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935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公章)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二00七年九月江苏省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一、 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设置要求序号名称类现有配置情况必配选配必配选配1科学实验室有2科学探究实验室无3科学仪器准备室有4标本室有5科学园有6小气象站有备注:在必配、选配栏填写“有”或“无” ,后面同类表格填法同此处。(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室)称名量数数轨2轨4轨6轨8轨实验室类1223现有2说明: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 78轨参照8轨。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新建实验室及新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办学规模,并根据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2、三)实验室通用要求1、使用面积:为86/间,生均不小于1.8。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96以上。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实验台面与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宜安装窗帘。4、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6、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

3、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7、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教师演示台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学生用水嘴、水池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设在学生实验桌旁,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提倡后一种设置方式。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冬季室温低于00C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设备。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4、。10、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选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11、环境:环境布置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营造探知科学的氛围,做到生动活泼。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1. 实验室功能要求 名 称主要功能备注科学实验室科学课授课地点;科学实验的场所 标本陈列室选配的学校可把相关的标本、模型陈列在此室内科学探究实验室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的成果;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的阵地仪器准备室存放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与实验室相邻。标本陈列室存放标本、模型和相关科普资料;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供学生参观、查阅科学园培养学生实践

5、能力,可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彰显个性地进行种植、饲养。可设在校内或校外的教育基地内小气象站进行天文、气象的观测、记录2科学实验室配置要求序号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 位配备数量备注类现有1书写板36001200(mm)块12根据需要确定2演示讲台2800700900(mm)个12阻燃面板;规格根据需要确定3电源系统套12电到演示讲台4视频展台台125计算机套106显示设备 34吋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套12类配或7水嘴、水池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套8+1208网络信息口个229学生实验桌张2432阻燃面板;规格根据需要确定10学生凳张489611急救箱个1212灭火器个13

6、说明:1、一、二类实验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不少于1套。科学探究实验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科学实验室可选配。 2、未设置科学探究室的学校,可在科学实验室中开辟科学探究区,并配备有关仪器、器材、工具。3科学探究室配置要求 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配备数量现有数量单位备 注1书写板36001200(mm)11块根据需要定2演示讲台2800700900(mm)11张阻燃面板;大小根据需要确定3电源系统11套配电到演示讲台4计算机11台设信息口、联网5视频展台11台6显示设备 34寸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投影机、银幕11套任选一7网络信息点RJ45480个师生分开8计算机480台学生用9水嘴、水池设防锈水嘴

7、,防堵、防臭水池80套10学生操作台可拼装248张规格根据教学需要11学生凳4848张12实验仪器若干8套根据教学需要13冰箱10台可放仪器室14陈列柜、橱若干4个展示学生作品15资料柜若干4个放置图书资料16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工具等若干4组根据需要配备4科学仪器准备室配置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类现有1仪器柜10005502000(mm)个若干6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2准备实验台24001000850(mm)张11兼维修工作台,配电源,规格根据需要确定3水嘴及水池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套124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4网络信息口个225资料柜个11存放实验室管理资

8、料6管理用计算机含管理软件台107常用维修工具金工、电工、木工等维修常用工具套118遮光窗帘若干1根据需要说明:仪器准备室宜与实验室毗邻设置,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留有30左右的空间为教师作实验准备。5标本室配置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要求数量现有数量单位备注1标本柜(橱、架)若干6个规格根据教学需要2模型柜(橱、架)若干6个规格根据教学需要3学生成果展示柜若干0个展示学生探究性实验的优秀成果4干湿球湿度计12个5遮光窗帘若干1根据需要说明:标本室使用面积:60左右/间,宜与仪器室毗邻设置。6科学园配置要求(1)科学园应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2)面积: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

9、确定。可设计在校内或校外的教育基地内。(3)园内可分植物区、常见小动物饲养区、实验区,也可有机结合。(4)园内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用电系统,玻璃温室、荫棚、花架、水池、水箱、铁笼、无土栽培室、组织培养室、工具房等。还应有安全、保护设施。7小气象站配置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现有数量备注1百叶箱个112最高最低温度计个113干湿球湿度计个114雨量筒个115风力风向计带记录台116地温计个11说明:小气象站可设在校园空地或科学园内。二、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小学科学教学仪器参照江苏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及增补目录配备,可根据新教材要求适当调整。三、科学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类 别名称

10、办 学 规 模2轨以下4轨6轨8轨要求现有要求现有要求现有要求现有实验教师1人2人33人不少于4人实验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学科所有实验,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进行实验研究;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 实验教师应达到省规定的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学校领导要关心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合理规定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制定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并督促执行,在工资待遇、职务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确保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四、科学实验室管理1、机构管理学校应重视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并有一名校长分管,保证实验开展的

