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美丽农村倡议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430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美丽农村倡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建美丽农村倡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建美丽农村倡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美丽农村倡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美丽农村倡议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标涞水经验 同创美丽乡村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脏、乱、差”作为农村的代名词,一味地远离农村,逃离农村,甚至在谈及农村时露出鄙夷的神情。然而,现如今,人们在重新审视农村的同时,开始向往农村这片桃源圣地。是什么改变了人们对农村的看法?又是什么使农村挺直了腰杆,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我们不妨从具有示范效应的涞水县找找答案。干群齐心,共绘最美蓝图在农村面貌提升工程中,涞水县始终坚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兴办利民惠民实事;始终把总体规划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严格建设标准和配套建设。因此,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各村开展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使

2、农民群众由被动变主动,积极支持、投工投劳。这不仅使干群关系越系越紧,更使得干部群众劲往一处使,齐心共建美丽乡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规划、决策等重要作用。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主力军。所以,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过程中,领导干部应当严把规划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农村美不美的评判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能动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才能绘制出最美的农村蓝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由于不同的历史沿革,各异的资源禀赋,涞水县根据村庄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基础:野三坡风景名胜区、土特产“三件宝”: 核桃、

3、杏扁和伏花椒、永阳的青铜铸造艺术品、涞水县的红木家具。涞水县不仅注重农村面貌的提升,更注重本县的长远发展,大力推进富民产业,为美丽农村谋后劲、促长效。由此可见,农村面貌提升工作,不是单纯“面子”上的提升,更应该注重走富民之路。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助推农村发展后劲,才能真正的让农民看到成效、得到实惠,才能让农民真切的体会到美丽乡村带来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地为建设美丽乡村而努力。改革创新,探索长效机制物质的进步不等于精神的文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为了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涞水县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建造文化娱乐广场、农家书屋,这些不仅为农民的娱乐消遣提供了公共场所,更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让农民在娱乐中学习、在娱乐中进步;以自制村规民约、签订责任状为制度保障,规范农民的言行举止,将文明深入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美丽乡村的建成不等于永远的美丽,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农民进步,才能让美丽乡村更加持久;只有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美丽永驻乡村。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对标涞水先进经验,凝聚干群合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深入农村,与农民共谋乡村发展,打好这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攻坚战,使美丽乡村之路走地更长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