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0961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衢州二中 徐建平我们常常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高考高手云集的黄冈,在2002年度高考体检中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嗅觉“失灵”。其实,并不是这些学生分辨不出醋类、酒类的气味,他们能闻出不同气味来,只不过不知道何为“醋”,何为“酒”罢了。某次上海市初三学生职业能力考试,老师发给每位考生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和铅笔刀,但有一些考生竟然不会削铅笔。今年7月莫斯科友好大学火灾中,救火的女研究生虽然打开了消防栓,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把水带接到阀门上,结果整个楼道里流满了水,消防栓却没有派上用场。几个干粉灭火器也立在墙角,几名女生拿起来按来按去,却怎么也喷不出东西来,错过了最

2、好的救火时机。今年9月,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初中部初三()班学生周某由于被评为班上“最差学生”而服毒身亡。就在公安、教育部门对此事件忙得不可开交时,辖区恒口镇草庵中学初二()班的学生程某,因经常违反校规,月日上午班主任让其家长领回家反省并书写师生责任协议,又在家服毒身亡。一个叫严永明的“天才少年”,8岁上中学,13岁便以高分考取了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但是一个20岁的研究生,由于其生活的智商还不如十来岁的孩子,生活上的“弱智”使他屡屡出错,最终被取消“硕博连读”资格。有个非常聪明的孩子,19岁读完大学本科后,轻而易举地考取了研究生。学校认为他才华出

3、众,有发展前途,决定送他到外国留学。谁知,这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差”,却使他犯了愁:“到国外学习,妈妈不跟我去,谁照顾我的生活呀?”原来他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族,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在大学期间,他妈妈每星期去学校两次,帮他洗衣服、整理内务在出国前集训期间,他日思夜想,担心无法独立生活,因此,晚上常常睡不好觉,得了习惯性失眠症;后来,发展到只要听到“出国”二字,便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医生称这种怪病为“出国恐惧症”。近日,武汉某重点中学的一奥赛学生因未获保送资格而屡屡出走。这样的消息,绝非偶然,耳闻目睹,当为数不少,不胜枚举。这些报道共同见证着当今各类考试指挥棒下中国学生的生存状况,暴露出今日

4、应试教育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和弊端。中国学生生存问题的警钟已沉沉敲响!相反的例子,也有不少。以前曾有过一部十分轰动的日本电影纪录片狐狸妈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狐狸妈妈的生存教育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一群小狐狸长大后,狐狸妈妈开始“逼”他们离开家。曾经舔犊情深的狐狸妈妈忽然像发了疯似的,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们一个个都从家里赶走。多么残酷的生存竞争,多么冷酷的心理断奶!但是,这又是多么理智的生存教育啊!看着小狐狸们夹着尾巴一个个落荒而逃,我的心感到了深深的震撼!我们学校也有过一个小老外的真实故事。一位高中刚刚毕业到我校交流的英国小老外,在衢州呆了不到一个月,在国庆长假要求独自去黄

5、山旅游。我们的协议中本有一个让他在附近地区旅游一次的约定,但一个十七八岁的外国小伙子,人生地不熟,又不懂汉语,我们实在是放心不下,提出派一个翻译陪同,但被他十分坚决地拒绝了,甚至不惜与我们签“生死状”。几天后,当他满脸喜悦、毫发无损地从黄山归来,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最近看了旅美作家黄全愈先生的生存教育在美国一书,了解到美国学生的生存教育状况,更是感慨良多,忧虑重重。美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生存教育观念实在令我们叹为观止。在“生存教育”指导下,美国学生一般都很有主见,自我保护意识、批判意识都很强,自我评价多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中国的学生自我意识弱,老师的评价就是终极的评价,心理承受力弱,对父

