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1218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 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人为本”背景下的表扬批评策略吴华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中,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本文讨论如何实施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艺术问题。作者认为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目的,是而且只能是使受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学生得到教育。据此,作者指出,实施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时应该注意形式、时机、范围、频率等问题,使之成为一门教育的艺术。 关键词:表扬批评;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Strategy of Praise and Criticism Based on the Policy of “People First”WU Hua-bao(Univer

2、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praise (reward) and criticism (punishment) is to educate the recipient of such praise or criticism. In making a praise or a criticism, a 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to its form, scope, timing and frequency, among

3、other things, so as to develop praise and criticism into an ar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praise and criticism; implementation; strategy“以人为本”在教学方面的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根本。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引领,表扬(奖励)是从正面引领,批评(惩罚)是从反面扶助。那么,在“以人为本”背景下的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应该如何实施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一、要认真研究表扬和批评的条件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前提条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

4、德育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等要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对已经制订的规章制度,执行中可以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规章制度还没有制订的,要协调有关方面制订。要熟悉表扬(奖励)的项目。对各种项目的适用对象,奖项的不同层次都要了如指掌。同时,对有关批评(惩罚)的规定和执行要求也要一清二楚。二是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充分了解学生,及时获取学生的真实信息。平日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有关资料,采用不同形式与学生交流看法、讨论问题,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和家长了解某学生在课外、校外的一些情况。了解学生就是要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德、信念、世界观、审美倾向、情感意志、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主要信息,在即将实施表扬(奖励)批评(惩罚)

5、时,还要结合拟定的表扬或批评项目,有所侧重,相对集中地了解有关信息。如果是批评(惩罚),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规章制度是施行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准绳,而对具体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是进行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依据。二、要充分明确表扬和批评的目的多年来,我们总设想通过表扬(奖励)一个人、一些人而带动一批人、一群人,试图将被表扬(奖励)的人的行为确定为其他人努力的方向,就是说表扬(奖励)的目的是要立下一个标杆,树起一个榜样。与此相对应,批评(惩罚)一个人,则是“杀鸡给猴看”,要“杀一儆百”。而实践中有时出现令人始料不及的结果:被表扬(奖励)者处于尴尬境地,甚至被“孤立”,被批评

6、(惩罚)者却神气活现,甚至被视为“英雄”。这种“事与愿违”的现象事出有因,值得仔细分析。表扬(奖励)是一种“强化”,批评(惩罚)是一种“遏制”(有人称之为“威胁”),这是大致不错的道理。但是,“楷模教育”夸大了“楷模”的影响力,它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广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长期的“学英雄”运动,收效甚微,道理就在这里。在当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典型引路在人的教育上虽然有效果,但效果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人“通则”。另一方面,“反面教员” 的作用则被错误估计了,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既然是“杀鸡(“反面教员”)给猴看”,就不可能考虑“反面教员”自身的感受,批评过程中几乎必然会伤害

7、被批评的学生。我们应当明确,表扬(奖励)批评(惩罚)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而且只能是使受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学生个人得到教育。为了达此目的,施行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尊重受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学生个人,研究对该学生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将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关注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措施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该学生的成长。表扬(奖励)批评(惩罚)要“强化”或“遏制”的首先是学生本人的思想行为等;当然,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它始终只是一个“副产品”,而不能作为某次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的主要目标。三、要认真选择表扬和批评的形式

8、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形式多种多样。表扬(奖励)有精神方面的,如口头表扬、公开承认(作业贴到学习栏做样板)、会议宣扬、发奖状等,也有物质方面的,如发小的纪念品、颁奖学金等;有固定形式的表扬(奖励),如评议先进干部、学习标兵、奖学金之类,也有临时形式的表扬(奖励),如表扬参加某次纪念性活动中涌现的积极分子;有综合形式,如“三好”,也有单项形式,如“体育先进”“文娱活动积极分子”;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可以在班级进行,也可以在学校一级开展;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有时要大张旗鼓地开展,有时则需要和风细雨地进行。在具体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中采取何种形式,要慎重选择。为了慎重选择表扬(奖励

9、)批评(惩罚)的形式,以下三点要注意:1. 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由于学生各自的成长道路存在差异,性格气质、家庭条件等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比较看中精神表扬,有的学生则比较看中物质奖励;有的学生小学、中学一路掌声鲜花,形成了“表扬倚赖”,甚至对表扬产生了“瘾头”,不表扬精神上就不自在;也有的学生“看破红尘”,或产生逆反心理,对表扬非常漠然。了解这些情况,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就比较有针对性。对少数拒绝表扬的同学甚至可以尊重他的意愿,在表扬或不表扬中选择不表扬。2. 发挥疏导引导作用。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既是“行政”措施,更是教育手段。虽然首先重视的是对受到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同学个人

