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924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王志扬/杨海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的重任,社会各界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呼声在现阶段越来越强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是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以现有的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将

2、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连成一体,将教师教育过程视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体现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一、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师教育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师教育的发展。1.体制问题。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而职后培训则主要由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校)负责,二者分别隶属不同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这种体制的分离造成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脱节。而从事在职培训工作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校)的总体水平甚至低于同级的师范院校,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3、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毕业生再到相对水平较低的机构接受再教育的水平倒挂现象。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师范院校合并了部分教育学院,进行资源整合,理顺了关系,对于促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一方面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培养培训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使命,强调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2.教师资格准入问题。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赋予教师以“公务雇员”的身份,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严格的法律程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4、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以签订合约的方式进行合乎法律程序的聘任和管理。实践证明,聘任制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管理模式,在使教师享有较高待遇,获得较高社会地位和个人声望的同时,也提高了职业的准入标准。而这种准入标准尤以德国为高。德国的教师准入制度与律师、医生相同,其职前师资培养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修业阶段,是在大学里按照教师教育的计划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开始第二阶段的见习,即在教师培训中心接受2年左右的实践课程培训,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后才有资格担任教师。我国从1995年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

5、其准入标准除了学历因素外,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二是教育实践考察合格。许多师范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经过较短时间的修习及教学实践,在毕业时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种较低的资格准入制度,既无法保证教师的质量,也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损害了教师的行业声望。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制定科学而适切的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标准,适时建立和律师、法官、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一样的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提高教师的入职标准,以凸显其专业化形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继而获得较高的福利待遇,教师行业才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3.职前培养的实践性课程缺失问题。教师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普通文化

6、知识(通识课程)、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三大模块。但不同的国家,对于这三大板块的课时安排差异较大。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较多的教育学课程。我国却相反,大量的是学科课程,而教育专业知识的课程比例严重偏低。而在仅有的10%的课时中,我们既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安排教育实习。因此教育实习的时间很少,通常只有46周。而师范生在毕业前除了仅有的一次教育实习外,其余时间很少接触实践。这导致了教师教育的实践性课程的严重缺失。反观德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对实践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一个人想在大学里学习师范专业,在报考时必须持有

7、其在中学时所进行的一定学时的中小学实习证明,才有资格报考。进入大学之后,必须在两年内具有累计280学时的中、小学的教育实习,作为合格的标准。尽管在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部分师范院校增加了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课程比例,个别院校几乎达到了总学时数的20%,但分配到教育实践中的课时数,比起发达国家,仍显不足。二、教师教育职后培训的实践探索针对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师范类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1.国际经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它并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

8、是在原有中小学的基础上,与大学合作形成的一种新功能。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大学和中小学教师通过平等合作的对话,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从教育改革的“边缘”进入改革的“中心”,从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在探究教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借鉴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的成功经验,于2001年5月与北京市丰台区教委联合,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4所教师发展学校,目前已发展为18所。8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仅摸索出一条较有特色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之路,也使我

9、们对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发展学校针对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课程的缺失问题,对教师开展基于实践的职后培训,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在合作的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生动的、鲜活的实践案例,进而反哺在读师范生的职前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师范本科生的职前培养质量。2.本土实践。在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了四个环节六个层面的合作研修活动,研修活动的重点在于文化知识课程和教育知识课程,较好地解决了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知识不足的问题。四个环节包括:(1)通识性研究:培养教师对教育、学科、课程形成根本的理解;(2)

10、分析与设计:在整体理解基础上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能理解,完成课堂设计;(3)课堂教学实践:完成课堂教学及评价;(4)教师发展过程描述:写作教师反思个案,制作日常化、生活化的教师发展视频案例。与此同时,我们把在“教育、教学、学科、课程、教材、学生”六个层面研修过程中获得的整体理解内嵌于上述四个环节中,使教师教育的职后培训落脚于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师的职后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于2003年4月开始启动网上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2006年,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创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学校(e-TDS)。e-TDS的创建,拓

11、展了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领域,形成了一个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虚拟化学习社区。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展示自我,参与讨论各种专业发展问题,分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交流个人的经验教训。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校的8年实践,不仅对于建构我国当代教师教育创新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且推动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建设,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者单位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幼吾幼教育研究中心】(责任编辑:孙纬君)参考文献:1管培俊.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周南照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12、007.2赵中建.教师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周南照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王长纯、宁虹、丁邦平.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1(1).5王志扬,杨海艳.网上教师发展学校模式探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

13、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

14、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

15、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

16、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

17、,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

18、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