6、母的依赖性较强。中国考生的TOEFL、GRE成绩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和美国学生比起来,我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冒险精神、生存本领都令人汗颜。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接班人?生存教育,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什么是生存?在世纪,人类要怎样才能生存?如何才能学会生存?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教育应如何承此重任?这一系列问题,如同一个个重锤沉沉敲击着我们的灵魂。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一个十分著名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大声疾呼“生存教育”的重要性,可惜我们没有予以关注。上世纪末,由雅克 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

7、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为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是“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生存,是人的第一法则。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必将被无情淘汰。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无论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还是我们民族的教育前途,这都是一个性命攸关的命题。在信息、科技、生产、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生存教育在我们面前变成了一件既迫切又痛苦的事情。的确,在生存教育方面,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弯路,但我们再不发愤直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8、将要付出一笔更为惊人的昂贵学费。关注学生的的生存状态,要改变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念。我们的学校教育仿佛已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喊得山响;另一方面,两只眼睛却直直地只盯着升学率不放,恨不得一天24个小时、一年365天全都用来学习。一家科研机构对杭州市几所一级重点中学学生的调查表明,真心喜爱读书的学生不到4%!在学校教育的视界中,知识被看成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并被片面扩张为人性的全部,而其它的方面,如社会适应能力、人性的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技能等,理所当然地被应试所覆盖了。于是,学生被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一部分学生的受尊重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甚至于生

9、存的权利,被一双双有形或无形的手无情地剥夺了。当一个孩子被“应试教育”打上了“差生”的标志,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前程暗淡无光。陕西两位少年的年轻生命,正是这种观念的“牺牲品”。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往往在这个孩子最需要得到“教育的温暖”的时候,学校教育却率先撤出,将“问题学生”扫地出门,并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社会认同。也许有的人会以“应试教育”的积威为遁词,那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凭藉一批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完全具备的“畸形人才”去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岂不令人冷汗直冒?关注学生的的生存状态,要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学生生存状态的问题,与家庭教育的错误定位息息相关。其一,家庭的过度溺爱。现在的孩子,

10、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大都是“一(孩子)二(父母)四(祖父母、外祖父母)结构”中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全方位的关怀与庇护下,过着“近无柴米油盐之忧,远无祸患艰险之虑”的生活。为了让孩子获取高分数,宁愿做出更多牺牲,竭尽所能,舍不得让孩子吃半点苦、受半点累,哪怕是孩子依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够完成的事情也都统统大包大揽,以至于出现“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不知道煮熟的鸡蛋怎样吃”的笑话。据统计,中国孩子平均每天劳动还不足2分钟。孩子长期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必定产生意志薄弱、惧怕因难,事事依赖别人的致命缺陷。“天才少年”严永明生活上的“弱智”实际上就是他的母亲一手酿成的苦果。儿子读大学时,她陪读;后来校方发

11、现了问题,拒绝她陪读时,她仍未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还在积极要求陪读。她不让儿子做过任何一件读书以外的事情。其二,家庭对人才观的错误定位。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对子女赋予过高的期望值。“望子成龙”的本身并无过错,然而,如果全世界都是“龙”,以何衬托“龙”的价值?而且,家长们眼中的“龙”,基本上是“学而优”的“智力产品”,至于其它则无心顾及、无暇顾及。同时,一旦发现孩子有偏离成“龙”的倾向,便实行高压统治,甚至于比看管“犯人”还要严厉,以致酿成杀父弑母的悲剧。其实,从某个角度而言,这些家长是惨死在自己的观念之下!我们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小鸟长期在妈妈的羽翼下“偷生”,永远只能是一只无觅食能力的“小

12、鸡”,而不会成为搏击长空的雄鹰。父母的庇护越多,孩子的独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狐狸妈妈都知道让其后代自立自强、繁衍发展,遗憾的是,在对后代这个问题上,现代的许多“文明人”竟不如动物狐狸处理得“干脆利落”。关注学生的的生存状态,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代青少年难以适应环境、不能独立生活、心理随能力差等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倾向,让人担忧。今后的社会,剧烈的竞争必然会使人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淘汰。职业不可能从一而终,生活空间不可能永远固定,身份与地位每时每刻都面临挑战,不可预测因素如影相随。不能适应者,当然只能被世界所抛弃,这是一个无情的社会法则。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容易引至其心理的某些缺陷,比如