11、经费。科学实验教师职数较多的学校要明确一名负责人。学校领导坚持深入一线听课、指导工作,建立科学实验教师的考评制度。2、仪器设备管理建立教学仪器设备总帐及明细帐,记录及时、准确。定期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仪器要全部入橱,定柜、定层、定位,分类存放,仪器存放科学、规范、安全、美观;仪器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化学试剂、药品要妥善保管。建立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应张贴在科学实验室前方,其余张贴于准备室。 一、二类学校要实现计算机管理和辅助实验教学。3、教学管理认真制定科学教学计

12、划,每学期实验计划要上墙公布。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做好计划、准备、组织、指导、总结五个环节的工作。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健全学生实验记录簿,低值易耗品登记簿,实验仪器损坏、报废、赔偿、维修登记簿,自制教具登记簿、课外科技活动(含科学园和小气象站的日常管理、观察记录、科普书籍借还等)登记簿等五种簿册。完善科学教学计划、总结类档案,教学仪器技术性资料类档案(有关各类仪器的使用手册、说明书、保修卡、仪器质检合格证等随机技术资料),帐簿资料档案等。做到及时归类,定点存放。 五、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1、科学课实验开出率积极提供学生直接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按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足开全演示、分

13、组实验。演示、分组实验要做到正确、规范,达到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2、科学探究制定学生探究性实验计划,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可以结合各校自身特点,开设有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及探究课题。创造条件开放科学探究实验室,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次数、时数。3、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要求高年级学生能通过合作,使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自行解决某种问题。并能清楚表述探究过程,理解自己得出的探究结果。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良好的科学意志品质。4、其它

14、方面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教学。能结合探究活动自制适宜的教具,不断对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进行改进和升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小学和中心小学要发挥示范作用,指导其它学校开展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当地实验教学正常开展作出贡献。江苏省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一、馆藏总量轨数数量项目2轨4轨6轨8轨类现有类现有类现有类现有最低藏书量(万册)1.12.22.373.24.3生均藏书量(册)202035.82020报刊种类(种)4050626070工具书及教参书(种)608083100120年生均新增图书(册/人)1110.411年生均购书经费(元/人)10102391010文学艺术类图书占

15、馆藏总量(%)5050155050科普类图书占馆藏总量(%)3030603030说明:2轨以下参照2轨,3- 4轨参照4轨,5- 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要求: 1、藏书量含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不应超过藏书总量的20%,还应有一定量的音像资料和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2、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信息化带来的变化,生均藏书量可作为参考性指标,图书馆应注重收藏具有馆藏价值的、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比例不低于藏书总量的50。并要做到品种丰富,复本适量。 3、各类藏书结构比例应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对象需要,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馆藏体系,并应适合儿童心理特点,思想性

16、、科学性、趣味性、启迪性强。二、馆舍要求轨数数量项目2轨4轨6轨8轨类现有类现有类现有类现有馆(室)舍面积()110200629240300教师阅览座位/教师人数)1/41/43/41/41/4学生阅览座位/学生人数)1/151/251/41/251/25藏书室(册/)500500158500500电子阅览座位/学生人数()1/301/30无1/301/40电子阅览最低座位数(个)825无3540一、二类图书馆(室)必须达到、三类图书室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电子阅览室须安装空调,温度适宜,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远离强电磁场辐射和强腐蚀性的物体,单独接地电阻1,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应有防病毒

17、措施,设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2、电子阅览室座位必须达到最低数量,应逐步达到按学生比例设座位,一座一机,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暂时没有条件单独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学校,在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情况下,可以与计算机室合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三、配套设施1、应配备能满足本校全部书刊放置的书架、报刊架、书柜,书架和报刊架的高度应方便小学生使用;应配有足够的书立,还应有借阅台和足够数量的阅览桌椅,借阅台和阅览桌椅高矮适中。2、配有办公设备、装订设备。3、有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盗、消毒设施。4、室内应采光通

18、风良好,光照度不足应增加人工辅助照明,自然通风不够应采用机械方式排风。5、一、二类图书馆(室)应配备12台计算机,还应配备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四、人员配备类型II类现有数量2人(至少专职1人)3素质要求:1、热爱图书馆工作,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身体健康。2、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受过市级以上的专业培训,并持有上岗合格证,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3、应具备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年轻化,并保持相对稳定。五、管理要求1、学校对图书馆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学校领导分管,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应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合理的职称岗位。2、建立健全学校图书馆各项管

19、理制度,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书刊的外借制度、阅览规则、图书遗失、污损赔偿制度、音像资料使用规则、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图书馆设备管理制度等。3、一、二类图书馆(室)实行计算机管理,要重视和加强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资源共享。4、应有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对每批新书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到库及时验收、登录、分编、上架、流通。5、图书和音像资料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G62初等教育类下的教学参考书应分到五级类目,分到各学科;文学作品应分到五级以上,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 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20、6、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按中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音像资料按非书资料著录规则、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应以中文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著录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取消卡片目录)。暂时无条件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学校应设分类目录。7、及时做好阅览室报刊的记到、上架及流通工作,对年度核心期刊及时进行装订成册,并编目流通。8、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环境,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六、文献信息资源利用1、广泛搜集各种资料、采集整理网络教育教学动态和前沿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2、定期编制新书目录、导读书目,宣传推荐好书。 3、全天开放、全开架借

