼和思考,并能以小见大,对教育的思考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发展。 3、开展自荐式开课与邀请式听课。为了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我们还变以往公开课的指派式为自荐式,将开课的任务要求告知教师,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调动了自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避免了因指派式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教师把这些机会当作挑战自己,展示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逐渐树立“我要锻炼,我要发展”的自觉意识。 我
33、们还加强了课后的交流研讨,对听课教师提出如下要求:你觉得本节课体现了哪些新的理念?(有利于听、授双方新理念的跟进)你觉得本节课最成功、最精彩或值得借鉴、推广之处在哪里?(有利于听者吸收他人经验)你对本节课有何改进意见,何处有更佳方案?(变权威评课为资源共享)对上课教师提出的要求:你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这样设计的优势在哪里?(有利于评者尊重并了解教者的设计意图和理念;也使教者在阐述、比较中自主成长)你觉得这节课是否取得了你预期的效果?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者教后的反思有利于他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你认为同伴的建议,有哪些可以吸收到你的个性化教学中?(有利于教者的自主吸收)引导和鼓励教师“
34、说出自己的话”,“上出自己的课”,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尊重和保护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搭建良好的教研平台,尊重和保护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扬他们个性与特长,使教研组形成了鲜明的教研个性,赢得了自己的一片教研天地。几年来,教研组硕果累累。 教研组已培养省思品学科名师培养人选一名,市教坛新秀三名,区教坛新秀两名,区优秀教师一名。其中,杭州市首届优秀思想品德课教师、区思想品德专业委员会会长倪柏根校长,始终坚持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多年来所撰写的思想品德研究论文有四篇发表在区级以上杂志上,1篇在省
35、小学思品首届年会上交流,1篇获杭州市小学德育优秀论文奖,4篇获区课题论文及学会论文评比一二等奖,2篇分获区少先队论文二等奖、德育论文二等奖。省思品学科名师培养人选华钢执教的一节录像课待人要宽容获杭州市优质课堂实况录像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三等奖,并在全省公开发行;编写的教案获萧山市、杭州市一等奖;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课的教案发表于小学德育杂志;曾参与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指导一书的编写,并由杭州市电教馆出版发行;撰写了21世纪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一书的部分章节;曾在全省品德与社会备课活动中作单元主讲;2000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课展示会上,执教的四张全家福获二等奖,制
36、作的课件获萧山区一等奖。有十余篇管理、普教和学科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或在杂志发表。曾应邀先后赴四川成都、杭州、临安、建德及萧山区的许多乡镇借班上课,获得广泛好评。其他教师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绩效管理,让教研组群体在恰当“规范”中发展。 在任何一个单位,只有以制度进行管理,才能更规范合理地推进各项工作,使员工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实际的绩效来公正地衡量自己的工作,衡量组织对自我的评价。因而,形成合理的可以量化的教研组考核标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研组的实际功效。去年,教导处对此进行探索,初步制定教研组绩效考核标准。考核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谋求“团体发展”,鼓励良性竞争。整
37、个考核内容包括了:教研队伍、教研档案、校本教研、承担任务、教学水平5个维度,17个项目。自考核标准公布来,我们明显地发现教研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增强了。每一位组员都尽力地为本组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行动上的保障。因而,办事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试行两学期来,我们每次均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学校给予了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我们更以优秀的团队文化推进教研组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为促进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注入活力,让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拥有浓厚的学科幸福感,一天天地走向美好欣慰的明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和谐的团体就是互相的奉献。分享智慧,共享力量,努力在彼此的相提相携中收获一颗宏大的心。在执着与淡
38、然中坚守,即便辛苦,即便挫折,即便目标未达,心便可静,可悦。这是我们每一个高小品德教研组人的共同信念。打造教研团队 激活校本教研 绍兴原市属小学数学教研团队考核情况反馈当下,教育界对以校为本的学校、教师的发展策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模式的期待与内动力日益高涨。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与学生素质,实施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绍兴市教研院在这样背景下,着力倡导“优秀教研团队激活学校教研”的理念,在打造具有活力的学校
39、学科教研团队方面出台了许多举措,教研团队达标考核、优秀评比便是其中的一举。期初组织了2008学年小学数学教研团队工作交流考评活动,各校教研团队在推进校本教研、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教研团队能创新教研方式和内容,收到了实效。现将各教研团队的特色、亮点工作做个反馈,供大家分享与借鉴。昌安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协作、爱学习、肯钻研、朝气蓬勃的集体。他们在小学数学这块园地里,努力创新、求实、求精,辛勤耕耘。教研组活动制度健全,通过开展“以老带新”的活动,发挥传、帮、带的力量,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通过同教材、同级组的教师集体解读教材,集众人之长,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扎实有效,自身业务
40、素质不断提高。通过进行有主题的“聊天”,开展教育沙龙活动,开展自荐式开课与邀请式听课等活动,借助各种方式搭建良好的教研平台,尊重和保护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扬教师个性与特长,教研组形成了鲜明的教研个性,赢得了自己的一片教研天地。同时让每个教师都有兴趣、都有机会登台亮相,激发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研究积极性,造就了一支团结协作、业务精良、教有特色的教师团队。多次获得市属优质课一等奖,多次获得市级、市属论文、案例评比一、二等奖,多人在市属级以上作观点报告、学术主题、观摩课等。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研究、学科教改与课题研究、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鹤池苑
