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595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小”处着手,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南海大沥盐步中心小学 肖等娣 内容摘要 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我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证明,要真正使文明礼仪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文明成为每一个学生终生拥有的一种良好习惯,我们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小”处着手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实效。关 键 词 少先队员 文明礼仪 教育 实效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但在推行此项工作的实际中常常存在着说教多,实效差等问题。文明礼仪教育一直是我班学生入学以来就常抓不懈的一项德育重点工作,它已成为我班德育工作的常规之一,但要真正使文明礼仪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

2、果,使文明成为每一个学生终生拥有的一种良好习惯,还任重道远。近三年我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证明,对少先队员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一定要依据从身心发育、生活、学习、活动等特点出发,从“小”处着手,提出少先队员对文明礼仪的要求,提高少先队员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最终使文明礼仪要求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从小养成而受益终身。 一、从“小”处着手,确立文明礼仪教育的切入点 学生的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文明行为的发展也是不断地受到小事的影响。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中的含义也是强调小事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要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识

3、特点开展工作,需要从“小”处着手。结合我班生源的实际情况(家长大部分是市场、商场、内衣厂、个体户、单亲家庭)的实际,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相对落后。我首先将抓“文明课间”管理确定为我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课间行为就达到了我所要求的文明标准。接下来我们又将“列队出操”、“文明用餐”、 “规范课堂文明行为”等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并逐一强化训练,重点突破。我选择的教育切入点虽小,但在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上的收效很大。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一)、确立实实在在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

4、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确立实实在在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只有要求实在,才能落实到位。在确立学生文明礼仪要求时,我力求务实,如针对“文明课间”,我提出了如下要求:1.铃声响,下课了。出教室,讲秩序。让老师,先离开。小朋友,才出去。2.不拥挤、不喧哗。3.严格遵守课间纪律,上厕所,不拥挤。手洗净,讲卫生。4. 不说粗话、脏话,不骂人等等。5. 不随便动用别人的东西,爱护自己和别人的物品。6.课间做有益的游戏。7.不随地吐痰。8.在需要别人帮助时说“请”,接受别人帮助时说:谢谢;9.当自己碰了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当别人碰了自己时要说没关系。针对“文明用餐”,我提出了如下要

5、求:1.按时就餐。文明取餐,不得擅自多拿自己喜欢吃的早餐,不敲盘、不喧闹。2.就餐做到“一静三净”。“一静”:不谈笑,不交头接耳,不敲打盘碗;“三净”:不挑食,不浪费,把餐盘内饭菜吃干净;把吃下的剩物,装入盘内并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保持桌面干净;不洒落饭粒、菜汤,保持课室地面干净。3.取午饭要有秩序地在指定地点排队等候,取好饭菜安静地走出饭堂。4.饭后不宜激烈运动。这些教育要求实实在在,每一项都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实实在在做到的,避免了过分地强调那些“虚、大、空”的目标和要求,脱离了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 (二)、推进扎扎实实的文明礼仪教育管理培养一个好习惯容易,改掉一个坏习惯很难。为在全体少

6、先队员中重新构建起良好行为习惯,学期初我利用开学第一次班会向学生提出了本学期各项需重点整顿和强化的文明行为内容要求,上学衣帽整齐,佩戴红领巾,并从第一周升旗仪式集队时要求学生要做到快静齐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并要求学生为班集体能评上学校的“标兵文明班”而努力,发挥班干部,中队长、小队长的监管作用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加大对少先队员不良行为的矫正力度,并用教师自身文明行为言传身教。我将学生课间的文明行为和不良行为习惯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然后利用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成校

7、园文明行为我最棒等系列教育片断,组织学生认真收看,并结合真实的现场,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我还制定了系列文明行为强化管理的激励机制,进行“文明学生”的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自制了一种“班级增分表”和“班级减分表”贴在课室的墙上,当发现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在“减分表”扣一分,学生表现文明时在“增分表”加一分,这种管理实施不久,学生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要求的意识就加强了,“减分表”上扣分的越来越少, “增分表”加分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就在这样实实在在的教育要求和扎扎实实的管理推进中形成了。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

8、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我们应该在校长室及少先队大队部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将自己制作的贺卡在升旗仪式上亲手赠送给老师;并送上祝福的话语。“母亲节”前夕组织学生给妈妈写感谢信;要求学生主动向父母提出“重阳节”去看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四)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文明礼仪

9、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级黑板报上画有五朵向日葵大花朵,我给它起名字叫“文明之花”,每朵向日葵大花朵中心贴上每个文明生的相片,每朵红花下写上文明生的名字。开学第一周只有(成蝶、范晓瑜、刘灿深)三名同学,第二周开始越来越多的学生

10、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现在就连我班原来不爱讲话的李家霖同学,每天放学见到我都主动向我道别:“肖老师再见!”。不文明的现象越来越少, 文明标兵也越来越多了。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课间我也很少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和学生一起跳绳、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黑板报的“文明之花”上又增加了很多礼仪标兵,有(欧泳瞳、郭文杰、甘对钊、李绍瑞、林晓文)等,我班学生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少先队员文明礼仪教育无小事,正是一些看似很小的事,却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受益终身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到底,让少先队员能够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而且良好的礼仪行为,使学生在文明礼仪的熏陶下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让他们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