21、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一类图书馆(室)年生均借书不少于15册(次),二类图书馆(室)年生均借书不少于10册(次),三类图书室年生均借书不少于5册(次)。4、积极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和主题读书活动,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5、开设阅读指导课或图书馆知识课,培养学生的利用图书馆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6、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一、建设与配备(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名称4轨6轨8轨类数量现有数量类数量现有数量类数量现有数量计算机网络教室1211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1)111软件制作室(1)111多媒体教室占

22、班级总数(比例)1/41/91/61/8校园网络管理中心1111校园闭路电视系统(1)1(1)(1)校园广播系统1111学校安全监控系统1111要求: 1、学校功能室的数量各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2、每间功能室使用面积()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3、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4、“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与“软件制作室”可合并设置。5、一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0:1,二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4:1,三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6:1。一类学校每个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二、三学校每个教研组配

23、备一台计算机。6、每间功能室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消防要求。(二)建设要求1、计算机网络教室基本功能计算机网络教室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学科整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也可用作学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包括网络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资料室。环境和设计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90-110/间。 使用时室内温度不高于30,安装空调。 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2、设计要求 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必须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规范。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

24、4,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 地面装修可铺设防静电地板,也可使用地砖、地板革、水磨石地面。防静电地板下的布线要有防鼠、防水保护措施。地面开槽布线时,盖板要坚硬不变形、不漏水,且容易开启便于维护。 计算机网络室采用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或可堆叠,通过多组双绞线宽带接入中心机房交换机,百兆或十兆到桌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千兆模块,通过光纤千兆接入中心交换机。 学生计算机台若采用纵向排列,列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若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连。学生机应采取系统硬盘保护措施。 三相交流电源供电,总电流不小于80A。三相平均分配负载。3、计

25、算机辅房使用面积:16/间,应紧靠计算机室。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灭火器材等。为方便监控,可用玻璃门窗与计算机室间隔。基本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配备数量单位备 注类现有1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配备带麦克风的耳机一副(保证一人一机使用)96台2讲台12张3服务器(1)2台4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146台配套软件5交换机10/100M自适应10配套6参数稳压电源5KVA2台配套7学生计算机台与学生计算机配套96张结构外形可自选 8学生凳96张配套9教师座椅12张10UPS电源(1)0台11无尘白板(1)2块12空调设备12套13防盗设施11套2、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基本功能教师及工作人员工作场所,

26、资料室环境和设计环境要求 面积:使用面积30 。 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安装窗帘。 温度:室内温度不高于30为宜,安装空调。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基本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配备数量单位备注类现有1计算机设备含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2办公桌椅套数量按需要确定3工作台维修计算机用张数量按需要确定4工具维修计算机的常用工具套配套5资料柜存放资料若干个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6网络信息口个满足需要3、软件制作室基本功能软件制作室是课任教师制作多媒体素材、课件的专业场所,放置学校摄、录、编等贵重设备。环境和设计1、环境要求 每间软件制作室的使用面积:16/间。 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

27、安装空调。 宜配UPS电源。 2、设计要求软件制作室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软件制作室单独接地电阻4 ,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 。湿度适宜,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计算机台可采用条案式设计。所有计算机联网,与国际互联网和校园网联接。基本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配备数量单位备 注类现有1计算机台若干1张结构外形可自选 2教师座椅若干4张按需配置3多媒体计算机加视频采集及电视接受装置若干0台4网络信息口若干1个5网络10/100M若干100M6打印机若干1台7扫描仪若干1台8耳机若干1副9UPS电源若干1台10刻录机若干1台11录像机或DVD/VCD若干1

28、台12卡座若干1台13数码相机(DC)或数码摄像机(DV)若干1台14工作台维修计算机用若干4张15工具维修计算机常用工具若干1套16资料柜存放资料若干4个4、多媒体教室基本功能多媒体教室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达形式的教室环境和设计1、 、普通多媒体教室面积符合教室建设规范,专用多媒体教室(会议厅、报告厅、多功能教学厅)120以上。讲台侧面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投影机吊装时,在保证投影充满整个银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投影机距离银幕最近,银幕下沿高度不低于第一排学生的座高

