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430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报告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每天一个人玩,一个人闹。一个人哭,一个人笑。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我跟本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现在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我不想每天这个样子,我想开开心心的读书” 看完孩子这段真实的文字,不免让人有些酸楚。其实这正是一名留守儿童发自内心的声音!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因为他们身处在城市里,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到身边。所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

2、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儿童甚至会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更加深刻的关注关爱他们的生活、学习、身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师大汇华学院数学系2010暑期实践团在河北省魏县多个乡镇展开了留守儿童的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来唤起大家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与关心。魏县是河北省的一个农业人口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魏县总人口约为84万人,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农业人口就占91.7%,富余劳动力约26万余人。作为全省劳务输出的大县,全县在外务工

3、的人口非常之多,所以留守儿童的数量相对较大。我们暑期实践团重点围绕着北皋镇的陈村、院堡乡的况庄、大磨乡的前大磨、棘针寨乡的小皇儿庄和魏城镇的河里村展开为期五天的走访调查。在当地县团委,各个乡镇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们的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并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状况有了清楚的了解。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乃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学习成绩不突出。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引导和过问孩子的学习,致使留

4、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隔代亲人照看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监护人是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因此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2、性格发展不健全。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年在外务工,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或亲戚、朋友照顾,而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也存在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不合群,言语少,不

5、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厌世嫉俗的心理。记得我们当时走访魏县棘针寨乡的留守儿童王如意时,孩子一见我们这么多人的到来眼神里顿时充满了恐慌与不安,当她的外婆一提起她的父母时,孩子的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看着孩子柔弱自卑的情绪我们也感到无比的沉重。走之前我们交待她的外婆,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经常让她和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渐渐的让孩子形成积极开朗的心态。3、生活状况不乐观。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否则,他们也会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

6、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甚至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及时去医院救治。此外,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孩子不仅生活上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小小年纪还要帮助年迈的老人承担许多家务。所以他们的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通过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种种问

7、题,我们给予以下几点建议:1、家庭方面。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家庭的状况的确困难,必须在外打工挣钱,父母在外时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使孩子能够稳定健康的成长。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学校方面。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学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地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

8、学生,为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条件给留守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3、政府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领导,建立村组干部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多方筹集资金,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并且鼓励退休教师、老党员、老干部和其他热心人士定期与学生沟通,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引导。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要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要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这次意义重大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也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最真切的同情与关心。总之,留守儿童是现代社会的新问题,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我呼吁全社会都要关爱他们,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动多方力量,健全关爱机制,使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关怀。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向那些需要关爱的留守儿童们送去我们的爱心和亲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