10、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有一定的影响,即便对学生个人,也有“强化”或“遏制”作用。所以,要把表扬(奖励)批评(惩罚)作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疏导引导,必要时加入“协商”,以期达到教育学生个人及其他同学的目的。3.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同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形式,有层次的差异,有价值的不同。确定何种形式,谁该得什么形式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要公平公正,要以学生的实际成绩和技能及努力程度等为依据。要客观地把学生的自然条件与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标准进行仔细比照,评议结果要经得起纵向比较、横向平衡。四、要努力抓准表扬和批评的时机一般说来,要想收到较好效果,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

11、须及时进行。苗宜早护,“虫”要早捉。如夏令营结束了,在夏令营的总结会议上,就该公布受表扬(奖励)同学的名单。期末考试后就是放假,有关依据成绩方面的表扬(奖励)不能在假期里进行是可以理解的,但下学期一开学就该实施表扬(奖励)。发现某同学玩电脑耽误学习,马上就该找到该同学,了解情况,交流看法,讲清道理,并明确地对其提出改正的要求。“鼓要敲在点子上”。为了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德育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地了解情况,掌握真实的最新的信息。深入课堂,深入学生的寝室,深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场所,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交心。坚持这样做,能够发现学生的特长爱好,听到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及时鼓励

12、,也便于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需要指出的是,“热处理”不是抓住时机,而是扩大矛盾,激化对立情绪。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场所,往往出现突发事件,是出现“双方对立的爆炸性时刻”。在场的老师首先需要冷静,如果事件直接与自己关联,还必须努力克制自己。不能态度粗暴,不能把话说绝对,也不要急于表白自己没有缺点和责任,应先坚持把课上完,继续把活动组织好,然后再耐心细致地调查了解,弄清原委,在事情平静之后提出妥当的解决办法。有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原先一直表现不佳,现在已经开始改正,他本人也确实在努力,能否马上表扬(奖励)?一般说来,人的成长过程曲折复杂,具有很强意志的同学要改变多年积习,也不可

13、能一蹴而就,很可能会有反复,因而不宜马上表扬(奖励)。此时采取私下肯定个别鼓励效果可能更好,而公开的正式的表扬(奖励)可以在稍后一段时间进行。应该强调的是,有些学生对自己的缺点错误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充分地给予时间,耐心等待。“该宽容时且宽容”。一般做法是,发现问题要及时,防范措施要有力,批评(惩罚)则可以延后。五、要掌握表扬和批评的范围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在什么范围进行比较合适呢?一般情况下,班级的先进在本班内表扬(奖励),校级的先进在学校范围内表扬(奖励)。对违纪同学的批评(惩罚)以产生的影响大小确定范围。比如,两同学在教室内打架,全班同学目睹这次打架,在本班造成了不良影响,一般

14、在本班内批评(惩罚)比较合适。对表扬看得比较淡漠的学生,他可能不喜欢在公开场合受到表扬(奖励),甚至不接受表扬(奖励);有些同学,他接受批评(惩罚),但他希望在小范围或私下进行。总之,因根据实际情形,分析具体情况,有时不妨采纳同学本人的意见,即不妨为学生提供一些“台阶”。从学校或院系来说,大范围的,全体学生参加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活动(或会议)不宜多。六、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频率这里说的频率,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在某一集体中一段时间内开展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次数,一是对某一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次数。实践证明,表扬(奖励)频率过低,或者没有表扬,是不妥当的,但

15、频率过高效果就会减弱。在一个集体中频繁地开展表扬(奖励)活动,会减弱表扬(奖励)的效果。一个集体中受到表扬(奖励)的人数过多,同样要减弱表扬(奖励)的效果。有时为了鼓励学生参加活动,提出只要参加活动就能得到表扬(奖励),这种“滥”表扬(奖励)是“无效表扬”(奖励)。对学生个人而言,过多的表扬(奖励)可能会使其产生“麻木”感甚至反感,也可能使其产生“依赖”,似乎每次表扬(奖励)都必须有其一份,否则便困惑失落。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样,在一个集体中频繁地进行批评(惩罚)活动,也会减弱效果。一个集体中受到批评(惩罚)的人数过多,则不光减弱批评(惩罚)的效果,可能还会给人一种感觉:这个集体问题多,

16、风气不好。对学生个人而言,过多的批评(惩罚),会让他感觉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形象,不可能得到他人认可,不可能自我实现,从而失去自信,形成心理学上所谓的“习得性无助”,最终“破罐子破摔”,甚至“病入膏肓”而“不可救药”。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它在对大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教育中不可或缺。不过,它毕竟是“外在强化”“外在操纵”,它的最佳效果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从而健康地成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指导,把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看成中介、协商和过程,使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的实践体现“以人为本”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

17、一门教育的艺术。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

18、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

19、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

20、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

21、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

22、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