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
《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根据订单教育的实践阐释订单教育的内涵,分析订单教育产生的背景,提出在订单教育中学校与企业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才能推进订单教育的实施。综合分析订单教育的意义,同时指出了当前在实践订单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订单教育;市场需求导向;互动合作 曾经一度职业教育对市场的漠视,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形成了残酷的“技工荒”,出现了人才市场结构性缺陷。最近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要成为“世界工厂”,需要造就和培训数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过程中,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万
2、人左右;随着汽车持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万从业人员一组组数字,一个个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迫在眉睫;又无一不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将要承担的重责。然而一方面是人才紧缺,而另一方面又是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高职学生就业更是令人担忧(2003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72%),如何解决这个制约着高职发展的难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管理部门都在思考在探索。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三次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提出高职教育要把就业导向作为主要办学方向,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订单教育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较好的途径。2004年月,教育部召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
3、训工程”启动仪式上,教育副部长吴启迪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将面向市场,院校应根据企事业用“订单”进行教育培训。在教育一线,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将订单教育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在实践,有些本科院校(如河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天津理工学院等)也在进行订单教育。 一、订单教育的内涵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这就需要学校结合社会、用人单位需求有目标地对学生的未来进行必要的设计。“订单教育”就是围绕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量体裁衣”,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实现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这个量身定做的过程就是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导向,依托用人单位,根据职业要求,注重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相结合的
4、复合型人才。 何为“订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定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具体来讲也是一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有许多种,订单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校企合作模式。订单教育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具体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内容进行教育和培养。 具体实施定单教育,一般的操作是:企业与学校签订培养专业人才的协议。学校在招生时根据协议,按照企业用人的要求,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面试、审查、考核,最后确定录用学生名
5、单,组成以企业名称命名的专业班级。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在培养中注重渗透企业文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毕业后全部到定向企业上班。 二、订单教育产生的背景 教育其实质是把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的人力资本凝结在学生身上,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体现在毕业生的报酬上是教育或人力资本的回报;而一部分提高了生产率仅仅表现为社会效益而未体现在个人回报上面,这就是教育的外部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个人效益较高,外部性较小,所以更适宜个人投资,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对专业型人才。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说,一个良好的传导社会关于人才需求信息的机制是十分必要
6、的。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这个机制应该是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派生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一个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大学生就业渠道,是毕业生得以符合社会需要的保障。与此同时,劳动市场上的需求信号最终通过教育部门作出相应反应,才得以转化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增加,学而无以致用的矛盾暴露出来,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利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号,按需求导向的规律重构高等教育体制,向需求导向型大学教育过渡,以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检验学校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的试金石,就是要看学
7、校培养的人才能不能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适销对路”,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被社会、用人单位所广泛接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在这一点上,培养人才与生产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处,订单式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智力资本的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具有战略眼光,特别是对于新增劳动力,很多企业由被动选择转向了主动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按照企业的意图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和忠于企业的劳动力。虽然企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需要给予投入,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效益和对企业的深远影响比较,这些投入是完全值得的。 教育管理部门人士认为,新技术不会首先
8、出现在课本上,最新的设备也不会出现在学校里,如果闭门造车,教学肯定会落伍,教出来的学生成了滞后的“商品”,怎么能“卖”得出去?订单教育模式是学校解决这一难题的绝佳途径,也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方向。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从资源配置,企业从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学校从自身功能发挥,学生从个人投资回报和自我发展的要求出发,订单教育模式也就呼之即出了。 三、订单教育的模式 (一)企业与学校联合:这种模式是企业与学校直接签订培养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选拔学生,联合教学培养。这种模式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可做到适才适用,对企业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也是企业用人的真谛。企业与学校建立联系,合
9、理利用资源,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包括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教育和优秀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渗透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这样,这些学生就会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会把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对企业来说,培养的人才针对性强、技术精湛,毕业时就能为我所用,人尽其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使用人才有更明确的目标定位,使学校能专心为企业培养各种层次的合格人才,既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也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实现了双赢。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在信息上不灵通使校企双方难以自由地联系,且教育资源使用上有单一化倾向。 (二)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机构与学校联合: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企业
![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0/feb184f3-953f-4c20-9ed6-d0f05c31f953/feb184f3-953f-4c20-9ed6-d0f05c31f9531.gif)
![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0/feb184f3-953f-4c20-9ed6-d0f05c31f953/feb184f3-953f-4c20-9ed6-d0f05c31f9532.gif)
![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0/feb184f3-953f-4c20-9ed6-d0f05c31f953/feb184f3-953f-4c20-9ed6-d0f05c31f953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订单 教育 理论 实践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