13、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竞争意识;或者是忧柔寡断,缺乏主见;或者不会与他人相处、沟通等,从而导致孩子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在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束手无策,结果往往是采取退缩、逃避甚至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有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令人扼腕痛惜。孟子就有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人尚能认知其中的道理,我们难道连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且不如么?让孩子接受生存教育,经受一些挫折,品尝点磨难,懂得生活的艰辛,知道成功来自于失败、是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关注学生的的生存状态,要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其

14、实,中国人是有着爱惜生命的传统的。曾几何时,同情之心、怜悯之心、慈悲之心、博爱之心、敬畏生命、珍视自然,都是人类的公德和美德。然而,在今天的青少年的视野中,人的生命的贬值,毁灭生命的大度,实在令人震惊。因区区小事而杀父弑母、一言不合便捅死同学、偶遇小小挫折便割腕跳楼、一群初中生以十分卑劣下流的手段虐杀女乞丐这样的消息,时常困惑着我们的视野。人们不禁会深深责问:人性的光辉沦丧何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连养育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的伙伴、甚至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轻易践踏、摧残,还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呢?一个没有人性的社会,绝对是一种比世界大战还要悲惨的灾难。所以,弘扬人性、向善行善、敬畏生命、珍爱自然,应该

15、成为教育的最低目标。关注学生的的生存状态,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调节能力。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过度害羞、胆子小,有暴力倾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已日渐突出,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就业、早恋等压力时尤为显著。实际上,中国学生心理心理问题检出率居高不下、已堪忧危的报道,多得已经令人麻木、见怪不怪了。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将呈上升趋势。而且,我们常常还存在一个误区:忽视“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比较系统地审视一下近几年的青少年问题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醒目的变化:前若干年的案例中,问题学生的比例很多,大多是因为品学双差而致种种不法的行为。而近几年,一些“优秀生”的所作所为

16、令人们十分震惊。清华大学保送研究生刘海洋不能说不“优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至少是一学业上的成功者,武汉某重点中学奥赛学生因未能保送而出走这样的例子尚有很多,不胜枚举。班级授课制下,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提法,毕竟教师的精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所以,教师的视线,常常为几个“问题学生”所牵引。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往往给人以一种“安全感”,容易造成一个心理关注上的漏洞。有时候,这恰恰成了一枚“定时炸弹”。“优秀生”的问题似乎令人们感到十分突兀与困惑。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导固于全社会乃到学校、教师的一个评价标准问题。对升学率的片面倚重,对高学历的过分奢求,使全社会变得越来越

17、近视:学习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在优秀学业的美丽光环下,“优秀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被掩盖了;即使是一些比较外显的问题,也往往成了一种“可爱的花絮”而被十分宽容地一笑置之。而同样的问题若发生在某些“双差”生身上,必然是大相径庭的“待遇”。社会如此,家长如此;学校与教师,常常也难以“脱俗”。甚至“优秀生”本人,也欣欣然地接受这一礼遇,要么将问题搁置起来,要么滥用这一“特权”,更加肆无忌惮。于是,日积月累,终成大患。所以,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18、,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生存教育的当务之急。关注学生的的生存状态,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适当的社交能力、竞争能力、心理承受力,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等等。当然,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一些有志之士已经痛切地认识到了生存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部分地区已经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来改善学生的生存教育环境,如浙江省增加春假、秋假,让中小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实行免考、重考、多次补考等制度,减缓考试心理压力;取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的规定,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推出校门;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等。我们不无理由相信,中国的生存教育之花必将越开越灿烂。(本文发表于华东师大主办的基础教育2005年第3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第7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