29、,吊装位置以远离采光窗口为宜。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银幕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边座学生与银幕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0。地面部分布线宜采用暗埋方式。如果采用明线方式布线,地面部分必须选用耐踩、防水材料保护线缆。基本配置序号名 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 注类现有1数码投影机1024768,2500流明以上台12或其它大屏幕投影设备2视频展台47万像素以上,12倍放大以上台(1)23多媒体计算机台124银幕幅125音响设备套126电教讲台张127集中控制器套(1)2专用教室必配要求:1、每校至少建有一个专用多媒体教室。 2、普通多媒体投影教室可采用移动一体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普通教室后放置一

30、定数量可上网计算机。5、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功能在校园内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把服务器、网络设备、用户终端等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关软件的局域网系统。通过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交流和资源共享,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校园网主要包括校园管理系统、教学教研系统、网上校园系统、辅助管理系统等。环境和设计1、环境要求: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大于30。安装空调,温度保持在1824,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机房设备。不宜设置在楼房的一层或顶层。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安装机房专用防静电活动地板。2设计要求:校园网建设包括结构化布线、机房建设、网络设备、软件系统、

31、防雷电系统等部分。校园网建设应贯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先进,留有扩展”原则。网络布线设计:光纤和UTP(非屏蔽双绞线)混合使用,遵循EIA/TIA.568商业建筑布线标准,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大容量、高速传输的要求。超五类布线。门窗安装防盗安全门和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安装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火警报警器、防盗报警设备。安装防雷电设备、设施,保护网络设备。墙面设计:选择不易吸附灰尘的防火材料。基本配置序号名 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 注类现有1服务器台322主干交换机三层交换台113二级交换机堆叠型台若干34路由器支持ISDN、ADSL或以太网接口台(1)65网管微机台

32、116存储器NAS或SAN台(1)07不间断电源台118机柜含理线架台若干3按需配置11安装配套附件套1112网络操作系统套11正版13校园管理平台B/S模式套1114空调机3匹台1115防雷系统套1116网络安全设备套(1)1要求:1、一类学校中心交换机应采用千兆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有条件的学校可逐步配备支持IPV6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主干全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2、二级节点交换机应为可堆叠、可网管,每组堆叠交换机均应千兆上行中心交换机。3、服务器软硬件的配置应根据学校规模及教学应用情况确定。信息点覆盖到学校各教育、教学、生活场所。教室等常用教学点布点应有一定的冗余。交换机端口也应有一定的冗余

33、。1、 网络存储设备的配备应随着学校教育教学应用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增加。2、 网络安全设备应有完善的入侵检测、病毒防范、不良信息过滤、垃圾邮件过滤等功能。6、校园闭路电视系统(选配)基本功能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可以实现自办节目,召开电视会议,播放教育教育教学录像。由演播室、编辑控制室、发送系统、电视网络布线及接收系统组成。环境和设计1 控制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0。演播室设在安静的环境里,噪声应低于40dB,房屋结构符合声学要求,隔音效果良好,混响时间合适。灯光、音响方面要满足拍摄要求。2 采用组合灯光照明系统,平均照度不小于1000Lux。3 窗户安装窗帘,避

34、免阳光照射机房设备。4 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广播点。5 装防火、防盗设备。6 安装空调,演播时温度不宜超过28。7 演播设备、照明设备、电力设备、安全设备应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基本配置序号名 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 注类现有1监视器台若干72监视主屏台113录像机台224光碟机DVD台若干35调制器台若干26混合器台157控制台张1110线路放大器只若干1011摄像机台1112三脚架带轮副1113分支分配器个若干5014用户终端个若干10015电视机台若干36或其它显示设备16空调机台1117不间断电源台1118编辑机台(1)019特

35、辑机台(1)020编辑系统非线性台(1)021数字媒体中心套(1)0选21则省略5、1022摄像头个若干5可选7、校园广播系统基本功能校园广播系统可满足学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全校集会、考试时的听力测试、校园节目等广播任务,具有调频调幅广播、扩音、录音磁带及CD片音频放送等功能。环境和设计1、 广播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6。2、 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学校安装空调,播音时温度不宜超过30。3、 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4、 配备灭火器材。基本配置序号名 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 注类现有1播放机高、中、低三档台11可选任一档次2定压功放台113组合音响CD、收音、卡

36、座台14DVD机带MP3播放台115卡座台116收音头台117无线话筒套128播出话筒含支架套249制作话筒含减震架套2210监听喇叭只1111不间断电源台1112控制台张1113调音台台1114输出分配器台1115音乐资料柜个1116空调机台1117地毯室1118室内喇叭只若干119室外音柱只若干2020音柱立杆个若干2021主控计算机台(1)1配数字播放机22背景音乐系统套(1)023信息显示系统套(1)0说明:1、有条件学校可采用数字智能广播系统,能实现分区广播与监听,自动定时播放。播放主机具有12个以上的分区能力,多组可编程序,定时自动开机关机,实现无人值守。可集中控制各收听点音箱的开与关和各收听点的节目源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