41、小学教研团队的成员较为年轻富有朝气,团结协作意识很强,年段的教研活动能力特别强,磨课时的研讨氛围特别和谐热烈。教研组以多种数学技能提升工程为手段引导老师注重课堂细节。在学生层面搞的活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研团队围绕“作业讲评”的教改项目开展教学过程有效性实践。特别从上学期开始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借助学校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开辟数学阅读,使全组的数学老师更爱阅读,更爱钻研,更爱研讨。稽山小学数学教研组成员能团结协作,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教学效果正逐步提升。教研组对“磨课”为形式的主题教研常抓不放,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思想,把磨课选拔出来的“校级精品课”与其他
42、学校名优教师同台展示,促进了年青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此为抓手,教研组成员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绍兴市属优质课一等奖;市属论文、案例一等奖、二等奖若干;市属基本功比武二、三等奖;市属课题成果获奖在主题教研、小课题研究等方面有待加强, 斗门镇数学教研团队成员活泼好学,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发挥集体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研究内容涉及学科教学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数学问题。以教学为中心,力求常规和创新有机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专项竞赛和课外辅导。团队中教师达成了“以教学全过程的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共识,认真抓好教学备课、上课、作业设置评改和辅导等过程。还积极为年轻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
43、平台,整体素质不断提高,11人次在市属各类评比中获奖,两学期中有2个市级教改课题已结题并参与评奖,一个省级课题结题并参与评奖。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成果显著,但过程管理有待加强。东浦镇数学教研大组是一支年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主力部队,一个团结、合作、快乐的集体,一个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团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钻研新的教学热点、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在多样的实践兴趣活动中学习着,成长着,真正做到了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发展特长。但在学科教学和小课题研究相结合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马山镇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是一个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团队。倡导主题教研,整学
44、年以“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不断寻求教研新路,根据乡镇学校有下属多所完小的特点,实行“跨校搞教研”的形式,实施有效互动,拓宽教研视野渠道。为教研组成员建立个人教研手册,及时记录活动中自己的感悟或见解,汇成了每位老师的教研足迹。教研组正努力地尝试着问题式教研,个案交流教研,课例剖析教研和小组研讨教研。镜湖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整体教科研氛围浓厚,成员合作意识强,名优、骨干教师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依托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程、镇级研修班等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成长较快。近年来,在优质课、论文等教科研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团队注重学习,强调专家及周边县市优秀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
45、,多次请他们来校讲学。主题教研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研究的问题深入细致,由此生发出的集体诊课活动已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研讨行为,有效地加强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推门听课等形式,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注重常态教学的研讨。团队能结合地域实际,积极开展联校教研活动,包括城乡校际交流和镇属学校间的校际交流,加强了学科教学、学校教学间的联系。但在课题研究、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在近几年的教研团队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校际活动成了区域性推进教研的亮点,教改项目研究扎实有效,个人成长、团队集体档案做得细致规范,但也发现了各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1、教研常规工作规范、细致,但创新工作不多。2、从教研内容上
46、看,对教师教的研究较多,对学生学的研究较少。3、从教研方式上看,听、评课多(单一),课程教材培训较少。二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创建研究型团队 走科研兴校之路2005-12-28作者(来源):潘荣珍 创建研究型团队 走科研兴校之路 徐汇区第六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龙苑中学申报材料龙苑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地处龙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外地民工子女比较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问题学生有所出现。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这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摆在“龙苑人”面前的课题。在杨永发校长“创建研究型团队、走科研兴校之路”的理念引导下,经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代会
47、的研究讨论,全员达成了共识:科研促质量、科研出人才。从2003年到至今,学校走上了依靠教育科研,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以课题研究引领二期课改的实践,努力探索校本培训新模式,提高师资综合竞争实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教科研工作的核心-建立教科研制度、建设一支教育科研队伍1、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清晰工作思路,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03年2月龙苑中学教科研领导小组成立:杨永发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党支部委员、校务会和青年教师团支部等7人组成。还相继成立龙苑中学教科研论文评审小组,制订学校教育科研发展三年规划,加强对全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和课题的指导。2、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及教科室定期召开研究会,每学年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学期围绕具体的教科研课题,通过校本培训和教师论坛,落实教科研课题开展过程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